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0kv管电压在非超重患者双源CT胸部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姜倩男;张铎;孟姮;刘怡

关键词:70kV, 胸部,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双源CT
摘要:目的 探讨70kv管电压扫描在非超重患者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60例患者行双源CT胸部检查,按扫描前后随机分为A组(100kv)、B组(70kv),其中B组应用SAFIRE迭代重建技术,又进一步按患者体质量指数BMI≤22 kg/m2、22 kg/m2 <BMI≤25 kg/m2分为A1、A2和B1、B2组,主观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分析比较A、B组SD、SNR、CNR和CTDI、DLP及ED的差异.结果 B组纵隔窗图像质量低于3分,无法满足诊断需要;两组图像噪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管电压的降低,噪声逐渐增加,各组的CNR和S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均高于B组;CTDI、DLP及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同A组相比,CTDI、DLP及ED分别降低了52%,48%,48%.结论 在双源CT胸部检查中,对于BMI≤22 kg/m2患者,观察肺内病变,70kV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可在不影响图像诊断的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维打印双相磷酸钙陶瓷支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研究三维打印技术制备的由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HA/β-TCP)组成的双相磷酸钙陶瓷(BCP)支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潜力,为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提供试验基础.方法 通过三维打印技术制备质量比为3∶7的HA/β-TCP复合纳米支架,扫描电镜(SEM)观察支架形态.将支架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通过CCK-8实验检测支架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种子细胞在支架上的增殖分;并以相同材料制备的压模片进行比较.结果 三维打印技术制备的双相磷酸钙陶瓷支架为三维均匀多孔隙结构,骨髓基质干细胞能够在此支架上很好的增殖,分化.结论 三维打印制备双相磷酸钙陶瓷支架有较好的相容性,可促进细胞的分化,可作为细胞支架应用于骨组织工程中.

    作者:李佳乐;夏轶超;澈力格尔;刘敏;王梓霖;韩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维生素D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激素原,通过结合位于靶组织(如胃肠道、肾、骨、甲状旁腺和皮肤)细胞核的维生素D受体(VDR)而发挥作用,从而维持钙和骨矿物质浓度的体内平衡.维生素D以两种生理形式存在,即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胆钙化醇).虽然维生素D2和D3可以从饮食中获得(例如,深海鱼类脂肪、蛋黄、肝、奶制品和一些植物),但是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80%)是皮肤暴露于紫外线辐射而合成的维生素D3.维生素D(D2或D3)是由肝脏转化成25-羟基维生素D,并进一步通过肾脏代谢成1,25--二羟基维生素D,即维生素D的生物活性形式.

    作者:门昆;魏殿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免疫球蛋白G亚型检测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多数病因是由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通过临床的治疗,患儿会很快痊愈.但有少数患儿会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这与原发性免疫功能缺陷有关,选择性IgG亚类缺陷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免疫缺陷病之一,该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就是反复的呼吸道感染.通过对我院门诊及住院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33例检测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G亚型,针对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小儿呼吸道感染,大多应用抗生素对症治疗,而对选择性IgG亚类缺陷引起的小儿呼吸道感染,对症治疗的同时还要针对IgG亚类缺陷病因治疗,逐步提高患儿自身免疫力,减少其感染机会.

    作者:丁树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骨斑点症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因臀部疼痛不适就诊于我院门诊,门诊查体:髋关节的活动均正常,盘腿试验(又称4字试验)、分腿试验、腰部扭转试验、双膝双髋屈曲试验均阴性.行双髋正位Ⅹ线[图1]示:双侧髋关节间隙尚可,关节面光滑,退变不明显,骨盆诸骨可见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清晰,直径为0.3-1.0 cm,部分斑片影融合.其内密度均匀,以骶髂关节、髂嵴、髋臼、趾骨下支、坐骨、双侧股骨头、股骨颈多见.骨盆诸骨未见骨质破坏.

    作者:刘舰;陈耀武;孔钧令;孙嘉阳;张猛;牛泽锋;赵宝林;尹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27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形态学及外周血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及外周血检查结果对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病因及疾病特点进行探讨.方法 对270例初诊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同步进行骨髓穿刺涂片及骨髓活检取材,染色后行骨髓形态学检查,并结合其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7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中,血液系1统疾病占67.4%,其中以急性白血病为常见,其次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涂片联合骨髓活组织检查能够提高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确诊率.与非血液系统疾病相比,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贫血症状更为严重.结论 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范围广泛,病因复杂,多为血液系统疾病引起.骨髓涂片与骨髓活组织检查相结合,能客观准确地反映骨髓的真实情况.相比单一的骨髓涂片,更能够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方悦之;倪军;王红;孙幸;顾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两种不同实验室检测方法分析

    目的 通过对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抗体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核酸的对比分析,探讨两种不同肺炎支原体感染实验室检测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支气管肺炎病例848例,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出院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462例病例中,肺炎支原体MP核酸检测阳性占总检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55.63%,MP抗体检测阳性占总检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79.00%.二者结合检测阳性检测率为99.56%.两种方法男女阳性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各年龄组检测阳性分布,90%的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结果集中在1至9岁,95%阳性集中在1-12岁.结论 两种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都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年龄上以1-9岁儿童高发,性别上无差异;在临床诊断上两种方法相互弥补,建议同时选择两种方法以提高临床的诊断率.

    作者:庄严;栗俊杰;张诗蒙;李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7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通过研究肝癌组织内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7(CHD7)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讨CHD7作为肝癌预后预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将286例肝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肝细胞肝癌的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CHD7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HD7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肝组织.CHD7高表达与肿瘤数目、肿瘤包膜完整性、肿瘤血管侵犯、TNM分期及BCLC分期密切相关,与肝癌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呈负相关,而与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呈正相关.结论 CHD7在肝癌中明显高表达,可作为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之一.

    作者:陈颖;邓周峰;江卫华;周嘉;苏明琪;韩骏;张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学留学生病理生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学留学生选择来华求学.自2000年以来,医学留学生人数持续增长,在所有学科中排列第二位;医学留学生本科教育已经成为医学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自2005年以来开始招收国际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印度、尼泊尔,索马里等国家,对这些留学生授课采用英语授课,十多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为提高留学生授课水平,提高留学生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做了许多改进.

    作者:郭丽荣;张连波;李洪岩;康劲松;苏静;孟艳;刘亚男;张勇;李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以189例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87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不同型别HPV感染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情况,比较初发尖锐湿疣患者(76例)及复发尖锐湿疣患者(113例)细胞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不同型别HPV感染尖锐湿疣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细胞免疫功能比较,CD3+降低,CD8+升高;CD4+,CD4+/CD8+对照组、低危组、混合组以及高危组均依次降低,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初发、复发HPV感染尖锐湿疣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对照组、初发组、复发组CD4+,CD4+/CD8+依次降低,CD8+依次升高,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尖锐湿疣患者普遍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尤其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同时尖锐湿疣的高复发性也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作者:单孔荣;李林妍;王红丽;宋燕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甲状腺癌诊断中FNAC假阴性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容易导致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假阴性结果的危险因素并评估FNAC在甲状腺癌诊断上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行FNAC,并于吉大一院甲状腺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612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实验室检查等常规检查,术中均行冰冻切片病理,术后行石蜡病理检查.对其中27例FNAC假阴性和36例FNAC真阴性两组患者的结节大小(≤0.5 cm或者>0.5 cm)、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多病灶、超声提示钙化、合并甲亢、TSH、FT3、FT4以及心率值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比较结节大小、多病灶、合并桥本以及超声提示钙化,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而合并甲亢、术前TSH、FT3、FT4以及心率,P值>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①结节直径≤0.5 cm、多病灶、合并桥本以及超声提示钙化,容易导致FNAC假阴性结果.②结节直径>0.5 cm以及合并甲亢不会增加FNAC假阴性几率且假阴性结果与患者心率以及术前的TSH、FT3、FT4值无关.

    作者:王政民;王雨;童岚;陈光;李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EGFR、KRAS、ALK在肺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间变淋巴细胞瘤激酶(ALK)融合基因是新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靶点,初于2007年被发现并描述[1],这种融合来源于2号染色体短臂的内转位,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EML4)融合于间变淋巴细胞瘤激酶(ALK)胞内激酶域,导致了异常的蛋白激酶表达.它在体内及体外都具有潜在的致癌活性[2,3],针对这一靶点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克里唑替尼(Crizotinib)可以有效的阻止其致癌活性,Ⅰ期及Ⅱ期的临床试验证实其有效率达55-70%[4].

    作者:刘丽波;苗帅;韩志峰;薛锦儒;辛华;杨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骨科内置物术后感染性发热患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骨科内置物术后感染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若感染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1-3].目前,医院针对骨科内置物术后感染患者的治疗策略主要是通过抗菌药物治疗,而抗菌药物应在什么阶段使用、用法用量如何控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

    作者:韩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微小RNA-155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RNA-155的表达水平及其对SLE预后的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9月-2016年3月确诊并治疗的SLE患者61例,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分为轻度组26例,中重度组3 5例,同期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入选者PBMC中miRNA-155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各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轻度活动组的miRNA-155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重度活动组miRNA-15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抗dsDNA抗体、24 h尿蛋白与SLE患者miRNA-155表达水平显著相关(P<0.05);与无狼疮肾组相比,狼疮肾阳性组SLE患者miRNA-155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血液系统正常组SLE患者相比,异常组miRNA-155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中重度活动SLE患者PBMC中miRNA-155表达升高;miRNA-155表达与抗dsDNA抗体及24 h蛋白尿相关;miRNA-155在狼疮肾、血液系统异常中呈高表达.

    作者:李莉;李淑敏;张志涛;王卫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

    乳腺癌是发达国家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发展中国家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取决于其分期,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乳腺癌手术治疗后可能出现各种术后并发症,尤其是术后慢性疼痛.据流行病学调查乳腺癌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病率可达20 %-68 %[1-3].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post mastectomy painsyndrome,PMPS)属于术后慢性疼痛的一种,定义为乳腺癌术后胸部、腋窝、上臂及肩部出现的慢性疼痛,并且超过3个月[4,5].

    作者:李博然;张享;王鑫;徐景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姜黄素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促进SiHa细胞自噬

    目的 研究姜黄素素诱导人宫颈癌细胞自噬的机制及对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10,20,和30 μmol/L姜黄素处理宫颈癌SiHa细胞12 h,随后采用Western-blot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同时采用自噬抑制剂3-MA处理细胞,采用MTT法观察处理前后SiHa细胞活性变化情况;ELISA检测IFN-γ的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基因p53,p21和p27表达变化.结果 姜黄素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Akt和mTOR磷酸化.同时,姜黄素也能抑制SiHa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分泌IFN-γ.当同时给予3-MA处理后,可明显逆转姜黄素对SiHa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同时也能消除姜黄素诱导其分泌IFN-γ.此外,姜黄素也能上调细胞内p53,p21和p27的表达,抑制自噬后,p53,p21和p27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姜黄素可通过抑制PI3K/Akt/mTOR活性诱导SiHa细胞自噬,终抑制其增殖并诱导其分泌IFN-γ及表达p53,p21和p27.

    作者:范世珍;陈旭娜;于波海;莫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70kv管电压在非超重患者双源CT胸部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70kv管电压扫描在非超重患者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60例患者行双源CT胸部检查,按扫描前后随机分为A组(100kv)、B组(70kv),其中B组应用SAFIRE迭代重建技术,又进一步按患者体质量指数BMI≤22 kg/m2、22 kg/m2 <BMI≤25 kg/m2分为A1、A2和B1、B2组,主观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分析比较A、B组SD、SNR、CNR和CTDI、DLP及ED的差异.结果 B组纵隔窗图像质量低于3分,无法满足诊断需要;两组图像噪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管电压的降低,噪声逐渐增加,各组的CNR和S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均高于B组;CTDI、DLP及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同A组相比,CTDI、DLP及ED分别降低了52%,48%,48%.结论 在双源CT胸部检查中,对于BMI≤22 kg/m2患者,观察肺内病变,70kV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可在不影响图像诊断的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作者:姜倩男;张铎;孟姮;刘怡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肺癌化疗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肺癌化疗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10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入选者的感染部位、感染病原菌及不同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结果 出现医院感染的104例肺癌化疗者中,呼吸道感染者比例高(56,53.8%).共分离出110株感染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3株,66.4%),其次是革兰阳性菌(30株,27.3%),真菌(7株,6.4%).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57株,78.1%),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高(22株,73.3%),真菌对氟康唑耐药率高(5株,71.4%).结论 了解行化疗治疗的肺癌医院感染者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特点,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给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郭阳;孙玉玲;王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代谢综合征合并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传导研究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又称为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到压迫而造成大鱼际肌无力和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的疼痛、麻木及进行性的鱼际肌萎缩,造成患者手部功能受限,生活质量下降.CTS的病因尚不明,一般认为与肥胖、关节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外伤、肿瘤、淀粉样变性、结节病和过度反复运动造成的损伤等有关[1].

    作者:奚晴超;姚蔚;王娟娟;方铭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西藏某高海拔地区孕妇分娩方式认知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近年来剖宫产分娩率呈持续上升趋势[1].人类对于分娩方式的选择,影响因素除了医学因素外,社会文化因素、医疗服务提供者因素以及孕妇及其家庭因素、地域性的宗教信仰、民族等都对剖宫产率升高有很大的影响[2].国外很多文献报道了不同地域及文化背景对于孕妇终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3].

    作者:刘素菊;韩渝萍;李杰;兰红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浆D-二聚体与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的关系

    PTE是指脱落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的病理过程,其可以给患者肺功能产生严重影响,甚至部分患者的肺组织由于PTE而发生坏死[1].PTE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严重者还可以出现胸腔积液、休克,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2].基于这些情况,PTE患者病情判断、预后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即旨在探讨血浆D-二聚体与PTE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黎峰;张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