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虹;夏薇;周雪;张昭;梁爽;武丽杰
目的 了解徐州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及其变化情况,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拱依据.方法 分别于2004年和2008年对徐州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进行调查,并对2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青少年对自已体重采取的健康相关行为报告率上升的有:为控制体重而锻炼、为控制体重而控制食物摄入、为控制体重而节食24 h或更长,认为自已体重不合适的比例下降;体育锻炼和骑车违章危险行为的报告率上升的有:过去1 a去过没有安全措施地方游泳、经常骑车双手离把、骑车带人,过去7 d每天运动不到1 h、骑车闯红灯、乱穿马路的学生比例下降;在物质滥用危险行为中,尝试吸烟、过去30 d吸过烟、喝过酒、曾使用过摇头丸、大麻等毒品比例普遍上升;网络成瘾危险行为中,希望增加上网时间、隐瞒上网的比例下降,因上网而不能完成作业或逃学的比例上升.结论 青少年部分危险行为报告率呈下降趋势,但在骑车违章、烟酒等物质滥用行为方面还需要加以干预.
作者:葛小伍;薛诚;肖辉;吴玲;苗升浩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不同心理健康状况中学生的睡眠质量状况,为改善中学生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方法,按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共抽取有代表性学校11所中学生3 975人.采用 KesslerPsychological Distress Scale量表(K10)、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调查表调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睡眠质量的调查.采用疲劳量表-14调查中学生疲劳现况.结果 随着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降低,PSQI各成分的得分均呈现增加的趋势.29.7%中度抑郁心境的中学生有睡眠质量问题,约51.2%重度抑郁心境者有睡眠质量问题.有自杀意念、自杀行为者PSQI各成分得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和无自杀企图者.34.1%有自杀意念和40.5%有自杀行为的中学生有睡眠质量问题,而有自杀行为的中学生的PSQI各成分得分均高于有自杀意念的中学生.K10得分、自杀意念、自杀行为以及疲劳量表-14得分与PSQI各成份及总分均呈显著相关.结论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睡眠质量之间密切相关.早期治疗失眠、提高睡眠质量对于防治精神障碍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俊平;孙彩虹;夏薇;张旭;梁爽;武丽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学校由于人口密集、学生密切接触、易感人群集中,成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易发场所 [1],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已成为各级卫生部门的重要任务.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2],进一步明确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标准和范围,规范了各地突发事件的报告.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现对泰州市2006-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期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罗锋;何义林;朱中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视觉是人类感知外界环境的重要途径,顺着他人的视线方向观察事物是一种重要的通过他人而学习的能力.注视跟随是婴儿期建立起来的第1种物体主焦点的社会交互作用,是婴儿在1岁期间建立起来的主要文瓦技能之一,是后续发展(包括语言和社会认知)的基础.
作者:唐绍庚;唐锡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江都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江都市2004-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8年江都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起,均为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以12月至次年3月为高峰(计15起),占75.0%;事件起数与发病人数均以小学居多,分别占70.0%和90.4%.从首例发病到信息报告时间中位数为15 d,事件持续时间中位数为21 d;首例发病到信息报告时间与事件持续时间相关系数为0.555(P<0.05).结论 江都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呼吸道传病为主,但疫情报告时间滞后,应加强监测、及早报告,以便有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处置.
作者:刘剑;赵万怀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中学生肥胖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为开展肥胖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静安区2所初中、2所高中的2 111名学生,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出生体重≥3.5 kg的占22.5%,肥胖组、非肥胖组分别占27.0%,22.1%;母亲超重、肥胖的分别占12.3%,3.7%,父亲超重、肥胖的分别占25.5%,6.3%,哮喘检出率为12.0%,肥胖组、非肥胖组分别占15.6%,11.7%.早餐情况:1周早餐次数≤5次的占18.0%,肥胖组、非肥胖组分别占21.4%,18.0%;晚餐情况:进食速度<20 min的占35.5%.肥胖组、非肥胖组分别占35.2%,35.8%;与2003年调查结果比较,除哮喘检出率外均有所上升;食品情况:喜欢油炸食品、肉类的分别占24.0%,39.9%,而2003年分别占71.7%,73.5%.夜宵食用情况:88.6%的学生曾经食用夜宵,肥胖组、非肥胖组分别占81.8%和89.1%.结论 通过干预,喜欢吃油炸食品、肉类的行为有所减少,但是大出生体重、父母亲超重肥胖、不吃早餐的有所上升.哮喘、进食快等危险因素仍不同程度存在.晚间适量食用低脂夜宵对长时间作业的学生顶防肥胖足有保护作用的.
作者:郭亚文;姜庆五;高洁;陈毅琼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口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心理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对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产生影响 [1-3].为了解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及影响程度,为在教学工作中加强教育管理、探索教育创新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课题研究对某高职护理专业856名女大学生学习成绩与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邢华燕;何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减少或避免传染病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的爆发与流行,平顾山市湛河区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对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疫苗流行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后,该区进一步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现将该区2008年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任宏伟;陈胜利;杨建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初步探讨睡眠问题中学生的反应控制力和持续注意力的特征,为改善中学生的睡眠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对27名有睡眠问题的中学生和27名正常中学生进行视听整合连续操作测验(IVA-CPT).结果 睡眠问题中学生视、听觉注意力商数和视觉反应控制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睡眠问题中学生听觉反应控制商数低于对照组中学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睡眠问题中学生存在较差的反应控制力和持续注意力不足.应加强对睡眠问题中学生的关注,避免影响中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作者:孙彩虹;夏薇;张旭;周雪;梁爽;武丽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为了解学生被动物伤害的特征,笔者对2003-2007年常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犬伤门诊1 672例学生动物伤害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韩成星;付关华;占庄雄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医科大学新生抑郁情绪状况及其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为医科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某医科大学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自愿参加研究的本科一年级学生821名,其中男生284名,女生537名,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试.结果 医科大学新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3.4%;不同抑郁水平学生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及自我灵活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自我和谐中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影响个体的抑郁水平.结论 不和谐的自我可能会引发个体的抑郁情绪.
作者:赵淑娟;王卫平;张淑媛;姜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温州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点,为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2007年温州市各县(市、区)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资料进行汇总.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4-2007年温州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报告176起,报告发病数9 709例.其中传染病疫情142起,报告发病数8 667例,分别占总数的80.68%和89.23%;传染病疫情明显多于食物中毒事件.农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144起)明显多于市区(3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是小学,以3-6月和9-12月为高发月份.结论 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传染病暴发的高发场所,农村为多发地区.教育和卫生部门应予以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保护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
作者:周祖木;魏晶娇;林丹;项方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会华市2006-2008年高考学生视功能状况,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6-2008年金华市参加高考的学生117 467名测定远视力,凡裸眼视力<4.8者采用主观插片验光测定球镜屈光度,对插片后视力仍不能矫正到4.8者进行眼底检查;采用俞自萍色肓图谱进行色觉检查.结果 参加高考学生视力<5.0的比例为89.76%(105 433/117 467),<4.8的比例为82.26%(96 628/117 467).女生视力不良率(94.02%)高于男生(87.16%),重点中学学生视力不良率(95.07%)高于普通中学学生(88.85%).屈光度≤4.00 D者占视力<4.8者的比例为74.95%(72 421/96 628).视力不能矫正者(弱视)占1.13%,其中远视占83.60%.色觉障碍检出率为2.99%.近视手术人数占全体学生的比例由2006年的1.39%增加到2008年的2.86%.结论 高考学生的视功能状况与高考专业的限制之间互相影响.
作者:许建平;许晨;倪卫子;陈根强;朱江洪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背养教育对改善少年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干预作用,为制定中小学生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乌鲁木齐市选择中、小学各2所,以小学二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营养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和测定血红蛋白评价营养教育的干预效果.结果 营养教育组所有年龄段学生营养知识、营养相关态度、良好膳食行为和血红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或自身相比均有著提高(P值均<0.05);但初中生和高中女生缺铁性贫血患病率的降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营养教育干预可以提高儿童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强化营养教育,积极推广食物强化和学生营养餐,是降低儿童少年缺铁性贫血患病率的根本措施.
作者:葩丽泽·买买提;乔万成;王辉;张俊;刘利红;阿斯娅·阿西;米娜瓦儿·安尼瓦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从当前我国艾滋病(AIDS)的传播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Ⅸ高流行的态势来看 [1],高校并非是艾滋病感染的重火区;就我心近艾滋病发生率的数字统计来看,高校也处在警戒值之下.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今艾滋病传播途径中,性传播所占比例高的严峻形势下,我们不要误认为艾滋病与纯沽的大学校园相距遥远,而是要肩负起责任和义务,动员各方面力量,共筑一道坚强防线,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袭大学校园,确保师生身心健康.处于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河池学院及其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及辖区艾滋病健康教育与防治工作.以下对构建高校和地方艾滋病预防控制联动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体会进行综述.
作者:熊翠欢;卢康智;韦劲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某高校大学生饮奶情况和不同饮奶方式对牛奶的耐受情况,为寻找合理的饮奶方式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从某高校抽取1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为每人提供准确称量的25 g奶粉(含乳糖6.25 g),进行4次不同饮奶方式的调查.结果 早餐空腹、早餐混食、止餐混食、正餐2 h后饮奶不耐受症状发生率分别为27.6%,23.7%,13.7%,23.7%.早餐空腹饮奶不耐受率高,正餐饮奶不耐受症状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6,P<0.05).结论 大学生对25 g奶粉普遍耐受,不同饮奶方式不耐受症状发生率不同.建议不要空腹饮奶.
作者:乔蓉;曾果;汪川;付佳;黄承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患者总数居全球第2位 [1].而在校中学生是结核病的好发人群.为关注中学生的健康素质,笔者于2004-2008年对开化县在校的中学生进行了全面筛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高松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自2009年3月墨西哥、美国爆发甲型H1N1流感后,疫情迅速在全球较大范围内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已于2009年6月11日将此次流感大流行级别提高到6级.我国自2009年4月30日起已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某工商大学校医院自9月17日-10月8日共收治发热病人多例,其中6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经综合对症支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现将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朱妮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消毒、隔离是幼托机构卫生保健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1],但又可能是幼托机构工作的薄弱环节.2008年我国发生手足口病流行,给幼儿造成巨大创伤.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在南京市浦口区幼托机构的发生和流行,依据<江苏省幼托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 和国家<消毒技术规范> [3],笔者于2008年3-5月对辖区内托幼机构的审内空气、教师手和幼儿玩具物品、餐具、茶具、毛巾的消毒质量进行检测,以了解浦口区公、私立幼托机构消毒质量以及管理人员对手足几病的重视程度.
作者:喻长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睡眠是人体的生理需要,足够的睡眠、良好的睡眠习惯是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育的重要保证.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体格发育、情绪、行为、认知及社会适应等各个方面.近年来,睡眠障碍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越来越常见,儿童睡眠障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关注的问题.为更好地了解儿童睡眠障碍,改变儿童睡眠现状,本文就睡眠障碍的定义和儿童睡眠障碍的流行现况、认知行为改变、影响因素以及防治进展简要概述如下.
作者:武丽杰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