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相关性分析

谭机永;邓砚;杨莉;黎静

关键词:疲劳, 职业, 适应, 心理学, 社会支持, 学生
摘要:目的 探讨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及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的相互关系,为高校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职业倦怠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特质应对方式量表,对分层随机抽取的广西1 477名高校青年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体育锻炼程度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差异多数有统计学意义.青年教师的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呈显著相关.结论 倡导体育锻炼可以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应对能力和社会支持,更好地应对职业倦怠.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学生浏览黄色网站与性行为性态度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暴露于黄色网站对已经发生性行为的大学生性行为、性态度的影响,为减少大学生的危险性行为,制定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5所大学艾滋病/性病行为干预研究基线调查.选择过去3个月发生性行为的大学生776名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因特网黄色信息暴露与大学生性行为、性态度的关系.结果 过去3个月发生性行为的学生中51.9%的男生和7.5%的女生暴露于黄色网站.暴露于黄色网站的男生更可能与多个性伴发生性关系(OR=2.45),商业性关系更为活跃(OR=6.48),性行为更频繁(OR=1.88),更多地在网上寻找性伴(OR =9.91)和网恋(OR =2.71),更多同意付钱发生性关系(OR=2.72);女生则更可能发生非固定性伴性行为( OR =4.48),一个时间段内与多个性伴发生性关系的更多(OR=2.30),为钱发生性关系的女生也更多(OR =5.72).结论 网上黄色信息暴露对有性行为大学生性行为、性态度产生了负面影响,校园性健康教育和艾滋病性病行为干预工作应特别关注暴露于黄色网站的已发生性行为的学生.

    作者:马瞧勤;丛黎明;潘晓红;蔡高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南京市2010年和2005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及肥胖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于2005年和2010年采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规定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器具,对南京市4 212名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使用2000年“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评价学生的营养状况.结果 2010年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和较低体重率(4.8%和36.7%)高于2005年(2.3%和32.5%)(P值均<0.05),但肥胖率2010年(9.3%)低于2005年(15.5%)(P<0.05);较低体重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P<0.05),肥胖率小学生高于中学生(P<0.05);超重率和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P<0.05);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城区高于乡村(P<0.05).结论 南京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总体为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并重,营养缺乏防控重点是中学生及城区学生,营养过剩防控重点是小学生、男生及城区学生.

    作者:马萍;刘洪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学生眼中的学校控烟工作现状与建议

    目的 了解北京市4所高中在校人员烟草使用情况,为学校控烟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意见.方法 采用典型的抽样法,在北京市选取2所示范学校以及2所普通校的2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所有被调查学生所在学校均存在学生在校吸烟情况,普通学校比示范学校严童.学校控烟宣传教育形式老化,教师在校吸烟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对于吸烟及二手烟对人体危害的知晓程度情况良好.对学生吸烟行为影响因素包括学校控烟环境的建设、学校控烟教育形式、学校对于学生吸烟的监管情况、学生的心理和社交情况.结论 学校控烟教育工作需要重视并亟待加强,校园内控烟环境建设有待改善.

    作者:曾子恒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在校中学生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生活技能教育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中的作用,为中学生艾滋病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青州市高中、初中学校各1所,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00名学生进行艾滋病、性病的有关知识培训,并在培训前及培训后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开展艾滋病、性病有关知识培训后,在校中学生对艾滋病的有关知识掌握有明显提高;对于防范艾滋病有信心、愿意接受更多的艾滋病知识、认为学校增加艾滋病教育非常重要的比例分别由培训前的59.8%,63.1%和91.8%提高到培训后的91.6%,90.5%和98.6%;培训后学生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培训前.结论 运用生活技能对中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知识水平,促进正确态度和健康技能的形成.

    作者:刘晓庆;刘洪庆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广州市小学生自杀行为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小学生自杀行为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小学生自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结合儿童期虐待问卷( CTQ - SF),对广州市10所小学的全体五、六年级小学生3 04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4%的广州市五、六年级小学生制定过自杀计划,1.3%的学生采取过自杀措施;多因素分析显示,父亲年龄大(OR=1.05)、重组家庭(OR=8.90)、被同学排斥(OR =1.47)、遭恐吓打骂(OR=2.48)等8个因素是小学生自杀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小学生自杀行为应引起社会的重视,家庭、学校及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刘伟;刘伟佳;张维蔚;林琳;吴家刚;麦锦城;何秀芳;杜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丹阳市2010年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丹阳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为学生健康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对2010年丹阳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丹阳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形态发育正常,6种学生常见病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视力不良、龋齿、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沙眼.城乡不同性别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发育评价比较,除中小学生体重下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种学生常见病患病率,除城乡中小学生肥胖率、男女生沙眼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城乡不同性别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而控制学生体重,减少超重、肥胖发生将是重中之重.

    作者:陈红芬;应洪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体系构建探析

    新课程改革以后,中小学健康教育陷入迷茫状态:有健康教育之名,无课程设置之实;体育教师无法承受《体育与健康》替代健康教育课带来的巨大压力,全面渗透的方针形同虚设;中小学校健康教育从课改前初具规模的独立课程进入到放任自由的时代.从目前中小学健康教育现状来看,主要是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健康教育实现的途径、形式、方法认识不清,更主要的是对中小学健康教育的片面性理解和对中小学健康教育体系的构成认识模糊.为认真开展好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笔者对中小学健康教育体系构成进行研究,其目的就是让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者和工作者对中小学健康教育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做到全员参与、全面落实,全方位、多形式的实施.

    作者:苏立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成都市中学生吸烟和被动吸烟3年追踪调查

    目的 分析成都市中学生吸烟行为,为针对性地制定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730名来自21所中学的一年级学生开展为期3 a的追踪问卷调查,分析其尝试吸烟率、现在吸烟率、规律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中学生尝试吸烟率、现在吸烟率、规律吸烟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尝试吸烟率从一年级的24.52%上升到三年级的43.29%,上升了76.55%;现在吸烟率从一年级的9.32%上升到三年级的19.45%,上升了108.69%;规律吸烟率从一年级的3.01%上升到三年级的6.85%,上升了127.57%.不同学校学生被动吸烟率呈波动趋势.结论 成都市中学生吸烟人数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应加大青少年控烟干预的力度.

    作者:王琼;魏咏兰;何燕;鹿茸;廖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广西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及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的相互关系,为高校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职业倦怠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特质应对方式量表,对分层随机抽取的广西1 477名高校青年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体育锻炼程度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差异多数有统计学意义.青年教师的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呈显著相关.结论 倡导体育锻炼可以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应对能力和社会支持,更好地应对职业倦怠.

    作者:谭机永;邓砚;杨莉;黎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新疆不同经济发展区域汉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比较

    目的 了解新疆不同经济发展区城汉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为评价不同地区汉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特点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省会城市(好片)、经济较发达地区(中片)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差片),共测试7 189名学生,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不同经济发展地区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状况与该地区经济发展近似呈正比例关系,基本趋势为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生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生.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生BMI指数多数年龄组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应组别.结论 新疆不同片区间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存在差异.

    作者:崔建军;毕存箭;杨俊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校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模拟演练及体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是由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据报道,甲流病毒主要攻击群体为青壮年,疫情主要以学校暴发为主[2].为进一步做好甲流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南京中医药大学于2009年8月3日,策划组织了甲流应急处置模拟演练.现将演练的过程与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正;傅雷;严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某大学2010年教职工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血脂代谢异常是动脉硬化重要的危险因素,而动脉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源,因此观察血脂水平可以更好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笔者对内蒙古大学教职工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为高校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仰艳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宁夏世行项目地区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病驱虫效果评价

    在我国农村肠道寄生虫病感染率较高,经济落后地区学生蠕虫感染率可高达50%[1],直接影响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威胁身体健康[2].同心、海原、西吉、泾源四县地处宁夏中南部地区,生存条件恶劣,均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是世界银行贷款卫生项目实施县.为探讨该县乡村学龄儿童寄生虫感染情况,笔者对2007 - 2010年四县小学生蛔虫感染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玲;赵锦霞;张志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大学生抑郁症与ABO血型的关系

    抑郁症是广义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不适感等相关症状,严重者可产生自杀意念和行为[1].在校大学生属于特殊的群体,生理和心理虽已高度发展但不完善,具有较为敏感、脆弱的特点,因而极易受到侵扰,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应该引起学校和家庭的注意.有研究显示,9.1%的大学生有自杀意念,而其大的危险因素是抑郁症[2-3].研究表明,抑郁症和人格、遗传等因素有关[4].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抑郁症和ABO血型之间的关系,为高校开展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奉水东;王冠琳;凌宏艳;周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新疆塔城市哈萨克族中小学生贫血现况调查

    为了解塔城市哈萨克族学生的贫血患病情况,为当地青少年的疾病防治提供依据.笔者于2009年10月对塔城市哈萨克族中小学生贫血情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根据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1]的要求,在塔城市区及所属也门勒乡、阿西儿哒斡尔族乡、阿不都拉乡的哈萨免族中小学校,按经济水平好、中、差3个等级抽取学校,将父母双方均为哈萨克族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经筛选后获得有效样本959人.

    作者:牛凤英;李凤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一起小学生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调查

    2010年3-6月河南省许昌市某小学发生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经采取有效措施,疫情得以及时控制.现将调查处置情况报道如下.1学校基本情况发生暴发疫情的许昌市某小学位于城区中心区域,占地面积22 644 m2,建筑面积13 000 m2,共有6个年级60个班级,在校学生3 566名.

    作者:阎亚林;张巧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上海社区中小学生步行安全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学龄儿童步行安全状况,为儿童步行者交通伤害的干预提供依据,降低儿章的伤亡发生率.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中心城区和边缘城区各3个区,在所选区内各随机抽取同一社区的小学、初中各1所,共抽取6所小学、6所初中3 884名学生进行儿童步行安全状况问卷调查.结果 64.3%的学生步行上下学,14.3%的学生第一次独自过马路年龄低于6岁;上学时过马路不能等待信号灯指示、放学后经常在外玩耍的学生分别为7.4%和23.0%,平时过马路不能停下来观察、没车就过的学生分别为6.8%,8.6%;学生步行或过马路时曾观察到人行道被占用、破损或缺失、绿灯持续时间短来不及过马路等问题;26.7%的学生感到步行或过马路时有困难,而在家、校附近步行没有安全感的学生分别有18.7%和29.6%.结论 社区学龄儿童自身及社区环境中存在诸多易引发道路交通伤害的危险因素,应根据儿童年龄、性别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行为干预.

    作者:周月芳;陆茜;罗春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西北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牙颌畸形调查

    目的 研究不同民族大学生牙颌畸形的情况,为牙颌畸型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口腔调查基本方法调查西北民族大学回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及汉族学生共3 019人的牙科审美指数(dental aesthetic index,DAI),包括切牙区拥挤,切牙区间隙,大上颌前牙不齐,大下颌前牙不齐,上颌前牙覆盖(超出),下颌前牙覆盖(超出),前牙垂直开颌,前后磨牙关系.结果 不同民族大学生牙颌畸形中,切牙拥挤、上颌前牙和下颌前牙大不规则3项指标检出率中,维吾尔族为35.84%,30.82%和34.41%,明显低于其他3个少数民族和汉族.其余5项指标的检出率在各民族中普遍较高,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北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牙颌畸形发病率均较高,应积极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

    作者:李志强;周建业;马力扬;苏雪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普通高校医院的功能定位与建设

    普通高校医院是高校内设的医疗机构,承担着维护师生健康、促进校园和谐和保障教学科研顺利进行的重要任务.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已全面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畴,高校医院提供社区医疗服务正在积极的推进过程中.此外,高校规模的扩大使学校原有的格局发生变化,校区增加、学生增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传染病的流行爆发概率增多.在新形势下,普通高校医院如何进行功能定位关系到怎样为师生做好医疗保障服务,也关系到高校医院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笔者对普通高校医院功能定位与建设进行了思考和探讨,以期为校医院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钱伊凡;项红雨;洪虹;陆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苏州市中学生抑郁现患率调查

    目的 了解苏州市中学生抑郁现患率及其特征,为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以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为筛选量表,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 - Ⅳ)为诊断工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苏州市城乡25个中学的初一至高三的在校学生共18 420人,进行抑郁发生率的现况调查.结果 苏州市中学生抑郁检出牢为4.6%,不同性别、年级、年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苏州市中学生抑郁现患率较高,应引起高度关注.

    作者:石阶瑶;沈洁;徐勇;张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