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东;张凤;迪丽努尔·买买提
目的 了解四川省中小学生视力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收集四川省14 306名7~18岁中小学生视力数据.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地区的学生视力的差异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学生视力不良率为52.3%,平均视力为(4.79±0.37).不同年龄组学生视力不良率与平均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女生视力不良率(55.8%)高于男生(48.8%) (x2=70.190,P<0.01),平均视力(4.77)低于男生(4.82)(t=7.143,P<0.01);城市学生视力不良率(59.6%)高于农村学生(44.5%) (x2=326.403,P<0.01),平均视力(4.74)低于农村学生(4.85)(t=18.047,P<0.01).10~ 12,12~ 13,14~ 15,15 ~ 16,17~ 18岁年龄段学生平均视角扩大速度约为7%~23%.结论 随着学生年龄增长,视力不良率不断升高,伴随视力不断下降;小学高年级、初中三年级、高中三年级学生视力下降幅度较大,需重点关注.
作者:陈剑宇;周亮;曾婕;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含糖饮料是指在饮料制作过程中人工添加单糖(葡萄糖、果糖)或双糖(蔗糖、乳糖或麦芽糖),含糖量在5%以上的饮料,包括含糖的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运动饮料、茶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咖啡饮料等[1].近年来,中国饮料的生产量及销售额不断攀升,儿童和成人的饮料消费量增加趋势也越发明显.饮用饮料已成为儿童的一种普遍行为,且目前市场上的饮料超过半数为含糖饮料[2],因此,需要警惕过量含糖饮料给儿童带来的健康危害.WHO强调,成人和儿童应将游离糖摄入量减少至占摄入总能量比例的10%以下,而如能降至5%以下会对健康带来更多好处[3].含糖饮料中的糖就属于游离糖,且含量较高,儿童应该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作者:马冠生;郑梦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体育课不同运动强度和持续性运动时间对初中生体育课运动负荷及学生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心肺功能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地开展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在上海1所初中学校中选取6个班级226名学生参与为期8周的实验干预.在体育课中嵌入不同强度和持续性时间的运动.6个班级中分别包含15 min大强度和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10 min大强度和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5 min大强度和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结果 在体育课平均心率、能量消耗、能量代谢当量上各班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8.634,8.562,8.162,P值均<0.05).实验前后比较,在握力体重指数上实验1班和3班,立定跳远上实验1班、2班和3班,仰卧起坐上实验1班和3班,用力肺活量上所有班级,耐力跑上实验1班、2班、3班、4班和5班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后,握力体重指数进步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65,P=0.000),实验4班、5班和6班分别与实验1班和3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2班与6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体育课嵌入持续性运动时间越长、强度越大对体育课运动负荷提高幅度越大.应保障体育课运动负荷维持在稳定区间.
作者:武海潭;季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北京市海淀区6~15岁儿童青少年足底压力与体成分的关系,为儿童少年足底压力诊断及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和上地实验学校6~15岁健康儿童少年l000人,按实际年龄组分为10组,每组100人,其中男女各50人,进行体成分和足底压力测试.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各年龄组男女少儿足底压力与体成分的相关系数.结果 男生足底所有区域峰值压强与体重、相对去脂体重呈负相关,与相对体脂肪、BMI呈正相关(P值均<0.05).男生相对峰值压力、相对接触面积在部分区域与体重、相对去脂体重和BMI呈负相关,与相对体脂肪呈正相关(P值均<0.05),在其他一些区域则相反.女生所有区域峰值压强与体重、相对体脂肪、BMI呈正相关,与相对去脂体重呈负相关(P值均<0.05).女生相对峰值压力在部分区域与体重、相对体脂肪、BMI呈负相关,与相对去脂体重呈正相关(P值均<0.05).女生相对接触面积在部分区域与体重、相对去脂体重呈负相关,与相对体脂肪、BMI呈正相关(P值均<0.05),在其他一些区域则相反.结论 健康少儿足底压力各指标的变化与体成分各指标的变化有关,且不同性别影响有差异.
作者:李雪婷;刘卉;蒋琪;杨露;高黔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15年发布了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提及学生网民占23.8%,10~ 19岁年龄段占28.8%[1],充分说明中学生广泛接触和使用互联网的社会现实.学者们也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果[2-4],汪海彬等[5]学者总结了青少年网络研究的3个阶段和五大热点.本文使用聚类分析结合文献计量方法对以往研究热点及热点间关系作以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兴敏;李泳桥;曾飞云;赵晋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适应性体育教育在学校特殊教育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特殊学生的体育教育需要,提高身体素质、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1].我国学校适应性体育教育事业起步晚、发展慢,还处于被动和自发阶段,无法保障特殊学生的体育教育权利.港澳台地区与大陆具有一样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属性,但他们的学校适应性体育教育又吸收了大量欧美元素,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都得到了应用和检验,已经成为其学校特殊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本文通过对港澳台地区学校适应性体育教育的发展进行述评,对比大陆现状,提出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大陆地区普通学校开展适应性体育教育,建立学校适应性体育教育学科体系,发展残障学生教育事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作者:李欣;徐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近几十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一直是公众聚焦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影响儿童视力的因素多而复杂,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学习生活等行为习惯对儿童近视的发生、发展也有重要影响.目前,对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控制是近视的预防重点[1-2],其中读写姿势相关视近行为是干预的重点之一[3].本文拟研究学生读写姿势的现状,总结读写姿势相关研究进展以及目前常用的读写坐姿测量方法,以期为制定读写姿势标准及近视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吕敏之;何鲜桂;王明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近年来,雾霾是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空气污染问题,其中PM2.5是雾霾中引起人群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1].有研究显示,以PM2.5为主的空气污染会对中小学生呼吸系统健康状况产生影响[2].北京是受雾霾影响较大的城市之一,当出现雾霾天气时,许多学校停止体育教学,减少学生的户外运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在室内体育场馆进行体育运动.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气候条件下体育场馆室内外空气中的PM2.5浓度进行监测和分析,对学校根据天气条件合理组织学生开展体育运动提供证据支持和建议,以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
作者:安辰梓;郭科言;岳涵;鹿文卓;杨雯;王玥彬;赵守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探索适合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杭州师范大学1 608名大学生进行口腔健康认知及口腔保健行为问卷调查.之后试行既定的高校口腔健康教育模式.教育结束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教育前后变化.结果 健康教育后,大学生在口腔健康认知和行为方面,除牙龈出血的主要病因、睡前刷牙的重要性、更换牙刷时间≤3个月问题的正确率提高不太明显(P值均>0.05),其余问题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口腔健康危险因素方面,吃糖/零食习惯报告率升高(x2=7.46,P<0.01);在获取口腔保健知识途径方面,学校、医院宣传栏途径提升明显(x2值分别为11.46,12.99,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的口腔健康认知和行为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不良口腔习惯的问题.采取多方位的校园健康教育,可有效增强大学生口腔健康意识.
作者:童子安;林哲臻;徐丽霞;王栎程;俞杰南;钟良军;贺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淮安市高校学生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筛查情况,为高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2015年淮安市高校学生肺结核密切接触者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调查、结核菌素(PPD)试验、X线胸片和结核分枝杆菌检查.结果 2013-2015年淮安市登记高校学生肺结核密切接触者682例,密切接触者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率为100%,PPD筛查率为97.21% (663/682),X线胸片筛查率为70.23% (479/682);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PPD强阳性率及X线胸片异常率(30.1%,3.5%)均高于涂阴肺结核密切接触者(16.6%,0.6%)(x2值分别为14.570,4.087,P值均<0.05);筛查发现的6例涂阴肺结核患者均由定点医院收治,但其他符合预防性服药条件的密切接触者无人接受预防性治疗.结论 学校出现结核病疫情时,应及时规范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减少疫情的播散,同时应有效落实预防性服药,减少感染者发病风险.
作者:丁守华;万青灵;邵文荣;何南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辽宁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对该人群开展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11-2015年辽宁省青年学生数据和2011-2015年国家级青年学生哨点的辽宁省监测数据信息,计算该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危行为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2011-2015年辽宁省共报告青年学生病例403例,占当年报告总数的构成比分别为4.66%,3.6%,3.52%,3.79%,5.49%,呈逐年增加趋势(x2=4.799,P<0.05).青年学生病例中同性传播358例,占报告病例的88.83%.2011-2015年青年学生艾滋病总知晓率分别为77.66%,69.18%,80.36%,88.13%,90.30%,呈逐年上升趋势(x2=307.43,P<0.01).青年学生有过性行为的比例,2011-2015年依次为10.53%,6.46%,5.51%,6.45%,5.91%,逐年下降(x2=30.79,P<0.01).2014年检出HIV阳性2例,均通过男男性行为感染.结论 辽宁省2011-2015年报告青年学生艾滋病病例逐年增加,男男同性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青年学生艾滋病知晓率有所上升,发生性行为的比例有下降趋势.部分学生有商业性行为和同性性行为发生,存在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风险.
作者:周金玲;王莉;吴少慧;周丹;姚文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中小学生2011-2016学年因病缺课分布特征,为学校传染病风险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从“深圳市学生健康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1-2016学年学生因病缺课数据,利用R软件Lattice包制作发生频数热力图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6学年“深圳市学生健康监测信息系统”共收集因病缺课个案915 659例.按天分布热力图显示,总体上中小学生因病缺课发生数全年不均衡,发生热点多集中于上半年,密集的月份是3月.因病缺课发生多的病因是“感冒或流感”(61.79%).不同病因个案按天分布特点可归纳为4种类型,即按月集中型(包括感冒或流感、胃肠道疾病、腮腺炎和手足口病)、全年波动型(包括气管炎或肺炎、水痘、眼病和牙病)、全年平均型(伤害和风疹)和半年差异型(耳鼻喉疾病和“未诊断”个案).结论 上半年是因病缺课高发时期,尤其是3月.根据疾病发生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因病缺课人次数.
作者:吴宇;杨文达;王赟;熊华威;周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非医疗目的用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学生科学就医、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3 073名职业中学学生,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用药情况.结果 职业中学学生非医疗目的用药报告率为11.88%.职中学生用药报告率不同性别、民族、年级、是否住校、吸烟、饮酒、每月零花钱、自杀意念、学习压力、家庭经济状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校(OR=1.768,95%CI=1.214~2.576)、每月零花钱≥500元(OR=2.407,95%CI=1.520~ 3.813)、吸烟(OR=1.676,95%CI=1.252~ 2.243)、有自杀意念(OR=1.709,95%CI=1.257~2.324)、家庭经济困难(OR=4.119,95%CI=1.150~ 14.750)或中等(OR=4.149,95%CI=1.238 ~ 13.907)是学生用药的危险因素,职中二年级(OR=0.448,95% CI=0.334~0.602)是学生用药的保护因素.结论 职业中学学生非医疗目的用药报告率相对较高,应加强对职中学生进行安全用药健康教育.
作者:赵小登;彭丹冰;程蓉;蒋一帆;曹时宁;冯英;刘童;杨莹;任鹏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近年来,有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研究显示,反映大学生心肺功能的有氧耐力指标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1-5].现代女大学生如果在校期间没有加强心肺功能的锻炼,没有奠定良好的健康基础,步入社会时将难以适应激烈的竞争,也会因此引起各种社会问题[6].面对女大学生在校期间功课繁重、闲余时间较少这一现状,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使其心肺功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是当前每一位体育教师和研究人员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提高女大学生运动意识,发展女大学生健身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目的的有效手段.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经常参加健身健美操锻炼不但可以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健全和谐人格、陶冶审美情趣等,而且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改善身体功能,对于心肺功能较差的女大学生为合适[7-9].本研究将采用Meta分析前人研究成果,进一步佐证健身健美操对我国女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干预效果.
作者:金成吉;肖飞;解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宣恩县某初级中学2009-2014年间3次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的原因,为从源头减少学校副伤寒疫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病例的活动、饮水、饮食和接触史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比较宣恩县副伤寒历史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3次暴发疫情中病例临床治疗与转归情况,进行实验室证据询证调查.结果 该校2009,2013,2014年3次暴发疫情的罹患率分别为2.65%,2.76%,2.25%,无重症及死亡病例.监测集中式供水的75份水源水、末梢水及简易自流水、井水、桶装水,仅3份桶装水符合卫生标准,其余均显示细菌学超标,但均未检出沙门菌、志贺菌、大肠杆菌0157.68份校内外环境及病例家庭外环境标本、学生食堂1周的食品留样70份、校内外79名食品餐饮从业人员及21名病例家属的血培养、肛拭培养均未检出沙门菌及志贺菌.随机抽取健康教师18人、健康学生117人进行监测,学生中有3人血培养检出甲型副伤寒杆菌,10人血清肥达试验显示异常.2014年疫情发病的有7例系该校2013年暴发疫情时发生的病例,2009,2013年疫情中病例在住院期间抗生素平均治疗时间为8d,均没有达到规范治疗时间,且出院时均未按规范要求进行粪便培养.病例对照研究显示,与既往病例同班级、同桌、同宿舍、为好友等接触是危险因素(P值均<0.05).对2009-2014年分离出的38份甲型副伤寒菌株进行溯源分析,显示高度同源.结论 该校连续发生的暴发疫情主要是既往病人治疗不彻底,学校传染源发现不及时,致使传染源在校内积累,在适宜条件下引起疫情暴发.学校应加强传染病监测、发现、报告与管理机制,落实传染病的监测预警机制.
作者:胡儒元;王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述情障碍者心理理论和共情能力,为帮助述情障碍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安徽医科大学学生中纳入36名述情障碍者和36名正常对照被试,采用Yoni测验中文版比较两组心理理论能力,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中文版(IRI-C)比较两组共情能力.结果 述情障碍组大学生认知心理理论的总得分低于对照组(20.28±3.61,21.78± 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1,P<0.05);其中二级认知心理理论的得分低于对照组(8.81±2.54,10.19±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1).述情障碍组情感心理理论得分低于对照组(43.72±6.91,46.92±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5);其中二级情感心理理论的得分低于对照组(32.89±5.70,35.5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P<0.05).述情障碍组在IRI-C观点采择因子分低于对照组(10.61±3.66,12.61±4.09),个人痛苦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8.83±3.64,5.72±3.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9,3.47,P值均<0.05).结论 述情障碍者心理理论能力和共情能力均存在缺陷.
作者:王雪;李鸿晨;张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农村贫困地区小学生对营养知识知晓情况,为农村贫困地区小学生营养改善及营养知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北平泉县、湖北五峰县、云南隆阳区、湖南平江县、吉林敦化市5个县区二~六年级2 939名小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和营养知识相关信息.结果 学生各项营养知识知晓率为21.4% ~97.4%,其中对营养早餐的食物组成认知率低,为21.4%,而合理选择零食的(97.4%)正答率高.住宿生多数知识点的正答率高于走读生(P值均<0.01);父母都没有外出打工或仅父亲外出打工学生的正答率高于父母都外出打工或母亲外出打工的学生(P值均<0.01).各个知识点的正答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且地区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高年级学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6.03±1.75)分,不同年级、地区、是否住宿和父母是否外出打工学生间营养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农村贫困地区小学生营养知识水平较低.应积极开展营养知识宣教,提高小学生营养知识水平.
作者:关炳菊;王情情;潘慧;王婷婷;李荔;甘倩;邢青斌;胡小琪;张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掌握傈僳族、纳西族中小学生体质和体育锻炼状况,为提升少数民族青少年体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4年怒江傈僳族和丽江纳西族中小学生体质测试与健康调研学生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傈僳族中小学男女生身高、体重低于纳西族中小学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男值分别为9.23,9.11,t女值分别为8.83,6.36,P值均<0.01);傈僳族中小学男女生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肺活量高于纳西族中小学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男值分别为-5.62,-7.11,-8.10,t女值分别为-7.04,-5.69,-15.73,P值均<0.01).傈僳族中小学生男生引体向上、坐体位前屈高于纳西族中小学生男生,握力、斜身引体、50 m×8往返跑、1000m跑低于纳西族中小学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18,-17.10,3.99,22.39,13.34,16.36,P值均<0.01).傈僳族中小学女生仰卧起坐、坐体位前屈高于纳西族中小学女生,握力、50 mx8往返跑、800 m跑低于纳西族中小学生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8,-10.78,2.61,19.40,8.81,P值均<0.01).结论 傈僳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水平低于纳西族,身体功能总体高于纳西族.傈僳族中小学生在与臂力、腰腹力等有关的运动素质上有优势,纳西族中小学生在与速度、耐力等有关的运动素质占优势.
作者:李昌庆;何木叶;刘继舜;徐兴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嘉定区中小学生体育伤害的流行现况,为学校制定有效的体育伤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2015年嘉定区学校卫生监测系统报告的中小学生体育伤害个案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上海市嘉定区中小学校共报告学生体育伤害528例,占所有学生伤害的30.84%,体育伤害报告率为1.87‰,其中男生体育伤害报告率为2.73‰,高于女生的0.93‰(x2=123.257,P<0.01);中学生体育伤害报告率2.87‰,高于小学生的1.07‰(x2=122.085,P<0.01).学生体育伤害发生原因的前3位依次为跌落/倒(72.16%)、碰撞/挤压伤(22.16%)、踢伤/拧伤(4.17%);伤害性质位于前3位的是骨折(69.89%)、脱位/扭伤/拉伤(14.39%)、擦伤/挫伤(6.06%);伤害部位前3位依次为腕和手(34.28%)、肩/上肢(20.83%)、踝和足(20.27%).因跌落/倒引起校内体育伤害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x2=12.100,P<0.01).结论 男生和中学生为学生体育伤害主要人群.学校需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降低此类学生体育伤害的发生率.
作者:张琴;董玉婷;孙思飞;袁红;张一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中国15个省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制定适合学生的健康教育策略与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60所高校,对方便抽取的7 555名本科生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调查.结果 全国15省市大学生对于国家明确规定的8条大众需要掌握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简称“国八条”)知晓率为77.4%.不同专业、上大学之前生活的地域、婚恋状态学生的艾滋病“国八条”知晓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理科(OR=1.324,95%CI=1.145~1.531)和医科(OR=1.421,95%CI=1.204~1.678)是“国八条”知晓的促进因素,未婚有恋人或已婚(OR=0.847,95% CI=0.750~0.957)是“国八条”知晓的阻碍因素,来自媒体网络的知识(OR=1.654,95%CI=1.556~1.757)和来自学校的知识(OR=0.702,95%CI=0.661~0.745)是促进因素,来自家庭的知识(OR=1.242,95%CI=1.166~1.323)是阻碍因素(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全面.应通过网络媒体、学校健康教育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王怡欣;马迎华;张冰;李恬静;周佳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