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连利
患者,女,69岁,皮肤成群水疱,疼痛7天,来我院就诊.就诊前7天劳累后,自觉右侧肩背部,胸部皮肤针刺样疼痛,2天后局部出现大片红斑,随即出现小米粒大密集水疱,5天后右侧耳后、颞部、嘴角外侧皮肤剧烈针刺样疼痛,并出现与胸背部相同皮损.发病以来,自觉乏力,纳差、头晕,因疼痛无法入睡.平素健康,无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疾患,否认右唇部单纯疱疹史.
作者:太莲姬;吴文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广中社区居民对高血压健康促进俱乐部管理方式的满意程度,旨在制订一套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有效的管理模式.方法对高血压健康促进俱乐部成员随机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71.70%的居民由俱乐部人员那里知道高血压活动信息,96.94%的高血压患者欢迎俱乐部这种服务方式,93.87%感觉俱乐部测量血压符合医院测量的标准,47.88%参加过广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的健康讲座,满意人数占99.01%.结论高血压患者对自己血压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他们希望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并且通过社区得到基础的医疗服务,以及对高血压防治的信息.
作者:韩承兴;施征宇;吴莉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开展微生物检测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活动,参加各实验室之间的比对,是保证检测结果真实、可靠,提高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和能力的有效举措,因此,各实验室应每年定期进行室间、室内质控等检测的质量控制.现将混合肠道菌盲样在室间质控检测中的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周惠珍;沙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血气分析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可以观察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HC03及血氧饱和度(SaO2)等指标,了解患者肺功能损害的程度和性质,是临床诊断疾病、判断病情,进行治疗和抢救的重要依据.临床上常用的采血部位有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及足背动脉等,因桡动脉位置表浅,皮下脂肪较少,易触及其搏动,采血方便等优点,我院一直采用桡动脉穿刺行血气分析.现将桡动脉穿刺方法与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丽娟;李国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该文阐述了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断;并较系统的论述了中医对心肌炎的认识和辩证治疗.结论中医辩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特别是病毒心肌炎恢复期和慢性期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连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女阴尖锐湿疣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本院妇科门诊146例女阴尖锐湿疣患者,用微波治疗清除病灶后,局部使用a-2b干扰素.结果此方法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愈率为82.88%,减少复发.结论微波配合a-2b干扰素使用治疗女阴尖锐湿疣效果理想,安全方便,有临床推广使用意义.
作者:杨世俊;杨冠英;吴志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人工流产及中期引产术是计划生育的措施,孕妇在实施该手术时一般都有一定的心理负担,轻者导致精神异常,重者会引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
作者:宋伟;杨静;管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发热[1]是多种疾病共有的病理过程,是机体对致病因素的一种防御反应,持继高热则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障碍,同时损害心、肝、肾器官和增加蛋白质的消耗.因此,需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避免机体过度消耗和重要器官损害.在感染科发热是伤寒、麻疹、肾综合征出血热、结核性脑膜炎等疾病的常见症状.我科以前多采用物理降温,从2002年2月开始采用吲哚美辛栓[2]药物降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和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住院的心脏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76例心脏病患者中,单纯心房纤颤组年龄较轻,女性比例较其它组大;阵发性房颤发生率低,且只在单纯心房纤颤者中;在总的心力衰竭658例中,合并心房纤颤263例,占39.97%;在总的心房纤颤361例中,合并心力衰竭263例,占72.85%.房颤者左房内径大,心衰者左室内径大.两者共存时左室射血分数降低,且脑卒中发生率高.结论心力衰竭与心房纤颤互相影响,互相加重,治疗要两者兼顾.
作者:李秦予;刘海英;张俊芳;贾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躁动是颅脑损伤患者的常见症状,可发生于病程的不同阶段,以受伤后早期(24小时内)和治疗后的恢复期常见.我科从2001年5月-2003年10月收治的颅脑损伤病人中出现躁动56例.现将其躁动原因和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梁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引言我院共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4例,其中21例不典型的入院前曾被误诊过,误诊率达33%,为提高对此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现对误诊的21例不典型甲亢病分析如下.
作者:李万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老年人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和长寿人口的增加,病人有增多的趋势.老年人常合并退行性病变和其他慢性病,使其在治疗和护理上于青壮年不同,更具有复杂性.由于我们在术前准备充分,术后护理认真,有效地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封志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院内医疗、护理质量及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其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手术室护士与病人接触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手术室护士护理的粗与细与手术的成功与否及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来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差错事故的发生.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现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应娟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院自2001-2004年收治再发性脑出血病人18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6.8岁.首次发生脑出血距本次发病时间为1-5年.13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再次出血部位和前次部位相同12例,初次出血时出血量平均为35m1,再次出血平均为65m1.再次出血的病情分级明显高于初次.18例再次脑出血的病人其中10例均在6小时之内手术.
作者:于国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EM),为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在生育年龄妇女中有10%左右的发生率,且有明显上升趋势[1].当前药物治疗EM依靠抑制卵巢功能诱导异位子宫内膜萎缩.在过去传统的方案是采用达那唑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EM疗效是肯定的,但它们存在着较多副作用,诸如肝功能损害,绝经症状,男性化表现,低雌激素综合征和骨质丢失等.显然,发展一种新的有效、长期服用没有或很少副作用的药物是EM治疗方面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是一种作用在受体水平的抗孕酮和抗糖皮醇的类固醇,通过与受体结合达到阻断孕酮作用的目的,初该药主要用于抗早孕,近年来研究发现RU486用于治疗EM亦有相当的疗效.由于其症状缓解高、疗效好、方便、价廉和较少副作用等诸多优点,使此药在EM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本文就RU486在治疗EM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钟红雨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同期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72)和对照组(n=65),治疗组用5%GNS250ml+血栓通15ml静滴,1次/d;对照组用706代血浆500ml+维脑路通0.4静滴,1次/d;连用15d.结果治疗组肢体功能恢复时间提前3~6d,总有效率95.6%,优于对照组(92.6%),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作者:柴凤良;郭爱华;李晓光;高淑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经断前后诸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更年期综合征.为近年来妇女临床常见疾病.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妇女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妇女进入社会竞争,造成心态的失衡.患者常因烘热汗出,五心烦热,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等症,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笔者以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癫狂梦醒汤为基础加味治疗经断前后诸症108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俐;刘红艳;李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2004年行胃大部切除术20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06例,发病11例(发生率5.34%),胃镜检查及胃肠道造影对吻合口排空障碍有诊断价值.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在36天内痊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术后胃肠道运动的改变是吻合口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采用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作者:茅红珍;葛成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上海中心城区1-2岁幼儿的营养摄人情况,为儿童健康发育提供合理平衡的膳食建议.方法在本区儿保门诊接受体检的1-2岁幼儿215例,利用三天计帐法进行膳食调查,通过营养之星膳食分析软件(1.0版本)进行分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以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tary referenceintakes,DRIs)为标准进行比较,平均热能摄入量达到供给量标准的90%以上为正常,低于90%为不足,低于80%为严重不足.其他营养素摄人量至少要达到80%以上为正常.结果本组幼儿体格发育基本正常(以上海市区0-6岁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指标作为参照),热能摄入整体偏低,蛋白质、脂肪摄人充足,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能比例在热能来源中所占比例偏低;铁、锌营养素摄入水平未达到80%DRIs的幼儿比例较高,有近五分之一的幼儿钙、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的摄入水平未达到80%DRIs.结论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如谷物等)、蔬菜水果的摄人,以提高热能及维生素的摄人水平,并加强血红素铁(如动物血)、海产品(如牡蛎)的摄人,以提高铁、锌的摄人量,同时注意饮食平衡,防止钙过高的供给及不同元素之间的平衡吸收利用.
作者:顾玉珠;陈根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自<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我会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条例>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全力做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截止目前,我会共受理医疗事故争议82例,已做鉴定70例,构成医疗事故28例.在开展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中,我们边于边学,克服困难,摸索经验,不断进步,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例鉴定工作,得到了医患双方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好评.笔者结合两年多医鉴工作实践,就做好医鉴工作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作者:付武臣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