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生自闭特质分裂型人格障碍与共情的相关性

余皖婉;汪凯;杨秀兰;张龙;张骏;孙耀挺

关键词: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 精神卫生, 学生, 医科
摘要:目的 探讨在正常医学生群体中自闭特质及分裂型人格障碍是否存在共情能力差异,且两者在共情维度上的差异.方法 以某医科大学1 040名大学生为对象,使用自闭谱系问卷(AQ)、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和分裂型人格问卷(SPQ)测查自闭特质、分裂型人格、共情能力水平,并分析三者的关系.结果 高自闭特质组医学生在观点采择、想象力、同情关怀3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低自闭特质组,而在个人痛苦因子上得分高于低自闭特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分裂型人格高分组医学生在观点采择、同情关怀2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低分组,而在个人痛苦因子上得分高于低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群体AQ总分以及SPQ总分和IRI总分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高自闭特质组与高分裂型人格组在IR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自闭特质水平、分裂型人格障碍水平、共情能力三者存在认知相关性,自闭特质与分裂型人格在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上无差异.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福建进城务工者学龄前子女行为问题现状

    目的 了解进城务工者学龄前子女的行为问题,为培养该群体儿童的健全人格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福建省福州、厦门、漳州、莆田456名幼儿,使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与长处和困难问卷(家长版)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22.6%和1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30,P>0.05);研究组的多动注意不能得分高于对照组,亲社会行为得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117,2.512,P值均<0.05);研究组男童和5~6岁儿童行为问题严重于对照组(P值均<0.05);父母关系、父母教养态度、父亲管教类型和家庭人均月收入等因素进入回归方程(P值均<0.05),对儿童行为问题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 进城务工者学龄前子女的行为问题不容忽视,家庭因素能预测子女的行为问题.改变家长的教养观点,优化民办园的管理和教育理念,改善进城务工者群体的发展状况可促进子女教育干预的效果.

    作者:刘黎微;郑碧群;陈锦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美国综合性学校卫生工作模式

    20世纪初,美国学校卫生已经聚焦重点并形成了学校健康服务、学校健康环境和学校健康教育三大工作任务.以此为基础,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于20世纪80年代总结而成综合性学校卫生计划(comprehensive school health program,CSHP),推广成为指导当时美国学校卫生工作重要的原则与框架.该框架提出,学校卫生应包括学校健康服务、学校健康环境和学校健康教育3个部分,成为美国综合性学校卫生工作计划后续扩展的核心内容.随后的90年代,该计划被推广至全国,其基本理念甚至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吸纳,用以推进学校健康促进行动(school health promoting),从而享誉全球.随后,继续深入探索教育与健康的内在联系,美国课程发展与督导协会(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ASCD)和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于2014年又提出著名的“完整学校、完整社区、完整儿童”(whole school whole community whole child,WSCC)模式,成为美国综合性学校卫生工作模式的新发展成果.

    作者:李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结构式团体辅导对不同依恋类型大一新生人际问题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索结构式团体辅导(团辅)对不同依恋类型大一新生人际问题改善的效果,为改善大一新生人际问题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杭州某大学95名大一新生分为实验组(49名)和对照组(46名).实验组被试接受连续10周,每周2h的结构式团辅,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在团辅前分别对2组被试施测关系问卷(RQ)和人际问题量表(IIP-32),团辅结束后对2组被试施测人际问题量表(IIP-32)和团体治疗疗效因子问卷(GTFQ).结果 不同依恋类型大一新生人际问题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85,P<0.01);实验组害怕型依恋大一新生团辅后人际问题总分低于团辅前(t=2.942,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8,P>0.05).结构式团辅对害怕型依恋个体的人际问题干预后的疗效因子得分高为存在意识,为(21.29±4.23)分.结论 结构式团辅对害怕型依恋大一新生人际问题的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周春秀;孙小菲;张晓霞;黄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广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25所中学的4 09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等信息.结果 广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8.69%(2 404/4 096).48.12%(1 971/4 096)的学生近1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服务,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艾滋病教育处方(63.48%)、艾滋病知识宣传栏/海报(60.63%)和专家专题讲座(43.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19,95%CI=1.04~ 1.36)、学校提供过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OR=1.84,95%CI=1.56~2.17)、近1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服务(OR=2.54,95%CI=2.21 ~ 2.92)的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较低,尤其对艾滋病流行形势、主要传播途径和新型毒品危害方面的知识缺乏.学校应加强针对流行新形势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

    作者:陈晓滨;程伟彬;徐慧芳;金杉杉;江洪波;步凯;王璐;蔡衍珊;杨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长江大学中国和巴基斯坦国籍大学生吸烟行为分析

    目的 探讨中国和巴基斯坦大学生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制定大学生控烟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抽取1 132名中国和巴基斯坦国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吸烟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中国和巴基斯坦大学生男性吸烟率(34.94%,32.35%)高于女性(4.74%,0) (x2值分别为50.96,60.57,P值均<0.05);中国男性二手烟暴露率(54.21%)高于女性(45.70%) (x2=5.03,P<0.05).中国大学生二手烟暴露率(48.35%)高于巴基斯坦大学生(32.38%)(x2=38.31,P<0.05).二手烟暴露的主要场所为室内公共场所(中国为88.70%,巴基斯坦为67.65%).中国大学生对吸烟及烟草相关知识正确认知率(53.13%)高于巴基斯坦大学生(4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19,P<0.05).饮酒(OR=4.273)、去网吧(OR=2.593)、家庭成员女性吸烟(OR=4.797)、朋友支持吸烟(OR=3.765)是中国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女性(OR=0.207)是中国大学生吸烟行为的保护因素;吸烟相关知识正确认知率高(OR=0.668)是巴基斯坦大学生吸烟行为的保护因素,饮酒(OR=11.842)、室友吸烟(OR=5.303)、老师吸烟(OR=6.771)是巴基斯坦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大学生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现象较普遍.应大力开展烟草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吸烟知识认知率.

    作者:罗曼;张晓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深圳市宝安区2014-2015学年幼托儿童因病缺课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幼托儿童因病缺课主要病因和症状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疾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宝安区12所幼儿园5 173名托幼儿童进行因病缺课监测1学年,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幼托儿童因病缺课9 516人次,缺课密度为183.96%;因病缺课20 317.5人天,缺课率为2.06%.男童因病缺课率为2.19%,女童为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55,P<0.05).小班因病缺课率为3.50%,中班为1.74%,大班为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 895.86,P<0.05).因病缺课高发月份为5,6和10月,因病缺课率分别为2.74%,2.45%,2.26%.因病缺课的主要病因为感冒,构成比为75.90%;主要症状为呼吸道症状和发热,构成比分别为41.39%.38.50%.结论 呼吸道传染病是幼儿园疾病防控的重点,小班是重点关注人群,秋冬和春夏交季是关键时期.应尽快开展幼托儿童健康监测工作.

    作者:党如波;马智超;周如意;陈亿雄;谭蔚;彭晓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无锡市2008-2015年儿童死亡状况及减寿分析

    目的 分析无锡市儿童的死亡现状和流行特征,为开展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无锡市2008-2015年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死亡率、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数.结果 2008-2015年儿童平均死亡率为37.8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0.43/10万),男童明显高于女童(u=7.315,P<0.0I);8年间死亡率无明显变化趋势(APC=1.01%,95%CI=-4.76%~7.11%,P>0.05),但儿童死亡在全人群死亡中的构成比下降了40.40百分点.前3位主要死因为损伤和中毒、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分别占27.84%,21.03%,20.75%;0~<1岁组的主要死因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1~17岁各年龄组主要死因为损伤和中毒.减寿总年数为67 368.5人年,减寿率为12.63‰,平均减寿年数为61.41年;减寿前3位主要死因为损伤和中毒、肿瘤、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结论 损伤和中毒、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无锡市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应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降低死亡率.

    作者:杨坚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北京市西城区某小学突破性水痘暴发疫情调查

    目的 了解某学校一起突破性水痘暴发情况,为探讨水痘减毒活疫苗保护效率和控制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暴发疫情全部病例,对疫苗接种史和患病史进行回顾,计算罹患率并分析疫苗有效率.结果 全部184名学生中,累计发生水痘11例(突破病例10例),无并发症及死亡,总体罹患率6.3%,水痘疫苗总覆盖率95.4%;1剂次和2剂次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者罹患率分别为9.0%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27,P=0.012);免疫史≥3年儿童出现突破病例是<3年儿童的7.62倍(95%CI=0.943~61.617).结论 水痘减毒活疫苗高覆盖率可降低发病率并防止重症水痘,但接种时间≥3年后保护性降低,可能出现突破性病例.应提高2剂次接种率,并适当扩大应急接种范围.

    作者:尉雨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澳门内地大学生自恋人格与攻击性关联分析

    目的 了解澳门内地大学生自恋人格和攻击性的特点及其关系,为学生管理和高危事件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澳门广州两地大学生共2 195名(澳门科技大学内地籍学生927名,澳门籍学生442名;广州大学学生826名),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其自恋人格和攻击性.结果 澳门内地大学生优越感、自我钦羡和显性自恋总分均高于澳门本地学生和广州大学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2.129,14.687,10.241,P值均<0.05);攻击性各维度,澳门内地大学生与广州大学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澳门内地大学生敌意与隐性自恋总分,指向自我攻击性与易感质、隐性自恋总分相关系数均>0.4,敌意与易感质相关系数>0.5(P值均<0.05).澳门内地大学生中易感质和特权感均能预测攻击性各维度(P值均<0.05).结论 在澳门内地大学生中,易感质和特权感能预测攻击性各维度.学校应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人格,正确认识失败和挫折,减少攻击性行为发生.

    作者:杨松达;朱麒臻;朱会明;莫庆民;陶剑飞;郭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保定市冬季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冬季空气质量变化情况,为指导学校安排佳体育课和课外运动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每天6:00-20:00保定市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录入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调查92 d的AQI数据736个,中位数为165.5(22~500),全部监测结果优良仅占1/3,其中优88个(12.0%),良165个(22.4%),中度及以上387个(52.5%).14:00-16:00空气质量指数低,中位数范围为119~105,空气质量好于其他时间(H=19.014,P<0.01);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比例为46.7%,高于其他时间(x2=20.038,P<0.01);6:00-10:00空气质量差,中度以上污染的天数比例分别为60.9%,62.0%,62.0%;18:00以后空气质量逐渐变差.结论 不同时间空气污染情况存在差别.应尽量选择14:00-16:00时间安排体育课和课外活动.

    作者:邬雪山;王卫宁;赵冶萍;秦新红;孙桂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广西男男性行为大学生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广西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AIDS)自愿咨询检测服务(VCT)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大学生MSM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采用滚雪球法及网络招募法在广西省11所高校招募295名大学生MSM,采用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利用VCT服务的因素.结果 163名(55.3%) MSM利用过VCT服务,其中132名(80.9%)大学生MSM获取VCT服务的主要场所为“同伴教育工作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学校居住(OR=2.438)、知晓AIDS(OR=2.346)、免费咨询过AIDS(0R=6.146)、参加过同伴教育(OR=2.556)、患过性病(OR=3.621)是利用VCT服务的促进因素(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MSM VCT服务利用率较低,应以同伴教育的方式加强大学生MSM的AIDS宣传力度,提高其VCT服务利用率.

    作者:韦所苏;韦挥德;黄晓红;潘洪平;刘京虹;吕文娟;韦颖;蓝斯琪;刘慧;吴腾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广州市儿童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甲状旁腺素的关系

    目的 了解广州市儿童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甲状旁腺素(PTH)的关系,为减少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疾病的发生和改善儿童骨骼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对2015年广州市某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的976名儿童进行体格检查,采集空腹静脉血,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和甲状滂腺素(PTH).结果 儿童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90.67±36.55) nmol/L,其中男童为(90.14±34.89) nmol/L,女童为(91.33±38.58) n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率及不足率分别为11.37%和25.31%,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儿童血清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547,P<0.05),血清25(OH)D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352,P< 0.05),维生素D缺乏率及不足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x2趋势=68.909,P<0.05).儿童血清PTH平均水平为(2.38±1.29) pmol/L,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儿童血清PTH水平均高于维生素D充足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27,P<0.05).血清25(OH)D水平与PTH呈负相关(r=-0.149,P=0.000).结论 广州市0~16岁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及不足率较高,年长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较年幼儿童差,血清25(OH)D与PTH水平呈负相关.应采取合理措施改善儿童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

    作者:赖宏豪;梁俊彦;罗辉;李晖;陈漫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我国校园欺凌现象2006-2016年发展状况

    目的 探讨近10年校园欺凌事件发展状况,为制定相关保护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法,以2006年4月至2016年4月间有关校园欺凌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在2006-2016年82件校园欺凌报道中,欺凌主体为学生和教师的分别为72和10件;2014-2016年累计49件,占比为59.7%.初中发生校园欺凌比例高,为72.2%;发生在城市的校园欺凌占61.0%;校园内发生率为71.1%;发生时间以下午和晚上居多,共计占77.8%;女生欺凌者成为主角,且以躯体欺凌为主;群体性欺凌、网络欺凌近3年呈高发态势;处理校园欺凌无章可循、结果不尽如人意.结论 校园欺凌频繁发生反映社会控制的弱化,要建立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的保护体系.

    作者:杨书胜;耿淑娟;刘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医学生自闭特质分裂型人格障碍与共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在正常医学生群体中自闭特质及分裂型人格障碍是否存在共情能力差异,且两者在共情维度上的差异.方法 以某医科大学1 040名大学生为对象,使用自闭谱系问卷(AQ)、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和分裂型人格问卷(SPQ)测查自闭特质、分裂型人格、共情能力水平,并分析三者的关系.结果 高自闭特质组医学生在观点采择、想象力、同情关怀3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低自闭特质组,而在个人痛苦因子上得分高于低自闭特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分裂型人格高分组医学生在观点采择、同情关怀2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低分组,而在个人痛苦因子上得分高于低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群体AQ总分以及SPQ总分和IRI总分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高自闭特质组与高分裂型人格组在IR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自闭特质水平、分裂型人格障碍水平、共情能力三者存在认知相关性,自闭特质与分裂型人格在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上无差异.

    作者:余皖婉;汪凯;杨秀兰;张龙;张骏;孙耀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北京市初中生常见病患病情况及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初中生常见病患病情况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为学校加强学生常见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北京市城区、郊区各1所初中学校,以全部初一、初二年级共4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对象健康体检和学习成绩资料,分析学生常见病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结果 学生近视、超重/肥胖、龋齿、贫血及营养不良5种常见病的检出率分别为74.6%,38.3%,19.2%,2.5%和3.3%,常见病总检出率达90.6%,总评成绩及格率为77.9%.单因素分析显示,常见病指标中近视和超重肥胖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近视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OR=1.823,P=0.012),超重肥胖与成绩合格率呈负相关(OR=0.675,P=0.002).多因素分析控制其他因素后,超重肥胖是初中生学习成绩的不利因素(OR=0.718,P=0.025),而近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OR=1.506,P=0.141).结论 初中生近视与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且与学习成绩关系密切.无论从提高健康还是学业成就角度,都应重视学生常见病防控.

    作者:仇元营;余小鸣;王璐;高爱钰;贾福岐;石晓燕;于金龙;刘斌;裴连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粤西大学生心血管病患病状况

    目的 了解粤西大学生心血管病流行特征,为防治青年学生心血管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粤西3所高校,整群抽取2013-2015年级全体在校学生共45 160名,使用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学生健康检查用表,按照初筛、复查、确诊3段式程序和心血管分类及诊断标准进行心血管病调查.初筛由全科或内科主治及以上医师担任,复查和确诊由三甲医院心内科医师担任.结果 45 160名受检学生中,检出心血管病553例,患病率为1.22%.其中男生为1.55%,女生为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830,P<0.05).城乡学生患病率分别为1.05%,1.31%,农村高于城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73,P<0.05).在心血管病分类统计中,器质性心脏病160例,患病率为0.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69,P>0.05).心律失常192例,患病率为0.43%,男、女生分别为0.3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03,P<0.05).高血压201例,患病率为0.45%,男、女生分别为0.93%,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1.969,P<0.05).结论 大学生心血管病常见且对健康危害较大,农村是心血管病预防重点.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应加强青少年心血管病筛查、健康管理和干预,引导学生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作者:陈光英;陈丽娟;李敬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广州市番禺区学生水痘患者家长居家隔离知识知晓情况

    目的 了解广州市番禺区学生水痘患者家长居家隔离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隔离执行的因素,为学校和卫生行政部门开展水痘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番禺区政府为中心随机抽取东南西北中5个区域的镇街所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796例水痘患者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电话调查.结果 796例3~16岁学生水痘患者中,82.04%的受访者为患者父母,95.35%的患者作居家隔离治疗.被访者对“水痘患者需要执行居家隔离”的知晓率为89.07%,对居家隔离执行天数15~21 d的知晓率为20.23%.托幼组、小学组和中学组被访者对需要凭康复证明回校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84,P<0.05).75.13%的受访者首要从医生获得水痘居家隔离知识.87.69%的受访者知晓居家隔离的作用是能有效预防水痘疾病的传播.52.64%的患者在隔离期间曾外出,其中79.71%是因为复诊,以学业的需要外出在各学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州市番禺区学生水痘患者居家隔离效果较好.应重视首诊医生对水痘患者居家隔离的首次宣教,强化疾病防控、学校卫生监督和基层医疗机构对水痘居家隔离的宣传和监督.

    作者:杜艳艳;陈俊虎;孔敏玲;陈光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四城市中小学生睡眠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沈阳、广州、武汉、成都4座城市中小学生睡眠状况及其与家庭环境关系,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市、广州市、武汉市、成都市10 079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睡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四城市中小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7.8±1.5)h,78.7%的学生睡眠不足,且随着学段升高学生睡眠时间逐渐减少(F=2 342.243,P<0.01).初中生睡眠不足的比例高(78.8%),女生睡眠不足的比例(76.1%)高于男生(72.4%),城市(75.6%)高于郊区(71.6%),家长睡眠不足的学生更容易睡眠不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段、学生性别、家长年龄、家长文化程度、家庭居住地、家长睡眠状况均是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我国四城市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少,睡眠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学段、家庭环境对学生睡眠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袁帆;郭海军;冯甘雨;宫伟彦;丁彩翠;吴晓旻;郭重山;栾德春;李晓辉;刘爱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国中小学校卫生人员聘任模式现况

    目的 了解中国中小学校卫生人员聘任模式现况,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分层选择调研省份,每个调研省份选择1~2个调研点,共覆盖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个调研点.每个调研点选择城区、郊县各1个,每个调研区县选择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调研方法为学校卫生相关部门领导、学校领导、校医及班主任等座谈会及个人深入访谈.共召开区县、学校座谈会243次,个人深入访谈1 267次,覆盖学校179所.运用定性数据分析软件Maxqda 12.0对资料进行整理、编码、主题归类和分析.结果 我国中小学校卫生人员聘任模式多种并存.使用多的是校内调剂模式(30/30),各调研点均有使用;其次是临时聘任模式(24/30)和公开招聘模式(18/30);部分地区正在进行医疗机构派驻模式(6/30)和学校购买服务模式(4/30)的试点工作;少数资源匮乏地区使用诊所/医院承包模式(8/30).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聘任模式有所不同,医疗机构派驻和学校购买服务模式受到试点地区的普遍欢迎和认可,值得借鉴.结论 中国中小学校卫生人员聘任模式存在区域性和多样性,需要完善传统模式,探索创新模式,政府购买服务值得借鉴.

    作者:王海雪;朱广荣;温萌萌;崔立华;张冰;马军;刘星彤;谢婷;彭玉林;杨杰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海口市3729名13~16岁中学生立体视觉现状

    立体视觉是人类的高级视觉功能,是由双眼水平视差引起的深度知觉[1],既是视觉器官对外界客观景物三维空间的视知觉,也是对周围物体的远近、凹凸和深浅程度的判断能力[2].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立体视觉作为从事各种精细工作的必要条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3].

    作者:戴雅南;张漫萍;黄晓波;陈云飞;彭立;袁婷婷;陈惠;谢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