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急性腹泻治疗的患儿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单纯西药治疗,对治疗组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显效32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儿治疗显效26例,有效15例,无效9例,占18%,治疗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3例患儿尿路感染,6例患儿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患儿营养不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治疗组1例患儿尿路感染,2例患儿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患儿营养不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腹泻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申晓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BAVD)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8例主动脉瓣病变者行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及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本组中38例患者确诊为BAVD,其中8例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检出率为21.05%,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检出率高达1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诊断BAVD的效果明显优于经胸超声心动图,应用价值显著,为临床确诊及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有效、直观的依据。
作者:张晓红;陈颖;朱丹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对本地区电镀企业铬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监护,保护电镀企业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方法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镀企业作业工人400例进行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以同时期健康监护的364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400人,神经系统症状7例,呼吸系统症状6例,鼻粘膜充血、糜烂45例,鼻中隔肥厚、弯曲23例,血常规10例,尿常规9例,肝功能11例, B超2例,心电图5例,对照组364例,神经系统症状4例,呼吸系统症状5例,鼻粘膜充血、糜烂8例,鼻中隔肥厚、弯曲5例,血常规6例,尿常规6例,肝功能10例, B超2例,心电图3例。观察组工人健康受到影响的占总人数的29.5%,对照组工人健康受到影响的占总人数的13.46%。观察组400人中铬作业工人出现一般症状、鼻部损害等职业损害相关症状,其中鼻部损害68例(发生率17.00%),对照组为13例(发生率3.57%),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1,P<0.05)。结论电镀作业对工人鼻损害会造成影响,应加强防护。
作者:涂晓志;武照燕;张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对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86例在我院进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中医疗法(针灸、推拿、牵引及按摩),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静脉滴注抗炎及抗免疫作用的地塞米松加以中药调节、拔火罐加药外敷,导入直流电离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显效率(6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44.19%),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3.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79%),且实验组疼痛缓解及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临床成效,缩短疗程,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丁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对伴有高血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78例伴有高血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分别于麻醉前静脉泵入右旋美托咪定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比较两组围麻醉期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T1、T2及T3时间点患者HR、DBP、SBP及SPO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T0比较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但观察组T1、T2及T3时间点患者HR、DBP及S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用于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维持其围麻醉期血液动力学稳定,对高血压患者的手术麻醉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丽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分析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与同期42例正常体检人员(对照组)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检测两组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观察比较糖尿病患者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①当HbAlc≤6.5时,糖尿病并发症率;②当HbAlc处于(6.5~9.0)之间时,糖尿病并发症率;③当HbAlc≥9.0,糖尿病并发症率。结果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F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观察组的分别为(10.60±2.53)、(9.82±1.5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糖尿病患者中,随着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概率也随之提高,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有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并且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控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黄泳;文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房室同步起搏器工作方式对左心室和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拟研究在2009年3月-2011年6月期间于我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及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双腔起搏器安置且的患者20例。采用患者自身对照模式(intrapatient model),对术前及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及彩色 M型超声(M-mode),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及 C 型利钠肽(CNP)酶联免疫分析,分析双腔起搏器工作方式对心功能影响程度。结果起搏前后患者心室舒张、收缩功能及心律失常具有明显差异,其中QRS波时限、室间收缩同步性指标 I IVMD、左心室内收缩同步性指标 SPWM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心功能指标LVEDD相比,显著差异没有统计意义,P>0.05。BNP(pg/mL)提示植入前(20.48±3.83),植入后(13.67±3.42).t=21.12,P<0.01。结论对房室同步起搏方式下心功能及心律失常变化趋势的研究将有助于寻找该类患者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变化特征,由此针对可能出现的心功能不全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做到前瞻性预防及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忠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之下,医患双方都增加了很多内在需求,过去医疗体制下的医疗服务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要转变医患沟通方式,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必须不断优化医院的医疗服务方式,才能够确保医院长远健康发展。本文论述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新时期下如何加强医患沟通,防范医患纠纷的几点措施。
作者:余小滨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通过科学化管理,力求提高基础生物学实验室学生的团队意识与科研热情,使他们加深对科研的理解与认识,积极投身于科研探索与创新活动中去,终不断提高科研人员和学生的个人科研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和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作者:李德玲;顾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如何。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行胆结石手术的85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胆囊切除,对照组的手术方式为开腹胆囊切除,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t=13.86、18.92、4.42、27.79),且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小于对照组的30.00%(χ2=7.93),以上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1%,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χ2=7.38),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创伤、改善各相关临床指标,同时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茹国梁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通过了解老年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泡患者术后并发症,研究该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层次和病因,制定相关治疗对策和护理措施,减少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泡患者进行抽样,选取120例患者是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120例患者行开胸手术者67例,行胸腔镜手术者53例,对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在对120例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后,死亡者4(3%)例,术后发生并发症者47(30.17%)例,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等。116例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3~18个月的随访,患者均未发生气胸复发的情况。结论老年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泡患者易于受到术前机体状况的影响,致使加大了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此类患者术中可采取有效的肺部修补方式,减少漏气,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创伤,为老年患者争取恢复健康的条件,术后护理以营养支持、呼吸道祛痰为主,应尽早拔除胸腔引流管,嘱患者早期活动。
作者:陈武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应用品管圈,提高手术安全核查工作的执行力。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分析手术安全核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标准化流程的建立、专业培训及医院建立有效地监督处罚制度等手段,提高医护人员对核查的认知力。结果使手术安全核查的执行力明显提高,由活动前的83.3%提高到9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护理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值得推广。
作者:刘常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中期引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中期引产的60例产妇,其中30例产妇单纯注射利凡诺(对照组),另30例产妇在经羊膜腔注射利凡诺后,再口服米非司酮(观察组),对比两组中期引产产妇宫缩时间、胎盘排出所用时间、产程时间、子宫出血量以及疼痛情况,并在引产后对比两组产妇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宫缩时间(19.82±9.24)h、胎盘排出时间(13.31±5.47)h、产程(33.78±4.53)h、子宫出血量(351.77±100.61)mL、疼痛评分(6.9±1.6)分,一次引产成功20例,成功率66.67%,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30%;观察组产妇宫缩时间(10.09±7.16)h、胎盘排出时间(8.38±4.95)h、产程(18.65±4.12)h、子宫出血量(225.86±95.57)mL、疼痛评分(3.6±1.5)分,一次引产成功28例,成功率93.33%,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6.6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中期引产中给予利凡诺和米非司酮联合用药时,能够缩短引产的时间和减轻患者痛苦,同时也降低了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调查和分析不同工作年限护士对继续护理学教育内容的需求,比较不同工龄护士继续教育需求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本市466名在职在岗护士进行护理业务学习需求问卷调查。研究按调查对象工作年限分为三组:5年以下护龄组,5~10年护龄组和10年以上护龄组;调查和分析不同组别护士对护理业务学习内容的需求,并比较三组护士对护理业务学习内容的差异。结果466名护士对护理继续教育学习内容需求排在前5位的是护理科研,新技术、新方法,护理礼仪和沟通,临床营养和急危重症护理;其中5年以下护龄组基础专业知识类再教育需求高,需求率为72.3%,高于5~10年护龄组需求率(36.7%)和10年以上护龄组需求率31.2%,P<0.05;10年以上护龄组护士管理类学习内容需求率高,需求率65.3%,高于5~10年护龄组需求率(42.3%)和5年以下护龄组需求率(21.4%);在综合提高类学习内容比较三组之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层次之间护士的学习需求不一致。各级护理管理部门应不断地完善护士继续教育三级管理体系,合理制定护理业务学习计划,统筹安排学习内容,满足不同层次护士的学习需求,在护理继续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顾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用药方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以来收治的86例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替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0%(38/50),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χ2=23.52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菌斑指数(3.42±0.65)分、出血指数(2.03±0.37)分、牙周袋探诊深度(3.39±0.64)mm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22±0.73、2.73±0.44)分、(3.73±0.77)mm,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替硝唑治疗牙周炎效果显著优于甲硝唑,安全高效,值得临床大力应用推广。
作者:吴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对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非绞窄型肠梗阻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80例急性非绞窄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和观察组(传统鼻胃管),观察两组胃肠减压引流量、腹围、症状缓解时间、保守治疗治愈率、中转手术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胃肠减压引流量、腹围变化、症状缓解时间(包括腹痛腹胀缓解率、自主肛门排气率、腹部平片液气平面缓解率)、保守治疗治愈率、中转手术率均显著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能有效减轻非绞窄性肠梗阻的压力,具有治愈率高、简单、创伤小的优点。
作者:陈芳;何颖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包皮内板加包皮口处外板切除术治疗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包皮过长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传统袖套式的包皮环切术,研究组予以包皮内板加包皮口处外板切除术,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时出血量及术后疼痛时间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26.67%(P<0.05);同时研究组术后包皮外观90.00%满意率高于对照组74.67%的满意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包皮内板加包皮口处外板切除术对包皮过长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罗昌赐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本文通过阐述临床正确留取痰标本的重要性,并查阅文献对于影响临床患者留取痰标本质量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阐述了在留取痰标本过程中对患者给予正确的护理指导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患者留取痰标本的质量,为痰标本检测结果提供准确的痰标本信息和诊断依据。
作者:杨静;张学丽;秦思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脊柱肿瘤手术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6月来我院进行脊柱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脊柱肿瘤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5.3±8.5)d,对照组为(18.2±7.9)d,且观察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中2例患者术后疼痛并没有得到缓解,甚至有恶化的趋势,都属于转移癌,转移癌中只有1例出现缓解后加重的情况。结论术前应该认真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对患者耐受性以及体内肿瘤各方面的性质进行评估,将具体的肿瘤分区确定,并由此来选择合适的手术,制定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手术前后的综合治疗,才能提高手术的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大的生存希望。
作者:史相钦;马虎升;孙彦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早期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窒息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2012年5月-2013年8月,我院接诊的76例重度窒息复苏新生儿。治疗前,全体患儿均接受常规干预,直至内环境稳定在正常值后,将76例患儿随机均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使用脑活素、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出生后3h内,注射250mg/(kg·d)的磷酸肌酸钠,并联用20mg/d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临床体征,定期对患者进行神经行为评(NBNA),治疗结束后,查看患儿心脏、肠胃等器官的受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第7天和第14天临床体征恢复时间更快,且神经行为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对照组患儿脏器损伤发生率即肠胃功能障碍发生率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31.6%,13.2%;障碍发生率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39.5%,10.6%;胃功能障碍发生率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61.2%,23.7%。对照组明显比观察组更高。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早期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启蓉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