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杭州市2009-2011年高中学生体检质量状况分析

施文英;朱晓霞;刘辉;印晓虹

关键词:体格检查, 质量保证, 卫生保健, 学生
摘要:为了解杭州市学生体检的质量状况,规范学生体检工作,确保体检数据的准确、可靠,为制定改善学生健康状况的政策、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笔者对2009-2011年杭州市高中学生体检质量状况进行了调查.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农村小学生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龋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把龋病列为重点防治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龋病注重于预防,防治龋病廉价、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口腔健康教育,使学生获取口腔保健知识,增强口腔健康意识,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行为的重要形成期[1].为探索在学生中更好防治龋齿的有效途径,笔者于2012年5月对浙江省临海市河头镇中心小学四~六年级528名学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并对其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王桂芳;陈超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入世出世心理对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目的 探讨入世出世心理对高中生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为高中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入世出世心理问卷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新乡市2所高中高一至高三年级共57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拼搏精神对问题解决和寻找积极的合理化解释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343,0.230,P值均<0.01);低要求对高中生问题的解决起负向预测作用,对逃避有正向的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106,0.355,P值均<0.01);平常心对积极的合理化解释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发泄情绪和幻想否认有负向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084,-0.188,-0.125,P值均<0.05).结论 入世出世心理对高中生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存在一定的中介作用.培养高中生平和的心态对于强化自我效能感,促使其采取更多的积极应对方式去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瑾;闫春平;张改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研究现状与进展

    厌学是指学习者对待学习的一种消极心理[1],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减弱或消失,对学习活动或学校生活的回避、逃避甚至抗拒[2-5].小学与中学阶段是个体学习的关键期,也是厌学现象表现较为突出的一个时段,因而中小学生厌学心理深受学术界重视.现将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综述如下.

    作者:申自力;刘丽琼;崔建华;陈力;彭茹静;刘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天水市2004-2011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状况

    目的 了解天水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处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系统天水市2004-2011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天水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6起,发病4639人,发病率为1.80%;死亡18人,死亡率为6.99/10万,病死率为3.88‰.学校发生86起,占总事件的74.14%,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占98.84%,呼吸道传染病发病较多,其中流行性感冒发病率高;5月和10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高峰,传染病暴发事件报告时间与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0.631,P=0.01).结论 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管理的重点单位,应落实学校疾病监测的各项工作,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作者:傅永珍;范多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成都市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膳食与营养状况

    目的 了解成都市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的膳食与营养状况,为开展学生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成都市农村寄宿制学校2所,对学校食堂采用连续3d称重记账法进行膳食调查,同时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血红蛋白,评价营养状况.结果 成都市农村寄宿制学校食物品种单一,膳食结构不合理,鱼虾类、蛋及蛋制品、大豆、奶类及水果摄入严重不足;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充足,但微量营养素除维生素C外均不足.学生营养不良和较低体重检出率为49.4%,贫血患病率为33.9%,均高于全国农村学生平均水平.结论 成都市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膳食和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政府、学校、家庭应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促进学生合理膳食,改善营养状况.

    作者:何志凡;李晓辉;刘艳;王瑶;潘茜;冯敏;曹晋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铜川市2005-2009年高考学生体检结果分析

    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是国家高等教育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录取考生进行德智体能全面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健康状况的综合体现.为掌握铜川市高考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学生升学、专业选择的身体方面主要疾病,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铜川市5 a来普通高校招生体检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丽莉;宋海清;何刊印;田美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大学生内控性嫉妒与自尊相关性分析

    嫉妒是在与他人相比时,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1].嫉妒虽对个体行为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心理学研究中更多的是探讨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及作用机制,以便有效的控制和应对由嫉妒引发的心理行为问题甚至犯罪[2-3].

    作者:何腾腾;张进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大学生自杀可能性的性别比较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杀可能性的性别差异,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广东海洋大学一年级大学生6794名,使用自杀可能性量表(SPS)进行测试.结果 大学生自杀可能性在SPS条目、分量表和总量表得分上存在性别差异,有23个条目上的得分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敌意量表外,其余3个分量表和总量表的得分均为男生高于女生(P值均<0.05).大学生自杀可能性的检出率也存在性别差异,男生SPS总分60分以上的比例高于女生,而60分以下的比例为女生高于男生;70分以上的检出率为19.7%,男生(20.6%)高于女生(18.0%).结论 大学生自杀可能性存在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

    作者:刘国华;张桂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饮酒情景量表中文版应用于大学生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目的 评价饮酒情景量表(Drinking Context Scale,DCS-9)中文译本的信、效度,为评估中国高校学生饮酒问题及潜在的心理社会功能损害提供工具.方法 招募温州地区高校学生500名为研究对象,进行DCS-9评定,由2名精神科主治医师根据ICD-10酒精滥用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性面谈.计算Cronbach’s α系数评价量表内部一致性,计算2次测量相关系数考评重测信度,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考评结构效度,通过DCS-9与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的相关分析来评价效标效度.以ICD-10酒精滥用诊断为参考,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判断DCS-9的区分效度,并划定量表的界值分.结果 DCS-9量表总Cronbach’sα系数为0.85,3个分量表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7,0.65,0.73.重测信度相关系数为0.95.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GFI=0.959,NFI=0.890,CFI=0.903,TLI=0.902,x2/df=2.950,P=0.037,REMEA =0.041,结构效度符合测量学标准.各条目对其因子的负荷系数在0.59~0.85之间,校标效度相关系数为0.65( P<0.05).DCS-9界值分为≥14分时区分酒精滥用灵敏度为78.8%,特异度为81.0%.结论 DCS-9中文译本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推荐使用该量表筛查中国高校学生饮酒情景以及酒精滥用问题.

    作者:胡立荣;姜德国;黄汉津;林崇光;叶敏捷;朱盛;陈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我国学校预防艾滋病参与式健康教育效果Meta分析

    目的 客观评价中国在校学生艾滋病预防参与式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为探讨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多个数据库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按照事先定义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对纳入文献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 干预后,在校学生对“与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握手、拥抱是否能感染HIV”、“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回答正确率和“是否愿意与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一起上课学习”的正确态度率分别提高了23%(95%CI:9%~36%),31%(95%CI口:17%~45%)和28%(95% CI:19%~38%).结论 在校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预防参与式健康教育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郭彪;秦侠;胡志;陈任;唐晓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杭州市农村学校自备水卫生现状分析

    学校饮用水安全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由于城镇自来水未能引入偏远农村,农村学校只能就地取用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引起的介水传染病屡有发生,存在事故隐患.近年来,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工作和农村改水工程的推进[1-3],杭州市使用自备水的学校数量不断减小,且主要集中在农村.为了解杭州市农村学校自备水卫生状况,加强学校自备水卫生监督管理,防止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杭州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于2011年6-11月对全市使用自备水的农村学校进行了监督检查和抽样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沈洁;高士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的研制与信效度分析

    健康素养( health literacy)是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素养代表人的认知和社会技能,这些技能决定了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取、理解和利用健康信息,并能够通过这些途径促进和维护健康[1].因此,提高健康素养是获取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2-3].2009年全国首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民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4].为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研究编制了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5].

    作者:季文琦;葛龙广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内地藏族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藏族大学生人格特征,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测验(16PF)量表为工具,测查内地366名藏族大学生和357名汉族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结果 藏族大学生人格16个因子的标准平均分介于3.92 ~7.31之间,普遍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稳定性、有恒性、独立性、自律性4个因子得分低于5分,乐群性、兴奋性得分相对较高.藏族女大学生乐群性、敏感性得分显著高于藏族男大学生,恃强性、稳定性显著低于藏族男大学生;藏族大学生兴奋性、幻想性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值均<0.05).藏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人格存在差异.结论 应关注内地藏族大学生人格特征,根据其人格特征开展有效的心理教育.

    作者:康育文;康湘文;谢胜军;李沛;陈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大学生宿舍人际相处主观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宿舍人际相处中主观影响因素的特点,为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辅导与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770名一至四年级大学生,采用自编“大学生人际相处主观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从人际报复、人际张力、人际安全、人际期望和人际焦虑5个维度测试大学生宿舍人际相处主观影响因素的特点.结果 大学生在宿舍人际相处中有较多安全感体验,有较好的人际期望,在宿舍中有较好的积极主观体验;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宿舍满意度、不同自卑程度大学生在人际报复、人际张力、人际安全、人际期望和主观因素总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大学生在宿舍人际相处中有较少消极的主观感受.男大学生、高年级大学生、对宿舍不满意的大学生和自卑的大学生在宿舍人际相处中有较多的消极感受.

    作者:张瑜;李宏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登阶运动改善肥胖男大学生身心健康效果评价

    目的 探索登阶运动在改善肥胖男大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作用,为肥胖男大学生改善身心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南通大学单纯性肥胖男大学生6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登阶运动锻炼;对照组只进行日常体力活动,不参加任何体育锻炼.结果 16周后实验组在体格发育、生理功能、运动能力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测试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登阶运动对改善肥胖男大学生的体格发育、生理功能、运动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何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学生生活技能评价量表信效度分析

    目的 对初步编制的“中学生生活技能评价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为国内生活技能教育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 在北京、内蒙古、新疆、陕西、上海5个省(市),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所初中学校与20所高中学校共4 990名学生进行“中学生生活技能评价量表”的问卷调查.结果 全量表Cronbach’ sα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46,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626 ~0.844;分半信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14(P<0.01);各因子与总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19 ~0.865(P值均<0.0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验证性的提取8个公因子,累计可以解释总体变异的54.47%;量表的区分效度较好(P<0.01).结论 初步编制的“中学生生活技能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个别题目经修订和再次验证后,可以作为国内生活技能教育的测评工具.

    作者:庄丽丽;马迎华;赵海;田野;宋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凉山州彝族中小学生1985-2010年身高体重变化分析

    为掌握彝族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在社会变迁中发生的变化和社会发展所造成的生长发育长期变化趋势特点,探索彝族聚居地区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根据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2010年凉山州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开展了凉山州7~18岁彝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并结合1985年凉山州彝族学生体质调研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变化情况.

    作者:廖强;马阿依;王启兴;贾刚;邓明菊;游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隔代教养经历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隔代教养是指由祖辈担当起对孩子实施教育、抚养责任的家庭教养模式[1].研究显示,隔代教养的儿童存在更多身体或心理方面的问题[2-6].个别研究发现,有隔代教养经历的初中生厌学、内向、暴躁、懒惰、冷漠[7],在社交中表现出行为相对幼稚,过分依赖大人,不合群,对同学缺乏信任等[8].为了解隔代教养经历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影响的性质如何等问题,本研究调查对比父母教养、隔代教养、祖辈与父辈共同教养(以下简称为共同教养)3种不同教养经历的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报道如下.

    作者:古吉慧;伍文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目的 探讨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检验性别变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修订版)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广州市初一至高三学生1077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均分及各因子分与心理健康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5).回归分析发现,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POS)中只有表达快乐/兴奋情绪效能感(HAP)对偏执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β=-0.075,P<0.05);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NEG)的3个因子对心理健康各因子均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β值为-0.201~-0.069,P值均<0.05).性别在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对心理健康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结论 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与男生相比,女生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越低,越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窦凯;聂衍刚;王玉洁;黎建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太原市小学高年级学生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行为现况

    青少年网络成瘾是指青少年对于网络过分与过度的心理和行为依赖,属于行为成瘾的一类[1].近几年来,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突出,给儿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健康方面带来极大损害,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2-3].我国约1 000多万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症状,且呈低龄化趋势[4].为了解太原市小学生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行为现状,为今后有针对性地早期开展干预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太原市2376名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莉;邢玉梅;王祝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