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全明
有研究证实,儿童青少年时期超重或肥胖是成年肥胖的预测因子,不但影响儿童少年的身体发育,而且增加儿童少年乃至成年期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紊乱等的患病风险[1];另外,超重或肥胖还容易导致青少年一些心理损伤或行为偏离,并将随着肥胖状况的保持使其延续或不断发展直至成年期[2].因此,对青少年超重肥胖问题进行研究,寻求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调节超重肥胖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针对超重肥胖青少年采取一些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对减肥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3].本研究拟采用运动、饮食、心理等联合干预的方法对减肥效果进行研究,旨在建立减肥健康理念,为防治青少年肥胖,促进其生长发育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潘燕;侯春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家庭环境、人格对大学生人际适应性的影响,为提升大学生人际适应性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对唐山市某综合性大学4 49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人际适应性各维度及总分与人格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负相关(r值为-0.337 ~-0.050,P值均<0.01),与内外倾呈正相关(r值为0.101~0.546,P值均<0.01).大学生人际适应性各维度及总分与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知识性和娱乐性均呈正相关(r值为0.128~0.382,P值均<0.01),与矛盾性均呈负相关(r值为-0.228-0.100,P值均<0.01).家庭环境的知识性、娱乐性、矛盾性和亲密度,人格的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均进入了对人际适应性的回归方程(P值均<0.01).中介效应检验显示,人格在家庭环境和人际适应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大学生的家庭关系越亲密,对外界的兴趣和参与度越大,家庭矛盾越少,性格越外向,人际适应性越好;家庭环境通过人格间接影响大学生的人际适应性.
作者:马红霞;刘艳;郑海英;张石磊;陈好贤;程淑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江苏省高考考生的视觉健康状况,为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和制定有效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13年江苏省共3 968 676名普通应届考生的高考视觉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近视检出率为76.21%,且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女生近视检出率(81.18%)高于男生(72.00%);色觉异常检出率男生(4.71%)高于女生(0.18%);其他眼病检出率男生(0.44%)高于女生(0.37%),除2013年外(x2=1.08,P=0.30),其他年份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近视检出率城乡间比较由农村高于城镇而转变为城镇高于农村.结论 江苏省高考学生近视检出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学校和家长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纠正学生不健康的用眼行为,促进高考学生群体视力健康水平的提高.
作者:马彪;陶新城;刘明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周口市2004-2012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周口市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周口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起(73.91%),其中Ⅳ级事件16起(94.12%),Ⅲ级事件1起(5.88%),罹患率为14.27%.县乡级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频率高于市级学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52,P<0.05).事件类型以传染病暴发为主(88.23%).发病高峰期为3-6月(70.59%).高发场所是乡级小学(88.23%).结论 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乡级小学是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部位.应建立卫生与教育部门联防联控机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作者:罗宏伟;周玉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新疆师范类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对自杀态度的取向,为提高师范类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杀态度问卷、自我接纳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新疆师范类高校的3 564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疆师范类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总自杀态度得分为(2.86±0.54)分.男生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因子上得分低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4,P<0.01);女生比男生更否定对自杀的行为,男生更认可安乐死.文科学生对自杀态度各因子较理科生持更理解和认可的态度(P<0.0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评价因子、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因子是影响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因素(β值分别为0.018,-0.118,0.098,P值均<0.05).结论 新疆师范类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自杀态度为矛盾或中立态度.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对新疆师范类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从个人、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陈志强;魏绪伟;毕存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积极心理训练对贫困生心理复原力的影响,为有针对性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自愿接受的原则,从某专科学校2012级贫困生中选取187名,随机分为实验组(86名)和对照组(101名).采用积极心理团体训练法对实验组大学生进行训练,运用复原力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前、后调查.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心理复原力得分(3.83±0.51)较干预前(3.46±0.43)提高(t=3.982,P<0.01);干预后实验组(3.83±0.51)与对照组(3.54±0.56)心理复原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3,P<0.05).实验组干预后比干预前复原力弱型人员减少,复原力强型人数增加.干预后实验组复原力中间型和复原力弱型的复原力水平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t值分别为3.451,4.236,P值均<0.01).干预后实验组总体幸福感得分(114.52±10.32)较干预前(106.23±9.62)有显著提高(t=2.287,P<0.01).结论 积极心理训练对复原力强型贫困生的复原力水平作用不明显,对复原力弱型和中间型的贫困生复原力水平作用明显.
作者:汤雅婷;邹锦慧;李敏;梁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青少年拒绝技能普及率及拒绝技能变化的影响因素,为预防青少年药物滥用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以百色市2所高中285名学生(14 ~20岁)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评价青少年感觉寻求、情绪智力、拒绝技能、应对方式和不良同伴状况.结果 青少年在首次选择中更多选择“拒绝”策略(83.51%),再次选择中更多选择“离开”策略(87.02%);青少年在首次酒精烟草和药物(ATOD)供给时采用“拒绝”、“解释”、“离开”策略分别有5.88%,5.79%,3.90%.再次ATOD供给时均选择“接受”.Poisson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拒绝技能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性别、积极应对、消极应对(P值均<0.05).结论 性别和应对方式影响青少年拒绝技能的变化情况.提示在今后实施干预时,男女生间的干预方案应具有性别上的针对性,同时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郭蕊;梁建成;廖建英;邓树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25 a间土家族、苗族学生体质状况及其变化,为土家族、苗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土家族、苗族学生1985年与2010年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比较分析2个民族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变化.结果 25 a间,土家族男、女身高分别平均增长3.38,3.22 cm,苗族男、女平均增长3.88,3.60cm;体重平均增长4.12,2.52 kg和3.17,2.62 kg;胸围(除苗族女生出现下降外)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分别为1.50,2.91cm和1.87,-1.48 cm;肺活量平均下降228.8,308.6 mL和84.4,228.7 mL;50 m跑平均增长0.02,-0.28 s和-0.07,-0.25 s;斜身引体(男)平均增长7.26,19.36次,引体向上(男)平均下降0.70,0.68次,仰卧起坐(女)平均增长5.69,6.01次/min;立定跳远平均增长0.99,-0.26 cm和12.75,9.94 cm;50 m×8往返跑平均下降7.89,5.64s和5.31,5.15s,1000m跑(男生)和800 m跑(女生),土家族男、女平均下降23.60,24.40 s,苗族男、女平均下降19.98,14.93 s;立位体前屈平均增长0.25,1.28 cm和2.63,2.35 cm.结论 苗族学生体质状况相对比土家族学生要好.应针对土家族、苗族学生体质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土家族、苗族学生体质发展.
作者:陆盛华;张天成;张福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西安市城乡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萌出与患龋状况,为开展儿童口腔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西安市新城和户县15 513名7~9岁儿童,按照统一检查标准,调查第一恒磨牙萌出与患龋情况.结果 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完全萌出率为93.3%,7,8,9岁组分别为86.6%,95.0%,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921.93,P<0.01).第一恒磨牙总患龋率为9.6%.第一恒磨牙患龋率性别、年龄、城乡儿童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一恒磨牙龋失补牙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童高于男童;龋补充填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城市高于农村(P值均<0.01).下颌第一恒磨牙为龋病的好发牙位,占68.2%.(牙合)面、颊面患龋多见,分别占总患龋牙面数的83.2%和12.7%.龋齿补填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7~9岁分别为5.2%,7.9%,10.4%(P<0.01);城市儿童龋补充填率高于乡村,分别为10.8%和5.2%(P<0.01).结论 西安市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状况与全国其他省市较为接近,应重点封闭下颌第一恒磨牙和牙面的(牙合)面、颊面.
作者:李骏;郭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饮用饮料是城市中小学生的一种普遍的饮食行为,适量饮用饮料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但如果长期过量饮用,则可能会引起一些健康问题.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饮用饮料习惯与龋齿的关系,现就近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我国城市中小学生龋齿现况1.1 龋齿的定义和相关指标 龋病是一种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菌斑中的细菌发酵食物中的糖产生的酸导致釉质脱矿溶解[1].
作者:黄若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肥胖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青少年肥胖患病率呈现增长趋势.肥胖不仅会引起许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还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经济负担增加、死亡率上升等许多不良后果[1].本研究对儿童青少年肥胖流行现状及其与认知的关系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代波;赵莹莹;王人喜;孟秀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自2005年以来,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1]和《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2]要求,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越来越常规化,已成为儿童第一类疫苗接种的有利补充和延续[3-4].但由于种种原因[5],在园在校儿童第一类疫苗补种率尚未达到国家的指标要求[6-8].为此,2012年泉州市以丰泽区为试点,借助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幼儿园管理模块开展在园在校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网络化归口管理,现将干预1 a后的效果评价如下.
作者:黄彩虹;洪思让;陈雅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体育锻炼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策略的提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和自编问卷,对甘肃省部分高校的1 958名男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利用12周的时间,采用中低强度的项目进行体育锻炼干预.结果 8.28%的学生存在一般心理问题,2.45%的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体育干预后心理健康症状睡眠改善、记忆力增强、情绪稳定、意志坚强、身体状况好转、人际关系融洽报告率均较干预前提高(P值均<0.01).结论 体育锻炼对改善和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成效显著.
作者:王麒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铜川市某高中学生视力状况及变化规律,为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铜川市某高中1998-201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根据年度、性别、视力不良程度分析视力不良患病情况.结果 高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7.45%.2000-2007年视力不良检出率呈迅猛上升趋势,上升了16.78百分点;2007-2012年视力不良检出率呈缓慢下降趋势,下降了4.12百分点.女生视力不良总检出率(81.70%)高于男生(73.61%)(x2=242.92,P<0.01).学生视力不良程度以重度视力不良为主,占视力不良程度构成的60.01%;不同程度视力不良变化以重度视力不良的上升趋势为主.结论 铜川市某高中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得到控制.视力不良的防治需各方面联合行动和密切配合,采取以教学环境改善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宋海清;何升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大学生愤怒体验、愤怒表达、愤怒控制与入际支持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人际关系支持评定量表和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对河北省6所高校的1 13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特质愤怒、愤怒外部表达得分[(21.73±5.2),(15.37±5.6)]均高于女生[(20.78±4.7),(14.25±4.9)],人际关系支持总分(115.40±15.8)低于女生(118.58±14.8) (P<0.05);文史类专业学生特质愤怒得分(20.74±4.9)低于理工类专业学生(21.75±5.5)(P<0.05).特质愤怒、愤怒内部表达、控制内部表达、控制外部表达与人际关系支持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11,-0.42,0.26,0.12,P值均<0.05).回归分析显示,愤怒内部表达对人际关系支持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42,P<0.05),控制内部表达对人际关系支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28,P<0.05).结论 大学生不良愤怒情绪的管理对人际支持具有重要影响,适当的愤怒对外表达有利于获取和维持积极的人际关系.
作者:宋丹;付海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结核病属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在群体环境下,如果存在结核病传染源,容易发生结核菌的传播.2013年5月23日宁海县某学校某班报告1例涂阳肺结核学生病例,2013年8月16日该班级又报告1例涂阳病例,2次报告处理后均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医学检测等,确认系一起在学校中发生的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笔者对此次结核病疫情进行了调查分析,为以后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处置提供有效的依据.
作者:王斌;王志刚;顾敏霞;郑静静;俞谊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兰州市7 ~15岁学生高血压流行现况,为学生高血压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抽取兰州市12所小学和3所初中在校学生共8 633名,进行体格和血压测量.结果 兰州市7~15岁儿童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为4.59%,高血压检出率为2.24%;男生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高于女生(x2=6.492,P=0.011).学生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的检出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男生正常高值收缩压(SBP)检出率为4.06%,正常高值舒张压(DBP)检出率为3.88%;SBP高血压检出率为1.88%,DBP高血压检出率为1.93%.女生正常高值收缩压检出率为3.43%,正常高值舒张压检出率为2.51%;SBP高血压检出率为1.65%,DBP高血压检出率为1.68%.结论 兰州市儿童血压异常检出率低,仍应加强预防该地区儿童高血压的发展.
作者:汪燕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北京市艾滋病的流行有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趋势,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及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病毒比例上升[1].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男男同性性行为者的比例从2006年的22.8%激增到2010年的48.8%.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和生理还不成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影响.有调查显示,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为1% ~9%[2].自2006年,北京市参与了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学校预防艾滋病项目,在部分点校开展了预防艾滋病的同伴教育活动.笔者对2008年教育部对北京市项目中期评估的问卷数据进行了分析,以探讨同伴教育对预防艾滋病的可行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高爱钰;潘勇平;宋玉珍;孔文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衢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衢州市18所初中和高中学校的34个班级共1 454名初一至高三年级学生,采用自我管理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衢州市中学生上网率为88.86%,网络成瘾率为13.20%(男生17.89%,女生8.59%).网络成瘾的中学生上网场所主要是自己家(66.15%)和网吧(25.52%),上网的主要目的是玩游戏(51.04%)和聊天(27.0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家庭有计算机、自报孤独、自报失眠、吸烟、打架是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而学习成绩优良是保护因素.结论 衢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情况较严重,应尽早采取科学合理的网络成瘾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重点干预.
作者:来时明;甘志娟;叶正茂;邓小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对真人和卡通面部表情的识别情况,为孤独症儿童研究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从南昌市2所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机构筛选出10名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对照组为心理年龄匹配组和生理年龄匹配组(各10名).通过呈现标准化的实验材料,记录被试儿童的各种反应指标.结果 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愤怒表情识别率为(0.63±0.24)%,低于生理匹配组的(0.84±0.09)%和心理匹配组的(0.78±0.10)%(F=4.665,P=0.018).组内比较表明,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和正常儿童均对喜悦表情的识别率高于对悲伤、愤怒、恐惧等负性表情,对高强度图片识别率高于低强度图片(P值均<0.05).正常儿童在喜悦、悲伤、愤怒和恐惧表情的识别反应时比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更短;被试儿童均对高强度图片的识别反应时短于低强度图片(P值均<0.05).结论 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在愤怒表情的识别存在缺陷;不同强度的情绪图片会对儿童的情绪认知有重要影响.
作者:武厚;刘明矾;胡盛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