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指数法评价中专学校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

吴谦;王丽荣;张志宝;王学良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限综合征, 卫生教育, 学生
摘要:目的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中专学校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为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在西安市师范学校和旅游学校学生中,分别采用同伴教育、讲座和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并在教育前、教育后1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所学校参与健康教育及3次调查的学生占总人数的94%以上.旅游和师范学校学生艾滋病认知水平的综合指数在教育前分别为1.06和0.98,教育后1个月为1.57和2.40,6个月时为1.67和2.38.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可以端正学生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态度.综合指数法评价的结果比较全面、客观,且直观,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肺炎支原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爆发疫情分析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青少年时期肺部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能独立生活的没有细胞壁的小病原微生物.感染肺炎支原体后潜伏期长,具有传染性,易造成传播,且5~20岁人群普遍易感.有资料报道2001~2002年在我国宁夏银川市曾引起局部流行[1].

    作者:申修贵;杨兴万;曾凤秀;陈安昀;王彩莲;向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实践

    青春期是性发育非常迅速的时期,青少年在生理、心理上存在着许多困惑,他们有许多问题希望得到解答、指导和帮助.他们对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非常好奇,由于不懂是怎么回事,不知该怎么办,往往就会产生紧张、恐怖的情绪.有的孩子隐约感到这与健康教育的问题有关,却羞于启齿,甚至引发类同犯罪的心理.因此,认真开展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且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作者:郭顺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和干预对策

    儿童学习困难是指儿童难以适应正常的教育环境、跟不上常规教育进度、学业成绩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而智力又基本正常[1].国内外多数调查资料显示,在校儿童学习困难的发生率为15%~20%,男女比例约为2:1 [2].学习困难是教育学上的一种常用称谓,它的含义甚广,相关术语很多,如学习无能(learning disability)、学习障碍(learning disorder)、学习技能发育障碍(academic skill development disorder)、特殊学习缺陷(special learning disability)、教育障碍(educational handicaps)、轻微脑功能失调(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等.由这些术语可见,学习困难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研究领域,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探索.

    作者:郑晓边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体质量指数与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比较

    在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评价分析中,体质量指数(BMI)法和身高标准体重法是比较常用的2种方法.为了解这2种方法同时用于一组人群评价时有无差异,笔者于2004年4月,选择海口市2所中学和2所小学7~18岁学生9 611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上述2种方法,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杨来益;洪义海;宋孟冰;张平;潘小婷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校园生活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校园生活因素及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编大学生校园生活事件问卷,对787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因素主要包括资源和环境、学业压力、负性事件和适应;资源和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大;不同年级、性别、学历的学生在各因素上表现出较显著的差异,不同地区学生在各因素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各校园生活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并在各因素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

    作者:任俊;高晓东;王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关怀

    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包括以下3类:感染了HIV的儿童;父母(尤其是母亲和/或主要的养家糊口者)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生活在受影响的家庭和/或接受了由于艾滋病成为孤儿的家庭中的儿童.随着HIV感染人数和艾滋病死亡人数的增加,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也不断增加.如何帮助这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严谨;肖水源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太原市重工业区学龄前儿童血铅含量与智商发育的关系

    目的了解太原市重工业区学龄前儿童血铅含量与智商的关系,为儿童铅污染的防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太原市重工业区3所幼儿园儿童325名进行血铅和智商测定以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血铅中位数为0.817μmol/L,血铅超标率为78.15%,高血铅组与低血铅组儿童智商差异有显著性(P<0.01),学龄前儿童智商与父亲的文化程度、母亲的职业呈正相关(P<0.01),与血铅含量、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呈负相关.结论应切实改善和减少环境污染,幼儿园应远离交通运输干线;幼儿应及时添加辅食,加强健康教育,必要时给予辅助性药物治疗.

    作者:戴伏英;范淑兰;邢玉梅;王祝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蒙古族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年龄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蒙古族学生性发育状况,以便为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7~18岁蒙古族学生,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蒙古族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平均年龄及其与体质的关系.结果蒙古族女生初潮早年龄城、乡均为10岁;全部来潮年龄城市为16岁,乡村18岁仍未达100%.初潮平均年龄城、乡分别为12.96和13.44岁,城市较乡村早0.48岁.男生早首次遗精年龄城、乡均为11岁;全部首次遗精年龄城市男生18岁,乡村男生18岁尚未达100%.首次遗精平均年龄城乡分别为14.14与15.15岁,城市较乡村早了1.01岁.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均比全国平均年龄晚.结论蒙古族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平均年龄及早发生年龄存在提前趋势.形态发育指标与青春期发育有密切关系.

    作者:赵宏林;佟伟军;李绍山;张艳芬;冯华;赵东风;包玉荣;庞海花;白长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太原市中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传染病.为了解太原市城乡中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以便为制定乙型肝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3年对31 305名中学生进行了HBV(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作者:朱文华;刘华平;李毓玺;张清旺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同济医学院1 298名新生视力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高校入学新生视力状况,为高等学校的学生健康管理提供帮助.方法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对1999年武汉同济医学院新招收的学生1 298名进行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检查,达到4.8的为视力合格,达到或超过5.0的为视力正常.结果1 298名新生中,裸眼视力合格者占30.78%,矫正视力合格者(以右眼为例)高度近视占18.87%,中度近视占62.26%,轻度近视占18.87%.而矫正至正常视力则轻、中、高度近视眼数均呈大幅度的增加,但以轻、中度近视数量的增加明显,高度近视低.结论高校新生视力低下率令人堪忧,学校管理者需注意学生的健康教育.

    作者:杨红;肖诗艺;邹冬发;冯佳声;彭思杰;王玉莲;闵宇蓉;王宜沁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合理膳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新疆3所大学分年级随机抽取班级,对所抽取班级维吾尔族大学生全部进行调查,共调查学生1 235名.结果维吾尔族大学生能量及营养素摄入量除铁以外,均低于推荐摄人量标准.能量的食物来源以碳水化合物所占比例偏多,蛋白质来源中豆类食品摄入量偏低.早、晚餐的营养素和能量摄入量均明显不足.维吾尔族大学生营养不良率男生为28.07%,女生为29.72%;肥胖率男生为14.14%,女生为13.31%.结论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状况较差.应合理搭配食物,全面增加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以提高营养水平.

    作者:张洪斌;邓勇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

    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蔓延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在我国,艾滋病的流行也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高等师范院校在校学生作为将来国家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他们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与态度具有极其重要的示范意义.为有针对性的为开展艾滋病教育提供有效的数据与指导,笔者于2003年12月对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玲;王莉;齐建国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长沙市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健康教育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比较在不同类型的学校健康教育模式下小学生的健康知识、态度、行为情况,探讨在现有课程改革进程模式下发展学校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长沙市3所小学151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42.4%~95.4%,集中单独授课组学生吃蔬菜、便后洗手、睡前刷牙、饭前洗手的比率均高于分散授课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集中单独授课组学生的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均好于分散授课组.结论长沙市小学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还存在问题,在现阶段,学校健康教育应该以集中单独授课的教学模式为主.

    作者:周绍英;杨土保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高校医院应体现以人为本新理念

    以人为本的内含是指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存在的意义、人的价值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珍视和关注的思想[1].以人为本在当今社会已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医院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窗口,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高校医院由于其服务宗旨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更应体现以人为本.

    作者:王志英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汕头市部分中学生乙型肝炎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传染病,其严重程度居各类传染病之首,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是我国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解中学生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以便为学校对中学生开展预防乙肝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笔者于2004年9~10月进行了此次调查.

    作者:王小平;林斯海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北京市中小学生龋齿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学生龋齿的流行情况,探讨导致龋齿的行为因素,为进一步预防与控制龋齿提供依据.方法由口腔专业医师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及方法进行口腔检查,调查前对医生进行标准实验和重复实验,变异系数和符合率均在允许范围之内.采用封闭式问卷进行影响因素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北京市学生乳、恒牙龋患病率为73.01%和26.99%,城乡学生恒牙龋均低于1.1.较高年龄学生产生恒牙龋齿的危险因素有刷牙频次、饭后刷牙、吃甜食、咀嚼习惯、喝饮料等;较低年龄学生产生乳牙龋齿危险因素有刷牙频次、饭后漱口、牙刷更换时间等.结论应加强学生预防龋齿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曹若湘;符芸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离异家庭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幼儿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离异家庭母亲教养方式与幼儿行为问题的相关关系,以便对幼儿的消极行为进行有效干预.方法采用中文版EMBU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兰州市226名幼儿及母亲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离异家庭幼儿行为检出率较高,其中男孩为32%,女孩为14%.离异家庭母亲教养方式与幼儿行为问题相关显著,同时正常家庭与离异家庭母亲的教养方式差异也存在显著性.结论母亲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幼儿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教养方式对离异家庭幼儿的健康成长起重要作用.

    作者:郑名;李炙檬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早产与足月产儿青春期体格和性发育水平比较

    目的比较早产与足月产儿青春期体格发育和性发育水平,分析早产对青春期体格和性发育的影响.方法对99名早产与99名足月产的12~15岁初中生进行身高、体重测定,同时评定第二性征发育水平,询问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的年龄.结果2组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发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产男童的阴毛发育水平落后于足月产儿,首次遗精年龄大于足月产儿;早产女生的乳房发育水平落后于早产儿,月经初潮年龄大于足月产儿.结论早产儿到青春期虽然在体格发育方面赶上足月产儿,但性发育水平仍落后于足月产的同龄青少年.

    作者:姚荣英;陶芳标;庄颖;袁长江;韩慧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鞍山市城区学校卫生队伍现状

    学校卫生人员承担着学校健康教育、疾病防治、卫生保健、卫生监督、卫生宣传等方面的工作.为了解辽宁鞍山市学校卫生队伍现状,笔者于2002年12月进行了此项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涛;刘艳秋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长春中医学院2000级学生4年体质状况追踪观察

    为了解长春中医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笔者于2000~2003年9~10月份对长春中医学院2000级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追踪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吕宏;阚英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