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不同错(牙合)畸形类型和程度对其焦虑与抑郁的影响

龚向阳;姚征宇

关键词:口颌系统畸形, 焦虑, 抑郁, 对比研究, 学生
摘要:随着成人正畸技术的不断提高及普及,大学生错畸形接受正畸治疗者越来越多.在临床中,常有错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症状.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耳穴压丸治疗大学生失眠症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耳穴压丸治疗大学生失眠症的临床效果,为提高大学生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126例患失眠症的大学生随机分为耳穴压丸组(治疗组)68例和药物组(对照组)58例.耳压组采用耳穴压丸疗法,每3d1次,3次1个疗程;药物组口服舒乐安定片,每晚睡前1~2mg,服用7d后停2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耳穴压丸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压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药物组有5例出现白天困倦、影响学习的状况.结论 耳穴压丸治疗大学生失眠症安全、有效.

    作者:张帼雄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西南地区大学生性教育现状研究

    目的 了解西南地区高校性教育现状,为进一步加强与完善高校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胡珍编写的<大学生性知识与性教育调查问卷>对西南地区4所不同类型高校866名大学生接受性教育的现状及对高校性教育的评价进行调查.结果 32.2%的大学生在高校没有接受过任何性教育;58.2%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性教育内容太保守;15.4%的大学生对高校性教育持完全肯定态度;男女大学生在对高校性教育内容认识上差异显著,女生倾向于性知识普及教育,男生倾向于性安全教育;52.9%的大学生认为高校进行性教育的主要方式应为开设性教育课,同时提出了举办相应的讲座、提供适合的读物与资料以及性教育穿插在思想品德课中等多种方式.结论 我国西南地区高校性教育现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高校性教育在加大普及力度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与提高.

    作者:张德美;朱德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北京市丰台区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现状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丰台区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及卫生保健人员现状,为进一步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自制调查表,对北京市丰台区242名中小学校卫生保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近50%的中小学校缺乏卫生保健人员,专职人员比例过低,44.4%的小学校未设医务室/卫生室/保健室;入学查验接种证和记录预防接种史工作有待提高;多数学校无卫生防病专用资金.卫生保健人员年龄构成偏大,工作能力普遍较差,传染病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对工作条件和收入表示不满的人数均超过50%.结论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丰台区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水平和卫生保健人员素质.

    作者:张建军;杨军勇;任旭锴;张晓华;陈黎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等院校大学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体会

    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性疾病之一,艾滋病的流行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国家经济损失不可估量.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经过散发期、局部流行期,现已转入广泛流行期.

    作者:石爱华;毛亚杰;史长英;孟令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武警部队新入伍大学生集训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目的 了解武警部队新入伍地方大学生集训前后的生活质量状况,为科学开展部他学员集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分别于集训前后对武警集训新入伍大学生423人在进行团体评定.结果 地方入伍大学生集训前后生存质量测定简表中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结论 集训后新入伍大学生生活质量都有所提高,但其环境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偏低.应对他们采取与新入伍战士不同的管理方式.

    作者:刘淑红;徐海环;赵明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性别一直是决定个人身份及其与他人交往关系的主要因素 [1],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认为,拥有男性特质的男性与拥有女性特质的女性具有健康的心理[2].

    作者:余小芳;毛健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一起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饮水机引起的中毒事件分析

    2006年8月5日,西宁市某职业中学相继有10余名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症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确诊为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饮水机引起的中毒事件,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瑞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视空间即时加工能力研究

    目的 探明汉语阅读障碍(RD)儿童图画知觉过程的视觉即时加工特点,为相关理论的完善和针对性矫治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眼动仪,分别记录19例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对3幅风景图画知觉过程的眼动数据,分析关于注视和眼跳相应的7项眼动指标.结果 3幅图画的结果比较,首次注视时间、平均注视时间、平均眼跳幅度、眼跳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图2的首次注视时间长,平均注视时间、平均眼跳幅度和眼跳距离短;图3的首次注视时间短,平均眼跳幅度和眼跳距离长.RD组儿童的平均眼跳幅度(F=6.27,P=0.02)和眼跳距离(F=5.62,P=0.02)明显短于正常儿童.结论 图画材料本身特点会显著影响儿童视空间即时加工能力.汉语RD儿童的视空间即时加工能力存在眼跳幅度小和眼跳距离短的特点.

    作者:李秀红;静进;邹小兵;黄旭;王庆雄;陈学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贵州省高校教师幸福感与组织气氛工作倦怠的关系

    目的 探讨教师幸福感与学校组织气氛、工作倦怠的关系,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总体幸福感量表等量表,对贵州省433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测试.结果 幸福感、工作倦怠和组织气氛之间有着显著相关性,工作倦怠对学校组织气氛影响幸福感具有不完全中介效应.结论 学校组织气氛可直接影响教师的幸福感.但更主要的是通过影响工作倦怠这一中介变量影响教师的幸福感.

    作者:阳红;胡韬;郭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临沧市2007年度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学校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区域,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笔者对临沧市2007年度发生在学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吴少波;周权;张会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某高校毕业生结核病普查情况分析

    当前肺结核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全球处于结核病紧急状态.我国的肺结核防治形式也相当严峻.2005年12月-2006年3月,郑州大学相继在毕业班中发现了3例肺结核涂片阳性患者.为了解该校毕业学生的结核病患病情况,以便及早采取防治措施,郑州大学校医院对该年级进行了结核病专项普查.

    作者:任志田;张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永城市农村初中生疟疾防治知识和行为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初中生疟疾防治知识和行为情况,为进一步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按是否进行过疟疾知识强化宣传教育,从永城市分层整群随机抽取马桥乡、李寨乡和薛湖乡共2103名初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马桥乡、李寨乡和薛湖乡学生疟疾基本知识正确回答率分别为72.55%,76.91%,53.56%;相关行为平均正确回答率依次为52.20%,57.97%,48.16%;总体相关行为平均正确回答率(53.19%)远低于基本知识平均正确回答率(69.21%).基本知识和相关危险行为平均正确回答率男女生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年级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行为,做到知、信、行相一致.

    作者:王多全;汤林华;苏云普;周广通;李红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河南省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省大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高校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膳食知识和行为问卷,对河南省部分高校656名19~22岁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采用24h膳食记录连续4d调查膳食营养状况.结果 0.8%的大学生不吃早餐,23.6%吃早餐但无规律.大学生的蛋白质摄人量超标,但优质蛋白摄入量不足.男生钙摄人量为433 mg/d,女生为427mg/d,均严重不足.结论 大学生膳食营养知识欠缺,膳食结构不合理.在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膳食营养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作者:吕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某中专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不同年级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周步成教授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方法,对金华铁路司机学校一至三年级中专生1186名进行调查.结果 29.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3个年级中专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MHT各分量表得分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级除学习焦虑、过敏倾向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6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生心理异常检出率为42.3%,女生检出率为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专学生为心理异常高危人群,除需不断优化家庭和社会环境外,还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徐晓青;李建平;刘冬瑾;黄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农村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对其长辈辐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农村中学生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对其长辈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以寻求农村地区艾滋病防治的切入点.方法 对农村地区223名学生采用内源性干预和行政干预的手段,进行艾滋病防治教育.通过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长辈,在传播前后进行基线调查和效果调查,对干预前后长辈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中学生的长辈对艾滋病的知晓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父母知晓率高于(外)祖父母.结论 以农村中学生为预防艾滋病切入点,带动并提高长辈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水平,成效明显,可作为农村社区预防艾滋病工作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王琴;郑寿贵;黄礼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西部农村学校食堂卫生问题与对策的定性研究

    目的 了解中西部农村学校食堂存在的问题,为制定适合中西部农村学校食堂的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中西部6省市的61位农村学校食堂主管领导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农村学校食堂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结果 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建筑面积不足,硬件设施差,从业人员素质差,管理水平低,供餐营养不合理等.结论 中西部农村学校食堂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制定相关卫生标准,加强对农村学校食堂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农村学校食堂卫生水平.

    作者:高桂玲;王书梅;孙瑜;杨彦基;王震维;徐文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合肥市2000-2007年学校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合肥市近年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合肥市2000-2007年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学校爆发疫情的调查处理报告和资料,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分析.结果 2000-2007年共有110起学校爆发疫情,其中麻疹17起、风疹44起、流行性腮腺炎17起、感染性腹泻4起、流脑2起、流感1起、SARS1起、水痘24起,共报告病例3175例.疫情多发于乡镇学校(56.36%),以春季为高发季节,传播途径以呼吸道(96.36%)为主.结论 与计划免疫相关的传染病是合肥市学校卫生工作的突出问题,应加强预防与控制.

    作者:吴金菊;张俊青;靳玉惠;刘怀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池州市1557名初中生乙型肝炎知识态度行为分析

    目的 了解初中生乙型肝炎的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分层抽取池州市贵池区6所中学的1557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现场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初中生乙型肝炎知识得分总体偏低,平均为(7.01±3.56)分(总分为16分),对乙型肝炎的三大传播途径认识不清楚.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希望获得乙型肝炎的相关知识,但仅43.5%的学生表示不介意和乙肝病人或携带者一起学习.大多数学生对乙肝疫苗接种认识不足,只有60.9%的学生接种过乙肝疫苗,23.1%的学生希望接种乙肝疫苗.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为年级、家庭住址、父亲的文化程度和学习成绩.结论 初中生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学校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使初中生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作者:冯晓明;李筱青;钱叶飞;朱华山;黄永;葛阜阳;朱立炜;叶冬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丽水学院学生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为学校采取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丽水学院在校大学生1482名,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进行健康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男、女大学生有11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本、专科大学生有10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来自城市与农村大学生有3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总体自测生理健康状况较好,处于中上水平.但大学生在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认知功能三方面相对较弱,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生理发育、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经济条件、价值观念等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结论 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加大力度做好大学生的健康调节工作.

    作者:吴暅晔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医科和非医科大学生生活方式比较分析

    营养状况和生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多元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身体、精神面貌、在校期间的行为、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作者:刘静;解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