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苏州大学生恋爱暴力与身体自尊的关系

赵谦;范晴岚

关键词:爱恋, 暴力, 精神卫生, 回归分析, 学生
摘要:目的 探讨大学生身体自尊和恋爱暴力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恋爱暴力现状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身体自尊量表和冲突策略量表,对分层整群抽取的苏州地区3所大学58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应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恋爱暴力行为发生率较高,其中精神暴力发生率为42.2%,躯体暴力发生率为28.4%,性胁迫发生率为12.6%,伤害发生率为16.2%,男生的恋爱暴力发生率高于女生;综合院校和工科类院校大学生恋爱暴力发生率高于医学类大学生;高年级比低年级学生有更多协商行为.身体自尊除了与协商呈正相关以外,与恋爱暴力的精神暴力、躯体暴力、性胁迫、伤害维度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身体吸引力能负向预测精神暴力、躯体暴力和伤害,能正向预测协商(B值分别为-0.928,-0.627,-0.542,3.614,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的身体自尊与恋爱暴力相关,身体吸引力对恋爱暴力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宁波市鄞州区幼托儿童水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状况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可长期潜伏在身体内,引发成人带状疱疹[1].目前,尚无治疗水痘的特效药物,在易感人群中接种水痘疫苗(varicella vaccine,VarV)是有效预防水痘的重要方法.全球多个国家的VarV免疫程序为2剂次[2-3].一项随机临床实验结果表明,接种2剂10年后保护率大于1剂次,突破病例发生率下降明显,获得了较高的社会成本效益[4].近年来浙江省水痘疫情呈增高趋势,接种疫苗后发生突破病例比例居高不下,为此,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4年6月出台了《浙江省水痘疫苗接种指导意见》[5],推荐3岁儿童实施VarV加强免疫.

    作者:孙烨祥;李珊燕;徐来荣;潘兴强;林鸿波;平建明;郑卫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体育锻炼动机对青少年运动量及有氧适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动机理论视角下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运动量及有氧适能的影响,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青岛市3所中学共1 122名学生,采用体育锻炼动机问卷对研究对象体育锻炼动机进行量化,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有氧适能进行评价,按照运动训练学计算学生运动负荷,观察动机、有氧适能、运动负荷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及动机对另外两者的预测作用.结果 被试体育锻炼动机5个维度与有氧适能、运动量整体得分之间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外貌维度与体育锻炼时间、次数,健康维度与体育锻炼次数,锻炼强度与有氧适能,锻炼次数与锻炼时间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体育锻炼动机各维度对运动量具有预测作用,预测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能力(B=0.320)、愉快(B=0.312)、关联(B=0.269)、健康(B=0.258)、外貌(B=0.156);体育锻炼动机对其有氧适能也存在预测价值,但5个维度中仅愉快(B=0.145)、能力(B=0.214)、关联(B=0.176)存在预测价值;运动量对有氧适能有预测价值(B=0.171,P<0.01).结论 通过激发青少年体育锻炼动机,可以强化其运动量,提高身体有氧适能水平,终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和体质水平的提高.

    作者:王海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广东省1991-2014年中小学生形态发育变化趋势

    目的 分析广东省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特征及动态变化趋势,探讨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规律及特征.方法 利用1991-2014年广东省6次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对7~18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的发育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3年间,各年龄组男、女生平均身高分别增长4.8,3.8 cm,18岁男、女生分别增长2.7,1.1cm.各年龄组男、女生平均体重分别增长5.6,3.6 kg,18岁男、女生分别增长4.4,0.8 kg.各年龄组男、女生平均胸围分别增长1.2,0.6 cm,18岁男、女生分别减少1.0,1.5 cm.形态表现为身体纵向、横向维度变化不均衡,不同时期身高、体重均值呈长期正增长趋势,胸围均值呈现前负后正的双向型变化趋势.结论 广东省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均值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身高、体重与胸围的发育存在不平衡,胸围发育负增长趋势已逐步扭转.

    作者:曲亚斌;聂少萍;沈少君;袁华晖;朱炳辉;林立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宁波市城区流动儿童非致死性溺水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市流动儿童非致死性溺水伤害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为防控儿童溺水伤害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宁波市8所城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一~九年级学生共7 673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宁波市学生溺水状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近1年中,771名(10.05%)流动儿童自我报告发生了非致死性溺水事件.61.84%的溺水事件发生在自然水体中,跌落/滑入(48.19%)是发生溺水主要的原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溺水知识知晓率(OR=0.99)、公办/公助学校(OR=0.67)、独生子女(OR=0.76)、家长护送上下学(OR=0.64)等可以降低非致死性溺水的发生率;男性(OR=1.25)、在无成人陪伴下在岸边玩耍或打闹(OR=1.36)、下水捕鱼(OR=1.69)、登船/划船(OR=1.48)、在不明水域跳水或潜水(OR=2.08)等会增加非致死性溺水的发生率(P值均<0.05).结论 流动儿童是发生溺水的高危人群,需要加强家长监护和社会大众的防溺水健康教育.

    作者:朱银潮;李辉;黄亚琴;丁可;陈洁平;张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云南省大学生非婚性行为及多性伴性行为现况

    目的 了解云南省大学生非婚性行为现况,为制定大学生性行为综合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云南省3所大学880名大一至大三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非婚性行为现况.结果 云南省大学生自报告性行为发生率达22.07%(141名),男生高于女生(x2=58.92,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性行为的发生呈增高的趋势(x2=6.52,P<0.05).在141名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有16.31%的大学生首次性行为在13岁以前,有14.18%首次性行为年龄为13~17岁;有48.94%存在多性伴现象,有48.23%的学生在近一次发生性行为时未使用避孕套,有19.86%的学生曾经怀孕或使他人怀孕.结论 云南省大学生的非婚性行为情况较为严重,性行为低龄化和不安全性行为现象严重,性病及艾滋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作者:杨云娟;王永兴;刘宏;戴璟;马涛;常利涛;李澍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大学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众多报道显示,大学生睡眠状况不容乐观[1-3].除影响睡眠的一般因素外,营养因素可能也对睡眠有重要影响,如国外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摄入有助于维持睡眠,补充维生素D使血清维生素D水平达到且维持在一定的浓度时,可以有效地改善睡眠[4-5].大学生在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面存在缺乏的较高风险[6].本研究拟对大学生开展睡眠相关调查并检测血清维生素D水平,进一步分析二者是否存在关联,为采取相应营养干预措施改善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张钰娟;吕根莲;陈志敏;谷大为;周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大学生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S)指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能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1-7],还能通过具体效能感产生间接影响[3,8].社会支持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9],具有较高RES的个体往往可以更好调节自我情绪和理解他人情绪,人际困扰比较少,从而拥有更多亲密关系[10-11].人格因素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内部因素[9].心理韧性是一种以克服和战胜逆境并恢复常态的能力为特征的人格特质[12].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可以预测积极情绪和总体幸福感[13].

    作者:黄时华;温志敏;曾艳芬;李玉杰;杨耀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我国1943-2014年儿童少年身高体重生长变化分析

    民国32年(1943年),民国政府教育部体育委员会制订并发行了一本由当时的教育部长陈立夫签名签章的《学生体格标准》表册[1],全册共30页,详细记载当时我国中小学5~19岁男女学生身长、髋阔、体重平均数及各年龄身长、髋阔、体重对照表.该表册现存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2]、吉林大学及吉林省图书馆[3].本文采用该表册中记录的1943年5~19岁学生身高、体重平均值数据与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中相同年龄的儿童少年身高、体重平均值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1943-2014年历经71年后我国儿童少年身高、体重生长的变化,为我国儿童青少年形态发育追踪研究及社会变迁分析提供参考.

    作者:张艺宏;孙君志;李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PMS)的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高校女生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经前期综合征量表、自编基本情况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对方便整群随机抽取的辽宁省锦州市3所大学856名女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的患病率为32.7%.患PMS的女大学生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低于未患PMS的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着PMS的严重性增加,生活质量量表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领域的得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生理健康和环境领域的得分虽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k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痛经、初潮年龄、消极应对方式、对月经态度、学习压力是影响经前期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 经前期综合征在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某些领域的生活质量.学校应当对女大学生提供生殖健康教育.

    作者:喻琴;王红霞;宫建美;单福兵;李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黔东南州农村中小学生食品安全认知行为现状

    目的 了解农村中小学生食品安全认知行为现状及教育途径,为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黔东南州部分农村中小学共2 28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食品安全认知与行为现状及教育途径.结果 49.0%的农村中小学生知道“QS”标志,35.0%的学生认为吃了没有煮(炒)熟的四季豆不会中毒;44.2%的学生根据“QS”标志购买食品,51.8%的学生不在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食物,49.1%的学生发现过期食品会向商品经营者退还该食品;中学生在食品安全认知方面的比例高于小学生,但消费时的自我保护和生活卫生习惯方面的比例低于小学生(P值均<0.05).76.1%的学校进行食品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由教师告诉学生相关知识;小学在教师告诉学生、知识竞答、广播及课上师生的讨论等食品安全教育途径方面的比例均高于中学(P值均<0.05).结论 黔东南州农村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认知与行为水平有待加强,农村中小学要重视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食品安全教育.

    作者:杨小杰;陈瑶;张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心理干预研究进展

    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又称社交恐怖症(social phobia),是指对社交场合或在公众前演讲时存在显著、持续的紧张或恐惧,甚至出现回避行为[1].青春期是许多精神疾病发生的易感期,其中SAD是较为常见的情绪障碍,对他人负性评价的恐惧会严重干扰青少年人际交往[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社交焦虑障碍患病率为8.89%[3],高于国内大中学生及国外儿童青少年时点患病率.

    作者:李甜甜;曹建琴;路文婷;李杨;杨军;李英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贵州省2014年不同民族中小学生患龋现状

    目的 了解2014年贵州省不同民族中小学生乳、恒牙龋齿患病情况,为制定学生龋齿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手册”中龋齿的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于2014年9-11月对贵州省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和水族5个民族的7,9,12,14岁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进行检查.结果 2014年贵州省5个民族学生乳牙患龋率为49.76%,龋均为2.01;恒牙患龋率为22.35%,龋均为0.51.各民族间学生乳、恒牙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3.67,34.71,P值均<0.01),且恒牙患龋率均为女生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龋齿充填率乳牙为2.22%,恒牙为0.83%,不同民族学生乳、恒牙龋齿充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1.42,117.75,P值均<0.01).随年龄的增长,学生乳牙龋均呈下降趋势,恒牙龋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贵州省不同民族中小学生患龋情况不容乐观,各民族龋病防治工作发展不平衡.口腔卫生保健工作需进一步推进.

    作者:彭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北京市西城区学生零食摄入状况及影响因素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中小学生吃零食的现象比较普遍.零食主要是指在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的食物和饮料(不包括水)[1].零食可以提供部分营养素和能量来作为饥饿时的补充,但不可忽视的是零食中含有大量的糖、盐和脂肪,摄入过多的零食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能量代谢,从而导致体重增加、营养素摄入不足等一系列健康问题[2-5].为了解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零食摄入状况,探究影响学生零食摄入的因素,笔者利用2015年4-5月开展的“学生饮食情况及相关知识行为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超;高仙;王志颖;卢立新;李鑫;赵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合肥市大学生膳食习惯调查

    目的 了解合肥市大学生的饮食习惯,为相关部门开展大学生营养膳食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合肥市5所高校共抽取2 296名在校学生,自行设计膳食习惯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仅68.3%的大学生荤素搭配,43.7%有挑食习惯,58.5%有吃零食的习惯,51.3%饮食规律.66.6%的大学生当天吃了早餐,男生有40.4%未吃早餐,女生此比例为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93,P<0.05).60.0%的学生早餐食用面食,仅17.5%饮用牛奶,早餐开支平均为(4.1±2.2)元.77.2%的学生中餐选择大米作为主食,食用粗粮的仅4.7%,中餐开支平均为(8.8±6.2)元.87.1%的学生吃了晚餐,51.2%选择大米作为主食,晚餐开支平均为(9.4±11.6)元.结论 大学生饮食习惯仍存在问题,应加强宣传教育,平衡膳食结构,纠正饮食不良习惯,提高膳食的合理性、科学性.

    作者:张晨;蔡宁;朱国权;顾新龙;曹小勇;丁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不同妒忌情绪状态下大学生注意网络效率差异

    目的 探讨不同妒忌情绪状态下大学生的注意网络差异,为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选取的某大学99名大学生为被试,用回忆事件的情绪诱发法诱发妒忌组被试的妒忌情绪,通过注意网络测验范式,采用3(情绪状态:善意妒忌、恶意妒忌、中性情绪)×3(注意网络:警觉、定向、执行控制)的混合实验设计,考察大学生群体在不同妒忌情绪状态下的注意网络效率(警觉、定向和执行控制)差异.结果 妒忌情绪状态、注意网络、妒忌情绪状态与注意网络交互作用的主效应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被试组在定向与控制执行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恶意妒忌组在3类箭头条件下反应时普遍长于其他组别.结论 善意妒忌会增强注意系统的定向功能;恶意妒忌情绪会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尤其是简单的区分任务;妒忌组更倾向于采取行动(善妒组提升自己,恶妒组毁灭他人)来解除自己的冲突矛盾.

    作者:张潮;盛丽君;赵丽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食盐加碘浓度调整前后淄博市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

    目的 分析食盐加碘浓度调整前后淄博市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为合理补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年和2015年淄博市7个碘缺乏县(区)的居民户食用盐及8~ 10岁儿童尿样和甲状腺容积进行监测,并对2年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2011年和2015年居民户食用盐碘中位数分别为30.15和22.70 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62,P<0.01);2011年和2015年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94.90和187.00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38,P<0.01);2011年和2015年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6.70%和7.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3,P>0.05).结论 淄博市实施食用碘盐含量新标准后,盐碘中位数有所降低,儿童尿碘中位数处在适宜范围.在合理调整食盐碘含量的同时,应加强碘摄入量对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影响的研究.

    作者:宋代琴;孟强;刘素春;张蓓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长春市大学女生生活方式与痛经关系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生活方式对痛经的影响及其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等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为开展大学生相关健康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样本,以面对面方式调查长春市14所高校17~ 25岁在校女大学生1 071名;采用x2检验和秩和检验分析生活方式与痛经的关系.结果 1 071名研究对象年龄平均为(21.21±1.83)岁,痛经自报患病率为86.55%(927名),其中62.56%轻度疼痛(580名),33.01%中度疼痛(306名),4.43%重度疼痛(41名).80.76%研究对象在日常生活中和经期中具有保暖意识.痛经组和非痛经组间在入睡时间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5,P=0.02).增强体育锻炼(H=7.48)、延长睡眠时间(H=12.05)、良好的早餐食用习惯(H=6.34)、规律饮食(H=7.86)以及少食辛辣或生冷食物(H=11.85)能够缓解痛经疼痛程度(P值均<0.05);良好的早餐食用习惯(x2=7.78)、规律饮食(x2=5.37)能减少痛经疼痛持续时间;通过增强体育锻炼可降低疼痛频率(x2=7.76,P=0.020).结论 女大学生痛经患病率较高,积极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轻痛经症状.

    作者:彭川莉;石芳;张玥;梁惠;韩宏志;杨芳;姚燕;郭蔚莹;张艳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国7~17岁儿童青少年1993-2011年血压偏高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中国7~17岁儿童青少年1993-2011年血压水平和血压偏高检出率变化趋势,为我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基于1993,2000和2011年3次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横断面数据,选取具有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完整资料的4 715名7~17岁的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影响因素.结果 1993-2011年儿童青少年SBP和DBP水平分别增长3.4和1.5 mmHg,其中男生、7~12岁和城市儿童增长幅度较大.血压偏高、单纯收缩压偏高和单纯舒张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从1993年的10.0%,2.1%和9.3%增加到2011年的12.9%,3.0%和11.7%,分别增长2.9,0.9和2.4百分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检出率分别从1993年的4.8%,1.4%和4.9%增加到2011年的10.8%,8.8%和19.7%,分别增长6.0,7.4和14.8百分点(x2值分别为61.4,132.7,229.7,P值均<0.05).相对于男生,女生血压偏高的OR值为0.79(95% CI=0.66~ 0.95);与正常体重儿童相比,超重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OR值为2.11(95%CI=1.57~2.84),肥胖OR值为3.14(95%CI=2.15~ 4.59);与正常腰围相比,腹型肥胖OR值为1.65(95%CI=1.22~2.22).结论 1993-2011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血压偏高、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检出率均呈增加趋势.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防治形势依然严峻,肥胖是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李双双;马传伟;席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适应性障碍的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青少年适应性障碍的人格特点以及合理体育锻炼对青少年适应性障碍的影响,为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2月景德镇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适应障碍的青少年40名作为研究组,另随机抽取某高级中学正常青少年4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对全部对象进行评价,对2组对象各维度得分情况进行比较.对适应障碍的青少年实施为期1年体育锻炼,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体育锻炼前,研究组青少年外向性维度总体得分及该维度下二级因素“合群”得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581,11.932,P值均<0.01);才干维度总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1,P>0.05),但沉稳得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t=5.816,P<0.01);研究组人际关系维度总体得分及其二级因素“温和”“谨慎”“委婉”得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739,8.858,7.736,8.706,P值均<0.01);研究组情绪性维度总体得分及其二级因素“敏感”“急躁”“悲观”得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5.342,18.840,32.865,15.926,P值均<0.01);2组处世态度维度总体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5,P>0.05),但自信得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t=2.315,P<0.05).对体育锻炼前2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分析,体育锻炼后,研究组各维度得分均较体育锻炼前明显改善(P值均<0.05),且锻炼后研究组与健康对照组人格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以人格角度分析青少年适应障碍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体育锻炼项目,能够实现适应性障碍的有效转归,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李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碘盐标准调整对北京市平谷区学生碘营养状况的影响

    我国自1995年开始逐步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来预防碘缺乏病,碘缺乏病病情明显减轻[1].保持全民适宜的碘营养状态是食盐加碘政策的终目的.我国食盐加碘政策于2012年进行了第3次调整,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中列出了3个盐碘含量,分别是20,25,30 mg/kg.北京市根据外环境碘含量及人群碘营养水平,选取25 mg/kg的标准,自2012年3月16日起实施.为了解本次食盐标准的调整对8~ 10岁学生碘营养状况的影响,笔者对2011-2015年北京市平谷区居民户碘盐及重点人群碘营养进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阮春来;屈宏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