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北省中学生焦虑与社会支持关系分析

席明静;苏金明;宋倩;吴敬华;苏朝霞

关键词:焦虑, 社会支持, 学生
摘要:焦虑情绪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适度的焦虑,可成为个体发展的动力,提高工作效率;过度的焦虑会对青少年自身、家庭及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可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学业发展受阻,破坏家庭氛围,影响社会安全[1].焦虑障碍作为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之一,在儿童及青少年中的发生率高达5%~19%[2].并且,青少年时期的焦虑与成年后的心理问题有着密切联系,然而目前人们对青少年焦虑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应对[3].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广州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广州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广州地区6所高校共1 232名大学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84.07%,2014年度愿意参保率为76.2%.自诉2014年不愿参保的前3位原因依次为:报销手续办理麻烦(41.50%)、认为身体健康很少看病(32.35%)、可报销的项目过少(31.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年级、自评身体健康状况差、对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低、首诊偏向于选择三甲医院的大学生参保意愿更低.结论 应加强高校医保知识和具体执行措施的宣传,完善大学生医保的信息化建设,简化报销流程和手续,逐步提高报销的范围和额度,提升大学生参保意愿.

    作者:唐凯琳;冯珊珊;张臣福;谭夕歌;陈爱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安徽省儿童青少年健康相关体能综合评价

    目的 建立儿童青少年健康相关体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和评价方法,探讨TOPSIS、秩和比法(RSR)和密切值法3种综合评价方法在儿童青少年健康相关体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儿童青少年健康相关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及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利用1985-2010年安徽省7~18岁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数据,分别采用TOPSIS法、秩和比法、密切值法3种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性别、年龄儿童青少年健康相关体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所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机体成分、心肺功能、肌力肌耐力和柔韧性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TOPSIS、RSR、密切值法3种综合评价方法对1985-2010年安徽省7~18岁男生健康相关体能评价的组合排序结果依次为:1991年、1995年、2000年、1985年、2010年和2005年;女生组合排序结果依次为:1995年、2000年、1991年、1985年、2005年和2010年.3种综合评价方法所获得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所建立的儿童青少年健康相关体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一致性,可用于儿童青少年健康相关体能的群体评价及综合评价.

    作者:赵玉秋;祖萍;朱鹏;伍晓艳;陶芳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宜兴市2012年托幼机构消毒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宜兴市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现状,为提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宜兴市辖区82所托幼机构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空气使用平板沉降法,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使用涂抹法,餐饮具使用大肠菌群纸片法现场采样并送检.结果 2012年宜兴市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2.90%,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和餐饮具的合格率分别为95.63%,100.00%,95.49%,87.80%.城、乡托幼机构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1.23%,93.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28,P>0.05);公立或集体所有和私立托幼机构合格率分别为91.77%和9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85,P<0.05).结论 宜兴市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处于一般水平.卫生和教育部门应该共同合作,提高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

    作者:梁静;程炜;陈玉明;吴小群;蒋智渊;周东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马鞍山市中小学生近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中小学生近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治近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2年马鞍山市4 06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马鞍山市中小学生近视总发生率为33.4%,小学生为24.7%,初中生为51.3%.女生近视发生率(39.0%)明显高于男生(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93,P<0.01);近视发生率城市(42.2%)>郊区(30.2%)>农村(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30,P<0.01).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随年级的增长而增长.生父近视、生母近视的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比生父非近视、生母非近视的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7.10,59.35,P值均<0.01).生父配镜、生母配镜的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较生父不配镜、生母不配镜的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9.72,31.33,P值均<0.01).结论 马鞍山市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可能涉及遗传、性别、地区等.需建立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和降低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

    作者:汪素美;严双琴;徐叶清;陶芳标;顾春丽;曹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长沙市某大学565名学生营养状况及膳食结构分析

    目的 了解长沙市某大学学生的营养状况和膳食结构,为指导大学生合理膳食、制定相应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长沙市某大学食品类专业学生5个班级,非食品类专业学生15个班级,共计610名学生,现场测量样本学生身高、体重,采用体质量指数(BMI)评价大学生的营养状况.采用24h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法了解大学生每日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食物消费模式和饮食习惯等.结果 大学生体重正常率为77.7%,体重偏低率为20.7%,超重及肥胖发生率为1.6%;男生体重偏低率明显低于女生,而正常、超重及肥胖率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食品类专业和非食品类专业大学生营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城市学生超重及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农村学生(P<0.05).大学生膳食结构中,水果类、豆制品类所占比例偏低,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的仅有9.4%,6.1%;三大宏量营养素摄人总体比较充足,但女生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稍显不足,为287.4 g/d;大学生维生素A、核黄素、维生素C、钙、锌等微量营养素的摄入均存在不足,均低于推荐摄入量.大学生能量摄入基本满足要求,但蛋白质男、女生分别为21.7%,20.7%、脂肪(男生为32.7%,女生为33.4%)供能比偏高.结论 大学生营养状况较好,但低体重现象仍然存在;膳食结构还不合理.需加强营养教育,指导大学生合理膳食,改善大学生的饮食习惯,提高大学生营养水平;同时为学生供应类型多样的食物.

    作者:郭时印;李琼轩;梁珏钦;张芯;易兴建;马冠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中生健康素养评价问卷的结构框架及信效度分析

    目的 开发研制高中生健康素养评价问卷并检验问卷的信、效度,为形成高中生健康素养评价工具奠定基础.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定性访谈、专家咨询与现场调查验证等方法,研制高中生健康素养评价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1 489名高中生进行测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中生健康素养问卷维度的构成包括健康知识、健康理念、健康技能和健康行为4个方面.问卷总体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39,重测信度为0.716(P<0.01).问卷各维度与问卷总体的相关系数在0.511~0.800之间(P值均<0.01).健康技能维度下的结构效度分析提取2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37.68%,与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的标准效度系数为0.716(P<0.01).结论 研制的高中生健康素养评价问卷具备明确的逻辑框架和较好的信、效度.

    作者:余小鸣;郭帅军;王璐;仇元营;吕冰琪;王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体育活动等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目的 了解大学生参与不同体育活动等级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特殊功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丽水学院2 14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被试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等级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结果 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主要集中在小等级强度和基本不参与体育活动组,共1 098人,占51.24%.参与体育活动组的大学生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均低于基本不参加体育活动组大学生(P值均< 0.01).大学生体育活动中等级强度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均分均低于小等级强度组和大等级强度组(P值均<0.05).筛查阳性率随着参与体育活动等级的增强,呈逐渐下降趋势(x2=6.34,P<0.05).结论 经常参与体育活动是改善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保持中等级强度的体育活动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吴恒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成都市幼儿家长手足口病基本知识与行为状况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的小儿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为主要特征[1].2008年,我国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近年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该病疫情呈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婴幼儿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2-4],严重影响了婴幼儿的身体健康.由于幼儿无自理能力,需要家长照料,加之目前尚无疫苗和针对该病的特效治疗药,因此应加强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使之掌握手足口病有关知识和预防护理措施.为此,笔者于2012年5月对成都市幼儿家长进行手足口病基本知识和行为状况调查,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晓燕;刘熹;田红梅;岳勇;邱孟;洪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一起中小学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归属于法定丙类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高峰,多发于儿童,呈散发或流行,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可形成暴发流行[1].临床以唾液腺急性非化脓性肿胀为特征,常伴发脑膜炎、胰腺炎及睾丸炎等[1].2013年4-6月,桐城市某镇1所初级中学和2所小学同时发生流腮暴发,为探索流腮的发病规律及今后处理类似疫情积累经验和提供依据,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王俊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珠海市2004-2012年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珠海市学生营养状况及发展趋势,为开展学生营养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珠海市城区2004,2008,2012年7~18岁中小学生的体质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8.82%,超重检出率为6.53%,肥胖检出率为13.64%;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分别由2004年的6.64%,10.68%上升到2012年的8.82%,13.64%;各年度男生营养不良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结论 珠海市城区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各项体育措施,减少学生学业负担.

    作者:徐慧雯;吴志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广州市中学生碳酸饮料摄入行为与龋病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学生龋齿患病情况和碳酸饮料的摄入情况及其关系,为制定预防龋病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横段面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临床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州市5个区5所中学的1 574名中学生龋齿患病现状及碳酸饮料摄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1 574名中学生龋患率为11.56%,龋均为0.226 8.女生患龋率(13.20%)高于男生(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26%的学生每天喝碳酸饮料,男生报告率(38.74%)高于女生(3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学生饮用碳酸饮料频次与患龋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Z=-3.688,P<0.01).结论 广州市中学生碳酸饮料的摄入情况较普遍,碳酸饮料摄入与中学生的龋患有关联.

    作者:黄若楠;陈少贤;陈静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学生接触媒体时间及感知父母对婚前性行为态度与其性行为意愿的关系

    目的 探讨接触媒体时间及感知父母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对中学生性行为发生意愿的影响.方法 在上海市某区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 390名中学生进行匿名电子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每天接触各类媒体的累积时间中位数约为3.2 h(190.2 min),男生接触媒体时间长子女生(P<0.01),初、高中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认为父母不反对婚前性行为的中学生中,接触媒体时间较多的对象发生性行为的可能性是接触媒体时间较少的2.07倍(95%CI=1.31 ~3.28);认为父母反对婚前性行为的对象中,其媒体接触时间与中学阶段发生性行为的意愿无统计学关联(OR=1.53,95%CI=0.80~2.93).结论 中学生接触媒体时间及感知父母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影响其中学阶段发生性行为的意愿.

    作者:朱倩倩;楼超华;廉启国;左霞云;王子亮;余春艳;程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上臂围法评价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上臂围及其与身高、体重的相关性,以便对儿童营养状况评价指标加以充实.方法 选取广州市某幼儿园3~7岁儿童531名进行身高、体重、上臂围的测量,并用百分位法和Z评分法评价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结果 男女儿童上臂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3,P>0.05),不同年龄儿童的上臂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67,P<0.01).用上臂围百分位法评价,3岁组男童营养不良、6岁组儿童肥胖检出率较高;用年龄别身高Z评分法评价,6岁组男童营养不良的检出率高(19.2%);身高别体重Z评分法对5岁组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检出率高.上臂围与身高、体重及Z评分均有显著相关(P值均<0.01).以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为参照,上臂屡临界值为15.5cm时,敏感度(90.9%,41.7%)、特异度(71.3%,70.6%)均较高.结论 上臂围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实用的指标,但需要适合的标准以及对测量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

    作者:何娟;张彦;郑淑怡;吴玥;卢晓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领悟社会支持在灾区大学生抑郁焦虑与心理控制源间的中介效应

    目的 探讨灾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控制源和抑郁、焦虑的关系,为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心理控制源量表(I-E),对灾区高校整群抽取的27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抑郁、焦虑得分上,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灾区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就领悟社会支持而言,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朋友支持、社会支持总分,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抑郁、焦虑与心理控制源均呈正相关,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领悟社会支持在心理控制源对焦虑与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38.96%和41.18%.结论 对灾区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和领悟社会支持进行干预是减少和预防大学生抑郁、焦虑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妍;谭小宏;黄素蓉;张琪;孔繁昌;郭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北京市西城区2011-2012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

    目的 分析北京市西城区2011-2012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为有效防治学生近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对北京市西城区65 444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裸眼远视力检测.结果 2011-2012年西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7.40%,其中男生为72.94%(24 696/33 857),女生为82.18%(25 958/31 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07,P<O.01).小学一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0.36%,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级的增长而逐渐稳步增长,年增长速率小学(5.85%)>初中(3.54%)>高中(0.99%).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逐年增加,年增长速率小学一~三年级高,为13.36%.结论 2011-201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呈现低龄化趋势,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逐年增加.学生视力不良防控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并将工作重点前移到幼儿园和小学阶段.

    作者:程广印;李步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重庆市九龙坡区2005-2012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2005-2012年重庆市九龙坡区94起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有效指导和防控学校传染病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重庆市九龙坡区2005-2012年传染病暴发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共报告94起传染病暴发疫情,发病1 779例,无死亡病例,波及人数111 085人,罹患率为1.60%,其中农村学校暴发疫情平均罹患率(2.53%)高于城镇学校(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82,P<0.01);每年4-6月、9-11月为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高发季节;疫情发病人数居前5位的分别为流行性腮腺炎(15起,485例)、手足口病(32起,420例)、风疹(13起,400例)、流行性感冒(8起,205例)、水痘(8起,192例).结论 小学与幼儿园是各种传染病疫情的高发场所,每年5-6月、11-12月应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和防控,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发生.

    作者:谭学筠;李大兴;肖伦;梁小华;熊飞;杨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沈阳市室内甲醛和苯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健康影响

    目的 了解室内空气甲醛、苯系物污染状况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影响,为控制室内装修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沈阳市82户(82名儿童)新装修入住3a内的居室,对室内空气甲醛、苯系物现场采样,并进行健康问卷的现场填写.结果 调查家庭82户,甲醛污染组20户,甲醛超标率为24.9%,质量浓度范围为0.01~0.55 mg/m3,大超标倍数为5.9倍.苯、甲苯、二甲苯均未见超标.多因素分析发现,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主要与甲醛有关,且随着甲醛质量浓度增加,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发生增加;与有家族过敏史呈正相关,有家族过敏史能增加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的发生率;与通风频率呈负相关,经常通风可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的发生.结论 目前存在因室内装修引起的甲醛苯系物污染,且可能与儿童呼吸系统损害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翟玲玲;徐兆发;赵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芜湖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与总体幸福感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与总体幸福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和提高幸福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整群抽取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大一~大四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使用网络成瘾及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其进行相关调查.结果 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17.53%,医学生成瘾检出率(11.15%)低于非医学生(26.21%),成瘾率在专业、年级、性别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专业、年级、性别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网络成瘾得分与总体幸福感总分呈负相关(r=-0.371,P<0.01),成瘾者总体幸福感得分低于非成瘾者.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专业、生源地及总体幸福感等因素与网络成瘾有关.结论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严重,总体幸福感相对低下,网络成瘾与总体幸福感关系密切.

    作者:宋建根;许艳;李源晖;马翠荣;姚应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深圳大学生述情障碍在网络成瘾与成人依恋中的中介作用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提供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网民人数达5.64亿,其中学生群体所占比重大[1].诸多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会对个体学业、工作、人际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2],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3-4].成人依恋是指个体与当前同伴的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5],对大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和社会适应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大学生的成人依恋表现出消极的特征,则很有可能躲进网络世界中寻求安全感.从依恋的角度看,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是消极的.有研究者指出,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可以看作是一种依恋需求的转移和补偿,是正常依恋受阻或未能获得满足的变形[6].

    作者:李小龙;卢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唐山市青少年骨密度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青少年骨密度水平以及影响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为制定促进青少年骨发育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选取唐山市2所中学的七年级至高三年级的1 583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经学生和家长知情同意,进行骨健康相关因素调查、体格测量和右足跟骨骨密度测定,建立数据库,采用SAS 9.1.3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 青少年超声骨密度的声波传导速度(speed of sound,SOS)值范围在(1 476~1 654)m/s,平均值为(1 541.3±23.1) m/s,16岁开始男生各年龄段SOS值均高于女生(P值均<0.05);男生13~ 18岁SOS值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5),18~19岁SO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生13~17岁SOS值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5),17~18岁SO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19岁SOS值略有增长(P<0.05).对青少年SOS值有正性影响作用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是饮奶情况、食用鱼虾情况、食用豆制品情况、食用蔬菜情况、体质量指数(BMI)、运动方式、睡眠时间、第二性征出现、活动总时间;而被动吸烟对青少年SOS值有负性影响.结论 青少年期骨密度快速增长.应针对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和干预,以促进更高骨量的积累.

    作者:唐咏梅;刘为甜;任琦;刘海燕;舒畅;王道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