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学生饮用奶与中小学生健康

李桂兰;高永清

关键词:乳制品, 健康状况,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学生
摘要:所谓学生饮用奶,实际上就是国际上统称的Sichool Milk(学生奶)[1],它是指在各国政府的支持下,通过专项计划,向学生提供的以新鲜原奶为原料生产的专用灭菌牛奶.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学生饮用奶与中小学生健康

    所谓学生饮用奶,实际上就是国际上统称的Sichool Milk(学生奶)[1],它是指在各国政府的支持下,通过专项计划,向学生提供的以新鲜原奶为原料生产的专用灭菌牛奶.

    作者:李桂兰;高永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模式的构建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生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压力不断加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异常情况时有发生.

    作者:杨贵英;唐平;程文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常州市小学生肥胖现状调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和体力活动的日渐减少,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倍受关注的社会性问题.

    作者:吕建中;华飞;黄晓燕;金叶;史明瑜;徐洪;王新宇;陈玲;高枫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章丘市中学课桌椅卫生学调查

    课桌椅是学校的必备教具.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长期使用不合适的课桌椅可引起脊柱弯曲和近视的发生.

    作者:赵全兵;聂桂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认知行为疗法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大学生抑郁情绪及抑郁状况,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成都理工大学130名存在一定心理困扰的学生作为辅导组,另外随机选取校内3个班10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我和谐量表(SCC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C)进行干预前后测试.结果 干预组自身的前测和后测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测辅导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后测辅导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干预组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转,干预效果是肯定的.结论 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在高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提升大学生认知水平、情绪调适和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等方面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许若兰;郭朝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8例疗效分析

    2005年1月以来,山东科技大学医院应用牵引和手法按摩,配合高、低频电疗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P)88例,并与牵引和手法按摩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显示前者显著优于后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门德良;李吉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小学生人格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中小学生人格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中小学生人格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湖北省2237名8~15岁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EPQ量表结果显示,男生P纬度得分为(5.20±2.25)分,高于女生的(4.75±19.7)分;E纬度和L纬度得分分别为(16.12±3.90)和(14.39±3.84)分,均低于女生的(16.44±3.92)分和(15.10±3.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女生大年龄组(13和14岁)L纬度得分较低,P和E纬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生大年龄组(13和14岁)N纬度得分较高.相关分析表明,家庭环境各因子与中小学生人格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文化、职业,父母的教育态度、教管方式,与教师、同学的关系,学校类型等因素影响中小学生人格发展.结论 中小学生人格的发展受家庭和学校的影响为明显,家长和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作者:杨宁;余毅震;李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学生群体性癔症处置的关键环节

    学生群体性癔症是一种对学校和社会稳定危害极大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在国内时有发生[1-4].其病因为某种外界因素,大多源于恐惧,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极大关系.

    作者:王素琴;李玉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河南658名初中生身体自我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身体自我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1].身体自我评价会影响个体自我评价的取向及体验,进而影响整体自我评价、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作者:魏俊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压力源及应对方式分析

    目的 了解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压力源和应对方式,探讨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减压方法,以保持她们的身心健康.方法 采用心理压力源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10名男、女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压力源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24.55%的护生具有较高水平的压力,其压力主要来源于就业、护理工作过于辛劳、社会对护理专业的看法和护理职业的高风险等方面.在压力应对方面,护生大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采用多的是通过工作学习或其他一些活动解脱、与人交谈、倾诉内心烦恼等方式.讨论 本科实习护生存在多种心理压力源,护理教育者应采取就业指导、巩固专业思想、给予心理支持等方法减轻其压力.

    作者:孙雪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体质测量中的心血管机能测量效度研究

    目的 探究提高心血管机能测量效度的方法,探索有效测量学生心血管机能的方案.方法 分析实验法和台阶指数法的关联性.结果 台阶试验和1000 m跑、12 min跑成绩之间无显著性相关,1000 m跑和12 min跑呈中等程度相关.在体质测量中,台阶试验和1000 m跑不可相互替代,现行的心血管测评方法存在效度问题,1000 m跑和12 min跑具有一定的互替性.结论 建议将<学生体质测量标准>中的心血管机能测量方案进行修改,用台阶试验和12 min跑(或1000 m跑)的成绩来综合评价男性学生的心血管机能.

    作者:孙庆彬;杜云;潘兰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小学生含氟涂料防龋效果观察

    龋齿是口腔常见病之一,尤其在儿童青少年中发病较高,不仅造成局部牙患,而且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全身健康,是学生六病防治的重点之一[1].

    作者:杨合灿;王岩;冯登;梁辉;刘洪宇;李田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铜川市中小学生2002-2005年营养状况分析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营养状况对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影响极大.营养不良可导致发育迟缓、贫血;肥胖可导致学生心理压力增大、学习成绩下降和性早熟,且肥胖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宋海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广州市某小学2起流感爆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小学生流感爆发的流行特征,分析爆发原因及所采取的防制措施,为控制爆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广州市某小学2次流感爆发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漱口液标本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分离到的病毒标本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分型鉴定.结果 2次爆发先后出现在3月和6月,共涉及33个班级,发病人数分别为93人和135人,其中29人(13-49%)2次均发病.3月爆发疫情采集的9份漱口液中,4份分离出流感病毒,型别鉴定均为B型;6月爆发疫情采集的7份漱口液中,4份分离出流感病毒,型别鉴定均为H1N1型.结论 疫情初期报告、及时隔离病人是控制流感疫情的关键,学校学生流感监测与报告系统需要加强.

    作者:李铁钢;刘于飞;秦鹏哲;王玉林;何丽娟;刘维斯;杨智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南宁市民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学生蛲虫感染状况调查

    蛲虫病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常伴随烦躁、失眠、厌食、磨牙、夜惊、消瘦等症状,严重影响儿童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梁裕芬;周德喜;陈海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兰州市城关区7~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兰州市7~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卫生措施和评价相关干预效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兰州市城关区52所学校(高中1所、初中11所、小学40所)7~18岁儿童青少年为对象,对所有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胸围、脉搏测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男生生长高峰期出现在12~13岁,高峰期的生长速度达到每年6.8 cm;女生的生长高峰期出现在11~2岁,高峰期的生长速度达到每年6.6 cm.男、女生体重增长高峰均出现在12岁.且体重增长曲线无交叉.男、女生胸围在16岁以前持续增长,13~15岁男、女生平均胸围水平一致.结论 兰州市城关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符合一般规律,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发育不均衡现象.

    作者:魏学玲;李盛;马丽莉;杨甲禄;王振全;张本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如东县某中学学生预防狂犬病相关知识调查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人狂犬病,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1].全球狂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2].

    作者:王春黎;赵亚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山东省中小学生体质量指数及营养过剩情况20年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1985-2005年山东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及超重、肥胖检出率的长期变化趋势,为控制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1985,1995和2005年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计算城乡7~18岁中小学生的体质量指数(BMI),采用<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进行超重和肥胖筛检.结果 1985-2005年的20 a间,山东省儿童青少年BMI明显增长,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分别平均增长2.57,1.46,1.71和0.93 kg/m2.1985,1995和2005年7~18岁超重总检出率城男分别为3.08%,11.94%,17.53%,城女分别为2.68%,7.17%,10.53%,乡男分别为0.74%,3.11%,11.04%,乡女分别为1.50%,2.61%,7.01%;肥胖检出率城男分别为0.52%,5.28%.14.48%,城女分别为0.30%,3.22%,6.81%,乡男分别为0.03%,0.56%,7.09%,乡女分别为0.11%,0.22%,4.72%,均呈不断上升趋势.结论 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采取政府参与、多部门协作的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张迎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女大学生月经性偏头痛的治疗与预防

    月经性偏头痛是一种与卵巢周期变化有关的特殊类型的偏头痛,占女性偏头痛的60%以上,常发生在月经期前1~7 d、月经期或月经后1~2 d,经期头痛加重,每月发作1次或1次以上,往往有家族遗传史[1-2].

    作者:万同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某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

    依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第三状态检测标准,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已相当普遍,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1-2].亚健康是身体的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处理得当可转化为健康;反之则易患病.

    作者:陈叶坪;麻晓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