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城市儿童1998年和2008年食物喜好及购买情况比较

胡小琪;张倩;张俊黎;杜琳;宋文东;马冠生

关键词:饮食习惯, 进食, 对比研究, 儿童, 青少年, 城市
摘要:目的 分析中国部分城市1998-2008年儿童食物喜好及食物购买的变化,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1998年和2008年在广州等城市开展的儿童饮食行为现况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2次调查均采用三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选取8 ~14岁儿童6 189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其对食物的喜好特点及食物购买的信息.结果 儿童有特别喜欢吃某种食物的比例从1998年的78.9%下降到2008年的69.6%,有特别不喜欢吃某种食物的比例从65.5%下降到51.7%.喜好水果类的比例下降了11.3%,喜欢零食(不包括饮料)类的比例上升了9.9%.仍有40.0%的儿童特别不喜欢吃蔬菜.10 a间总是与家人一起购买食物的比例基本不变,而从不与家人一起购买食物的比例从2.4%上升到4.1%.结论 城市儿童中仍存在不合理的食物喜好倾向,参与食物购买的情况10 a间变化不大.仍需加强儿童及其看护人的健康教育,从小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高中生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艾滋病教育效果评估

    目的 了解项目学校开展的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参与式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的效果以及目前高中生艾滋病相关的知识、态度和技能现状,以更好地促进学校预防艾滋病工作的开展.方法 采用封闭式问卷,于2008年6-7月对随机分层整群抽取的8个项目省的18所高中共2 280人进行调查.结果 项目学校高中生的“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调查”中的8条核心指标知晓率为78.8%,明显高于非项目校学生的61.0%;项目学校高中生对艾滋病病人不歧视态度拥有率为83.5%,明显高于非项目校学生的67.7%.从项目学校总体的现况来看,以知识、态度、技能总分的60%作为衡量学生合格与否的标准,项目学校高中学生技能的平均合格率较低,仅为68.4%.结论 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参与式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的效果明显,但技能发展不足,提示今后的项目工作应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作者:庄丽丽;马迎华;吕晓静;李融;胡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广东高中生健康素养水平及相关分析

    目的 了解广东高中生健康素养知识和理念、行为、技能水平及其关系,为提高中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卫生部编制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广东省1 747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广东高中生健康素养内容的正确回答率为65.6%,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三方面问题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68.8%,60.1%和69.8%.正确回答率低于40%的项目为“成年人饮酒日饮用量”(13.4%)、“孕妇产前检查次数”(16.3%)、“对四害传播疾病的认识”(11.0%)、“肺结核病病人可以享受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32.1%)、“癌症早期信号的认识”(20.6%)、“成年人食用盐日摄入量”(26.3%)、“认识药品说明书”(34.5%).健康知识和理念与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知识和理念与健康技能、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与健康技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3,0.437,0.438.结论 广东高中生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三方面健康素养存在正相关关系.

    作者:许雅;叶小华;曾转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苏州市中学生抑郁现患率调查

    目的 了解苏州市中学生抑郁现患率及其特征,为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以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为筛选量表,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 - Ⅳ)为诊断工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苏州市城乡25个中学的初一至高三的在校学生共18 420人,进行抑郁发生率的现况调查.结果 苏州市中学生抑郁检出牢为4.6%,不同性别、年级、年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苏州市中学生抑郁现患率较高,应引起高度关注.

    作者:石阶瑶;沈洁;徐勇;张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义乌市学龄前儿章850名的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经济状况、抚育因素、生活环境因素等.采用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结果 义乌市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率为24.9%,影响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主要有家庭人均月收入(OR=1.22,95%CI=1.01~1.47)、母亲生育年龄(OR =0.95,95% CI =0.91 ~0.99)、哮喘(OR =2.05,95%CI=1.15 ~3.68)、佝偻病(OR=3.91,95%CI=1.88 ~8.13)、零食(OR=1.54,95%CI=1.18 ~2.02)、孩子平常出行的交通方式(OR=1.34,95%CI=1.03~1.74)、同住者是否吸烟(OR=1.59,95%CI=1.16 ~2.20).结论 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来自多个方面.应建立良好健康习惯,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邹艳;金洪星;王荣山;金培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广东农村留守学生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由于不能直接得到父母的温暖和照顾,对健康成长会产生不利影响[1].为了解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课题组于2010年10 -11月在广东省韶关南雄市、茂名化州市和肇庆怀集县开展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夏燕琼;秦祖国;苏胜华;刘贵浩;汤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措施探讨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深化,以求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安全的饮食.当前,在各级政府和卫生、教育部门的重视下,高校食品安全管理的总体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然而学生群体食物中毒事件仍时有发生.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认为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关键在于人,重在落实.

    作者:曹朝清;杜楠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目的 了解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为开展睡眠相关心理咨询和辅导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景指数量表(PSQI)和Zuckerman - Kuhlman人格量表(ZKPQ),对随机抽取的杭州市某大学12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中低睡眠质量者23名,占总体调查人数的19%;男、女生在PSQI总分及各成分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睡眠质量组在神经质-焦虑维度的得分高于睡眠质量正常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较差组的神经质-焦虑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较好组;睡眠时间与一般感觉寻求、日间功能障碍与冲动特质维度具有相关性.结论 部分大学生的睡眠质量较差,且与神经质、冲动感觉寻求等人格特质相关.建议开展基于人格特征的心理咨询和疏导,以更有效地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俞蓉蓉;徐云;许丹;李晓;林良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北京市中学生性行为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对自身以及社会有着直接的或潜在的危害[1],其中无计划性、无保护性和不安全性行为导致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危险显著增加、少女怀孕及生殖健康疾患增多等,给青少年的终身健康带来严重危害[2].根据全国艾滋病/性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年报[3 ]显示,2010年全年中国的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中,学生占总报告病例的1.57%,由此可见学生的安全性行为问题不容忽视.

    作者:吕若然;徐征;滕立新;孙颖;高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丹阳市2010年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丹阳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为学生健康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对2010年丹阳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丹阳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形态发育正常,6种学生常见病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视力不良、龋齿、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沙眼.城乡不同性别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发育评价比较,除中小学生体重下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种学生常见病患病率,除城乡中小学生肥胖率、男女生沙眼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城乡不同性别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而控制学生体重,减少超重、肥胖发生将是重中之重.

    作者:陈红芬;应洪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西北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牙颌畸形调查

    目的 研究不同民族大学生牙颌畸形的情况,为牙颌畸型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口腔调查基本方法调查西北民族大学回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及汉族学生共3 019人的牙科审美指数(dental aesthetic index,DAI),包括切牙区拥挤,切牙区间隙,大上颌前牙不齐,大下颌前牙不齐,上颌前牙覆盖(超出),下颌前牙覆盖(超出),前牙垂直开颌,前后磨牙关系.结果 不同民族大学生牙颌畸形中,切牙拥挤、上颌前牙和下颌前牙大不规则3项指标检出率中,维吾尔族为35.84%,30.82%和34.41%,明显低于其他3个少数民族和汉族.其余5项指标的检出率在各民族中普遍较高,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北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牙颌畸形发病率均较高,应积极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

    作者:李志强;周建业;马力扬;苏雪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武汉某高校大学生伤害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伤害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导致青少年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1].伤害是儿童青少年的首位死因,而学生是伤害的高危人群[2].笔者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大学生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许珊丹;向兵;曾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太原理工大学生自我和谐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自我和谐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个体心理健康与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基础[1].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面临学业压力、就业问题、独立与依赖、性的国惑、人际关系、择偶婚恋等方面的问题,容易导致其迷茫困惑.性文明可以促使社会稳定发展,长治久安;而性愚昧、性禁锢、性混乱、性疾病则可导致个人毁灭、家庭解体、社会动乱[2].针对青春期大学生,采取渐进的教育方式,适时、适量、适度进行性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3].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观察了解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范舒云;张彩峰;梁海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当前大学生健康保障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作为国家发展后备人才的大学生,其健康必须得到切实保障.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使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大学生的健康保障力度却没有同步跟上[1].政府对大学生的医疗经费拨付仍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水平,且只有计划内招生的学生才有此享受,计划外招生和地方办高校的学生则没有该项拨款[2].200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3],开始大学生医改工作.现代生活方式与食品、环境等问题导致当今大学生的健康面临着各种挑战,也对大学生的健康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大学生的健康保障需要政府、学校和学生各方共同努力,多管齐下.

    作者:蒋华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河南省1991-2010年学生超重肥胖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省城乡7~22岁在校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发生及发展变化状况,为学生肥胖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河南省1991,1995,2000,2005及2010年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对其中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1991 -2010年河南省学生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在年龄、城乡、性别和整体上均呈现出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长的趋势,超重、肥胖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40%和9.32%;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呈现出城市高于乡村、男生高于女生的规律,但1995年后乡村超重和肥胖的年增长速度超过了城市学生;无论城乡还是学段,学生肥胖年均增长率均高于超重,且乡村部分学段学生的超重、肥胖年均增长率高于城市;速度增长快的为城市大学生,年均增长率高达14.50%.结论 营养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应及时跟上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动员家长、学生积极参与,为学生提供合理的膳食,促进学生健康饮食行为习惯的养成.

    作者:何健;杨汴生;孙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宁夏世行项目地区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病驱虫效果评价

    在我国农村肠道寄生虫病感染率较高,经济落后地区学生蠕虫感染率可高达50%[1],直接影响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威胁身体健康[2].同心、海原、西吉、泾源四县地处宁夏中南部地区,生存条件恶劣,均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是世界银行贷款卫生项目实施县.为探讨该县乡村学龄儿童寄生虫感染情况,笔者对2007 - 2010年四县小学生蛔虫感染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玲;赵锦霞;张志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广州某高校医学生膳食营养状况

    目的 了解广州市医学生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为指导合理膳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24h膳食回顾法,对广州市某高校461名医学生进行膳食调查.结果 男、女生水果与奶类摄入量,女生谷类摄入量和男生蔬菜摄入量偏低,蛋白质、脂类、尼克酸、抗坏血酸、铁和磷基本能满足人体需要,但能量、膳食纤维、钙、维生素A、硫胺素和核黄素的摄入量不足,钙磷比例偏低.男、女生每日三餐能量分布不平衡,早餐能量摄入量偏低,晚餐能量摄入量偏高,膳食结构不合理.结论 医学生膳食结构及营养水平存在较多问题,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广泛的营养健康教育.

    作者:张少莲;叶菊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不同学历层次医学实习生职业认同感比较

    目的 了解医学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实习生职业认同感的差异,为医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安徽省某医学院469名临床实习的医学生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学医的原因和现状评估、医学生协作或交流情况、医学生个人感受等,按照分组进行分项登记和统计.结果 3组实习生在选择学医原因、学医具体动机、继续深造与否、与患者沟通能力、与同学教师相处能力、协作精神、学医是否有助于朋友交往、患者的依赖感、对待挑剔的态度、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学医是否令人羡慕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研究生更加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和与师生的相处能力及协作精神等方面明显强于专科生和本科生;专科生学医更主要是便于找工作,同时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愿望也为强烈.在路人遇到困难时,大部分医学生能够进行救助,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学历层次医学生在职业认同感方面有明显不同,研究生在大多数方面强于本科生,本科生强于专科生.

    作者:张振华;王秋霞;靳艳艳;熊自忠;李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合肥市2005-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目的 了解合肥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处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网络直报系统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库,描述并分析合肥市2005 - 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结果 2005-2010年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3起,一般事件21起,未分级事件52起,分别为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类事件;传染病类事件为主,占86.30%.4-5月为发生高峰,占50%;小学和中学占80.82%;各地区事件分布不平衡,农村报告事件起数占43.83%,城市占56.17%.结论 以传染病为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学校卫生工作的突出问题.疫情报告是否及时、病例隔离措施是否落实及强化免疫措施的采取是影响疫情处理效果的关键.

    作者:吴金菊;胡明霞;张俊青;刘怀珠;赵科伕;吴思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广西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及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的相互关系,为高校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职业倦怠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特质应对方式量表,对分层随机抽取的广西1 477名高校青年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体育锻炼程度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差异多数有统计学意义.青年教师的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呈显著相关.结论 倡导体育锻炼可以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应对能力和社会支持,更好地应对职业倦怠.

    作者:谭机永;邓砚;杨莉;黎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师范类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分析

    目的 考察师范类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为师范类大学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和“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随机整群抽取的贵州省3所普通高等师范院校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在学习适应性方面,除学习动机外,其余男、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生均高于女生;师范类大学生学习能力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学习态度与管理倾向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结论 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对师范类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都具有明显的预测力和影响力.

    作者:潘运;全小山;林伟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