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友;陶芳标;许玲
目的了解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心理因素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为进行合理的子女教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以及自编调查问卷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的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397名和整群抽取的在校学生1 022名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资料应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病例组的父母教养方式表现为低情感温暖与理解、高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保护.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病例组社会心理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危险因素有留级、童年经历虐待、吸烟、自杀未遂、认为周围人的言行针对自己、可疑幻听和父亲的拒绝否认;保护因素有好朋友多和父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结论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和父母教养方式存在多方面问题,可能对精神障碍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许碧云;黄雪竹;陈炳为;倪宗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宁夏大学师范专业学生性健康知识现状,为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宁夏大学部分师范生进行集体问卷调查.结果宁夏大学师范生的性知识缺乏系统性,性知识来源单一,且存在性别、民族、城乡的差别;黄色网站以及色情读物的接触使传统的性观念受到严峻的挑战;学生的性防范意识不强,且对性病尤其是对艾滋病及感染者存在歧视心态;对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知识的教育普遍欢迎(99%).结论在师范生中开展性健康知识系统教育势在必行,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
作者:徐明;邵佩兰;张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期间恐惧情绪反应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采用自编的SARS心理行为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西安交通大学学生1 019名进行调查,使用SPSS统计软件做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恐惧因子得分在均值1个标准差以上的人群占总人数的17.86%,情绪稳定性是影响恐惧因子得分的主要因素.结论大学生中有近1/5对SARS感到明显恐惧,其中情绪不稳定者的个体认知建构系统存在缺陷,要继续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
作者:高延;马延生;杨玉凤;姚凯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德阳市青少年口腔卫生状况及口腔健康教育效果,以便为青少年口腔卫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城区、城郊和农村12与15岁学生613名,检查软垢指数(DI)和牙石指数(CI).结果 12岁软垢指数城郊和农村均为女生高于男生(P<0.01),12岁牙石指数城郊组女生高于男生(P<0.01).12岁和15岁的软垢和牙石指数均以农村高,依次是城郊、城区(P<0.01).结论软垢与牙石指数农村高于城郊和城区,其分布特点与口腔卫生保健和口腔健康教育有密切关系.
作者:周培秀;徐梅;黄林军;刘宗心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中专生自杀行为的现状及其人口统计学特征,为中专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某市2所中专学校共2 032名中专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况调查.自杀行为的定义与问卷设计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青年危险行为监测系统(YRBSS)相同.结果中专生总体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6.6%,自杀计划发生率为13.4%,自杀企图发生率为7.5%.各年龄分组比较,自杀意念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17岁以下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显著高于18岁以上组(P<0.001),女生自杀意念发生率显著高于男生,非汉族中专生自杀意念发生率高于汉族学生.来自农村学生3种自杀行为的发生率均低于来自城市的学生.父母文化程度、是否在外工作(打工)对中专生的自杀行为无显著影响.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大为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非汉族、家住城镇和学习成绩差为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家庭所在地为城市、学习成绩差为自杀计划的危险因素;年级为自杀企图的保护因素,而家住城市为危险因素.结论中专生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企图发生率较高,自杀行为的发生率受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影响.应加强对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李光友;陶芳标;许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单纯性肥胖女孩的血清瘦素(Leptin)、雌二醇(E2)、胰岛素(Ins)3种激素水平和内分泌相互作用及与体重指数(BMI)之间的关系,以便为青春期女生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荥阳市6所中小学女生2 000名测量体重后,从筛查出的单纯性肥胖儿童中随机抽取60名,同时从正常体重女生中抽取60名为对照.按年龄分组,分别用放射免疫方法(RIA)测定其血清3种激素的含量.结果各年龄组对照组和肥胖组女孩的Leptin和Ins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年龄组Leptin和Ins水平与BMI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3种激素水平均随年龄、体重和BMI的升高而升高.肥胖女孩的Leptin和Ins分泌紊乱.瘦素水平能从一定程度上反应肥胖的程度,结合内分泌水平可对肥胖程度以准确评价.
作者:胡巧云;耿敏学;张春利;张磊;张德甫;陈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中学生上网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相关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对其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分析.结果有68.73%的中学生常到网吧上网,平均每周上网至少4.37 h;上网玩游戏的占62.23%,聊天的占48.61%.制约他们上网的主要因素46.75%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反对;只有26.93%的学生认为应遵守网络诚信的道德;对目前网络环境49.54%的学生认为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暴力色情及垃圾网页等不足之处;91.95%的学生赞同开通学生网络教室.结论在加强对营业网吧进行规范管理、净化网络环境的同时,要针对学生各自特点引导学生健康上网,遵守网络道德.
作者:蓝建军;阎建平;倪献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了解危害中小学生健康、影响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疾病的发生状况及流行趋势,并为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现将1999~2002年三门峡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程巧云;马振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学习成绩不良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为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太原市某中学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358名为研究对象,以学习成绩不良学生为目标人群,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实验.用自拟心理健康问卷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对家庭和父母的感受、对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得分和心理健康问卷总分接近中等组和/或优生组,且该组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感受问卷得分及心理健康问卷总得分干预前后变化不显著,而2个对照组干预后得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干预后学习成绩提高显著.结论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学习成绩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习成绩.
作者:高秀君;王芳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93年2月,在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会长于若木同志的关怀和积极倡导下,上海市委成立了专门的学生营养餐领导小组,上海市中小学营养午餐开始起步.经过近10 a的发展,上海市从事学生营养午餐的企业已从1993年底的20多家,发展到目前的87家.笔者实地调查了上海的学生营养餐推广情况,走访了上海市教委、营养学会、卫生局、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及上海市的部分营养餐供应企业,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郭平;杨蒙莺;陈德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骨骼发育在儿童、青少年时期为关键,成人骨量的50%是在青春快速增长期获得的.虽然遗传对骨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体力活动和饮食行为因其可调节性,对青春期骨骼发育具有潜在的影响,可以促进骨矿物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增加,保证获得遗传范围内的佳峰值骨量(peak bone mass,PBM).儿童和成人的BMD减少1个标准差,发生骨折的危害性增加1倍;PBM每增加5%,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降低40%.显然,在儿童青少年期达到佳的骨矿物增长率,对预防成年后的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比到中年或老年再对这些疾病进行治疗更可取.因此,儿童青少年期建立健康的饮食和锻炼行为对促进骨骼健康尤为重要,而且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延续下去,使其终生受益.
作者:张春燕;马冠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偏头痛是中学生较常见的病症,发生原因较多,如睡眠不足、功课繁重、考试紧张以及颈椎疾病等.偏头痛可造成学生坐立不安、烦躁,影响学习.笔者采用异搏定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现分析如下.
作者:肖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测查民办高校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以便为此类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16PF人格测验和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FACES II)对民办高校学生267名进行调查.结果男女生幸福感差异无显著性,主观幸福感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家庭亲密度、恃强性、自律性和紧张性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
作者:余小芳;雷良忻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运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系统,提高学生营养盒饭的卫生质量.方法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文件推荐的原理与程序,参照我国相关卫生规范,以上海市徐汇区日供学生盒饭量为20 000份,8 000份,1 000~3 000份的7家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生产、运输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结果通过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为:食品采购、食品加热烹调、熟食容器餐盒清洗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状况与洗手、学生盒饭出锅至食用间隔时间.针对关键环节提出相关干预措施.结论 3家执行干预措施的公司所供盒饭均符合卫生要求,未执行干预措施的公司存在着发生食物中毒的隐患.
作者:于晓宇;华荣秋;杨龙彪;孙冬梅;颜萍;倪晓岚;姜洪;王维娟;刘长青;李科;王树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饮食营养及健康状况,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对西南地区28个少数民族大学生1 386名进行调查.结果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主食以米饭为主(男、女生分别占56.4%和67.3%),存在挑食行为(37.8%)、偏食行为(45.9%)和按自己嗜好饮食(31.9%);体格检查显示,31.7%的大学生经常伴有牙龈红肿和瘀血,58.1%的女生经期不正常,43.2%的学生存在缺铁性贫血.结论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饮食行为是自发行为,缺乏科学指导,应加强健康教育,进行合理营养指导.
作者:张有平;刘学哲;吴献华;谭学才;陈代梅;李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儿童安全教育近期效果,为提高儿童安全意识、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及突发事件对儿童的伤害提供依据.方法对3所小学三~五年级(9~11岁)的小学生采取3种不同方式的安全教育,并在教育前后采用自制儿童安全知识问卷进行调查,评价安全教育的近期效果.结果接受安全教育后,学生的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普遍有所提高,答卷成绩的提高与平时学习成绩有关,而基本不受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等因素影响.结论安全教育是提高儿童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牛静萍;李嵘;李仲兴;崔顺军;张彬;孙学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2003年4月5日~5月18日,无锡市滨湖区某高级中学发生一起在校学生群发性出疹性疾病.5月19日滨湖区卫生局组织专业人员,对这起学生风疹爆发的疫情进行了调查,确诊为风疹病毒感染,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汉顺;孔维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医科毕业生的总体幸福感和应付方式,为进一步开展医科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应付方式问卷对在校毕业生161名进行自评调查.结果本、专科毕业生在总体幸福感及应付方式各因子分上差异均无显著性,逐步回归分析中自责、解决问题和幻想进入了回归方程,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较为明显;45.0%的学生对自身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感到需要帮助,8.7%的学生感到将要精神崩溃.结论毕业生基本形成较成熟的应付方式,应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心理指导,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毕业分配应激.
作者:杨金秋;姜小鹰;林大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用药知识、用药行为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大学生药物滥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56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用药知识的答对率为56.0%,用药行为的不良率为26.6%,性别、专业、来源地及父母的文化程度是影响用药知识、用药行为的因素.结论大学生对用药知识缺乏了解,并普遍存在不良的用药行为.应加强对大学生用药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蔡玲;杨丽;林汉生;夏苏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晕动片为镇静催眠及抗胆碱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一般用于预防旅行途中受车船颠动而发生的眩晕和呕吐等.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晕动片在治疗痛经方面有一定疗效.2 a多时间,笔者收治痛经患者25例,年龄小13岁,大19岁,平均年龄16岁;高中生9人,初中生16人,并坚持月访观察.现结合1例病例就晕动片治疗痛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张振凤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