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淀区2所幼儿园儿童安全座椅购买使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海;黄小娜;杨君;林玫;谭毅;杨进业;刘慧慧

关键词:儿童, 安全, 诊断评价和购买, 因素分析, 统计学
摘要:目的 了解儿童安全座椅购买和使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儿童交通伤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从北京市海淀区分层随机抽取的2所幼儿园儿童家长207名进行儿童安全坐椅(CRS)购买和使用行为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男童家长购买CRS报告率是女童家长的2.26倍(OR=2.26,95%CI=1.22 ~4.17),人均月收入≥10 000元家庭购买CRS报告率是人均月收入<6 000元家庭的2.61倍(OR=2.61,95% CI=1.10 ~5.02).近1周家长驾车接送儿童上学CRS的使用率为47.83%;52.9%的家长近1次和儿童驾车外出使用了CRS.不使用CRS主要的原因是儿童不愿意(58.55%).CRS安装位置在后排两侧占76.5%,75.3%的驾车家长经常或每次均系CRS安全带.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为研究生及以上的家长使用CRS报告率是大学本科及以下家长的4.27倍(OR=4.27,95CI=1.64~11.17),≤4岁儿童使用CRS报告率是>4岁儿童的2.82倍(OR=2.82,95%CI=1.11~7.22).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幼儿园儿童家长对CRS存在不正确的使用行为.家庭人均月收入、儿童性别影响CRS购买行为,家长文化程度和儿童年龄影响CRS使用行为.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市大学生乙肝防控知识及疫苗接种情况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学生乙肝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高校社区乙肝防治健康教育方案和健康促进活动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抽取北京市20所高校大一至大三年级在校大学生共1 875名,进行大学生肝炎防护KAP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4.6%,强化接种率为35.83%,分别有19.0%和40.0%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和进行过强化接种,15.9%的学生未听说过乙肝疫苗强化接种.乙肝主要传播途径完全知晓率为30.4%,其中血液传播知晓率为85.5%,母婴传播为79.3%,性传播仅为68.4%;非传播途径“共同用餐”“打喷嚏、咳嗽”知晓率仅为60.0%,59.6%.预防乙肝有效途径的完全知晓率为68.5%,其中“接种乙肝疫苗”的知晓率高(95.7%),“避免无保护性行为”知晓率低(76.7%).结论 目前大学生群体对乙肝防控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所掌握内容并不系统、全面,乙肝疫苗接种率和强化接种率均不高.有必要在大学生人群中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普及乙肝预防控制的科学知识.

    作者:滕立新;段佳丽;律颖;张建敏;徐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吉林省延边贫困地区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吉林省延边贫困地区小学生营养状况,为改善贫困地区小学生营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吉林省延边2个贫困县的1 979名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身高与体重测量,并评价营养状况.结果 吉林省延边贫困地区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3.1%,超重率为5.0%,肥胖率为1.6%.男生营养不良率(38.4%)高于女生(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04,P<0.05);朝鲜族、汉族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为33.4%,3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26,P>0.05),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和其他居住形态的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为33.3%,3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157,P>0.05).结论 吉林省延边贫困地区小学生营养状况形势较为严峻.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营养的监测及定期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政策.

    作者:郭玲茹;郎延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黑龙江省7所高校大学生应急准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应急逃生计划制定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一般描述性分析x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多阶段随机抽取的黑龙江省7所大学1 806名学生的应急准备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有49.6%的学生制定了应急逃生计划,47.84%知道逃生路线,29.40%知道避难场所,90.86%知道求助电话.家庭平均月收入≥5000元、居住地为城镇、师范及综合学校、低年级、经历过突发事件、接受过培训演练的大学生,制定应急逃生计划的报告率较高(x2值分别为14.277,18.935,20.176,4.841,5.637,17.879,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制定应急逃生计划的促进因素为家庭月收入较高(OR=1.274)、接受过培训演练(OR=1.400)、应急准备行为倾向较高(OR=1.992).结论 大学生的应急准备情况有待提高,家庭平均月收入、应急准备行为倾向、是否有过应急训练与制定应急逃生计划相关.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应急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应急准备水平.

    作者:尤佳;郝艳华;许伟岚;宁宁;崔宇;刘颖;韩晓楠;房鑫;赵希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西安市2006-2013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西安市2006-2013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提高学校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搜集并整理西安市2006-2013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9起,均为传染病暴发事件.其中“未分级”事件36起,“一般”事件13起;呼吸道传染病共暴发46起,暴发起数居前4位的病种依次是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风疹和流行性感冒;中小学共暴发45起,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91.84%.从首例发病到接到报告的时间中位数为7d,事件持续时间中位数为23 d;报告及时性与事件控制效果呈正相关(r=0.520,P<0.01).结论 加强中小学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的关键.及早报告有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控制.

    作者:张辉;刘继锋;谢龙;刘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北京市465名大学生体力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高校大学生体力活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学生体力活动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方便抽样选取北京市某3所综合性大学465名大学生进行自编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体力活动相关行为、态度及影响因素等.结果 大学生体力活动达标(中高强度体力活动≥1 h/d,≥5d/周)报告率为9.7%;闲暇时,每日静坐时间少于2h的人数为72人,占15.5%.体力活动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学生的性别、年龄、民族、父亲受教育水平为高中以上、在学校住宿、成绩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达标组学生体力活动重要性的认识、选择活跃生活的自信心得分中位数均高于未达标组(Z值分别为-2.344,-3.523,P值均<0.05);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报告率均高于未达标组(x2值分别为6.322,23.091,P值均<0.05).结论 北京市大学生体力活动达标率较低,每日静坐时间较长.应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体力活动健康促进活动,提高体力活动水平.

    作者:李晶晶;杨天;吴旭龙;杨淼;李榴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吉林省360名孤儿中小学生口腔健康状况

    儿童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儿童口腔常见疾病患病率高,口腔健康行为养成率低,孤残儿童作为弱势群体,所得到的口腔健康关注及服务甚少[1].为了解吉林省孤儿学校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笔者于2014年2月对长春市省孤儿学校360名在校学生进行了口腔健康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童辉燕;程敏;张凤兰;朱红华;张晓晓;李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重庆市主城区中小学生视力相关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主城区中小学生视力相关生存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重庆主城2个区县的8所学校4 096名学生进行中小学生视力相关生存质量和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并进行远视力检查.结果 学生视力相关生存质量得分比较,男生(92.13±12.50)高于女生(90.08±12.82),小学生(96.39±9.72)高于初中生(90.35±12.07)和高中生(83.45±13.46),视力正常学生(97.71±9.27)高于视力不良学生(86.78±12.76)(P值均<0.05).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睡眠质量、身体状况、每天坚持1h课外锻炼、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学习成绩、挑食、经常阅读关于眼睛的科普读物或看相关的科教节目及学校老师经常对学生进行科学用眼教育是视力相关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较好的健康状况,规律的生活作息、体育锻炼,均衡膳食习惯,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视力相关生存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窦义蓉;王宏;曹型远;曹型厚;文雨田;杨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指引》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指引》健康教育效果,为今后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8个区县16所小学一~五年级和16所初中初一~初二的部分学生,在《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指引》推广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推广前后,小学生对8道健康知识问题的知晓率分别为6.11% ~91.82%和12.71%~95.50%;初中生对11道健康知识问题的知晓率分别为2.62% ~ 98.16%和44.94%~98.79%.推广前后,小学生对11项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分别为43.95% ~ 94.66%和51.02%~ 96.03%;初中生对12项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分别为28.35% ~ 89.76%和41.70% ~92.91%.结论 中小学生在《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指引》推广后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仍有不足.应加强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宣传,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作者:符筠;段佳丽;刘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海淀区2所幼儿园儿童安全座椅购买使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安全座椅购买和使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儿童交通伤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从北京市海淀区分层随机抽取的2所幼儿园儿童家长207名进行儿童安全坐椅(CRS)购买和使用行为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男童家长购买CRS报告率是女童家长的2.26倍(OR=2.26,95%CI=1.22 ~4.17),人均月收入≥10 000元家庭购买CRS报告率是人均月收入<6 000元家庭的2.61倍(OR=2.61,95% CI=1.10 ~5.02).近1周家长驾车接送儿童上学CRS的使用率为47.83%;52.9%的家长近1次和儿童驾车外出使用了CRS.不使用CRS主要的原因是儿童不愿意(58.55%).CRS安装位置在后排两侧占76.5%,75.3%的驾车家长经常或每次均系CRS安全带.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为研究生及以上的家长使用CRS报告率是大学本科及以下家长的4.27倍(OR=4.27,95CI=1.64~11.17),≤4岁儿童使用CRS报告率是>4岁儿童的2.82倍(OR=2.82,95%CI=1.11~7.22).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幼儿园儿童家长对CRS存在不正确的使用行为.家庭人均月收入、儿童性别影响CRS购买行为,家长文化程度和儿童年龄影响CRS使用行为.

    作者:李海;黄小娜;杨君;林玫;谭毅;杨进业;刘慧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职大学生睡眠质量与亚健康状态关联分析

    目的 了解高职大学生亚健康现状,探讨睡眠质量与亚健康状态的关联.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方法,对某职业技术学院3 130名高职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评定亚健康状态,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睡眠质量.结果 3 130名高职大学生躯体亚健康状态、心理亚健康状态、身心亚健康状态检出率分别为26.4%,19.5%,20.9%.控制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吸烟、饮酒、体力活动缺乏等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睡眠质量问题的高职大学生躯体亚健康状态、心理亚健康状态和身心亚健康状态的OR估计值分别为4.686(95%CI=3.867 ~5.680),3.606(95% CI=2.945 ~4.416),4.596 (95% CI=3.767 ~5.608).结论 高职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不容乐观,睡眠质量问题与亚健康状态存在关联.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改善高职大学生的睡眠质量,降低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

    作者:周忠玲;伍晓艳;万宇辉;孙莹;许韶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阿克苏市维吾尔族汉族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

    目的 了解阿克苏市维、汉族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为制定视力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13年4-6月抽取阿克苏市维吾尔族、汉族的小学、中学(初中)各2所的13 61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视力状况调查.结果 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11.77%)低于汉族中小学生(4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124.46,P<0.01);男生视力不良检出率(27.22%)低于女生(3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04,P<0.0l).维吾尔族、汉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有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增长的趋势(x2值分别为364.64,361.31,P值均<0.01).在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及初中3个学龄段,维吾尔族、汉族学生视力不良程度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42,28.29,117.30,P值均<0.01).结论 阿克苏市视力不良防控的重点是汉族中小学;在少数民族地区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保护学生视力的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罗文伟;韩松林;冯秀敏;崔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团体辅导治疗大学生网络依赖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国内团体辅导治疗大学生网络依赖的效果,为有效控制和改善大学生网络依赖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CBM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4年9月31日,查找团体辅导治疗大学生网络依赖的所有对照试验研究.由2位评价者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所获文献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共纳入11篇文献的577例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267例,对照组31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网络成瘾量表评分比较的合并MD(95%CI)为-9.22(-12.95-5.49),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比较的合并MD(95%CI)为-14.81(-27.63 ~-2.00),感情与社交孤独量表(ESLS)评分比较的合并MD(95%CI)为-5.12(-8.10 ~-2.14).结论 团体辅导治疗大学生网络依赖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增强有网络依赖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改善强迫与焦虑症状.

    作者:黄海量;苏娜娜;吕征;刘杰;张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乌鲁木齐某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岗前听力检查分析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某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听力情况,为开展职业院校学生听力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乌鲁木齐市某职业技术学院共1 147名毕业生进行上岗前听力检查,同时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纯音听阈异常检出率为7.59%,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4.01%.男生听阈异常检出率为8.24%,女生为3.29%(x2=4.612,P<0.05).不同年龄纯音听阈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60,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检出率增高.调查对象中每天使用耳机的频率平均少于2h者占33.39%,超过2h者占66.61%;使用头戴式耳机者占8.02%,使用耳塞式耳机者占91.98%.耳机使用频率和使用类型对听力影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3.154,4.547,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不科学的耳机使用时间和方式是导致听力损伤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丽江;何华;刘金宝;路宝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永康市2008-2013年中小学生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08-2013年永康市中小学生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关部门进行学校传染病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永康市2008-2013年中小学生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永康市2008-2013年中小学生发生乙、丙类传染病共19种3 140例(死亡1例),6a平均发病率为457.56/10万.中小学生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同期全人群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 178.76,70.98,P值均<0.01).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风疹、肺结核、手足口病,占报告发病数的73.06%.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双峰分布.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57.71%.有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占51.24%.结论 学校传染病的防控重点为呼吸道传染病,乙类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为高中生,丙类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为小学生.各相关部门要按职责做好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有效预防中小学生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方新艳;吕梅斋;鲍巍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重庆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肥胖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索城区学龄前儿童肥胖干预综合措施的干预效果,为开展肥胖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在重庆市城区确定6所幼儿园,以其中3所为干预组(429人),另3所为对照组(407人).干预组采用肥胖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措施;随访1 a.结果 完成监测814人,入组时干预组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为44.1%,高于对照组(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P<O.05).1 a后,干预组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为26.5%,较干预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4,P<0.05);而对照组儿童干预前后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8,P>0.05).随访1 a后干预组儿童进食甜饮料、甜点频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7.54,9.10,P值均<0.05).结论 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对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以及不良饮食行为的控制均有明显效果.

    作者:叶亚;王念蓉;赵妍;樊欣;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贵州贫困农村学校小学生洗手卫生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贵州贫困农村学校小学生的洗手卫生行为,为改善贫困农村学校小学生的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贵州省7个县112个乡镇4 359名小学生,对其在家和学校洗手主要卫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 小学生在家吃东西前、如厕后洗手的比例分别为23.54%和38.24%,在学校吃东西前、如厕后每次都洗手的比例分别仅为17.89%和31.70%.无论在学校或在家吃东西前或如厕后,女生洗手卫生行为均优于男生(x2值分别为37.836,49.368,38.564,54.855,P值均<0.05).在学校洗手卫生行为,住校生优于非住校生(x2值分别为29.613,43.014,P值均<0.05).而在家吃东西前洗手卫生行为,住校生与非住校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六年级学生的在家洗手卫生行为要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x2值分别为32.653,32.132,P值均<0.05).家长经常或总是提醒小学生要洗手的比例为61.90%,远高于班主任的49.27%.结论 贫困农村学校小学生洗手卫生行为有待改善.应加强学生洗手防病知识宣传教育和重点人群干预,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

    作者:周琦;刘承芳;张林秀;何雨轩;周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眉县2006-2012年儿童伤害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描述陕西省眉县儿童伤害发生的原因、地点及严重程度的分布现况,为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提供数据资料及基础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于陕西省眉县的3个监测哨点医院,同时收集2006-2012年因伤害首诊的儿童就诊资料及与伤害相关的信息.结果 2006-2012年共报告0~17岁儿童伤害病例3 561例,男、女童性别比为2.61∶1;伤害发生原因前3位依次为跌倒/坠落(31.56%)、道路交通(28.84%)以及钝器伤(13.82%),不同年龄组男、女童伤害原因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67.03,80.30,P值均<0.01).儿童伤害频发于4-10月期间,发生时间主要集中于8:00-20:00;伤害的发生地点主要在公路/街道(32.91%)、家中(31.93%)以及学校与公共场所(22.69%),发生时的活动主要为休闲活动(51.36%);非故意伤害占监测到的伤害总数的86.89%,伤害发生部位多的是头部(32.18%);43.39%的伤害患儿门诊治疗后回家,65.80%的伤害事件为轻度伤害.结论 农村地区儿童伤害发生的原因与儿童的性别、年龄密切相关.儿童伤害预防应采取多部门合作的方式,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飒日娜;刘峰;李曼;马金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农村初中生校内运动伤害干预效果分析

    运动伤害是伤害的一种常见类型,也是引起中学生伤害的重要原因,是中学生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1],已经成为危害中学生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伤害发生后,不但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而且不能参加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妨碍运动成绩的提高,部分学生还因门诊或住院治疗导致缺课甚至休学影响到学业,同时还需要承担较大的医疗费用,对家长工作和家庭经济都带来较重负担[3-4].为探讨农村中学生对运动伤害的认识水平及干预效果,笔者在上海市崇明县2所中学开展了学生体育运动伤害综合监测和干预技术的研究,并开展干预效果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宇;陈锦燕;张标;周月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百色市苗族青少年肌肉发育现况

    人体成分是指人身体的各种组成成分,199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王自勉教授等提出,人体组成成分为原子、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体5个层次[1-2].目前,体成分在儿少卫生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以及人类学等各个领域中均已广泛应用.曾有学者对我国汉族[3]、藏族[4]青少年的体成分含量和分布特点等进行了研究.笔者运用生物电阻抗法研究广西百色市苗族青少年体成分的特点,并对广西百色市青少年肌肉发育的特点进行论述.

    作者:杨园园;林朝文;黄秀峰;周庆辉;唐汉庆;王金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一起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2013年2月17日,河南省鹤壁市某中学高二(3)班学生刘某(女,17岁)在浚县人民医院被确诊为传染性肺结核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为核实疫情,分析疫情三间分布特征和流行强度,探讨发病危险因素,提供控制疫情的科学依据,进行了现场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王焕珍;常建华;李朋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