董丽萍
近年来,我们根据中医理论,认为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的发病机理多为气虚血瘀,元神迷蒙.采用益气活血,开窍增智法治疗MID,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丽彬;李艳芳;张化联;高杰;高嘉雪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2001年11月至2007年12月,阜新五院普外科收治的32例距肛缘4~6cm的低位直肠癌,经腹行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吻合口距肛缘平均2.5cm,吻合口局部无复发,3年总存活率100%,术后1年随访28例患者,22例排便1~3次/d,4例排便3~4次/d,2例排便6~7次/d.结论 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是治疗距肛缘4~6cm低位直肠癌的较理想保肛术式,切除部分内括约肌对肛门的远期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赵海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疾病.以往的手术方法多采用高位结扎浅静脉剥脱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我院从美国引进大隐静脉激光治疗仪,从2006年初至今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3例(29条肢体),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手术配合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李莉;石梅春;王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米索)应用于高危妊娠分娩中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124例有发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米索组及对照组,各62例.米索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日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缩宫素20IU(缩宫素).观察两组患者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相比,米索组较缩宫素组的第三产程时间平均缩短4min,产后2h出血量平均减少137mL,产后出血发生率平均低于对照组17%(P<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具有比缩宫素更强的缩宫作用,口服400ug就能很好地预防高危因素所致的产后出血.
作者:金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IR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研究对象共90例,分为代谢综合征(MS)组和健康对照组,应用血管彩色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臀围.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胰岛素(FINS)、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和载脂蛋白B(Apo-B).结果 MS组IMT、IR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MT与IR、SBP、DBP、WC、WHR、BMI、BF%、 FPG、TC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腰围、IR、血糖是影响IMT的独立因素;IMT、舒张压、HDL- C是影响IR的独立因素.结论 代谢综合征患者IMT与IR、收缩压、腰围、血糖密切相关.
作者:徐敏;王忠;卢桂林;杨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用人血进行体外实验研究证实,五叶参水煮制备液能明显抑制APD、复合诱聚剂诱导的血小板1、5min、大聚集率,并促进解聚发生(P均<0.05);该药还对体外血栓形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五叶参水煮液与PPP,混合后,尚能抑制多种凝血因子活生,使KPTT、PT、TT、AT、RVV-RT、RVV-CT等凝血试验时间延长(P均<0.05);此外,五叶参有加速红细胞电泳速度的作用.上述结果表明,五叶参是一种具有抑制血小板功能、凝血功能及红细胞聚集性等多个环节的抗血栓形成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赵锦卉;吴秀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67例胆道手术病人随机双盲分成芬太尼(F)组,曲马多(T)组及利多卡因(L)组.三组病人一般情况相似.F组22例,首剂药量为1.6%利多卡因20mL含芬太尼0.1mg,T组25例,用药为1.6%利多卡因20mL含曲马多100mg;L组20例,用药为1.6%利多卡因20mL.首剂量麻醉期间对镇痛效应、肌松度、内脏牵拉反应分级评定,且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和血氧饱和度.结果 三组病人麻醉镇痛效应相同(P>0.05),肌松F组较差(P<0.01),抑制内脏牵拉反应F组和T组效果好(P<0.01),且F组和T组血压下降的病例数比L组少(P<0.05).以上表明硬膜外腔应用曲马多强化麻醉是临床上可行的一种方法,应用芬太尼仅适用于肌松要求较低的手术.
作者:韩红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利普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Liqui-PREP),结合Bethesda2001报道用于宫颈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5年7月至2008年10月,齐市第一医院采用利普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Liqui-PREP),结合Bethesda2001报道对890例患者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不除外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以上异常者在阴道镜下取宫颈活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890例患者取材均为满意涂片.检出异常结果有:不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18例,不除外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10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4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0例,宫颈鳞癌4例,病理符合率为90%.结论 利普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用于妇科细胞学筛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筛查方法.
作者:曹维海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又称体外基因扩增,它以敏感、特异、快速的核酸技术而著称,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一项突破,这种方法在医学、生物工程、法医学、考古学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马长海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能量减影(energy subtraction)也称双能减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用高低两种不同的管电压摄取两帧影像,对它们进行减影处理.能量减影可把不同衰减系数的组织分开,把骨组织或软组织从X线影像中除去,从而得到只有软组织或只有骨组织的影像[1-3].
作者:陈会双;孟庆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哨兵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并评价其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2003年5月至2006年11月期间收治的136例早期乳腺癌病例在行乳腺癌手术前均进行SLNB,即乳晕边缘皮下或肿瘤周围皮内-皮下局部注射美蓝注射液,根据蓝染淋巴管寻找哨兵淋巴结(SLN)并摘除,送快速病理检查,根据SLN结果决定是否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SLN阴性即免ALND.结果 136例患者均发现SLN,检出率100%,假阳性率0,免ALND病例术后随访2~5年半均未发现复发、再发或转移,推测假阴性率为0.结论 应用美蓝示踪定位SLNB,能准确地反映腋窝淋巴结状况,SLNB是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实用技术,能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取代ALND.
作者:彭玉维;黄擎雄;朱文钿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胃镜直视下直接给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13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内镜下喷药组)与对照组72例(常规治疗加口服止血药物组).结果 内镜下喷药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组总有效率为92.5%,未行内镜下喷药止血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9%,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内镜下喷药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以明显提高疗效,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安全、经济、有效、有前途的方法.
作者:李亚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兰索拉唑、阿英西林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治疗失败后的患者复治的疗效.方法 经抗Hp一线治疗后C14呼气试验仍阳性,62例慢性胃炎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左氧氟沙星、兰索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照组28例,奥美拉唑、铋剂、阿莫西林、甲硝唑四联疗法,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组对再次治疗病例Hp根除率为85.29%,对照组为75%,两组H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兰索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Hp治疗失败后的Hp根除率与以铋剂为基础加质子泵抑制剂(PP1)的四联疗法对Hp的根除率接近,但用药简单,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矫维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比较美林混悬液与安乃近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有高热症状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直肠体温≥39.5℃),101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美林混悬液和安乃近注射液治疗.结果 在第1小时内美林混悬液和安乃近注射液的退热效果及退热速度相同,而美林混悬液在第2小时就能使患儿体温降至接近正常体温,并能维持至8h;安乃近注射液未能将体温退至正常,且从用药的4h后呈回升趋势.美林混悬液对咽痛、头痛的缓解也比安乃近更为显著.结论 美林混悬液退热作用强,维持时间长,对咽痛、头痛的缓解疗效较安乃近显著.
作者:苏艳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另设对照组80例,治疗前后观察病情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怀丽梅;徐洪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随着临床医师对功能检查客观数据的依赖性增加,医院检验科必须加强学习,强化沟通,避免医疗事故与纠纷的发生.就检验科而言,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必须做到: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及时地发放检验单[1].
作者:阮桂芝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痰在肺癌细胞学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确诊为支气管肺癌的52例患者,采用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痰和自然咳痰进行细胞学检查.结果 诱导痰组和自然痰组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分别为88.88%和64.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痰细胞学检查阳性率高于自然咳痰.
作者:曹玉芝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置入D-J管或经皮肾造瘘后行体外冲击波破石和急诊原位体外冲击波破碎石治疗完全梗阻性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完全梗阻性输尿管结石患者76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原位ESWL组(24例)、D-J管组(37 例)和PCN组(15例),对各组的碎石次数、治愈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组之间平均碎石次数及治愈为83.33%,与D-J组(72.9%)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PCN组(53.33%)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D-J组和PCN组的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完全梗阻性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应首选急诊原位ESWL的治疗.
作者:杨庆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不育症的发病机制与支持细胞功能障碍有关,但是否与线粒体有关至今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原代细胞培养以及荧光共定位技术,观察小鼠睾丸支持细胞中Cox7a2的表达与定位.通过纯化的支持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了线粒体中Cox7a2的表达.从而为探讨支持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作者:杨月景;孙波;徐志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UF-100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查尿白细胞结果的差异.方法 先使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验,再使用显微镜进行镜检.
作者:李博杰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