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敏;江新梅;常颖;高凤娟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类型之一,目前也是临床存在争议的一型[1-3]。随着现代人的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不断提前。对 CSA 的诊断,除依赖于临床症状和体征外,影像学辅助检查主要依据椎动脉造影、颈椎 X 线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FI)。CDFI 因其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无创伤性、经济实用而适用于广大患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 CSA 组及对照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测及转颈试验后颅外段椎动脉血流参数测值,旨在提高临床对 CSA 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贾杰;闻春艳;张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 RhoGDI2与 EMT 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行手术切除且随访满5年的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标本8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 RhoGDI2与 EMT 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各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探讨 RhoGDI2与 EMT 相关蛋白间的相关性。结果 RhoGDI2、E-cadherin、Vimentin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5%、23.6%、48.7%。结直肠癌组织中,RhoGDI2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 分期及5年生存率相关(P <0.05);E-cadherin 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 分期及5年生存率相关(P <0.05);Vimentin 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 分期及5年生存率相关(P <0.05)。结直肠癌组织中,RhoGDI2与 Vimentin 的表达呈正相关(r=0.295,P <0.05);RhoGDI2、Vimentin 与 E-cadherin 的表达呈负相关(r=-0.278、r=-0.309,P <0.05)。结论RhoGDI2与 EMT 相关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密切相关,我们推测 RhoGDI2可能通过促进 EMT 的发生导致了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及不良预后。
作者:陈颖;姜昊声;马俐君;柳思琪;金珍婧;徐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不同强度运动刺激会对机体免疫机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大强度训练会导致运动员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1],而免疫功能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失衡直接相关,因此元素的变化也是导致运动后机体产生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2]。有关运动后微量元素的合理补充对运动员免疫促进,已经成为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对于锌、铁、铜、钙、镁、硒等微量元素与运动的关系研究较多[3,4],而对于铅、镉等元素的研究则是空白。本研究从相关的免疫指标、微量元素变化等方面观察大强度训练对运动员免疫机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以期为进一步开发有效改善运动员免疫力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对运动员合理的微量元素补充以及进行有效的训练安排也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作者:邹晓峰;李欣诺;王晓玲;杨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为存在于肿瘤组织中的数量极少、具有无限增殖潜能,可分化为肿瘤细胞,且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起决定性作用的细胞。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geoge-nase1,ALDH1),是在 ALDH 基因家族指导下合成的一类酶,主要存在于肝脏与肾脏细胞中,在体内主要发挥乙醛的代谢解毒功能,也与细胞的增殖、分化相关,可作为干细胞标志物[1];同时也是肿瘤起始细胞(cancer-initiating cells,CICs)的标志物之一[2]。本研究以5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病例为对照,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31例子宫内膜腺癌的ALDH1和 Ki67的表达,并探讨二者表达的相关性,为以肿瘤干细胞为靶向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腺癌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作者:周彤;刘颖;石英爱;张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肺硬化性血管瘤(scerosing hemangioma of the lung, SHL)是肺内的一种至今仍不能完全确定其组织来源和性质的少见肿瘤,易与肺腺癌、炎性假瘤等混淆,诊断率低,易误诊。因此,本文对36例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邹玉凤;李旭丹;白信花;孙岩;王亦飞;武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儿科急诊是本科生儿科临床实习教学的重点[1]。儿科急诊教学内容广泛,涵盖新生儿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普通外科、骨科、消化科、肾风湿科、呼吸内科、血液科、感染科、眼科、耳鼻喉科及皮肤科等多种学科。儿科急诊本科生教学具有专科性强、授课时间少的特点。由于本科生平时对儿科急诊专科知识了解相对较少,使得儿科急诊的本科生教学具有一定难度。为更好的完成儿科急诊本科生教学任务,我们整理了一套主要由教学人员拍摄的儿科急诊临床工作视频短片及临床工作图片组成的形象化教学课件。应用这套教学课件,我们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可;程志华;王治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年来由于医疗植入物如导管、人工心瓣膜、人工关节等的广泛应用以及人口老龄化及免疫力低下人群的出现等因素,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导致的生物膜相关性疾病逐年上升,至今尚无药物能有效地控制这类感染。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是一个多基因调控、多因子参与的延续性过程,包括初始黏附、聚集、成熟、脱落四个阶段,而细胞间多糖黏附素(polysaccharid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PIA )是存在于细菌细胞表面的多糖黏附因子,在 SE 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细菌聚集阶段发挥十分重要作用。因此,深入研究 SE 生物膜形成中 PIA 的调控机制对治疗 SE 引起的生物膜感染意义重大。
作者:易辉;李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检测微小 RNA-92(microRNA-92,miR-92)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的表达,分析 miR-92与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病人的分期及预后的关系,为寻找一种新型的、无创的用于 EOC患者早期筛查及判断预后的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实时定量 PCR (qRT-PCR)的方法检测50例 EOC 患者和50例健康人群血清中 miR-92表达,应用 ROC 曲线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并对 miR-9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评价其判断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miR-92作为 EOC 筛查的标志物具有可行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达0.803;miR-92在 EOC 患者血清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其表达水平随 EOC患者临床分期的进展呈上升趋势,有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0.05)。其表达水平与 EOC 患者年龄等因素无关。结论miR-92在 EOC 患者血清中的表达高于健康人群,提示其可能在 EOC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致癌基因的作用,miR-92有望成为 EOC 早期筛查和评估预后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
作者:郭凤军;邹颖刚;范丽梅;田静岩;崔满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组织经历一定时间的缺血后恢复血流灌注,不仅无法使组织器官功能得以迅速恢复正常,反而加重组织器官炎症反应、结构破坏、甚至出现严重功能障碍,这一过程被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这种损伤常发生于医疗过程中,如器官移植、溶栓治疗、动脉搭桥术、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低血容量性休克等,进而出现肝、脑、心、肺、肾、肠等多器官功能损伤,成为影响缺血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肝脏 IRI(HIRI)为常见和严重,限制了肝切除术的适应症及边缘性肝脏供体的应用,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肝脏外科及肝移植的发展和普及。HIRI 可分为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冷缺血再灌注损伤,二者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相似,其机制涉及诸多因素,与代谢障碍、氧化应激、细胞活化、炎症反应等有关,各个因素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近些年,蛋白酶抑制剂、自由基清除剂、钙通道阻滞剂、某些激素或中药等均已被证实可从多种途径有效抑制 HI-RI。目前,新型免疫抑制的应用及基因治疗等也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资料就 HIRI 发生发展的常见机制(见图1)加以综述。
作者:关连越;付佩尧(综述);李巍(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液中微小 RNA(miRNA)-21、miRNA-15a 和 miRNA-1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 MM 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治疗效果将其分为初治组(19例)、难治组(18例)和缓解组(13例),选取20例非恶性血液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组患者骨髓液中的 miRNA-21、miRNA-15a 和miRNA-16表达水平和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各组患者骨髓液中 miRNA-21、miR-NA-15a、miRNA-16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839、419.707、445.998,P <0.05)。其中,难治组患者骨髓液中 miRNA-2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组,miRNA-15a、miRNA-16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初治组患者骨髓液中 miRNA-2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或对照组,miRNA-15a、miRNA-16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缓解组或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MM 患者血清β2-MG 水平与骨髓液中 miRNA-2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99,P <0.05),与 miRNA-15a 表达水平(r =-0.829)、miRNA-16表达水平(r =-0.698)呈负相关关系(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M 患者的血清β2-MG 水平与骨髓液中 miRNA-15a 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标化相关系数=-0.976,t=-5.838,P <0.05)。结论MM 患者骨髓液中的 miRNA-15a、miRNA-16和 miRNA-21表达水平与患者对化疗的反应性和肿瘤负荷具有相关性,可用于评价患者病情的进展、预测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丽丽;陈林;毕桂彬;赵松;靳风艳;牛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由于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因此称为手足口病。除典型的斑丘疹外,重症患儿还可出现脑膜炎、脑脊髓炎、脑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并发症,致使病情进展快,可在短期内病情迅速恶化导致死亡[1]。近年来,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我国已将手足口病规定为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
作者:时景伟;李晓燕;冯晓朦;陈欢;张春晓;张涛;孙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下部胸腔在回收胸腔液体方面具有更大的作用,这是由于它的间皮细胞在通过细胞转运蛋白吸收水和电解质方面有更强的能力[1,2],同时下部胸腔具有更丰富的淋巴网络和更丰富的淋巴孔道[3]。由于在胸腔内的外科操作和创伤,使这些机制受到破坏。在肺叶切除过程中,肺叶表面的脏层胸膜不可避免的被一起切除,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时,胸壁的操作孔位于下部胸腔,对下部胸腔的壁层胸膜也造成了损伤,同时不同类型的全胸腔镜肺切除手术对胸腔造成的损伤部位及程度也不同。全胸腔镜肺上叶切除、肺下叶切除及楔形切除术后做比较,胸腔液体回收的能力不同,胸腔积液产生的量也不同,因此术后引流量也不同。这对于确定全胸腔镜下什么类型的肺切除术后较早拔管可能引起积液相关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研究全胸腔镜肺上叶切除、肺下叶切除及肺楔形切除术后胸腔引流量的差别及它们与术后积液相关并发症的关系。
作者:于海翔;王跃;楚振宇;姜皓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腓骨肌萎缩症(CMT)占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的80%-90%,临床特征为[1]双足内侧肌和腓骨肌进行性无力和萎缩,累及双上肢时呈爪形手,可伴有弓形足及垂足,双下肢腱反射尤其是踝反射减弱或消失,部分病人可伴有轻到中度感觉减退。现将诊断为 CMT 一家系进行报道,总结临床特点。
作者:黄丽敏;江新梅;常颖;高凤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1 病例摘要患者宋某,女,51岁,因血糖、血压升高6年,腹泻后出现四肢无力1个月于2014年10月17日入院。该患者6年前体检发现血糖、血压升高,空腹血糖在8.0 mmol/L,血压为160/100 mmHg,确诊为糖尿病,高血压病,平时口服保健降糖药品和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每日2次,空腹血糖控制在5-6 mmol/L,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 左右。1个月前因严重腹泻3日后出现四肢无力,站立行走困难,在当地医院化验血钾为1.1 mmol/L,空腹血糖:15 mmol/L,经过住院补钾、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1周,四肢无力症状稍有好转,空腹血糖控制在8 mmol/L 左右,但血钾一直未达到正常。同时患者出现明显的口渴、多饮、多尿症状,每日饮水量约8-10L,尿量与饮水量相近。入院前3天,患者曾口服优甲乐(150μg,Tid),入院后停用。查体:意识清楚。血压140/80 mm-Hg,脉搏90次/分,向心性肥胖,双侧锁骨上窝略饱满,后颈部可触及脂肪垫,皮肤未见紫纹,双侧上肢采血处可见瘀斑,无明显满月脸,双眼球无突出,甲状腺未触及肿大,颈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部查体未见异常。体重指数:26.29 kg/m2。辅助检查:血离子:钾1.92 mmol/L,钠:148.2 mmol/L,氯:97.0 mmol/L,钙2.01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39.5 mmol/L,空腹血糖:13.45 mmol/L,甲功三项:促甲状腺素(TSH):0.008μIU/ml,游离 T3(FT3):8.61 pmol/L,游离T4(FT4):100.00pmol/L血气分析:酸碱度(pH):7.53,氧分压(PO2):58 mmHg,二氧化碳分压(PCO2):49 mmHg,钾2.2 mmol/L,乳酸:4 mmol/L。24小时尿量:8.40L/24 h,24小时尿离子:尿钾:229.2 mmol/24 h,尿钠:796.3 mmol/24 h,尿钙:19.91 mmol/24 h,尿氯:772.8 mmol/24 h,尿磷21.5 mmol/24 h。尿常规:尿糖3+,尿比重:1.015;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节律、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UFC)、大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见表1。血常规、肝功、肾功、血脂:均为正常。甲状腺吸碘率明显降低。肺部多排 CT 平扫:气管纵隔居中,各叶段支气管开口通畅;双肺纹理增强,各叶可见斑片样密度不均匀区,略呈马赛克样改变;纵隔内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影。肾上腺 CT(图1):双肾上腺饱满、边缘模糊、毛糙。磁共振垂体平扫及普通增强(图2):蝶鞍不大,鞍底无下陷,垂体形态不规则,右部较扁,左侧见片状低于正常垂体信号,大小约为1.0 cm×0.5 cm,垂体左缘病灶呈延迟强化,垂体柄居中,视交叉无移位,双侧海绵窦未见明显异常。双能 X 线骨密度:腰1~腰3区域的 T 值:-2.7,Z 值:-2.9。诊治经过:初步诊断为垂体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术前每日补充氯化钾20g,胰岛素每日用量为:诺和锐早20 U,午12 U,晚12 U,来得时22 U。血糖及血钾控制理想后,进行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术后第3日复查血皮质醇、ACTH 及24小时 UFC,结果见表1。患者术后未口服降压药物,血压维持在130/80 mmHg 左右;患者术后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症状,每日进食量少,术后第5日开始给予氢化可的松(早15 mg,晚5 mg)替代治疗,乏力症状明显减轻,进食正常,复查血离子均恢复正常,根据所测血糖结果,给予胰岛素降糖(诺和锐8U-6U-6U,来得时8U)治疗,血糖控制理想出院。
作者:李菲;吕然然;高影;奚树刚;朱栗文;谢晓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是1963年被挪威遗传学家 Berg[1]首先发现且命名的,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载脂蛋白(Apo)A 通过二硫键[2]组合而成。Lp(a)是公认的心血管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随着 Lp(a)血清浓度的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的增加[3],罹患冠心病的危险性也明显增高[4,5],而且血清 Lp(a)浓度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6],但也有几项研究未能证实这种相关性[7,8]。本研究主要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 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是否存在相关性。
作者:刘丽萍;黄浙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随着我国近视人数的增加,眼镜验配不合格率的增多,眼镜行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也相应的增高。以知识的系统传授为目的的学科体系课程,将学习与工作分开,已经无法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那么,如何开发与构建既反映企业岗位需求,又遵循学习规律,遵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锐;谷树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相关文献统计,子宫肌瘤中91.4%-92.5%为普通型良性平滑肌瘤;0.47%-0.8%为平滑肌肉瘤;其余均为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1-2]。非典型性(又称多形性/奇异性/合体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平滑肌瘤[5],因其报道数量有限,文献中其占子宫肌瘤总数的比例由0.16%-1.56%[1-5]不等。本文对本院近期收治的未婚巨大非典型性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相关文献比较,阐述其特殊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瑛坚;刘雪莹;潘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通过临床流行病学研究,高原地区海拔在2100 m 至4000 m,居民因为长期处于低压缺氧状态,致使红细胞代偿性增加,血液粘稠度随着红细胞的代偿性增加而增加,所以易产生血栓[1]。在高原地区2型糖尿病中,45%的患者会出现微血管病。其特点是微血栓形成,基底膜变厚,这类微血管病变的特异性的症状[2],同时还会出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中。本实验通过对血液学相关指标:HbAlc、PLT、MPV、PDW、U-mAlb、血清 Mg2+浓度的水平检测,讨论分析高原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与血液学指标的相关性。
作者:张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尿路感染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异常繁殖所致的尿路感染性疾病。以细菌感染常见,诊断有赖于尿细菌培养。近年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等因素的影响,尿路感染病原体谱发生了变化,革兰阳性菌及耐药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有增加的趋势。监测尿液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提供参考,对治疗泌尿系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我院2014年尿液标本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监测结果。
作者:吕宁宁;刘军;权明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高脂血症(hyperlipoidemia)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影响到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健康的病症,长期高脂血症可导致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与脂肪肝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1],同时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和中风,在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超过300万人以上,该病已成为我国愈来愈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将成为我国卫生经济的巨大负担[2,3]。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脂是预防和控制这些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手段。不断涌现的降脂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高脂血症,尤以他汀类药物为主,但是西药降脂停药后易反弹,且可引起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如胃肠道症状、头痛、眩晕或皮疹,且新药研发困难。而中药以传统辨证论治为基础,纠正高血脂后血脂不易反弹,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可长期服用,宏观辨病和微观辨证相结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茵陈蒿汤中所含的醇溶性的黄酮类、香豆素类成分具有降血脂作用,已被大量的动物实验所证实,但目前尚缺乏充分的临床实验资料。本项目通过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探讨茵陈蒿汤对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动脉硬化程度的影响,为推广国药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刘天戟;吴若然;姜南;赵忠岩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