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耀光
目的 了解天津市小学生健康知识现状,为学校健康教育项目的制订及实施提供线索.方法 选取天津市城乡3所小学三~五年级学生1 179名进行同卷调查.问卷健康知识内容包括5类20题,对问卷得分及知晓率进行分析.结果 小学生对20个问题中的19个问题知晓率达到50%以上,其中7个问题的知晓率在95%以上.城市学生、男生得分较高,三年级学生得分低于其他2个年级.知晓率排前3位的健康问题分别是知道报警电话、科学运动、生吃瓜果要洗净,知晓率分别为99.7%,98.2%,97.6%.知晓率相对较低的问题有人体器官知识、预防营养不良、龋齿预防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7.3%,65.3%,24.1%.结论 应结合城乡、性别及年级对小学生实施学校健康教育项目.
作者:崔杉杉;席薇;戴伏英;高占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探索学生防治龋齿的有效途径.方法 选择研究要素基本相同的2所学校所有四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210人)和对照组(240人),对实验组学生及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问卷对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学生口腔卫生基本知识知晓率、正确刷牙率分别从79.52%,60.95%上升到89.71%,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龋患率、龋均分别从48.57%,1.81下降到22.5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腔保健健康干预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纠正不良行为,降低患龋率.
作者:王承维;李琼燕;胡国忠;韩蝶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高,导致人们社会生活的诸多变化,致使肥胖日益增多,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亦在逐年增高[1].儿童时期肥胖危害很大,不但导致身心疾患和生理功能障碍、影响学习能力,而且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部分肿瘤等提前发生[2].因此,深入研究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影响因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是有效控制儿童肥胖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作者:严志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Tourette综合征(TS)儿童学龄期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综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对150例6~11岁TS儿童和216例对照组儿童的行为特征进行评定,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TS儿童发生行为问题的风险较对照组大(OR=7.246),发生ADHD的危险性是对照组儿童的5.273倍.在行为因子异常方面,TS男童易发生分裂样、社交退缩、强迫性、多动和违纪(OR值分别为1.812,3.596,3.718,3.394,3.202),而TS女童易发生体诉、分裂样强迫和抑郁问题(OR值分别为1.268,5.679,3.6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症状严重程度及患病时间影响TS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OR =6.785,3.906).结论 TS儿童学龄期发生行为问题及患ADHD的风险较高.积极控制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有利于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作者:孙中运;衣明纪;冉霓;傅芃;冯雪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膳食质量状况,为开展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310名大学生进行回顾法膳食调查,采用修订的膳食平衡指数法(DBI-07)进行分析.结果 在310名大学生中,51.14%的人谷物摄入过量,46.5%的大学生蔬菜水果摄入量过低,只有1.14%的大学生奶类及豆类摄入量达到推荐量.修订的膳食平衡指数法DBI - 07用来评价大学生膳食状况,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结论 对大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营养教育,增加蔬菜水果、奶类、豆类和动物瘦肉类的摄入,以改善大学生的膳食质量.
作者:周昇昇;李磊;张丁;张书芳;叶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当前对于学生体质测试和研究主要侧重于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因素、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单独研究或不同地域民族的横向对比、不同时间阶段的纵向对比[1].且各项测试指标也已经相当完善成熟,各个项目的研究也已经深入具体,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
作者:陆大江;平杰;舒盛芳;代俊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肥胖和超重学生糖、脂代谢有关的生化指标特点及肥胖项目干预后的变化,为探索有效的肥胖干预效果评价指标提供依据.方法 在上海市健康示范学院抽取1所小学和1所初级中学,筛查出55名肥胖学生,在超重、正常学生中按肥胖学生的年龄、性别进行配对;然后在未开展健康示范的学校中按干预学校学生的年龄、性别分别确定肥胖、超重学生各55名.各组对象均用相同年龄、性别的1∶1配对t检验分析.检测生化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空腹血糖(FG)、空腹胰岛素(Fins)、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干预前,肥胖、超承学生的ALT、TG、空腹胰岛素、HOMA-IR均明显高于正常学生.ALT在肥胖、超重、正常学生分别为32,24,15 U/L,TG分别为1.03,0.92,0.80mmol/L,空腹胰岛素分别为14.70,12.34,5.97 IU,HOMA-IR分别为2.97,2.49,1.20.干预后,干预学校肥胖、超重学生的ALT、TG、空腹胰岛素、HOMA - IR均明显下降,肥胖组分别为20 U/L,0.90 mmol/L,11.93 IU,2.42,超重组分别为13 U/L,0.85 mmol/L,10.30 IU,2.05.同期对照学校干预后与干预前,肥胖学生ALT、空腹胰岛素、HOMA - IR明显上升,分别为32 U/L和26 U/L,20.76 IU和12.77 IU,4.57和2.56.结论 肥胖、超重学生中存在明显的糖、脂代谢紊乱.健康示范学校创建项目能有效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在减肥评估中,除体重指标外,可增加一些生化指标,如ALT、HOMA-IR.
作者:郭亚文;姜庆五;罗春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生活技能教育模式在医学生、理工科学生中的应用效果,为改善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北京市某医科大学和天津市某理工科高校开设生活技能教育选修课程,进行生活技能的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通过课程前后的问卷测试,评估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变化.结果 教育后,医学生和理工科学生心理社会能力自我评估均有明显进步,表示有很大进步的理工科学生多于医学生.学生情绪商测试中的总分、好、有能力、快乐4个方面得分均高于教育前,总得分低于平均值的学生效量减少,高于平均值的人数增加.医学生和理工科学生心理社会能力评分中的情商总分、有能力、快乐以及亚分类中的动机、生活满意度等均显著提高(P值均<0.05).与医学生相比,理工科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改善的方面更多,评分提高程度也更为明显.结论 生活技能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理工科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
作者:吕晓静;马迎华;吕晓辉;庄丽丽;胡芳;李融;赵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常见的儿童神经精神疾病,以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行为为主要特征[1].执行功能缺陷被认为是ADHD的核心问题,主要存在反应抑制、厌恶延迟、时间知觉和工作记忆( working memory,WM)4个方面的异常.WM的缺陷似乎是重要的核心问题,罹及的主要环节是视空间工作记忆[ 2].从新近研究来看,ADHD的WM缺陷可能是额叶抑制功能缺陷的基础[ 3].
作者:郭耀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抑郁是一种心境异常低落、不愉快的负性情绪状态,个体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会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1].有学者指出,抑郁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2].抑郁情绪在高校学生群体中也是经常出现的,且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3].
作者:陈润滋;熊梦昀;张拓红;孙昕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东城区学生的健康状况及防病工作效果,为开展学生防病工作提出指导意见.方法 将东城区2008 - 2009学年与2005-2006学年的体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东城[区学生营养不良、肥胖检出率均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视力不良检出率比3 a前下降了 2.89个百分点,仍随学段的升高而上升,高中学生处于较高的水平;沙跟和贫血检出率已降至较低水平;恒牙患龋率、龋均下降,龋齿充填率低于3 a前的水平.结论 东城区学生营养不良、肥胖和视力不良检出率仍呈上升趋势.应加强防控肥胖和近视等方面的工作.
作者:潘勇平;高爱钰;石晓燕;付鹏翀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校医队伍和卫生室的基本状况,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问卷对全区76所学校进行调查.结果 校医队伍年龄结构偏大,医学专业人员比例低,职称、待遇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校医按600∶1配备占77.63%,取得医疗资质的卫生室仅占25.00%,有住宿学生的学校卫生室比例占42.86%.结论 要加强校医队伍建设,尽快采取措施补充引进人才,按要求配备学校卫生人员.
作者:潘勇平;高爱钰;张欣;倪枫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视力变化情况,分析综合措施对防控学生视力不良的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东城区6所小学和6所中学的1 759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干预组710名,对照组1 049名.在干预组学生中采取包括健康教育、定期监测视力、坚持课间远眺和做好眼保健操在内的综合措施,对照组按照全区及学校的安排正常开展各种防近活动.结果 经过1a的综合措施干预,干预组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比干预前升高6个百分点,对照组升高6.6个百分点;干预组学生的视力不良新发率低于对照组,视力不良恢复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控”为基本原则在中小学持续开展学生视力不良防控工作.
作者:石晓燕;潘勇平;高爱钰;魏颖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危险行为的现状及其与自我和谐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问卷,对重庆市某高校大学生1 08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大学生15种危险行为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年级大学生5种危险行为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专业学科大学生在4种危险行为报告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的危险行为与自我和谐和应对方式相关(P <0.05或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大学生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总体自我和谐、消极应对、自我的刻板性.结论 应采取综合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总体自我和谐水平,减少消极应对方式,降低大学生危险行为的报告率和严重程度.
作者:陈凤琼;黄进;张华东;马爱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山东省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及学业负荷情况,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山东省城乡9-18岁中小学生29 76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持肯定态度,多数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城市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分别占81.10%,71.22%,73.60%;乡村分别占78.79%,75.85%,72.44%),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城市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分别占84.44%,74.91%,71.89%;乡村分别占82.38%,78.32%,79.60%);愿意参加长跑锻炼的学生所占比例较低.学生课余作业时间较长,体育锻炼和睡眠时间较少,学习负担较重.学生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是怕累、怕吃苦.结论 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改进体育教学,加强意志磨练,保证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和强度.
作者:张迎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网络色情信息对大学生恋爱观念和性行为的影响,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应答技术(RRT)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分层整群抽取的烟台市医学相关专业大学生1 287名进行调查.结果 1 a内浏览色情网站的比例及其95%可信区间男、女生分别为62.59%(57.99% ~67.18%),28.11%(25.09% ~3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习较差学生浏览率显著高于学习优秀学生;有恋爱经历者浏览率较高.不论男生还是女生,主动浏览色情网站均与性观念的保守程度有关,性观念越开放,主动浏览色情网站率越高.结论 浏览网络色情会明显改变大学生的性观念;可利用学生浏览色情网站比例制定相应控制措施.
作者:张桂芝;董兆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周口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乙肝综合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周口市10个县1 -18岁2 449人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 HBs).结果 周口市人群HBsAg、抗- HBs阳性率分别是2.29%和81.18%,HBsAg阳性率与1999年相比明显下降.结论 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能提高抗- HBs阳性率,降低HBsAg携带率,提高人群对HBV的免疫保护能力.
作者:罗宏伟;蒋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3~5岁混龄和同龄班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特点,为促进儿童情绪社会性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望京分园3~5岁儿童214名为被试,其中混龄班儿童86人,同龄班儿童128人.教师和家长分别填写情绪调节量表(ERC),共同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在教师评定的儿童情绪调节不稳定性和调节性上,3岁混龄班儿童比同龄班儿童情绪更稳定,5岁混龄班儿童比同龄班儿童情绪调节性更好.而且在混龄班中,5岁儿童比4岁儿童情绪更稳定,比3岁儿童自更好的情绪调节性,但是在同龄班中没有发现差异.在家长评定的儿童情绪调节的不稳定性和调节性上,各变基的主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均不显著(P值均>0.05).此外,家长和教师在儿童情绪不稳定性上的评价具有一致性,但在调节性维度上,家长认为孩子具有更好的情绪调节性.结论 混龄编班对于刚入园的儿童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有一定的帮助,并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异芳;徐翠凤;薄同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中国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现况,为进行高校饮食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阶段目的抽样和方便抽样混合的抽样方法,对中国7省市28所不同类型高校非毕业年级学生5 070名使用自编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内容主要为大学生人体质量指数、自我体重评价和不良饮食行为情况,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超重和肥胖者的比例为7.5%,所调查的几类不良饮食行为的报告率均超过30%,各类不良饮食行为报告率在性别、不同地域高校和不同类型高校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不同体型和不同自我体重评价的大学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中国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较普遍,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安维维;余小鸣;张芯;郭利娜;李英奇;王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陕西农村寄宿学校学生贫血率,为农村寄宿学校贫血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陕西省9个县66个农村寄宿学校的四年级学生共4 157名,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筛查贫血,分年龄、性别、寄宿和留守情况分析贫血分布及异质性.结果 中国农村寄宿学校学生贫血患病率高达22.56%,仍处于世界卫生组织贫血标准中的“中度”流行水平,12~13岁学生、寄宿及留守学生是患病率较高、程度相对严重的薄弱人群.结论 农村寄宿学校贫血问题仍很严重,进一步改善寄宿学校学生贫血状况任务仍然艰巨.
作者:罗仁福;张林秀;赵启然;易红梅;史耀疆;ScottRozelle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