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课在脑卒中教学中的应用

康治臣;陈鹏;王欢;郭丽新;张海娜;曲福玲;刘忠良;靖丽娟

关键词:
摘要:康复医学教学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不同于纯理论教学课程,对同学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模仿能力要求较高.目前以 PPT 为主的课堂教学对理论教学能够完成教学目的和要求,而对实践性较高的康复实践显然不能满足,PBL 教学能够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但对于课时相对紧凑的课种来说,真正实施起来较为困难[1,2].微课融合了视频等要素,不但能够课堂展示,也能上传于网络,学员可以用业余时间观看,对于复习课堂内容,特别是实践教学内容有利性不言而喻.本文总结了在脑卒中微课教学中遇 到的问 题和经验教训.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内脏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不规则趋化因子水平变化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分析血清内脏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水平变化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关联性及其与疾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 2013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为实验组,依据临床综合诊断结果分为实验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n=36)、实验B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n=48),同期选取52例存在胸部不适症状但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检测比较3组血清Vaspin、Fractalkine与心肌损伤有关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水平,并以超声心动图测定对比3组心功能有关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分析血清Vaspin、Frac-talkine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心肌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A组及B组血清Vasp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Fractalkin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A组血清Vaspin水平低于实验B组,血清Fractalkine水平高于实验B组(P<0.05);实验A组及B组LVESD、LVEDD与血清CKMB、CK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A组高于实验B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Vaspin水平与LVESD、LVEDD及血清CKMB、CK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血清Fractalkine水平与LVESD、LVEDD及血清CKMB、CK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 血清Vaspin、Fractalkine参与冠心病心绞痛发生、进展过程,且其表达水平和患者心功能及心肌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对其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徐春红;沈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微课在脑卒中教学中的应用

    康复医学教学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不同于纯理论教学课程,对同学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模仿能力要求较高.目前以 PPT 为主的课堂教学对理论教学能够完成教学目的和要求,而对实践性较高的康复实践显然不能满足,PBL 教学能够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但对于课时相对紧凑的课种来说,真正实施起来较为困难[1,2].微课融合了视频等要素,不但能够课堂展示,也能上传于网络,学员可以用业余时间观看,对于复习课堂内容,特别是实践教学内容有利性不言而喻.本文总结了在脑卒中微课教学中遇 到的问 题和经验教训.

    作者:康治臣;陈鹏;王欢;郭丽新;张海娜;曲福玲;刘忠良;靖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血液病整合诊断在医学检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与探讨

    血液病学实验诊断涉及知识面广,理论知识内容复杂,实验诊断方法种类繁多,涉及到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学、分子及遗传学、病理学等多个复杂学科与技术,在学习中学生普遍反映专业学习与掌握相对困难[1],关于多种检验结果的判读与综合分析,学生们常常会感到困惑,难以形成准确的诊断结论,也有学者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并进行改革尝试[2,3].为了促进医学住院医师在规范化培训中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我们也探索在临床住院医师血液病学实验诊断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整合式诊断的教学尝试.整合式诊断教学是依托于多种血液学实验技术为基础,以病例导入为线索,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结果分析,从而引导住院医师培养血液病诊断的整合思维,可将疾病诊治与实验医学有机结合,拓展知识面,从而增强医学实践中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李岩;徐雪松;孙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P16自身抗体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目的 明确P16自身抗体(P16 IgG)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的宫颈HSI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列为观察组.另纳入同期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外周血P16 IgG等水平的差异,分析各项指标对HSIL的诊断及LEEP预后的判断.结果 共纳入观察组41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HPV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41/41 vs 35.56%,16/45;χ2=39.87,P<0.01).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P16 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P16 IgG水平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术前MMP-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MMP-9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1.22为截点值,P16 IgG诊断宫颈HSIL的敏感性为88.89%,特异性为70.73%,曲线下面积为0.88,优于MMP-9.观察组患者术后P16 IgG高水平组(≥1.10,n=20)术后1年疾病进展率显著高于低水平组(<1.10,n=21),有统计学差异(45.00%,9/20 vs 14.29%,3/21;Log-rankχ2=4.987,P=0.026).结论 P16 IgG对宫颈HSIL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均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琳;闫莉;王家雯;汪靖园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二维、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在胎儿四肢骨骼发育异常鉴别及诊断中的价值探析

    目的 探讨分析二维、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对于胎儿四肢骨骼发育异常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 以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进行常规超声筛查的孕妇1373例为研究对象,先后予以二维及实时三维超声成像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发育异常检出情况.结果 根据产后追踪结果发现,1373例孕妇所娩出胎儿中,有7例存在四肢骨骼畸形(包括3例多指、3例并趾、1例缺趾).对比两种超声方法的诊断结果发现,实时三维超声成像的畸形检出率85.71%显著高于二维超声的28.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超声及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对胎儿的四肢骨骼发育异常均有一定诊断效果,但实时三维超声对胎儿手指及脚趾的细节畸形诊断优势更明显.

    作者:冯蕾;王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155例甲型流感疑似患者血常规结果不典型变化分析

    甲型流感病毒根据 H 和 N 抗原不同,又分为许多亚型,其中 H1N1、H3N2 主要感染人类,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H5N1、H7N9 和 H9N2 等病毒亚型对人类已具有较大的潜在威胁[1,2].在 2009 年至 2016 年我国流感流行主要以甲型 H1N1 亚型为主,共发生四次高峰,主要在冬春季[3].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分析 155 例疑似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患者的外周血血常规结果及 C-反应蛋白(CRP)结果,探讨甲型流感病毒阳性患者血常规变化特点及甲型流感的血液学变化规律,为甲型流感的诊断、治疗及疫情监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寇翰林;陈耐新;南京柱;张贺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以心脏、皮肤改变为首发症状的特发性嗜酸细胞增多症1例并文献复习

    特发性嗜酸细胞增多症(IHES),是一种外周血嗜酸细胞异常增多,全身多器官受累的综合征,目前发病机制不清,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治疗药物,不能临床治愈.

    作者:李亚娟;张杨贺;孙千惠;菅永平;林佳惠;杨格;申祥凤;王医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眼部蠕形螨感染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眼表功能的影响分析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慢性的弥漫性睑板腺功能疾病,主要表现为腺体终端导管阻塞或是腺体分泌物、量的改变.蠕形螨感染是诱发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蠕形螨是人体毛囊和皮脂腺中的一种小型寄生螨,其具有致病性,其中毛囊蠕形螨寄生在睑缘睫毛毛囊,皮脂蠕形螨寄生在眼部皮脂腺和睑板腺,而毛囊蠕形螨感染易引起睑缘炎、眼表疾病,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1].本研究探索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出现眼部蠕形螨感染对眼表功能的损害,从而为治疗过程进行理论上的支持.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郑宇;卢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多重耐药菌的种类、耐药情况、标本类型及临床分布.为临床多重耐药菌的治疗、预防控制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统计我院2015-2017年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阳性菌株,分析各菌株中多重耐药菌产生的种类、耐药情况、标本类型及临床分布.结果 3年间我院分离的多重耐药菌共1281株,占阳性标本(5936株)的21.58%,其中以产超广谱的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居首位(629株,49.10%),其次是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295株,23.0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00株,15.61%)、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88株,6.97%)和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69株,5.39%).数量排在前3位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225株,17.56%)、泌尿外科(183株,14.29%)、普外科(123株,9.6%).主要存在于痰液(376株,29.35%)和中段尿(318株,24.82%)标本中.痰液中分离多的多重耐药菌是鲍曼不动杆菌(236株,62.77%),中段尿中分离多的是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273株,85.85%).结论 我院多重耐药菌的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应制定相关措施,做好对高危科室和易感人群的防控工作,遏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作者:赵峻英;董剑;杨静;谢铌奇;潘莉娟;梅小亿;田时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胰十二指肠局部切除术后晚期直肠癌患者放化疗预后与MRI指标的关联研究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局部切除术后晚期直肠癌患者放化疗预后与MRI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TexRAD,采用T2加权对化疗前和化疗6周后MRI的过滤直方图技术进行纹理分析(TA).在轴向图像上手动描绘包含肿瘤大横截面积的感兴趣区域,并且过滤步骤在不同解剖尺度(精细,中等和粗糙)下提取特征,统计特征(平均强度,标准偏差,熵,偏度,峰度和正像素平均值).Cox多元回归分析确定了包括组织学,放射学和组织学独立预测的总体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DF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单变量特征.结果MPP(纹理细腻,风险比6.9,95%CI:2.43-19.55,P<0.001),平均(中等纹理,HR 5.6,95%CI:1.4-21.7,P=0.007)和室壁静脉入侵(HR 2.96,95%CI:1.04-8.37,P=0.041)独立预测OS,平均值(中等纹理,HR 4.53,95%CI:1.58-12.94,P=0.003)、MPP(纹理细腻,HR 3.36,95%CI:1.36-8.31,P=0.008)和预期的圆周切除边缘(HR 3.1,95%CI:1.01-9.46,P=0.046)预测DFS.对于OS,MRI上的EMVI(HR 4.23,95%CI:1.41-12.69,P=0.01)以及MRI上的DFS峰度(中等纹理,HR 3.97,95%CI:1.44-10.94,P=0.007)和CRM累及(HR 3.36,95%CI:1.21-9.32,P=0.02)是独立的治疗后因素.只有TA独立预测治疗前或治疗后分析的RFS.结论基于MR的直肠癌TA可在手术前预测结果,有助选择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作者:宋黎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PD-1、PD-L1表达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研究发现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 1-配体(PD-L1)在多种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母细胞瘤等,肿瘤组织中过度表达的 PD-L1 通过与 PD-1 结合下调抗肿瘤免疫反应[1,2].目前已有多种免疫药物在临床上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如 pembrolizum-ab 是一种高亲和力的结合PD-1的人源化IgG4-kappa 抗体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muvolumab 用于治疗鳞状细胞肺癌,并取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通过及认证[3];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 30 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 15 万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地区差异很大,闽南地区是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虽然国内外就 PD-1、PD-L1的机制尚不清楚,但有关于 PD-1、PD-L1 的表达情况与其他恶性肿瘤预后关 系的 报道[4,5].因此,研究食管癌患者 PD-1、PD-L1 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对食管癌患者的治疗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王耿杰;马良赟;沈宇舟;廖泽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颈动脉彩超检测粥样斑块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颈动脉彩超检查粥样斑块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cerebral stroke,ICS)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住院52例ICS患者设为脑卒中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设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记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性质和部位.比较两组颈部动脉斑块(软斑、硬斑、混合斑)检出率、颈部动脉(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左颈内动脉颅外段、右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结果 脑卒中组检测出粥样斑块96个,对照组24个;脑卒中组软斑、混合斑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左颈内动脉颅外段、右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S患者早期斑块数量及性质与健康人存在较大差异,采用颈动脉彩超检查可准确提供斑块数量、斑块性质、血管狭窄等信息,早期评估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尽早干预脑卒中发生风险及制定治疗措施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王旭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RVP Fast与Seeplex PneumoBacter ACE Detection assay联合诊断呼吸道感染病原体

    目的 采用RVP Fast与Seeplex PneumoBacter ACE Detection assay两种方法,联合诊断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方法 收集南京市呼吸道感染患者咽拭子标本67份,提取RNA及DNA,呼吸道病毒群快速检测(Respiratory Virus Panel Fast Array,RVP Fast)技术检测呼吸道病毒,Seeplex PneumoBacter ACE Detection assay检测呼吸道六重病原体.结果 67份标本中,呼吸道病毒阳性仅4例,主要为肠鼻病毒.呼吸道六重病原体检测中,阳性标本为26例,其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衣原体阳性较多.结论 RVP Fast与Seeplex PneumoBacter ACE Detection assay联合使用,有利于明确呼吸道感染病原体.

    作者:戴蕾;郑齐锶;东芳;宁明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胱抑素C的动态变化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后及临床诊疗价值

    妊娠高血压疾病(PIH)为妊娠 20 周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妊娠高血压疾病属于妊娠期常见并发症,多见于高龄妇女[1].有统计资料显示[2]:全球范围内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约为 7%-12%,我国约为 9.4%.早期疾病控制不良可导致孕妇胎盘早剥、心肾功能衰竭甚至造成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对母婴的生命健康危害极为严重.胱抑素 C(CysC)主要 应用于临床肾功能损伤的早期监测,与心血管疾病关系也十分密切.

    作者:范芸;归巧娣;施瑞洁;解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磁共振成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在结直肠癌分期中的前瞻性比较研究

    目的 无肿瘤侵入骨盆结构的前提下,预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体内淋巴结转移情况时,探究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成像和背景体信号抑制的加权成像(DWIBS)的准确性.方法 52例直肠癌患者术前用CT和1.5T下的磁共振相控阵线圈MRI评估.术前淋巴结分期与影像学检查(CT,MRI和DWIBS)与终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MRI和DWIBS的准确率分别为71.2%,71.2%和80.8%.DWIBS对原发性直肠癌患者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的准确性高于CT和MRI.CT和MRI对淋巴结影像学和病理学的分期相当一致(Kappa值分别为0.331和0.348,P=0.01),而DWIBS相对较弱(Kappa值=0.174,P<0.05).当以淋巴结边界信息为标准时,CT和MRI的准确性分别为71.2%和71.2%,当使用淋巴结增强图像为标准时,增强CT和MRI的准确性分别为71.2%和68.5%.结论 MRI对原发性直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预测比CT更准确.DWIBS在鉴别小恶性淋巴结和良性淋巴结方面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黄松;奚月凤;顾文华;阮娇妮;邱志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唐山地区2011-2014年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常见细菌及IL-12与降钙素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病原菌种类、分布,IL-12与降钙素原的相关性.方法 ①病例组来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呼吸科符合CAP住院的患儿465例以及同期健康查体儿童80例为调查对象.②采集痰液、血液标本以及合并胸腔积液患儿取其胸水进行细菌学培养,对细菌的种类、分布等结果进行统计.同时收集患儿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等).选取革兰阳性菌(G+菌)59例患儿组,革兰阴性菌(G-菌)33例患儿组,另外选择健康查体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这3组外周血IL-12及降钙素原(PCT)的表达水平,并且分析IL-12表达水平的差异与PCT的相关性.结果 465例CAP患儿细菌检出阳性92例,总阳性率为19.7%,革兰阳性菌(G+菌)59例(12.6%),革兰阴性菌(G-菌)33例(7.1%),其中排前五位的细菌依次是肺炎链球菌(SP)、肺炎克雷伯杆菌(KP)、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分别为8.6%、3.9%、3.2%、1.7%、0.9%.婴儿组细菌检出率8.6%高于其它年龄组〔-3岁5.6%,-6岁3.2%,-14岁2.4%〕.细菌感染以冬、秋两季为主.与对照组比较,细菌性肺炎患儿IL-12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但G+组与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组与G-组外周血IL-12的表达与其PCT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55,r=0.681,均P<0.05).结论 儿童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病原菌以G+菌居多,同时要综合考虑年龄、季节等影响因素,合理选药.细菌性肺炎患儿外周血IL-12的表达明显升高,其升高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倪金凤;庞保东;田庆玲;张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糖尿病(DM)属于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会累及全身各器官或系统,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特征为持续性高血糖,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 DM 患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显著,主观感觉症状也并不强烈,因 而DPN 患者容易错过佳诊治时机[1].神经电生理技术是通过神经系统活动时的电变化指标分析神经系统活动规律及神经活动传导途径,主要有定量温度觉测定技术、交感皮肤反应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NCV)等[2],据报道,神经电生理技术在 DPN 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3].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分析神经电生理技术在 DM 患者中的检查结果,探析神经电生理技术在 DPN 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子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术前T1倾斜角对颈间盘置换术后颈椎矢状面平衡及活动度变化的诊断价值

    颈椎间盘置换是颈椎前路传统手术 ACDF 的备选术式,由于其能保留颈椎活动度而受广大患者及医生的青睐[1].相对于 ACDF,颈椎间盘置换有助于保留运动节段减少邻近节段退变的问题.颈椎生理前凸对于维持颈椎矢状面平衡非常重要,颈椎生理曲度的丢失与颈部疼痛明显相关[2,3].T1 倾斜角对于颈椎矢状面平衡非常重要.T1 倾斜角对颈椎术后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已有报道,例如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寰枢椎融合术等[4,5].在本研究中,我们试图寻找术前 T1 倾斜角对颈椎间盘置换术后颈椎矢状面参数及颈椎活动度变化的影响.

    作者:赵君兰;王伟;陈克;赵建雄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术前合并喉返神经麻痹的良性甲状腺肿物临床病例分析

    喉返神经位于甲状腺后方气管食管沟内,甲状腺的良、恶性肿瘤的压迫、侵犯均可导致喉返神经麻痹;文献报道,术前喉返神经麻痹的发生率在恶性肿瘤约为8%-11%,在良性病变中则约为0.7%-1.0%[1,2],故发生喉返神经麻痹常提示为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征象[3].本文对我院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术前发生喉返神经麻痹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

    作者:董海;刘春芝;高虹;刘永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人不同手术部位静吸复合麻醉应用进展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随着医疗保健条件改善,人均寿命延长,需要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数量也越来越多[1].老年人常伴有多种重要器官功能减退,加之合并多种疾病,其药效和药代动力学产生改变,对中枢性抑制药物的敏感性增加[2,3],加上手术剌激,使得老年人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产生较大波动.因此对老年患者实施麻醉时,可能导致其在麻醉诱导时及术中、术后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加大了手术风险.如何降低麻醉及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及其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减少甚至避免麻醉及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是临床上选择麻醉方式和评估麻醉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4].

    作者:贾丽娜;郝明月;范莹莹;石洪岩;金烨鑫;杨桐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