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汝涛;贺昕
目的通过对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心理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调查,探讨儿童肥胖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抽取肥胖儿及健康儿童各12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青少年健康与行为调查表>,调查两者的家庭、社会状况、生活习惯及心理行为特征.结果肥胖儿在反映体育行为、饮食行为、看电视时间、对肥胖的自我意识方面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不良生活方式和个人行为模式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
作者:岳亿玲;张清华;刘素芹;李玉芹;路安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解我市各中小学校饮用纯净水卫生状况,防止水源性疾病在学校发生,保证学生的饮水安全,我站于2001年5月~11月,对全市有饮用瓶装纯净水的学校进行了卫生指标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黄霞;孙桂清;程志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急腹症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进展快;需及时、正确、有效地处理.为了提高对急腹症的诊治能力,同时为相关疾病控制和高校医院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笔者收集整理华中科技大学医院外科近5年收治急腹症的有关资料,就校医院外科急腹症的特点、诊断及处理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会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和探讨各年级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差异.方法采用儿童学习适应性调查表对小学一~六年级389名学生进行学习适应性评定.结果二~六年级小学生与一年级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比较均较差,以二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差.结论学习适应性问题普遍存在于小学生中.创造良好环境使小学生适应学习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吴冬娜;林勇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中学阶段青少年的性发育和性行为发生状况,为开展适宜的生殖健康教育及服务提供建议.方法采用不记名的自我报告式问卷,于1998~1999年对北京和天津市4所中学的初、高中一、二年级1 50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两地中学生绝大部分均已进入青春发育期,其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与全国资料相比,基本接近.手淫在两市中学生中均普遍存在,总发生率为 33.6%,两地比较,天津高于北京,性别差异主要见于男性.性行为发生率为2.2%,北京高于天津.中学生性行为发生为酒后冲动以及对性经历的好奇和对两性关系纯理想化的观念所致.同时发现中学生性经历存在感染性传播疾病和非意愿怀孕的高危险倾向.结论应重视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建立对性问题的正确态度、责任感和安全性行为.
作者:余小鸣;潘勇平;王嘉;籍红;杨溢;杨书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997年6月15日,镇江市某中学12名学生聚餐,发生了一起因食用牛肉引起的食物中毒.从患者的粪便、呕吐物、牛肉、盛放牛肉的用具以及从业人员的粪便中同时分离到阿哥纳沙门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崔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沈阳医学院于1999年开始招收视光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基础、公共课、眼科学、视光学等4大门类50余门课程,以培养视光学技术应用人才.但由于人们的偏见,认为验光师社会地位低,眼镜技师属于手工业者,致使考生不愿报考视光专业,或即使进入视光系,也是专业思想不稳定,心情烦闷,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为了解如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为学校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为此,我们对视光专业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调查.
作者:孙英梅;曾曦梅;石少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病是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缺课的主要原因,它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计划的实施,也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能力的有序形成.因此,加强对中小学生缺课原因和对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莲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解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于2001年5月采用SCL-90量表对大屯矿区离异家庭学生进行测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明;张殷;李凡;张跃琴;曹霞;张桂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知识经济的日趋发展和家庭经济能力的普遍提高,青少年使用随身听的便携式CD机等进行学习和娱乐的人数越来越多.为了解使用耳机给青少年带来的健康影响,我们对长期使用者进行了听力测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小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四川省大竹县地处内陆,交通欠发达,人们思想意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尤其是边远山区,超生现象十分严重,为了解超生子女和独生子女在形态发育上是否具有差异,我们于2000年3~10月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邱存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学校是学生除家庭以外学习、生活时间长的场所.学校的卫生状况与学生的身体健康密不可分.为了解山东省学校卫生监督执法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卫生问题,以便制定相应措施,我们对山东省9个具有代表性的市、地56所学校进行了调查.
作者:张玉慧;杨育林;张迎修;徐留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掌握宾川县中小学生贫血现况及其发病规律,探讨防治对策.我们于2000年9月~2001年4月,对城乡19所中小学内6~17岁的在校学生进行了单纯营养不良性贫血调查,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汝涛;贺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前国内较普遍地使用SCL-90测查大学生的心理状况[1].但该量表是用来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严重程度如何,它对没有或有较少心理症状的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缺少区分能力,不适用于判断比较普通人之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16 PF(卡特尔16人格因素量表)测得的是一个人稳定的人格特征水平.该量表对正常人之间16种基本的人格因素有良好的区分能力[2].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将使判断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更趋于合理,并为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供更科学的依据.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青年中期,正在走向成熟但又未真正成熟,具有一定可塑性这一特点,我们对广东药学院两个年级、两个专业的学生用16 PF进行了测试和分析,试图了解本院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作者:齐平;张瑛;项中;王凤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早餐频次对中小学生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方法利用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分析17 719名中小学生早餐频次对能量和营养素摄入的影响.结果每天吃早餐组平均每天能量、蛋白质、钙、铁、锌、硒、视黄醇、硫胺素和核黄素等营养素摄入量占RDA的百分比明显高于不吃早餐组,也高于每天平均不到1次的早餐组.随着吃早餐次数的增加,营养素摄入量占RDA的百分比增加.不吃早餐的中小学生,尤其是农村不吃早餐组平均每天能量、蛋白质、钙、铁、锌、硒、视黄醇当量、硫胺素和核黄素等营养素摄入量占RDA的百分比明显低于每天吃早餐组.结论不吃早餐可以引起全天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不足,每天吃早餐中小学生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比较充足.
作者:马冠生;翟凤英;高树军;葛可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掌握中小学生早餐状况,以便有目的地采取措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学习效率,笔者于2001年5月对聊城市中小学生的早餐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宗万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大学生辍学是社会和高校都极为关注的问题,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原因构成可能不同.我们对苏州大学1996~2000年辍学的学生作了分析,发现近年来辍学的原因与以往相比[1]已有很大的变化.
作者:李克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更好地预防其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问卷调查法.结果运动损伤大部分发生在上课和课外活动时;发生多的是关节韧带扭伤;常发生的部位是踝关节;在众多的项目中,以篮球、田径和体操居多;在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中,主要的是准备活动不合理和技术动作错误.结论在体育运动的开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运动的教育,针对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有效的预防手段和方法,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作者:岳文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高中生中开展艾滋病和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的近期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采用非等同比较组设计的研究方法,于2000年11月以两所重点中学的823名高中二年级学生为对象,并将其分为干预组、内对照组及外对照组.结果干预组在同伴教育后生殖健康和艾滋病知识的答对率比教育前提高,与内、外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而教育后内、外对照组提高不显著.教育后比教育前3组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态度和安全性行为意向的均分均有所增加,但只有干预组教育前后对安全性行为意向均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中还显示高中男生和女生中性交行为的发生率分别为1.8%和0.2%.结论在高中生中开展艾滋病和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是有效而可行的.
作者:王燕玲;常春;钮文异;张红霞;孙昕(雨英);吕姿之;高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几年来国家对学校卫生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各校卫生工作得到有力的支持,大中小学对学生实行定期健康检查,并建立体质健康档案,还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使得我国儿童少年从幼年到大学各学龄段,各生长发育期都能定期进行健康监测.
作者:金培发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