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年留守经历对青春期流动儿童依恋关系的影响

刘宝宝;郭丽;卢婷;董江会;凌莉

关键词:农村人口, 客体依恋, 青春期, 回归分析, 儿童
摘要:目的 探究早年留守经历对流动青少年依恋关系的影响,为青春期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珠海、中山、东莞、深圳和广州各1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六~八年级全部学生1 544名(留守组763名,未留守组781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进行测评.结果 留守组儿童母亲信任、母亲沟通、父亲信任、父亲沟通维度及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得分较非留守组儿童低(t值分别为-5.63,-6.04,-5.53,-4.06,-6.97,-5.71,P值均<0.01);母亲疏远、父亲疏远、同伴疏远维度得分较非留守组儿童高(t值分别为5.62,3.31,2.59,P值均<0.01);留守组与非留守组儿童同伴信任、同伴沟通维度及同伴依恋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母亲信任、母亲沟通、母亲依恋、父亲信任、父亲依恋、同伴依恋的消极影响因素(B值分别为-1.30,-0.95,-2.88,-0.87,-1.34,-1.24),是母亲疏远、父亲疏远、同伴疏远的积极影响因素(B值分别为0.63,0.46,0.62,P值均<0.05);分离期间见面频率为每月都见是留守组儿童母亲依恋、父亲依恋的积极影响因素(B值分别为9.67,10.52,P值均<0.01);与父母均分离是留守组儿童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依恋的消极影响因素(B值分别为-2.66,-1.78,-4.36,P值均<0.05);留守期间隔代监护是留守组儿童父亲疏远及同伴疏远的消极影响因素(t值分别为-0.40,-0.68,P值均<0.05);分离年龄在4~5岁是留守组流动儿童同伴依恋的积极影响因素(B=5.79,P<O.01).结论 早年留守经历对青春期流动儿童依恋关系造成影响.改善养育环境,制定增进父母与流动儿童共同生活等政策,将有助于降低儿童不良心理的发生风险.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阶段式”教学降低医学生对HIV/AIDS歧视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阶段式”教学方法在降低医学生对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歧视培训中的效果,为探讨适合高校医学生降低艾滋病歧视的教学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阶段式”教学方法,对随机抽取的600名海南医学院医学生进行降低艾滋病歧视的培训,为期2个月4个阶段8个学时,并采用知信行模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各年级医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艾滋病歧视态度、艾滋病歧视行为得分培训前分别为(49.01±2.70)(47.53±2.96)(15.02±2.89)分,培训后分别为(63.11±3.71)(55.98±4.77)(22.01±3.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02,13.91,3.88,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源地和有无培训经验影响医学生的艾滋病歧视态度(P值均<0.05).结论 “阶段式”教学方法效果肯定,能有效普及医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降低艾滋病歧视态度水平.

    作者:琚新梅;焦凌梅;王恒;张彩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广州市番禺区学生水痘患者家长居家隔离知识知晓情况

    目的 了解广州市番禺区学生水痘患者家长居家隔离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隔离执行的因素,为学校和卫生行政部门开展水痘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番禺区政府为中心随机抽取东南西北中5个区域的镇街所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796例水痘患者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电话调查.结果 796例3~16岁学生水痘患者中,82.04%的受访者为患者父母,95.35%的患者作居家隔离治疗.被访者对“水痘患者需要执行居家隔离”的知晓率为89.07%,对居家隔离执行天数15~21 d的知晓率为20.23%.托幼组、小学组和中学组被访者对需要凭康复证明回校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84,P<0.05).75.13%的受访者首要从医生获得水痘居家隔离知识.87.69%的受访者知晓居家隔离的作用是能有效预防水痘疾病的传播.52.64%的患者在隔离期间曾外出,其中79.71%是因为复诊,以学业的需要外出在各学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州市番禺区学生水痘患者居家隔离效果较好.应重视首诊医生对水痘患者居家隔离的首次宣教,强化疾病防控、学校卫生监督和基层医疗机构对水痘居家隔离的宣传和监督.

    作者:杜艳艳;陈俊虎;孔敏玲;陈光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四城市中小学生睡眠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沈阳、广州、武汉、成都4座城市中小学生睡眠状况及其与家庭环境关系,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市、广州市、武汉市、成都市10 079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睡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四城市中小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7.8±1.5)h,78.7%的学生睡眠不足,且随着学段升高学生睡眠时间逐渐减少(F=2 342.243,P<0.01).初中生睡眠不足的比例高(78.8%),女生睡眠不足的比例(76.1%)高于男生(72.4%),城市(75.6%)高于郊区(71.6%),家长睡眠不足的学生更容易睡眠不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段、学生性别、家长年龄、家长文化程度、家庭居住地、家长睡眠状况均是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我国四城市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少,睡眠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学段、家庭环境对学生睡眠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袁帆;郭海军;冯甘雨;宫伟彦;丁彩翠;吴晓旻;郭重山;栾德春;李晓辉;刘爱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广西农村小学一年级儿童口腔健康促进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对促进学龄儿童掌握口腔健康知识的效果,为建立良好口腔卫生行为和饮食习惯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广西15所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745名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口腔健康干预,以问卷调查方式评价其促进效果.结果 口腔健康知识方面,刷牙时间、每天刷牙次数、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刷牙出血说明牙龈不健康、白开水适合解渴、常吃甜食对牙齿有害等知晓率活动前分别为35.70%,37.99%,28.86%,54.50%,76.24%,78.39%,活动后分别提高6.98,23.35,27.38,12.88,13.56,10.07百分点(x2值分别为7.62,81.28,114.26,25.98,48.57,36.25,P值均<0.01).口腔卫生行为方面,早晚刷牙、每天刷牙2~3 min、使用含氟牙膏等形成率活动前分别为25.91%,44.43%,23.62%,活动后分别提高了12.61,12.89,14.90百分点(x2值分别为25.16,24.75,30.61,P值均<0.01).饮食习惯方面,每天进食可乐或雪碧≥1次、每天进食饼干或蛋糕面包等甜点心≥1次、每天进食糖果或巧克力≥1次等形成率活动前分别为81.34%,77.18%,83.22%,活动后分别降低了4.29,9.26,12.08百分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7,16.05,30.87,P值均<0.05).结论 口腔健康促进活动使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明显提高,口腔卫生行为和饮食习惯明显改善.

    作者:马雪玲;刘秋林;陈柏霖;陈贝斯;曾晓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北京市西城区某小学突破性水痘暴发疫情调查

    目的 了解某学校一起突破性水痘暴发情况,为探讨水痘减毒活疫苗保护效率和控制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暴发疫情全部病例,对疫苗接种史和患病史进行回顾,计算罹患率并分析疫苗有效率.结果 全部184名学生中,累计发生水痘11例(突破病例10例),无并发症及死亡,总体罹患率6.3%,水痘疫苗总覆盖率95.4%;1剂次和2剂次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者罹患率分别为9.0%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27,P=0.012);免疫史≥3年儿童出现突破病例是<3年儿童的7.62倍(95%CI=0.943~61.617).结论 水痘减毒活疫苗高覆盖率可降低发病率并防止重症水痘,但接种时间≥3年后保护性降低,可能出现突破性病例.应提高2剂次接种率,并适当扩大应急接种范围.

    作者:尉雨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曲靖市高中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分析

    视力不良是我国学生检出率高的常见病,对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有不良的影响,视力不良发病率已成为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1].特别是高三年级学生视力不良发病率较高,且有上升趋势[2].为了解云南省曲靖市职业高中、普通高中、重点高中学生视力不良现状,现对曲靖市市级10所不同类型学校24 994名高中学生视力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云贵;顾华康;宋家卫;胡学明;李丽;周云;杨普睿;许溱芬;盛立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小学生减肥行为及其与体重认知的关系

    目的 了解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和减肥行为的流行现状,为探索体重认知与减肥行为的关联提供参考.方法 在2012年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全国7个示范基地共选取53 890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收集儿童青少年减肥行为与体重认知相关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体重认知相关变量与减肥行为的关联.结果 6~18岁儿童青少年消瘦检出率为6.9%,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4.3%.采取过减肥行为的小学生检出率为58.5%,初中生为65.9%,高中生为60.4%.在消瘦学生群体中,体重不满不会增加减肥行为的发生(P=0.29);而认为自己偏胖会增加减肥行为的发生(OR=5.28,95%CI=2.76~ 10.12,P<0.01).在体重正常学生群体中,对自己体重不满或认为自己体重偏胖的学生更容易采取减肥行为(OR=1.09,95%CI=1.03~ 1.16,P<0.01;OR=1.57,95%CI=1.44~1.71,P<0.01).在超重肥胖的学生中,对自己体重不满和认为自己偏胖均会增加减肥行为的发生(P值均<0.01).结论 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和减肥行为发生率较高.体重不满是正常体重和超重肥胖学生采取减肥行为的危险因素,且认为自己偏胖是儿童青少年采取减肥行为的危险因素.

    作者:卢畅;王政和;董彦会;马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深圳市宝安区2014-2015学年幼托儿童因病缺课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幼托儿童因病缺课主要病因和症状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疾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宝安区12所幼儿园5 173名托幼儿童进行因病缺课监测1学年,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幼托儿童因病缺课9 516人次,缺课密度为183.96%;因病缺课20 317.5人天,缺课率为2.06%.男童因病缺课率为2.19%,女童为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55,P<0.05).小班因病缺课率为3.50%,中班为1.74%,大班为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 895.86,P<0.05).因病缺课高发月份为5,6和10月,因病缺课率分别为2.74%,2.45%,2.26%.因病缺课的主要病因为感冒,构成比为75.90%;主要症状为呼吸道症状和发热,构成比分别为41.39%.38.50%.结论 呼吸道传染病是幼儿园疾病防控的重点,小班是重点关注人群,秋冬和春夏交季是关键时期.应尽快开展幼托儿童健康监测工作.

    作者:党如波;马智超;周如意;陈亿雄;谭蔚;彭晓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鹿泉区2011-2015年中小学新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鹿泉区中小学新生结核病感染情况,探索学校发现和预防肺结核的办法.方法 对鹿泉区2011-2015年51 528名中小学新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并分析其肺结核发病情况.结果 BCG-PPD组与TB-PPD组的阳性率及强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8.424,13.995,P值均<0.05).不同年级学生PPD阳性率及强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1-2013年X2值分别为348.501,279.369,2014-2015年x2值分别为203.289,111.693,P值均<0.05).818名强阳性者进一步检查691名(84.47%).发现活动性肺结核高中生4名、初中生2名、无小学生,肺结核检出率为0.73%.420名强阳性者使用“母牛分支杆菌”双向免疫调节剂进行预防.结论 中学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不容忽视,应将结核病筛查和结核病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制度化管理.

    作者:杨玲;黄建斌;崔晓永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西藏大学生肺结核防治同伴教育近期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西藏大学生肺结核防治同伴教育近期效果,为西藏高校开展肺结核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西藏4所高校学生,按学校随机分为干预组(571人)和对照组(563人).干预组开展同伴教育,对照组发放宣传页.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结果 干预组的肺结核防治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持有率和正确行为形成率分别由干预前的27.6%,73.7%,39.9%提高到干预后的58.4%,82.1%,45.4%;对照组分别由于预前的26.8%,64.1%,39.0%提高到干预后的40.7%,67.8%,44.8%.经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同伴教育使干预组知识知晓率和正确态度持有率分别提高了16.7和4.6百分点,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正确行为形成率无影响(P>0.05).结论 同伴教育和发放宣传页均可提高大学生的肺结核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但前者效果优于后者,可作为西藏大学生肺结核健康教育的较好方法之一.

    作者:张金静;贺拥军;戎浩;袁东亚;李旭光;刘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包头蒙古族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与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关系

    目的 了解包头市蒙古族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毛发中不同元素的关系,为预防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分别选择包头市市区及旗县区具有代表性的3所纯蒙古族小学1 000名二至六年级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中的教师问卷(简化版)对被试进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再采用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修订版(DSM-Ⅳ)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同时选取同校、同年级、同性别、相互间无血缘关系的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不同组儿童毛发中铜、锌、锰、铅、镉、砷、汞、硒8种元素的含量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1 000名蒙古族儿童中,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生人数共38例,发生率为3.8%,其中男生30例,发生率为3.0%;女生8例,发生率为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31,P<0.05);二至六年级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生率分别为0.2%,0.3%,0.8%,1.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24,P<0.05).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发样中铜、铅、镉、铜锌比值均高于健康组,锌元素含量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14,-4.785,-3.627,-4.117,2.105,P值均<0.05).结论 包头市蒙古族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生发生率高于女生且主要集中在小学高年级,蒙古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毛发中元素含量异常.预防少数民族地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应关注平时的元素摄入.

    作者:高磊;包艳;马浩然;李媛媛;秦有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枣庄农村留守儿童主观生活质量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6个月以上,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在一起生活的未满18周岁人群[1].由于家庭生活、教育等方面的缺失,他们无法享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与爱护,导致其主观感受到的生活质量水平相对较低,而且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2-6].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水平与自尊、个性特征、父母联系频率等因素有关[2,5].本研究主要以农村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探讨留守儿童主观生活质量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为学校及家庭对留守儿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朱建雷;刘金同;王旸;朱晓萌;张珊静;朱建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维吾尔族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目的 掌握维吾尔族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为少数民族特殊群体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随机选取乌鲁木齐2所高校1 154名维吾尔族贫困学生,同时选取同年级、性别、生源地1 098名非贫困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及成人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新疆维吾尔族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5.42%(178/1 154),非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0.56%(116/1 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2,P<0.01);贫困男生和女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均高于非贫困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94,6.03,P值均<0.05);维吾尔族贫困学生心理弹性总分为(5.11±0.95)分,非贫困学生得分为(5.03±0.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5).无论是否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各维度及总分与自杀意念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较高,心理弹性较好,且两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作者:李梅;高刚;马国帅;阿尔肯·阿不都瓦依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广东三城市青少年睡眠时间运动情况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广东省青少年睡眠时间、运动情况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青少年体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深圳市、阳江市、清远市3 020名初中和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身心健康问卷调查睡眠时间、运动等情况,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广东省青少年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率为11.49%,初中生超重肥胖发生率为13.18%,高中生为9.54%;初中生和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8h的比例分别为74.83%和94.23%;初中生参加充足(≥3次/周)大强度和小强度运动的比例分别为32.61%和29.02%,高中生分别为18.52%和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7.523,42.063,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8h的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率为9.99%,高于睡眠充足的学生(2.47%).多因素分析显示,在调整性别、运动、城乡、父母文化程度、是否独生等因素以后,睡眠时间<8 h/d仍是高中生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7,95%CI=1.34~5.75),运动情况与青少年超重肥胖无相关性.结论 睡眠不足为高中生超重肥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否参与运动与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发生无相关.

    作者:马颖;林穗方;蒋琳;邢艳菲;刘慧燕;胡艳;唐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美国综合性学校卫生工作模式

    20世纪初,美国学校卫生已经聚焦重点并形成了学校健康服务、学校健康环境和学校健康教育三大工作任务.以此为基础,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于20世纪80年代总结而成综合性学校卫生计划(comprehensive school health program,CSHP),推广成为指导当时美国学校卫生工作重要的原则与框架.该框架提出,学校卫生应包括学校健康服务、学校健康环境和学校健康教育3个部分,成为美国综合性学校卫生工作计划后续扩展的核心内容.随后的90年代,该计划被推广至全国,其基本理念甚至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吸纳,用以推进学校健康促进行动(school health promoting),从而享誉全球.随后,继续深入探索教育与健康的内在联系,美国课程发展与督导协会(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ASCD)和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于2014年又提出著名的“完整学校、完整社区、完整儿童”(whole school whole community whole child,WSCC)模式,成为美国综合性学校卫生工作模式的新发展成果.

    作者:李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北京市初中生常见病患病情况及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初中生常见病患病情况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为学校加强学生常见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北京市城区、郊区各1所初中学校,以全部初一、初二年级共4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对象健康体检和学习成绩资料,分析学生常见病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结果 学生近视、超重/肥胖、龋齿、贫血及营养不良5种常见病的检出率分别为74.6%,38.3%,19.2%,2.5%和3.3%,常见病总检出率达90.6%,总评成绩及格率为77.9%.单因素分析显示,常见病指标中近视和超重肥胖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近视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OR=1.823,P=0.012),超重肥胖与成绩合格率呈负相关(OR=0.675,P=0.002).多因素分析控制其他因素后,超重肥胖是初中生学习成绩的不利因素(OR=0.718,P=0.025),而近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OR=1.506,P=0.141).结论 初中生近视与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且与学习成绩关系密切.无论从提高健康还是学业成就角度,都应重视学生常见病防控.

    作者:仇元营;余小鸣;王璐;高爱钰;贾福岐;石晓燕;于金龙;刘斌;裴连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北京市2014年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知识态度行为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学校落实体育锻炼制度、加强体育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市4个区县中选取16所学校,对小学三~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共6 421名中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相关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53.55%,初中(58.36%)高于小学(50.62%),郊区(56.98%)高于城区(47.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35.520,603.140,P值均<0.05);中小学生愿意每天进行lh体育锻炼活动的报告率为49.49%,喜欢上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的报告率为75.11%,喜欢上课间操的报告率为60.36%;中小学生每天在校锻炼时间≥lh的报告率为58.78%,课间10min能够到户外进行活动的报告率为8.72%,家庭体育锻炼能够达到≥5次/周的报告率为32.38%.结论 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相关知识、意愿欠佳,自主体育锻炼行为及家庭体育锻炼情况严重不足,体育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作者:段佳丽;王观;高爱钰;林宁翔;杨春雷;张丛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大学新生应对效能在心理应激与适应间中介作用的追踪调查

    目的 探讨大学新生应对效能在心理应激与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为大学新生心理应激的应对和适应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和应对效能量表,对从南通大学随机抽取的277名大学新生心理应激、适应和应对效能进行评估,同时采用被试者纵向研究设计,每间隔8周测量1次,共施测3次,数据分析评估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追踪期间,大学新生心理应激、适应状况的时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80,3.13,P值均<0.01),应对效能时间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0.09,P>0.05);大学新生心理应激水平不断提升,学期中段时达到峰值并持续到学期末(P值均<0.01);大学新生适应呈“V”型趋势,首测、中测、后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新生应对效能3次施测均低于中国大学生常模(t值分别为-11.86,-11.90,-12.26,P值均<0.01).首测、中测、后测心理应激与适应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0.31,-0.32,P值均<0.05);应对效能与适应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0.41,0.45,P值均<0.01);心理应激与应对效能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0.31,-0.33,P值均<0.05).应对效能在心理应激与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应对效能在心理应激和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或抵消心理应激对适应产生的不良影响.

    作者:马爱民;陈华利;颜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比较

    目的 了解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中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和影响因素,为开展不同民族中学生健康教育和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延吉市2所中学79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健康素养水平评估.结果 朝鲜族和汉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在学习成绩、监护类型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25.2%)高于朝鲜族(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P<0.05).朝鲜族、汉族学生在“知道服药要遵从医嘱”(37.7%,44.8%),“不吃不洁、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36.6%,43.3%),朝鲜族学生在“火灾与地震发生时的逃生与求助”(43.8%),汉族学生在“发生紧急情况,会拨打求助电话”(46.0%)等问题上回答正确率高.健康素养各维度之间、各维度与总健康素养得分之间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均>0.4,P值均<0.05).结论 朝鲜族和汉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整体偏低,在实施健康素养干预时应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切实提高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作者:郭玲茹;许丽娟;邱艳;朱文娟;李春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医学生自闭特质分裂型人格障碍与共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在正常医学生群体中自闭特质及分裂型人格障碍是否存在共情能力差异,且两者在共情维度上的差异.方法 以某医科大学1 040名大学生为对象,使用自闭谱系问卷(AQ)、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和分裂型人格问卷(SPQ)测查自闭特质、分裂型人格、共情能力水平,并分析三者的关系.结果 高自闭特质组医学生在观点采择、想象力、同情关怀3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低自闭特质组,而在个人痛苦因子上得分高于低自闭特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分裂型人格高分组医学生在观点采择、同情关怀2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低分组,而在个人痛苦因子上得分高于低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群体AQ总分以及SPQ总分和IRI总分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高自闭特质组与高分裂型人格组在IR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自闭特质水平、分裂型人格障碍水平、共情能力三者存在认知相关性,自闭特质与分裂型人格在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上无差异.

    作者:余皖婉;汪凯;杨秀兰;张龙;张骏;孙耀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