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娇;邓瑞姣
运动对身体健康有许多益处,可以降低肥胖、冠心病、Ⅱ型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1].在美国,每年有(3 000~4 500)万儿童青少年参加有组织的运动[2].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有87.5万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死于伤害,数以千万计因伤害而需接受医院治疗[3].美国每年大约有290万青少年因运动伤害而接受治疗[4],加拿大每年超过1/3的青少年因运动伤害而寻求治疗[5].虽然多数运动伤害并不危及生命,但会导致疼痛、残疾和功能障碍,而且其潜在的精神、心理创伤是难以估量的.因此,运动伤害已经成为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就儿童青少年运动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干预措施及其效果研究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林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当前呼和浩特市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了解呼和浩特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更好地为开展和指导学生营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该市2009年参加体检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乌兰其木格;庞淑珍;洪晔;张朝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父母培训八步法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干预效果,为儿童学习障碍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设计,对安宁市某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儿童进行整群抽样筛查,筛出学习障碍儿童158名作为研究对象.以父母培训八步法为指导,对家长进行每周1次为期16周的父母培训.于培训前和培训结束后使用心理健康测验量表和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对儿童进行测评,采用亲子关系诊断量表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测评;干预后采用多重成就测验对儿童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儿童心理健康测验量表中的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因子分和总分低于干预前,少年生活质量量表中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学习能力与态度、活动机会性因子分和总分高于干预前;干预后亲子关系诊断量表中,家长报告亲子关系严格型、不安型明显减少,孩子报告亲子关系在消极拒绝、积极拒绝、严格型明显减少.干预后儿童多重成就测验成绩明显提高.结论 父母培训八步法能改善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亲子关系,并且能提高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作者:张轶杰;杨丽;黄朝红;吴桂霞;马润娟;林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职业高中学生选择学校的主要依据是职业选择问题.不同种类的职业高中有着不同的专业设置,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可能存在不同的特点.笔者对大连市9所职业高中学生部分生长发育指标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学校开展营养指导和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姜文红;田丽蓉;王智勇;李和平;袁玉;赵荣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肺结核病是慢性传染性疾病.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中,肺结核报告发病和死亡数位居甲、乙类传染病前列.每年高考体检部分学生被诊断为肺结核,是学生录取受限或入学后休学、退学的主要疾病.为了解和掌握高中生结核菌感染和发病情况,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传播与流行,笔者于2009年1O月对某中学高中生2 653名进行了PPD(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贵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团体辅导改善离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改善个性特征的效果,为提高相关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幸福感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从某高校327名离异家庭大学生中选择32名作为实验组,32名作为控制组1(无干预组);另外选取32名正常家庭大学生作为控制组2(完整家庭组).分别对3组进行统一的实验前测,之后对实验组进行8周8次的系统团体辅导,并于团体辅导结束后进行后测.结果 离异干预组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后,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与无干预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改善为显著,并且大部分都达到正常水平;EPQ中的神经质和精神质也得到显著的改善,与无干预组差异达到统计学水平,但是与完整家庭大学生的得分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团体辅导对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显著的效果,对个性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有限.
作者:黄艳苹;李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沈阳市小学一年级和中小学毕业生视力不良情况及动态变化趋势,为开展视力不良的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沈阳市1984-2009年中小学生体检资料,对小学一年级、六年级和初三、高三学生视力不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984-2009年沈阳市小学一年级、六年级和初三、高三学生的视力不良增长率分别为3.50%,31.04%,36.83%和34.12%.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视力不良率不断上升;城市学生视力不良率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女生高于男生.结论 学生视力不良的防控工作刻不容缓,应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和措施,加强各部门协作,改善学生的视力状况.
作者:谭颖慧;伍晓艳;贾辉;张海柱;姜旋;韩兴元;陶芳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运用篮球运动处方干预网络成瘾中学生,评价运动处方对网络成瘾者戒除网瘾和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方法 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对石家庄市第五十四中学学生进行调查,选取16名网络成瘾的男学生为研究对象,实施为期8周的运动处方干预,在运动处方干预前后同时对研究对象运用心理症状诊断量表监测其心理状况.结果 运动处方干预前后网络成瘾测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症状诊断表明实验后各因子得分与实验前相比都有大幅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运动处方对于促进中学生网络成瘾患者戒除网瘾、获得健康心理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立;陈玉娟;李敏;贾富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对大学生危险性行为的影响,为制定适宜的生殖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无记名自填问卷方式,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我国18个省、市、自治区33 653名大学生进行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对其中3 305名回答了首次性行为年龄大学生的问卷进行分析.结果 在有性行为的大学生中,17.9%的大学生报告首次性行为发生在14岁前.大学生首次性行为的发生年龄与危险性行为存在较强的关联,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14岁、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的学生比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19岁者发生多性伴侣、被迫性行为和意外怀孕的概率更高.结论 首次性行为过早易导致危险性行为的发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推迟青少年首次性行为发生的年龄,对预防危险性行为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宋逸;季成叶;星一;胡佩瑾;陈天娇;张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普陀区女中学生原发性痛经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青春期女生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普陀区8所学校(初、高中部各4所)1 155名女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并随机抽取241名处于月经期女生进行血清前列腺素(PGF2α)测定.结果 女中学生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为50.04%,高中组(56.89%)显著高于初中组(43.25%),有家族史组(90.86%)显著高于无家族史组(41.62%).痛经48 h内PGF2α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月经48 h后,也高于无痛经组.结论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与家族史、PGF2α质量浓度及焦虑等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杨继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AIDS歧视态度相关因素,探索各因素与歧视态度的关系.方法 在天津市2所高校随机抽取1 772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AIDS认知水平及相关态度,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大学生对AIDS认知水平普遍较高,多数学生愿意接纳、帮助AIDS患者.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AIDS危险途径知识、安全途径知识水平提高,大学生AIDS歧视态度逐渐减弱,支持态度逐渐增强;随着AIDS歧视态度的降低,大学生参与HIV咨询检测、向他人透露阳性结果的意愿增强;AIDS支持态度则无此影响.结论 掌握预防AIDS知识,确立对AIDS的正确态度,能够促进大学生参与自愿咨询检测,向他人透露自身感染情况,同时也有助于转变全社会对AIDS的歧视观念.
作者:郭剑;高洪艳;芦文丽;王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者工作0.5 a以上,由父亲或母亲一方、祖辈、亲戚朋友、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1].近些年来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集中于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情绪与社会支持、社会行为、人格、学业与校园关系方面和家庭与生活方面[2].有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冷淡、孤独、情绪不稳定、自卑拘谨、圆滑世故、冲动任性、自制力差、紧张焦虑等[3-4];也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较一般儿童更为内向,更渴望父母的关爱与亲情,更重视与父母之阳的情感交流与理解,独立性较强[5].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人格与心理行为问题的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深层次关系.
作者:刘小先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沿海地区8~10岁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浙江省沿海地区10所小学共540名在校儿童,采集晨尿、血液和小学所在地食用盐、饮用水进行检测.结果 沿海地区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08.2μg/L,其中城市为189.7μg/L,农村为226.8 μg/L;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检出率为0.93%;所在地盐碘中位数为27.0 mg/kg,合格率为82.2%;水碘中位数为5.7μg/L.结论 浙江省沿海地区小学生碘营养状况较好,但农村地区碘盐合格率较低.应进一步加强合格碘盐的供应和监测工作.
作者:莫哲;丁钢强;楼晓明;朱文明;毛光明;周金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其与挫折耐受力的关系,为中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和自编的中学生挫折耐受力问卷,对湖州市和温州市640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中学生网络成瘾和边缘群体的人数比例为9.7%,初、高中生网络成瘾的人数比例(8.6%和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学生网络成瘾人数比例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成瘾人数(12.6%)显著大于女生(6.5%).除理件认知和网络成瘾量表的突显性、社交抚慰和成瘾总均分相关不显著外,其余挫折耐受力维度得分和项目总均分均与网络成瘾各因子得分和成瘾总均分显著负相关(r=-0.084~-0.378).情绪耐受性和抵御效能感均对网络成瘾总均分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344,-0.142).结论 中学生的网络成瘾与其挫折耐受力有关.
作者:王玲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10年3月24日,北京市某中学向地段预防保健科报告,该校初三年级接种白破疫苗后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等反应.接报后,疾病预防控制业务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事件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控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邸明芝;黄辉;翟力军;苗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掌握青海省8~10岁儿童碘营养水平,为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青海省3个县(市、区)8~10岁儿童尿碘进行抽样调查,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水平.结果 共检测尿样708人份,尿碘中位数为221.2μg/L,尿碘<50μg/L的占1.1%,<100μg/L的占8.0%,100~300μg/L的占71.1%,>300μg/L的占21.0%.结论 青海省8~10岁儿童尿碘水平已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
作者:马静;蔡生花;唐艳萍;余慧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体育专业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专业特点决定了在大学期间要经常从事运动强度较大、形式较为剧烈的体育技能学习和训练.人在剧烈的动力性运动后,收缩压能够上升20~40 mm Hg[1].即在没有有效手段干预的情况下,高血压对体育专业患高血压病的大学生心脑血管及肾脏的危害要比普通人严重得多.因此,为了使体育专业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促进其高血压的早期防治,笔者做了本次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卫;王秀霞;戴瑞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综合评价新疆兵团农一师中小学校卫生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为学校不断改进教学环境和卫生条件提供依据,笔者对农一师107所中小学校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IGF-Ⅰ基因多态性与大于胎龄儿及脐血IGF-Ⅰ血清水平的关系,为降低大于胎龄儿的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在南京地区收集大于胎龄儿(LGA)和适于胎龄儿(AGA)各96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IGF-Ⅰ rs6214及rs5767的多态性,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LGA的相对危险度,比较2组间不同基因型出生时体格指标和脐血IGF-Ⅰ水平的差异.结果 在LGA组和AGA组中,IGF-Ⅰ rs35767 TT基因型可能会降低大于胎龄儿的风险(OR=0.235,95%CI=0.081~0.682),携带TT基因型个体的体重、头围和孕周均低于CC及CT基因型携带者;IGF-Ⅰ rs6214 AG/GG基因型可能会增加大于胎龄儿的风险(OR=2.117,95%CI=1.151~3.894).未发现2个多态性位点的改变与脐血IGF-Ⅰ血清水平相关.结论 IGF-Ⅰ rs6214和rs35767多态性均与大于胎龄儿的发生相关.
作者:李杉;敖淑清;徐济达;彭宇竹;朱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精神心理因素对在校大学生功能性便秘的影响,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个人基本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对整群随机抽取的包头市3所大学80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功能性便秘组大学生焦虑、抑郁及生活应激多项指标评分均高于非便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Logstic回归分析表明,焦虑、抑郁、压力和情绪反应均为大学生功能性便秘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校大学生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便秘发生有关,在防治措施制定中应予以充分考虑.
作者:霍建勋;张利霞;杨翠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