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合肥某校2010-2012年大学新生人格测评结果

冯俊;卢娟;尚金梅

关键词:精神卫生, 人格, 学生
摘要:随着社会竞争、就业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国高校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并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提供干预治疗,笔者对合肥师范学院2010-2012年连续3 a间大学新生人格测评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干预方式对提升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效果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竞争的加剧,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1].为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保障其健康成长,为社会未来经济建设和民族素质发展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本研究拟通过感恩日记、心理健康辅导、综合心理辅导3种不同干预方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试,以了解南昌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并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丁莉;陈栩;熊云鹏;郭德华;程群鹰;袁也丰;鄢荣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职大学生情绪症状与睡眠质量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高职大学生睡眠质量状况及其与情绪症状的关系.方法 整群抽取3 130名阜阳市某高职在校大学生,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睡眠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和抑郁症状.结果 18.1%的高职大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50.1%的大学生睡眠时间≤7 h/d.男女生睡眠质量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15.9%和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847,P=0.028).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40.4%,32.0%,高于无焦虑、抑郁症状的学生(13.0%,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的OR估计值分别为2.691(95% CI:2.151~3.368)和2.955(95% CI:2.386 ~3.659).结论 高职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不容乐观,不良情绪与睡眠质量存在关联.应积极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保障高职大学生身心健康.

    作者:李俊;许韶君;侯方丽;祖萍;赵玉秋;郝加虎;陶芳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体能训练对世界技能大赛参赛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 了解体能训练对世界技能大赛参赛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中国大学生参加该项比赛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方法 对45名世界技能大赛参赛中国大学生进行为期12周的体能干预训练,训练前后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45)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2周的体能训练干预前后,45名世界技能大赛参赛学生SCL-45总均分分别为(1.95±0.57),(1.45±0.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P<0.01);且SCL-45各项因子干预后得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值均<0.01).结论 体能训练干预对参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作者:张剑峰;张丰庆;毕存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大学生攻击行为与成人依恋及防御机制的相关研究

    目的 了解大学生攻击行为与成人依恋及防御机制的关系,为预防和干预大学生攻击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攻击行为问卷、成人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防御方式问卷(DSQ),对随机选取的成都市30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愤怒因子得分为(2.45±0.77),身体攻击因子为(2.42±0.67),敌对因子为(2.61±0.69),言语攻击因子为(2.81±0.84),攻击总分为(58.38±12.31).大学生依恋回避维度得分为(3.61±0.71),依恋焦虑为(3.79±0.86).80.13%的被调查大学生采用成熟的防御机制.多元逐步回归发现,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和依恋焦虑维度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预测力为39.1%.结论 成人依恋和防御机制对大学生攻击行为有影响.降低大学生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依恋焦虑的程度能减少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

    作者:陈蒂丝;胡峻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某高校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安全套知识态度行为

    近年来,中国艾滋病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途径,其中经性传播感染者达59.0%[1].安全套作为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有效工具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并将其作为预防艾滋病的重要策略.在艾滋病高危人群中开展了推广使用安全套和教育性干预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2].有报道显示,某高校女大学生性行为报告率为26.1% (72/276),其中多性伴者达9.7%,且从未采取措施占11.1%[3].值得关注的是,女大学生因性健康知识不足以及婚前性行为,引发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对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4-5].护理专业大学生肩负着未来健康教育的重任,她们是否了解安全套的全面知识,其认知状况如何?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对该群体开展调查,为高校进行安全套专题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徐巧玲;柳琴;雷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烟台市1985-2010年中小学生体质量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探索烟台市1985-2010年7~18岁学生体质量指数(BMI)变化趋势,为有关部门制定促进儿童少年体质健康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烟台市1985,1995,2000,2005和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资料,计算BMI值第5,15,50,85和95百分位数.结果 烟台市1985-2010年间7~18岁男女生BMI百分位数增幅,P5为-0.1,-0.1 kg/m2;P15为0.6,0.4 kg/m2;P50为2.2,1.3 kg/m2;P85为5.3,2.0 kg/m2;P95为6.9,3.1 kg/m2.男生增幅明显高于女生,男女生增幅均为P5 <P15 <P5o <P85 <P95.男女生BMI百分位数增幅大的年龄段均为9~13岁.1985-2010年男女生BMI中高百分位数曲线变化呈右移趋势.结论 烟台市1985-2010年7~18岁男女生BMI高百分位数曲线变化呈明显右移趋势.以低年龄段男生为重点人群,遏制群体BMI高百分位数快速增长已刻不容缓.

    作者:王朝霞;郭玉麟;齐翠莲;张迎修;孙月琳;董峰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学生健康三维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目的 建立学生健康综合评价体系,为不同地区、不同人口特征学生个体和群体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及比较研究提供参照依据.方法 应用多维度健康综合评价模型,将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指标同时引入,构建学生健康三维综合评价体系.结果 按“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指标权重分配原则,确定层次中3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3类指标的权数分别为5,4,3.根据三维等级组合值(BPS),换算成综合健康分(CHD),发现“CHD”与“BPS”组合值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结论 三维健康综合评价体系能客观反映学生个体及群体健康所处的水平,并可进行比较,克服了单维度和定性评价不够全面、不够量化的问题,适用于国内学生健康状况综合评估.

    作者:姚许一;李连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国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报告率的Meta分析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2000-2013年中国青少年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状况,为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的基础研究提供资料.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中国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的研究文献,采用Meta分析合并报告率,并对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地区等分类指标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参考文献42篇,总调查人数153 245例.经Meta分析,中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7.7%(95% CI=15.7% ~ 19.7%),自杀计划报告率为7.3%(95%CI=6.4%~8.2%),自杀未遂报告率为2.7% (95% CI=2.3% ~3.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报告率男生分别为14.6%,5.5%,2.3%;女生分别为20.4%,8.4%,2.7%;普通初中组分别为17.1%,7.0%,2.9%;普通高中组分别为19.3%,7.7%,2.4%;职业高等学校分别为14.3%,6.7%,1.6%.学习成绩越差,自杀相关行为报告率越高.结论 中国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的状况应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

    作者:董永海;刘芸;刘磊;何维;彭广萍;殷玉珍;陈婷;毛向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武汉市汉阳区中小学新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

    目的 了解武汉市汉阳区中小学入校新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及肺结核患病状况,为制定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2年9月对汉阳区46所中小学11 185名入学新生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对648名强阳性者摄X线胸片及痰抗酸杆菌检查.结果 小学、初中及高中学生中PPD的强阳性率分别为4.0%,6.6%,7.0%,高中生PPD强阳性率高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982,P<0.05).检出初治涂阴肺结核患者6例,均给予全疗程免费治疗,均完成疗程且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 入学新生PPD监测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结核病,避免进一步损害机体和传播他人,防止学校结核病暴发流行.

    作者:周利;周美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合肥某校2010-2012年大学新生人格测评结果

    随着社会竞争、就业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国高校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并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提供干预治疗,笔者对合肥师范学院2010-2012年连续3 a间大学新生人格测评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冯俊;卢娟;尚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云浮市2009-2012年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云浮市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状况,为加强托幼机构消毒指导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2012年云浮市各县(市、区)全部托幼机构662所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监测项目包括室内空气、物体表面、餐饮具、玩具、工作人员和幼儿手、使用中的消毒液.结果 2009-2012年对云浮市各类托幼机构共监测样品8 359份,总合格率为89.34%.各年度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人数≥200名的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总合格率(94.67%)高于幼儿人数<200名的机构(8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项目监测结果中,工作人员和幼儿手的合格率低(79.93%).结论 云浮市托幼机构的消毒工作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需加强消毒工作指导及消毒知识宣传和培训.

    作者:何忠强;罗友洪;李惠梅;邹海文;赖辉兵;姚伟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金华市2008-2012年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我国实行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适龄儿童在入托、入学前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完成相应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托幼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均要查验预防接种证[1-2].为了解预防接种证查验结果,探讨有效的管理方法,笔者对金华市2008-2012年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晓虹;朱军礼;唐慧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内蒙古贫困地区儿童维生素矿物质和血红蛋白营养状况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儿童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儿童营养状况有所改善,但城乡差距很大,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儿童营养不良状况严重,尤其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明显[1].笔者利用贫困农村地区儿童营养缺乏改善适宜技术的研究2009年内蒙古数据,了解儿童血液中维生素A、维生素B1、钙、锌和血红蛋白(Hb)营养状况,为下一步进行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崔春霞;王小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辽宁省不同学段学生不良饮食行为调查

    当今时代处于快速变革时期,饮食行为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发生了变化.有调查表明,与1998年相比,2008年我国城市儿童喜欢吃西式快餐、喝饮料以及吃油炸类“零食”的比例均上升[1].食物喜好在儿童早期形成,受遗传、文化、社会和经济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学生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3-4].一项调查表明,高中生喝饮料、吃甜点、吃西式快餐报告率随年级上升有逐步下降趋势[5].随着学段升高,学生掌握了更多营养健康知识,思想意识逐渐成熟[6].为此,本文调查了辽宁省不同学段学生不良饮食行为情况,为营养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郑晓南;安庆玉;王智勇;王宏伟;李瑞;除小冬;徐品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宁夏大学生自杀意念与人格核心自我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宁夏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与人格特征、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自杀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宁夏3所高校2 788名在校学生,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版大五人格测验(NEO-FFI)、核心自我评价问卷(CSES)对调查对象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7.10%.有自杀意念者症状自评量表各维度及神经质因子高于无自杀意念者(P值均<0.05),大五人格测验其他因子及核心自我评价均低于无自杀意念者(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核心家庭、人际关系敏感、核心自我评价及开放性为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抑郁、其他及神经质为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对大学生中低心理健康水平及神经质者应给予较多的关注.提高人际关系敏感度和减轻人际压力对于预防大学生自杀意义重大.

    作者:李秋丽;王灵灵;戴秀英;余学;哈丽娜;刘苗苗;许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自我效能在心理韧性学业成绩学校适应中的中介作用

    目的 探讨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心理韧性对其学业成绩和学校适应的影响机制,为对相关人群的心理韧性干预提供实证支持.方法 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问卷、学校适应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和自评学习成绩,对方便抽取的河南省某地市215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心理韧性与自我效能感、学业成就和学校适应之间均呈正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和学校适应之间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韧性对学业成绩(β=0.132,P<0.05)和学校适应(β=0.291,P<0.01)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在心理韧性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心理韧性对学校适应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174,0.246,P值均<0.05).结论 提高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韧性水平对提高学业成就和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效果,且这种影响是通过自我效能感的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实现的.

    作者:田艳辉;王丹丹;郭腾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南京市2 575名中学生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0年中国成人烟草流行监测显示,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8.1%,其中男性占52.9%.52.7%的吸烟者在20岁之前已成为每日吸烟者[1],且青少年开始吸烟呈现低龄化趋势[2].此外,50%的青少年在家庭和公共场所遭受二手烟的危害[3].笔者于201 1年对南京市4所中学生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为开展青少年控烟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覃玉;向全永;苏健;苏立新;林慰慈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国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男女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制定适合当前大学生的干预策略和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不记名方式,对全国46所高校的全日制大学生通过分类整群非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女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均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较男生更为宽容、理性(P<0.01);男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有33.37%,女生有1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生婚前性行为中采取艾滋病预防措施的分别为47.17%,4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认为不该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比例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女生在艾滋病相关知识、对感染者的态度及婚前性行为方面存在差异.结合大学生社会性别特征开展性健康教育是有效预防艾滋病的重要途径.

    作者:徐亚吉;周传力;胡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一起腺病毒引起的小学急性呼吸道感染疫情暴发调查

    2013年5月13日江西省南昌市某小学报告十余例发热、急性呼吸道症状病例,初步调查显示病例主要集中于该校一年级1班,且原因不明.为明确病因、确定疫情波及范围、探索传播模式,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控制疫情进展,专业技术人员对本次疫情开展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余平;李辉;李超;陈卫国;袁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北京市高校院前急诊急救工作现状

    目的 了解北京市高校院前急诊急救工作现状,为规范高校院前急诊急救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北京市64所高校院前急救工作现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4所机构中,参加社区卫生服务的21所(32.81%).50%的机构能够进行24h院前急救,78.13%的机构急诊室是由门诊医生兼任.除2所二级医院急诊室设置齐全,制度、流程建立较合理外,其余62所机构有36所机构无急诊室,急诊室设备较齐全有25所(40.32%),制度完善26所(41.94%),流程合理的22所(35.48%).校园常见急症为外伤(45%).2012年度急诊室医生接受急诊培训的占67.19%.48.44%的机构开展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课.25所学校的学生能够参与学校大型活动的急诊急救辅助工作.结论 北京市高校院前急诊急救工作不够完善.应按照北京市医政对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急诊急救设施、设备和人员进行统一规范管理.

    作者:刘春梅;田莉;杨涛;郭秀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