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学前混龄和同龄班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比较

王异芳;徐翠凤;薄同娇

关键词:适应, 心理学, 情绪, 对比研究, 学生
摘要:目的 了解3~5岁混龄和同龄班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特点,为促进儿童情绪社会性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望京分园3~5岁儿童214名为被试,其中混龄班儿童86人,同龄班儿童128人.教师和家长分别填写情绪调节量表(ERC),共同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在教师评定的儿童情绪调节不稳定性和调节性上,3岁混龄班儿童比同龄班儿童情绪更稳定,5岁混龄班儿童比同龄班儿童情绪调节性更好.而且在混龄班中,5岁儿童比4岁儿童情绪更稳定,比3岁儿童自更好的情绪调节性,但是在同龄班中没有发现差异.在家长评定的儿童情绪调节的不稳定性和调节性上,各变基的主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均不显著(P值均>0.05).此外,家长和教师在儿童情绪不稳定性上的评价具有一致性,但在调节性维度上,家长认为孩子具有更好的情绪调节性.结论 混龄编班对于刚入园的儿童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有一定的帮助,并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天津市小学生健康知识现状

    目的 了解天津市小学生健康知识现状,为学校健康教育项目的制订及实施提供线索.方法 选取天津市城乡3所小学三~五年级学生1 179名进行同卷调查.问卷健康知识内容包括5类20题,对问卷得分及知晓率进行分析.结果 小学生对20个问题中的19个问题知晓率达到50%以上,其中7个问题的知晓率在95%以上.城市学生、男生得分较高,三年级学生得分低于其他2个年级.知晓率排前3位的健康问题分别是知道报警电话、科学运动、生吃瓜果要洗净,知晓率分别为99.7%,98.2%,97.6%.知晓率相对较低的问题有人体器官知识、预防营养不良、龋齿预防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7.3%,65.3%,24.1%.结论 应结合城乡、性别及年级对小学生实施学校健康教育项目.

    作者:崔杉杉;席薇;戴伏英;高占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深海鱼油对青少年生化指标影响的试验分析

    深海鱼油所含主要成分是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1],同属于ω-3不饱和脂肪酸系列,具有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对于心脏病等患者有益,并且还具有促进大脑发育的作用[2].为了使孩子不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落后,越来越多的家长给孩子服用深海鱼油,并希望能够带来益处.为了解深海鱼油对于青少年是否安全,笔者开展了此次调查,为青少年人群保健提供参考.

    作者:王志忠;马金宇;赵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感恩问卷GQ-6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目的 了解感恩问卷GQ-6中文修订版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的测试情况,并考察其信效度.方法 对广州市511名中学生进行初测,对1 396名中学生进行正式施测,并随机抽取其中205名进行4周后的重测,采用SPSS 11.5和AMOS 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修订后的感恩问卷与原问卷具有相同的单因素结构,且模型拟合良好;效标效度良好(β1= - 0.40,β2= -0.41,β3=0.30,P值均<0.01),效标分别为外化问题行为、焦虑抑郁和学业成就;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81,0.82和0.70.结论 修订后的感恩问卷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属性,可作为评定我国青少年感恩的有效工具.

    作者:魏昶1;吴慧婷2;孔祥娜1;王海涛3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北京市东城区校医队伍建设实践与思考

    学校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场所.学校卫生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办学过程中,学校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真正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校医/保健教师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力军,是学校卫生服务的主要和直接提供者,承担着学校师生的疾病防治、食品安全、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等职责[1].

    作者:高爱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某校高中生校内运动性损伤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高中生日常运动性损伤常见的各种现象,为减少伤害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某校3个高中年级组学生1 698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生在各类型损伤中受伤人数普遍高于女生;各类型损伤的发生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擦破伤、踝关节扭伤、拉伤、挫伤、鼻出血、脱臼和骨折.结论 在学生运动中,要不断完善学校相关性运动管理工作,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安全、合理、有序地开展健身活动.

    作者:刁颖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山东省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及学业负荷状况

    目的 了解山东省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及学业负荷情况,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山东省城乡9-18岁中小学生29 76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持肯定态度,多数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城市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分别占81.10%,71.22%,73.60%;乡村分别占78.79%,75.85%,72.44%),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城市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分别占84.44%,74.91%,71.89%;乡村分别占82.38%,78.32%,79.60%);愿意参加长跑锻炼的学生所占比例较低.学生课余作业时间较长,体育锻炼和睡眠时间较少,学习负担较重.学生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是怕累、怕吃苦.结论 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改进体育教学,加强意志磨练,保证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和强度.

    作者:张迎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北京某大学医学生家庭状况对抑郁状态的影响

    抑郁是一种心境异常低落、不愉快的负性情绪状态,个体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会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1].有学者指出,抑郁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2].抑郁情绪在高校学生群体中也是经常出现的,且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3].

    作者:陈润滋;熊梦昀;张拓红;孙昕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国内集体机构突发水痘疫情疫苗保护效果Meta分析

    目的 评价水痘疫苗在我国托幼、中小学等集体机构内突发水痘疫情时的保护效果,为降低及控制集体机构水痘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0-2010年公开发表的国内学校和托幼机构水痘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的文献进行检索,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相符文献进行Meta分析.根据各文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一致性程度,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评估水痘疫苗的保护效果.结果 共检索到符合标准的8篇文献,7 261名调查对象,8次调查对象的水痘疫苗接种率从18.31% ~73.91%不等.随机效应模型的合并效应量RR合并=0.45(95%CI=0.30~0.67),水痘疫苗保护率PR为55%(95% CI= 33% ~ 70%).结论 托幼、中小学等集体机构在突发水痘疫情时,水痘疫苗可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

    作者:吴强松;高燕红;刘景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综合措施防控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视力变化情况,分析综合措施对防控学生视力不良的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东城区6所小学和6所中学的1 759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干预组710名,对照组1 049名.在干预组学生中采取包括健康教育、定期监测视力、坚持课间远眺和做好眼保健操在内的综合措施,对照组按照全区及学校的安排正常开展各种防近活动.结果 经过1a的综合措施干预,干预组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比干预前升高6个百分点,对照组升高6.6个百分点;干预组学生的视力不良新发率低于对照组,视力不良恢复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控”为基本原则在中小学持续开展学生视力不良防控工作.

    作者:石晓燕;潘勇平;高爱钰;魏颖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福建省2000年与2005年12岁儿童恒龋状况比较

    目的 了解福建省12岁儿童的龋病发展状况和趋势,比较2005年与2000年该年龄组恒牙患龋情况,为龋病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于2000年及2005年对福建省12岁儿童恒牙患龋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其中2000年使用5号尖探针进行检查,2005年则先后使用CPI探针和5号尖探针对同一人群进行检查,比较2次调查结果.结果 2005年使用CPI探针与2000年使用5号尖探针检查结果比较,2005年的龋均和患龋率都低于2000年(P值均<0.01);2次使用5号尖探针检查结果比较,2005年的龋均和患龋率都高于2000年(P值均<0.01).结论 福建省12岁儿童的恒牙患龋情况呈升高趋势,应加强龋病预防保健的力度.

    作者:林挺;冯岩;丁林灿;赵爱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安徽省2004-200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目的 了解安徽省2004 - 200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点,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2009年安徽省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进行整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 - 2009年安徽省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48起,发病人数为11 321例,死亡4例;事件类型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87.1%),主要为呼吸道传染病暴发;发病主要集叶在乡村学校或中小学校;高峰出现在3 -6月和9-12月.结论 安徽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高发趋势,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好发场所.应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及对策.

    作者:邢秀雅;陈叶纪;刘永孝;邓舒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烟台市大学生性观念及网络影响因素评价

    目的 了解网络色情信息对大学生恋爱观念和性行为的影响,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应答技术(RRT)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分层整群抽取的烟台市医学相关专业大学生1 287名进行调查.结果 1 a内浏览色情网站的比例及其95%可信区间男、女生分别为62.59%(57.99% ~67.18%),28.11%(25.09% ~3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习较差学生浏览率显著高于学习优秀学生;有恋爱经历者浏览率较高.不论男生还是女生,主动浏览色情网站均与性观念的保守程度有关,性观念越开放,主动浏览色情网站率越高.结论 浏览网络色情会明显改变大学生的性观念;可利用学生浏览色情网站比例制定相应控制措施.

    作者:张桂芝;董兆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承德市大学生健康不良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健康不良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自编的健康问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承德4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吸烟、饮酒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大学生对健康不良行为的了解率为68.34%;饮酒报告率为15.2%,吸烟报告率为8.3%,不良上网行为报告率为8.42%,不良饮食行为报告率为52.85%,不同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主要影响因素是单亲家庭、饮酒、居住在市区;饮酒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性别、专业、家庭居住县城、学费来源、吸烟、打架行为.结论 大学生存在对健康不良行为认识不足现象.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相关行为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

    作者:张凤英;赵连志;米术斌;段一娜;周倩;郭玉芳;毛淑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北京市东城区学生营养午餐供餐单位带量食谱配制状况

    目的 了解东城区学生营养餐供餐单位周带量食谱状况和营养师配备情况,为提高学生营养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北京市东城区全部自办食堂、承包食堂和送餐公司共58家供餐单位营养师、营养分析软件配备情况、周带量食谱进行调查.结果 58家供餐单位学生营养午餐周带量食谱配制率为67.24%,承包食堂低(50.00%);所有带量食谱均未做到全部基本营养素达标,5种及以上基本营养素达标率仅占28.21%;钙、维生素C、核黄素均达标率为7.69%;供餐单位有资质的营养师(27.59%)和营养分析软件(56.90%)配备率低,且存在外聘兼职营养师现象.结论 学生营养午餐周带量食谱配制状况不尽人意,营养餐食谱营养素未做到科学合理均衡,应提高对学生营养餐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常态管理和监督.

    作者:李谡翊;贾春华;高爱钰;田秀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医学生和理工科学生生活技能教育模式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生活技能教育模式在医学生、理工科学生中的应用效果,为改善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北京市某医科大学和天津市某理工科高校开设生活技能教育选修课程,进行生活技能的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通过课程前后的问卷测试,评估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变化.结果 教育后,医学生和理工科学生心理社会能力自我评估均有明显进步,表示有很大进步的理工科学生多于医学生.学生情绪商测试中的总分、好、有能力、快乐4个方面得分均高于教育前,总得分低于平均值的学生效量减少,高于平均值的人数增加.医学生和理工科学生心理社会能力评分中的情商总分、有能力、快乐以及亚分类中的动机、生活满意度等均显著提高(P值均<0.05).与医学生相比,理工科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改善的方面更多,评分提高程度也更为明显.结论 生活技能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理工科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

    作者:吕晓静;马迎华;吕晓辉;庄丽丽;胡芳;李融;赵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我国乡村学生1985-2005年体格发育增长变化

    目的 分析中国乡村7~18岁学生1985 - 2005年体格发育变化,并提出针对性改善策略和建议.方法 根据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结合群体发育现状,调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原抽样框架,组建富裕乡村、一般乡村、欠发达乡村3个新群体,比较各性别-年龄组身高和BMI均值变化.结果 三群体平均身高都正向增长,提示我国所有乡村群体都步入生长长期变化轨道.全年龄段男女身高平均值,富裕乡村分别为7.2和5.6 cm,高于一般乡村的5.7和4.4 cm,更高于欠发达乡村的4.6和3.6 cm,呈梯次上升趋势.7岁身高和成年身高表现同.三群体BMI均值出现两极分化,为富裕乡村群体超重/肥胖流行、欠发达乡村依然面临营养不良现象等,奠定基础.结论 应根据不同群体在长期变化上的发展潜力和存在问题,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作者:季成叶;尹小俭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学前混龄和同龄班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比较

    目的 了解3~5岁混龄和同龄班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特点,为促进儿童情绪社会性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望京分园3~5岁儿童214名为被试,其中混龄班儿童86人,同龄班儿童128人.教师和家长分别填写情绪调节量表(ERC),共同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在教师评定的儿童情绪调节不稳定性和调节性上,3岁混龄班儿童比同龄班儿童情绪更稳定,5岁混龄班儿童比同龄班儿童情绪调节性更好.而且在混龄班中,5岁儿童比4岁儿童情绪更稳定,比3岁儿童自更好的情绪调节性,但是在同龄班中没有发现差异.在家长评定的儿童情绪调节的不稳定性和调节性上,各变基的主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均不显著(P值均>0.05).此外,家长和教师在儿童情绪不稳定性上的评价具有一致性,但在调节性维度上,家长认为孩子具有更好的情绪调节性.结论 混龄编班对于刚入园的儿童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有一定的帮助,并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异芳;徐翠凤;薄同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分类和回归树方法在定义吸烟高危中小学生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宁波市中小学生吸烟水平现状和有效识别吸烟的高危人群,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控烟教育和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宁波市6个区的29所中小学校9 04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尝试吸烟率为13.9%,4.5%的中小学生曾经抽完过一整支香烟,占尝试过吸烟学生的31.9%.19.2%的学生报告自己要好的朋友中至少有一人吸烟,81.9%的学生报告跟自己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中至少有一人吸烟.判别尝试吸烟者和整支烟抽吸者的CART模型的敏感性分别为84.7%和76.1%,同伴是否吸烟、性别和是否接触控烟公益广告是判别的预测指标.结论 该模型能够识别大部分高危人群,有助于开展针对性的青少年控烟教育和干预措施.

    作者:朱银潮;张涛;王潇怀;陈洁平;高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工作记忆特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常见的儿童神经精神疾病,以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行为为主要特征[1].执行功能缺陷被认为是ADHD的核心问题,主要存在反应抑制、厌恶延迟、时间知觉和工作记忆( working memory,WM)4个方面的异常.WM的缺陷似乎是重要的核心问题,罹及的主要环节是视空间工作记忆[ 2].从新近研究来看,ADHD的WM缺陷可能是额叶抑制功能缺陷的基础[ 3].

    作者:郭耀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周口市1~18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周口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乙肝综合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周口市10个县1 -18岁2 449人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 HBs).结果 周口市人群HBsAg、抗- HBs阳性率分别是2.29%和81.18%,HBsAg阳性率与1999年相比明显下降.结论 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能提高抗- HBs阳性率,降低HBsAg携带率,提高人群对HBV的免疫保护能力.

    作者:罗宏伟;蒋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