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彩霞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卧位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上述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卧位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失眠、肩背酸痛、烦躁、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术后失眠、腰背酸痛、烦躁、排尿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少玲;洪蝶玫;李庆波;罗燕华;刘志芸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在ICU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ICU清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沟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睡眠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能预见性避免影响ICU清醒生命质量的因素,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李雪梅;侯颖;王丽;聂成惠;林芸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同期进行手术的65例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35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30例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即传统开腹手术。术前对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饮食及功能锻炼等围术期护理。结果6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腔镜手术组住院时间及术后护理时间均短于开腹手术组,并发症发生少于开腹手术组。结论对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周淑玲;马婵珊;李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健康教育效果和病情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方式的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使护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可有效增强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健康知识,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是一种符合成本-效益的护理模式。
作者:宋艳;刘春梅;王倩;胡国艳;沙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肾脏肿瘤切除术患者随访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保留肾单位肾脏肿瘤切除术患者137例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患者68例随访依从性好,69例随访依从性差;性别、年龄对患者随访依从性的影响不明显;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后续治疗、相关知识对患者随访依从性均有明显影响(均P<0.05);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后续治疗、相关知识均是患者随访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通过加强随访教育,开展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及时反馈治疗效果,强化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可显著提高保留肾单位肾脏肿瘤切除术患者的随访依从性。
作者:林宁;邱金花;林燕平;林小丹;吴玉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辅助康复训练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分级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分级Ⅰ级、Ⅱ级、吞咽功能正常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功能消失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心理护理辅助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雪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 CNP)管理模式应用于脑血管支架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欲行脑血管支架成形术的患者7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7.36%)明显高于对照组(84.21%),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减少患者住院天数(6.54±2.01)d,且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较好(98.54%),与传统护理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减少住院天数,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对脑血管支架手术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林萍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服务对手术出院患者康复及并发症控制的作用。方法选取手术出院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程序进行干预,即患者及家属根据住院期间的护理指导及出院知识宣教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以社区护理服务进行干预,即由社区医生及护理人员组成干预小组,不定期对患者进行入户护理治疗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1w与2w时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切口感染、压疮及创口撕裂等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社区护理服务可有效促进手术出院患者的康复及降低并发症,因此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卫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专科门诊护理在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9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专科门诊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合理饮食、运动疗法、自我检测等方面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科门诊护理可帮助糖尿病患者建立有利的生活方式,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水平。
作者:董丽华;侯照银;张玉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肝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肝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6例,均行肝静脉置管溶栓术,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术,总结围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36例患者均置管成功,导管平均保留时间5.5 d,其中1例发生心包填塞经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痊愈,除1例因发生腹腔出血拔除溶栓导管外,35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细致的专科护理对治疗成功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项葆;齐少春;刘洪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单侧乳腺改良根治手术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单侧乳腺改良根治手术患者共计80例进行实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静脉曲张以及高血脂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而且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高血脂以及静脉曲张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侧乳腺改良根治手术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而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率。
作者:罗七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减轻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的实践与成效。方法从我院肛肠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96例需要进行手术的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施行预见性护理与传统护理方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疼痛的缓解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肛周脓肿术后疼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将患者的痛苦减轻至小,得到了广大患者群的认可。结论预见性护理对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的缓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能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肛周脓肿术后的疼痛,较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加快了伤口的愈合速度,促进疾病的痊愈,预见性护理对减轻肛周脓肿术后疼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莉;马少君;朱琳洁;李宁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颈外静脉留置针与外周静脉留置针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大面积烧伤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置针,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置针。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情况、不良事件、置管时间、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穿刺时间两组患者无显明差异。观察组的输液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穿刺次数、静脉炎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颈外静脉置针较外周静脉留置针在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并发症少,疼痛轻,穿刺成功率高,患者的舒适度高。
作者:林锦华;颜木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四种不同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拟行肠镜检查术的患者384例,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96例。 A组口服硫酸镁,B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C组口服番泻叶,D组口服甘露醇,对患者均进行护理指导。对比四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清肠效果、患者舒适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电解质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A组清肠效果均优于B组、C组和D组(均P<0.05),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清电解质水平变化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口服硫酸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肠道准备方法。
作者:刘革兰;李婷珊;马普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助产服务模式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建册、定期产检、自愿在我院分娩的孕妇3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6例)和实验组(19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服务流程;实验组采用连续性助产服务流程,包括产前系统性健康教育,产时一对一陪伴分娩,产后随访的助产服务模式。比较两组孕妇分娩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实际选择分娩方式和服务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孕妇分娩相关知识掌握和实际选择顺产、服务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实施连续性助产服务模式能够促进自然分娩,减少剖宫产率。
作者:张海清;吴雅丽;侯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脱机方法在ICU老年气管插管患者拔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科室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气管插管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撤机前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组常规脱机,观察两组患者的拔管前后血气分析情况、浅快呼吸指数、EtCO2、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拔管前血气分析、浅快呼吸指数、EtC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拔管后实验组PO2、PCO2、拔管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管前适当应用无创机械通气,在提高患者呼吸肌肌力,提高人机协调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方面,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罗曼;刘路;白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安全进食的知信行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269名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知信行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护士对老年患者安全进食护理现状介于“一般”和“经常”之间,得分从低到高依次是知识、临床实践行为、态度,且三者间具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有职称、所在专科、是否接受相关培训。结论老年患者进食安全已引起临床护士的关注,但护士在相关知识、处理方面较差,需加强对老年患者病区护士的培训,提高护士对老年患者安全进食的知信行水平,保障临床安全。
作者:魏琳;张小培;雷丽芳;叶日春;陈捷晗;朱乐英;林美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发育效果。方法选取语言发育迟缓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社区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适应能力、语言及社交行为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均P<0.05),而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两组患者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社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明显提高患者语言及社交行为,使得患儿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陈冬玲;林洪宜;李正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干预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经剖宫产手术结束妊娠子痫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1年2~12月剖宫产手术结束妊娠子痫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按照护理路径进行护理。采用自制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对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费用明显降低(P<0.01),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在院期间临床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住院费用,对患者良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宏;祖玲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298例烧伤ICU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均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心理,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治疗配合度、社会支持度、希望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有利于解决烧伤ICU患者的实际问题,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治疗配合度。
作者:陈丽映;潘丽沁;赵淑婷;黄爱好;陈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