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文;栗华;李楠;孙纪新;张新亮;安鸿
目的 探讨体育课中不同运动心率曲线模式对小学生体成分、心肺功能的影响,以期为科学制定体育教学环节、增进学生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以合肥市某小学五、六年级的4个班级72名男生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CG)、中强度持续运动心率曲线组(MG)、中强度重复运动心率曲线组(RG)、递增负荷间歇运动心率曲线组(IIG),分别进行每周3次,每次持续20 min,共16周实验干预,比较实验前后体成分、心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与实验前相比,经16周运动干预后各组受试者身高、体重均增加(P值均<0.01),CG组、MG组、RG组的体质量指数(BMI)均值增加(P值均<0.01),而IIG组无显著变化(P>0.05);MG组、RG组、IIG组的体脂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实验后与CG组相比,MG组、RG组、IIG组体重、BMI增加幅度明显下降(P值均<0.05),且IIG组下降幅度为明显;MG组、RG组、IIG组的体脂百分比低于CG组(P值均<0.05).与实验前相比,各组受试者肺活量均增加(P值均<0.01),MG组、RG组、IIG组的肺活量体重指数、每分钟大摄氧量明显增加(P值均<0.05).实验后IIG组的肺活量增加幅度明显高于CG组,MG组、RG组、IIG组的肺活量体重指数、每分钟大摄氧量增加幅度明显高于CG组(P值均<0.05).结论 经16周运动干预,不同运动心率曲线模式体育课均可以改善小学生体成分和心肺功能水平,尤其在递增负荷间歇运动心率曲线模式下效果为显著.
作者:闻剑飞;王强;滚军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抑郁包括情绪低落、易疲劳、丧失兴趣、自我否认等身心表现[1],是青少年期常见的情绪问题,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青春期中期达到峰值[2].抑郁会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甚至持续到成年期,并可能引发成年后的重度疾病[3].
作者:项紫霓;马文蓓;辛晓昱;董玉雪;王海涛;匡桂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家庭因素对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减肥行为的影响,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减肥提供支持.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南京4所高职院校抽取4 17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健康危险行为及人口学特征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高职院校大学生不健康减肥行为中呕吐、不健康节食、擅自吃减肥药的学生报告率分别为2.35%,3.04%,2.37%;健康减肥行为中锻炼和控制饮食报告率分别为25.31%,25.60%.女生采用控制饮食的健康减肥行为报告 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8,P<0.01);家庭收入越高的学生健康减肥行为报告率越高(P值均<0.01).不同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学历和父母职业间大学生不健康减肥行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职院校城市和独生子女大学生比县城及乡村和非独生子女家庭学生更容易发生不健康减肥行为(OR值分别为1.495,1.536);母亲学历层次高是发生不健康减肥行为的保护因素(OR=0.748);母亲职业为教师、医生等公职人员是学生发生不健康减肥行为的保护因素(OR=1.288).结论 家庭因素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减肥行为影响较大.应加强家庭教育,正确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减肥.
作者:茆登华;杨远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二、三年级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广州市4所小学二、三年级学生1 116名为研究对象,检查其患龋情况,并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患龋率为72.3%(807/1116),其中广州户籍儿童患龋率为52.2%(239/458),非广州户籍儿童为86.3%(568/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19,P<0.01);二年级学生患龋率(77.0%)高于三年级(67.7%)(x2=12.21,P<0.01).单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户籍、年级、喝碳酸饮料、食用甜点巧克力、开始刷牙年龄、刷牙次数、刷牙方法、是否使用含氟牙膏、照顾孩子的人、居住环境、医疗来源、父母学历、父母职业、家庭经济收入14个因素均入选方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户籍、喝碳酸饮料、是否使用含氟牙膏及父母学历等均为龋齿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1).结论 二、三年级小学生是龋病发生的高危群体,龋齿发生与社会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等因素关系密切.
作者:刘菊华;曾素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不同体重儿童盐味觉阈值与血压的关系,为儿童高血压预防提供资料.方法 方便抽取石家庄市西王小学102名10~12岁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男生52名,女生50名),分别进行人体测量、血压测定和检测盐味觉阈值.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比较不同性别学生肥胖或超重的分布以及不同体重分组中血压的分布,并对收缩压与盐味觉阈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学生中有42名肥胖或超重.正常体重组平均年龄、舒张压[(10.3±0.8)岁,(65.8±2.3) mmHg]与超重肥胖组[(10.6±0.9)岁、(66.6±2.7) mmH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3,1.52,P值均>0.05);超重肥胖组BMI、腰围、收缩压[(24.7±0.6) kg/m2,(76.9±2.2)cm,(113.4±1.9) mmHg]均高于正常体重组[(19.4±0.4) kg/m2,(56.4±0.9)cm,(102.6±1.3)mmHg](t值分别为167.30,53.14,28.80,P值均<0.01);正常体重组与肥胖超重组血压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10,P>0.05);正常体重组盐味觉阈值[(3.0±1.7) mmol/L]低于肥胖超重组[(3.8±1.5)mmoL/L](t=2.51,P<0.05);体重正常组和超重肥胖组收缩压与盐味觉阈值的r值分别为0.327,0.390(P值均<0.05).结论 超重或肥胖儿童对咸味更不敏感,导致摄入盐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
作者:许丽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师源性焦虑现状及其与人际信任、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大学生师源性焦虑问卷、人际信任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分层随机抽取的安徽省5所高校139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86.95%的大学生处于无焦虑或者轻微焦虑状态,13.05%的大学生处于轻度至中度焦虑状态.大学生师源性焦虑得分在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人际信任、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师源性焦虑呈负相关(P值均<0.05).应对方式在人际信任对师源性焦虑的影响中起部分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1.80%;在自我效能感对师源性焦虑的影响中,应对方式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同方面的师源性焦虑问题.自我效能感、人际信任、应对方式与大学生师源性焦虑关系密切.
作者:黄中岩;许华山;马嬿;王立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中小学生恒龋患病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推动儿童青少年口腔健康工作有效进行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共选取3 839名7,9,12,14岁回族和汉族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检查,记录恒牙龋患、龋失和龋补情况,计算龋患(D)率、龋失(M)率、龋补(F)率、龋失补(DMF)率、龋均,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宁夏地区中小学生总体恒牙龋患率、龋失率、龋补率分别为19.6%,4.0%,2.0%;回族学生龋患率、龋失率(23.2%,4.9%)略高于汉族(16.9%,3.3%);女生龋患、龋失、龋补率均高于男生;乡村龋患率高于城镇;年龄越大,龋患、龋失、龋补率越高(P值均<0.05).总体龋患牙数构成比为42.0%,回族学生高于汉族(42.4%,29.2%).宁夏地区中小学生恒牙龋均为0.50,回族龋均(0.6)高于汉族(0.42).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民族、性别、年龄、片区及正常、消瘦学生对恒牙龋患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宁夏地区中小学生恒龋防治及治疗状况还需进一步提高,尤其需注重回族、乡村、女生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教育.
作者:王珺怡;董彦会;徐荣彬;陈妍君;赵海萍;马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青年学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之间的关系,旨在为青年人肝功能异常的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4-2016年北京交通大学每年9月入学共计10 236名16~24岁青年学生测量血清ALT水平及身高、体重,分析不同性别、城乡来源及民族之间BMI及其对ALT异常发生的影响.结果 青年学生ALT异常、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8.30%,13.74%,4.86%,其中男生ALT异常、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为11.97%,17.57%,6.99%,明显高于女生检测水平(2.42%,7.58%,1.43%)(P值均<0.01);城镇青年学生ALT异常、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为7.74%,14.57%,5.55%,与乡村学生水平(9.63%,11.78%,3.23%)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着BMI的增高,青年学生的ALT异常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男生在体重过低、体重正常、超重及肥胖组中,ALT异常发生率(3.14%,7.81%,22.47%,39.22%)均高于女生(0.82%,2.19%,6.38%,10.71%)(P值均<0.05);城镇青年学生在体重正常、超重及肥胖组中,ALT异常发生率(4.70%,16.84%,33.67%)均低于乡村(7.00%,25.48%,45.45%)(P值均<0.05);民族之间上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年学生BMI与血清ALT异常升高呈明显正相关,不同性别和城乡来源之间有差异.应采取措施控制青年学生BMI增高,对减少ALT异常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崔惠景;张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体像不满在儿童超重/肥胖与自尊关联中的间接效应,为提高肥胖儿童自尊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蚌埠市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24名8~15岁儿童少年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采用Ma体形图调查儿童体像认知,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评定儿童自尊.结果 儿童超重/肥胖率为31.11%,体像不满率为80.73%,自尊总分为(29.58±5.49)分.在男生中,超重/肥胖与自尊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但与体像不满有关(OR=8.94,P<O.01),体像不满与自尊有关(OR=3.33,P<0.01),超重/肥胖通过体像不满对自尊有间接关联效应(OR=13.87,P<0.05).在女生中,超重/肥胖与自尊有关(x2=4.772,P=0.029),但与体像不满关联无统计学意义(x2=1.859,P>0.05).结论 男生超重/肥胖可能通过体像不满与低自尊有关,女生超重/肥胖可能直接与低自尊有关.
作者:吴鹭;李婷;张逸飞;王元;张勤;姚荣英;韩慧;付连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12岁儿童能量代谢率及其与身体成分的关系,为儿童生长发育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在上海市某中学招募30名12岁儿童(男童18名,女童12名),采用双能X线仪(DEXA)测量身体成分,包括体脂率(%)、脂肪量(kg)、瘦体重(kg)和肌肉量(kg).采用能量代谢仓测量受试者静息代谢率(RMR)、睡眠代谢率(SMR)和基础代谢率(BMR).结果 校正体重后,儿童的餐后2 h RMR(RMR-2 h)[(0.026±0.004) kcal/(kg·min-1)]高于餐后4 h RMR(RMR-4 h)[(0.023±0.004) kcal/(kg· min-1)]和BMR[(0.023±0.004) kcal/(kg· min-1)],SMR[(0.019±0.003) kcal/(kg·min-1)]低于BMR(P值均<0.05).RMR-2 h,RMR-4 h和SMR分别与BM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03,0.657,0.870,P值均<0.05).男生中,RMR-2 h与BMR的相关性高于RMR-4 h与BMR的相关性,男生RMR-4 h与BMR,SMR与BMR的相关性均低于女生.男生的BMR分别与体重、BMI、脂肪量、瘦体重、肌肉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37,0.553,0.470,0.597,0.598,P值均<0.05),女生的BMR仅与瘦体重、肌肉量相关(r值分别为0.718,0.723,P值均<0.05).结论 采用RMR-4 h预测儿童的BMR较RMR-2 h更准确.总体水平上可采用BMR预测SMR,但需注意个体间差异.儿童RMR,SMR,BMR之间及能量代谢率与身体成分具有相关性,性别间有差异.
作者:曹新曌;朱政;焦佳欣;王思娅;庄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朋辈心理辅导的3种模式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干预效果,为开展大学生适应性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从上海市某高校选取180名大一新生,随机平均分配到3个实验组,分别进行为期1年的思想引领模式、心灵慰藉模式、行动支持模式的朋辈心理辅导干预与刺激;同时随机抽取86名大一新生作为对照组,实验期间不给予任何处理.在朋辈心理辅导前后,采用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对4组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社会适应状况及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3个实验组社会适应能力总分[(33.00±3.96) (19.77±6.20) (29.98±5.49)]高于对照组(14.72±3.44)(P值均<0.05).在思想引领模式、行动支持模式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各因子得分以及男生、女生社会适应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在心灵慰籍模式下,身心症状、角色调试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女生社会适应性得分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朋辈心理辅导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3种模式侧重点各有不同.应根据受助需求广泛启动朋辈心理辅导计划.
作者:花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儿童肥胖与血糖相关表型之间的关联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为早期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便选择北京市某城区8所小学2 066名6~14岁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血糖相关表型的关联.结果 不同BMI分组间,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fasting plasma insulin,FPI)、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pancreatic beta cell function,HOMA-β)、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检测指数(quantitative insulin sensitivity check index,QUICK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1.368,42.580,69.219,52.710,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后,FPI,HOMA-β,HOMA-IR均与BMI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0.039,0.020,0.028,P值均<0.01),QUICKI与BMI呈负相关(β=-0.006,P<0.01).进一步分层分析结果发现,以上关联在不同性别儿童中仍然存在,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 儿童肥胖与空腹胰岛素以及血糖相关指数均有关联,肥胖儿童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尽早控制和干预儿童肥胖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作者:宋绮莹;宋洁云;李晨雄;马军;王燕;王海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掌握河南省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为制定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0所院校一至三年级的大学生4 570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结果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4.7%,不同专业、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20,34.28,P值均<0.01).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为94.7%,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61.8%.47.3%的学生对HIV携带者和艾滋病人存在歧视.80.9%的大学生知道安全套能有效避免HIV传播,64.4%的学生第一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2.6%;0.12%的学生曾经尝试吸毒.艾滋病防治知识获得途径主要是健康讲座(29.1%)、宣传栏(19.9%)和网络/电视(19.6%).结论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获取途径少,存在艾滋病歧视和相关行为不良.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
作者:殷建营;买晓颖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2011-2015年河北省儿童伤害病例不同年龄组的分布特征,为儿童伤害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因伤害首次就诊于河北省6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急诊室的儿童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5年共收集儿童伤害病例17 328例,占伤害总病例数的14.59%,其中男、女性别比为2.04:1,男、女伤害原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4.83,P<0.01).儿童伤害频发于5-10月,1天中发生时间主要集中于10:00-12:00和18:00左右;伤害发生原因前3位依次为跌倒或坠落(57.10%)、机动车车祸(15.50%)和钝器伤(7.29%);伤害经常发生的地点为家中(45.14%)、公路或街道上(33.33%)以及学校与公共场所(13.05%),发生时的活动主要为做家务(61.85%);伤害发生多的部位是头部(36.81%);伤害性质以挫伤/擦伤所占比例高(64.01%);以非故意伤害(94.63%)、轻度伤害(73.56%)、经处理后离院(70.58%)为主.不同年龄组伤害严重程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72,P<0.01).结论 河北省2011-2015年儿童伤害病例不同年龄组呈现不同特征,儿童伤害发生的原因、地点等特征与儿童年龄密切相关.应根据不同年龄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鲍文;栗华;李楠;孙纪新;张新亮;安鸿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中学生亲子依恋的特征及其与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关系,为中学生NSSI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南昌市和抚州市共3所中学7 129名中学生作为被试,使用父母和同伴依恋量表、渥太华自伤量表相关条目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NSSI检出率为33.7%,其中初中生NSSI检出率(33.8%)接近高中生(3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7,P=0.940);男生NSSI检出率(31.2%)低于女生(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835,P<0.01).在与父母的亲缘关系上,中学生NSSI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养父母、继父母、没有父母、亲生父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亲子依恋是中学生自伤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在控制人口学特征后,父/母子信任和沟通减少NSSI的发生风险(OR<1),而父/母子疏离增加NSSI的发生风险(OR>1),且疏离程度越高,风险越大(P值均<0.05).结论 亲子依恋是中学生NSSI的影响因素,积极改善亲子依恋质量对NSSI的防控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茹福霞;杨丽霞;傅树坚;章利明;唐寒梅;傅燕艳;陈小龙;胡旺;黄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对陕西省3起寄宿制学校感染性腹泻暴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及分子溯源分析,为科学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陕西省3起寄宿制学校感染性腹泻事件开展现场调查,描述疫情三间分布,分析流行特征.采集病例肛拭子标本、剩余食物、环境及水源标本,进行病原分离鉴定.选择代表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全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单核苷酸多态(SNP)分析,预测毒力基因谱及耐药基因谱.结果 2017年8-9月报告的3起疫情共发病282例,以发热、腹泻为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症状不明显,均为学生群体,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肛拭宋内志贺菌检出率为62.22% (56/90),肛拭ipaH基因检测阳性率为69.70% (46/66),环境样本阳性率为12.31% (8/65);PFGE,全基因组MLST,SNP分析表明,3起疫情代表菌株不同源.毒力基因预测共有12种毒力基因.耐药基因预测有氨基糖苷类、甲氧苄啶类、磺胺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的耐药基因.结论 陕西省3起寄宿制学校宋内志贺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暴发之间无直接关联,病原菌毒力基因谱与国内常见宋内志贺菌特征一致,存在多重耐药基因.
作者:刘东立;张义;马国柱;曹磊;石一;李文涓;刘长宏;史伟;王舒;张铮;宁少奇;孙亮;关蓉晖;张同军;刘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儿童青少年体脂率现状,为制定儿童青少年肥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北京海淀区参加体能测试的807名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和体质量指数(BMI)测量.根据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人体成分原理,利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得体脂率.结果 体脂率男生为(22.19±8.34)%,女生为(24.65±6.66)%(t=-4.641,P<0.01);13~15岁男生体脂率均低于女生;男生体脂率均值6~12岁逐年增长,13 ~ 15岁逐年减少;女生体脂率均值除15岁外呈逐年增长趋势.不同营养状况下,男、女生体脂率由大到小为肥胖组、超重组和非超重组(F值分别为212.257,128.816,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脂率随BMI增加而增加(β=1.876,P<0.01).结论 北京海淀区儿童体脂率较高,且存在BMI、性别和年龄的明显差异.
作者:高黔南;闫雪皎;程丁一;杨露;张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厦门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结果,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富士明胶颗粒被动凝集法对厦门市妇幼保健院2015-2016年间就诊的6 646名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分别对不同季度、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疾病肺炎支原体抗体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的阳性率为30.89%,其中男性患儿为27.24%,低于女性患儿的36.31%.7~14岁儿童抗体阳性率高,为60.53%;28 d~<1岁婴儿的阳性率低,为8.33%.在4个季度中,第四季度的抗体检出率高,为34.16%;第一季度低,为27.55%.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较高的疾病有过敏性鼻炎(50.00%)、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3.90%)和过敏性紫癜(40.00%).肺炎支原体抗体的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年龄组、各季度和不同疾病患儿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厦门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女性较男性高,第四季度、学龄期儿童、过敏性鼻炎患儿阳性率高.应加强针对性的预防监测.
作者:李秀娟;李德法;连清荣;林闽川;罗琳华;叶辉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四五年级小学生早餐行为现况及营养质量,为开展儿童营养教育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哈尔滨2个中心城区、2个近郊城区12所小学校四、五年级共计2 001名小学生开展饮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几乎每天吃早餐比例高(87.5%),其次是每周吃3~4次(8.7%);几乎不吃所占比例少,为1.0%.起床5 ~ 15 min吃早餐比例高,为54.6%(1 081人);95.1%的小学生在家吃早餐,2.3%在学校吃早餐,1.5%在餐馆或者小吃摊吃早餐.母亲准备的早餐营养充足和良好比例均高于其他准备者(x2值分别为101.32,18.27,P值均<0.05).19.5%的学生早餐营养质量差.结论 小学生存在不吃早餐行为,早餐营养质量差比例较高.应开展学生营养知识教育,促进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提高早餐营养质量.
作者:赵娜;杨超;兰莉;王蕊;王春莲;高菡璐;孙宗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江苏省6~7岁儿童腮腺炎抗体水平,为小学防控腮腺炎疫情及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免疫程序优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至少接种1剂次MMR的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3个地区2016年入学儿童血清标本2 028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腮腺炎IgG抗体水平.结果 1剂次MMR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腮腺炎发病高峰由单峰转变为双峰,分别为5岁和10岁.全省6~7岁儿童腮腺炎免疫水平较低,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与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C)分别为72.3%(95% CI=70.3%~ 74.3%)和181.9 U/mL(95% CI=169.8~194.9 U/mL).女童抗体阳性率(75.9%)高于男童(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2,P=0.001).不同地区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04,P=0.001),苏南高,为78.9% (95%CI=75.7%~81.9%).接种2剂次MMR的儿童(89.2%)腮腺炎抗体阳性率高于接种1剂次MMR儿童(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01,P=0.001).抗体阳性率随接种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Y2=5.24,P=0.028).结论 小学入学儿童感染腮腺炎风险较高,1剂次MMR对控制小学儿童腮腺炎流行效果有限,建议适时将2剂次MMR纳入儿童免疫规划.
作者:贾成梅;汪志国;张磊;孙翔;许燕;刘元宝;汤奋扬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