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儿肾积水的产前超声诊断与产后观察

徐菊仙

关键词:胎儿肾积水, 产前超声, 诊断, 产后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胎儿肾积水的产前超声诊断与产后预后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2年7月期间3500例单胎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检查项目为常规生物学测量和系统检查,即测量胎儿双肾脏大小、肾实质厚度、羊水指数、集合系分离前后径宽度,对于产前超声诊断确诊的胎儿肾积水,需在产前进行定期复查,并于产后1周进行复查,同时还需进行2年随访,以利于详细了解胎儿肾积水预后情况。结果产前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诊断出59例(1.69%)胎儿肾积水,其中45例为单侧肾积水,14例为双侧肾积水;经产后详细观察和随访,胎儿肾积水出现不同程度改变。结论产妇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可有效诊断胎儿肾积水,具有诊断率高、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可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中医科2013年下半年处方用药统计与分析

    目的:统计和分析该院中医科2013年下半年中药处方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该院在2013年7月1日—2013年12月30日开出的826张门诊处方病历,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院2013年下半年中医科的处方用药中,主要以妇科和消化科的中药比重比较大,分别占22.64%和17.55%,其次是内科占11.86%,且多集中在甘草、茯苓、陈皮、白术、地黄、人参这几种药物中,其用药频率分别为79.52%、41.89%、41.04%、39.23%、37.41%和36.56%。结论该院妇科和消化科接受的病人数量多,受到人们的普遍信赖,在今后的中医科治疗中,应该多发展其他科室的中医治疗,解决多种疾病,为病人排忧解难,同时推动该院中医科治疗的全面发展。

    作者:刘江明;鲁军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00%(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术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伟;李原学;蔡广育;梁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治疗效果进行疗效分析。方法选取该组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80名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DOLP与LAS2L2联合化疗方案,对照组施行CHOP治疗方案。患者于治疗前采取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两种方法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60例(66.70%),部分缓解25例(27.8%),有效率94.5%;对照组完全缓解40例(44.44%),部分缓解15例(16.67%),总有效率61.11%。结论采用DOLP与LAS2L2联合的方法对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进行治疗,肿瘤明显变小,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徐娜;左淑波;张雪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分析重型脑外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干预对降低其发生的作用

    目的:对重型脑外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进行分析。方法对62例重型脑外伤后机械通气24 h以上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认为气道损伤、不合理用药和细菌易位、呼吸治疗相关器械污染、不良卧位、营养不良、基础疾病和不良心理反应是相关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落实相应护理措施后,36例单纯气管插管患者仅1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6例气管切开患者有2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总感染率为4.8%,低于国内一般感染率水平(9%~70%)。结论在预防和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时,通过保护气道、合理用药、严格消毒和无菌操作、体位护理、营养支持、治疗基础疾病治疗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率,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静;韩晓琴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开放式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整形护理方法

    目的:对开放式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整形护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来该院五官科进行诊治的80例唇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其进行整形矫正手术后,分别使用常规式护理方法与常规式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对比护理结果及患者的后续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分分别为(90.4±13.2)分与(77.4±9.8)分;观察组患者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前后,焦虑自评分分别为(87.7±10.4)分与(51.4±7.2)分。护理前后以及是否采用心理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放式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整形矫正治疗中,妥善的常规护理还应当配合全面心理护理,从而在确保患者全面愈合的同时,有效提高患者整形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惠杰;张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24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受血者的血型血清学分析

    目的: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问题进行血型血清学方法分析,归纳解决方案。方法对ABO正反定型不一致受血者的抗凝标本进行正反定型联合对照试验。通过对唾液中A、B、H血型物质进行测定,表明抗原存在于红细胞上,而红细胞表面的弱抗原经过吸收放散试验证明其存在,受血者ABO血型结合临床诊断予以确认。结果1号、2号为自身溶血性贫血的2例患者;3号为B型含冷型自抗体患者;4号为A× B亚型;5号为肠道革兰阴性菌污染A型血液后产生类B抗原患者;6号为A2亚型含抗-A1患者;7号为体内含有抗-M的患者;8号为多发性骨髓瘤所致的球蛋白紊乱患者4例;9号为白血病抗体减弱患者4例;10号、11号为白血病急性发作期抗原减弱患者4例;12号、13号为2例老年患者;14号、15号为2例新生儿,因出生不满三个月,未形成同种抗体,因此,无需测定唾液A、B、H血型物质以及行吸收放散试验。结论为确保输血安全性及有效性,输血前应对血型正确鉴定。

    作者:何怡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宫腔积脓3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后老年妇女宫腔积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该院的宫腔积脓患者31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结果31例宫腔积脓患者中,子宫内膜炎26例,占83.9%(26/31);子宫内膜癌5例,占16.1%(5/31)。31例宫腔积脓患者中,比较子宫内膜炎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子宫内膜炎患者阴道流血的发生率(4/26,15.4%)低于子宫内膜癌患者(4/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炎患者中子宫内膜増厚发生率(1/26,3.8%)低于子宫内膜癌患者(5/5,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腔积脓患者中,合并阴道流血及子宫内膜增厚,警惕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产科手术急救中行子宫切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产科剖宫产术中行子宫切除术的原因、必要性以及手术操作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于该院行剖宫产手术,术中行子宫切除术的20例患者。结果本文20例患者于剖宫产术中行子宫切除术,占总分娩人数的0.028%。其中10例因胎盘因素行子宫切除,占50%;5例因宫缩乏力、难治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行子宫切除,占25%;3例因羊水栓塞行子宫切除,占15%;因子宫破裂、子宫畸形行子宫切除的患者各1例,分别占子宫切除总数的5%。结论剖宫产术中根据病因采取对应的止血方式后,如仍无法控制出血、病情危急时应果断行子宫切除术以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孙丹;战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疗法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该院消化科收治8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病情特点、有无梗阻等因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非手术性保守治疗,实验组单用腹腔镜或十二指肠镜或两镜联用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随访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48例患者33例术后痊愈,治愈率68.8%;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治疗总有效率93.7%,死亡率2%;对照组34例患者,10例经治疗后痊愈,3例死亡。治疗总有效率73.5%,死亡率8.8%。2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和死亡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2年,实验组47例患者3例出现急性胰腺炎复发;对照组31例患者5例胰腺炎复发,2组在复发率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需先行确定有无结石梗阻,对无梗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一般可达到控制的目的,若无效改为微创切除胆囊手术;对伴有胆道梗阻的患者采取腹腔镜、十二指肠镜或二者联用等微创手术治疗,创伤小,治愈率高,复发少,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忠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与人工流产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和研究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与人工流产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该院妇产科住院分娩产妇1026例,收集其住院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642例产妇有人工流产史,384例无人工流产史,将其据流产次数分成4组,(0、1、2、≥3)A组为流产0次,B组为流产1次,C组为流产2次,D组为流产3次或3次以上,对每组产妇前置胎盘、胎盘粘连以及胎盘植入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人工流产次数与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的发生率成正相关,流产次数增加,发生率明显的上升,流产次数由0~3次以上,其发生例数分别由2、16、0上升至9、36、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胎盘粘连的发生率较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的发生率都高,胎盘粘连、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发生后会引起产后出血,其中发生前置胎盘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与人工流产次数呈正相关,且发生前置胎盘的产妇更容易引起产后出血,加强健康避孕工作,减少意外妊娠导致的人工流产次数,能有效减少产妇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的发生。

    作者:高琛;卢少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在腕关节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诊断在腕关节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2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腕关节损伤患者99例,随机分为MSCT组、MRI组和联合组,MSCT组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治疗,MRI组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治疗,联合组采用多层螺旋CT与合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治疗腕关节损伤,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把检出率为100%的联合组作为基准,MSCT组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为18.75%,移位碎骨折片的检出率为85.71%,关节脱位的检出率为90.32%,骨折的检出率为91.18%,骨挫伤和软骨损伤的检出率为0.00%;MRI 组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为87.50%,移位碎骨折片的检出率为7.14%,关节脱位的检出率为58.06%,骨折的检出率为50.00%,骨挫伤的检出率为75.00%,软骨损伤的检出率为73.68%。联合组明显优于MSCT组和MRI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MS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诊断腕关节损伤,不仅可以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鹏举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38例糖尿病的饮食护理研究

    目的:临床分析38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38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计算日食量,主要包含维生素、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等,分析护理后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38例患者HbA1c水平均明显下降,临床症状得以明显改善。38例患者治愈率52.3%、显效率28.2%、好转率12.8%总有效率93.3%。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可控制机体总热量,使胰岛负荷下降,起着纠正代谢作用,促进机体营养平衡,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黄秀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病房纠纷情况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病房纠纷情况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儿科2013年1~12月收治的340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发生护患纠纷情况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1.2±5.0)分,远高于对照组的(75.7±6.3)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患纠纷和护理投诉人数等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改善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姚淑一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神经调控治疗特发性癫痫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神经调控治疗特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患有特发性癫痫的60例患者,将以上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神经调控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每组各30例患者。根据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患者临床治疗满意率达到80%,相比较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满意率为60%。治疗组3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22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20例,无效6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神经调控治疗特发性癫痫其治疗效果相比较常规临床口服抗癫类药物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宋慧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康复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与分析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康复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该组患者的康复护理对策。结果全部患者经过康复护理后达优66例,占55.00%,良45例,占37.50%,可9例,占7.50%,优良率高达92.50%,护理全程未出现1例并发症。结论该次试验中所应用的护理方法对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患者康复具有突出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姚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安肠宁腑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安肠宁腑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该院诊治的10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予以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研究组54例患者予以口服安肠宁腑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排便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候总积分(5.50±2.7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28±1.21)分,且单项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0 d内排便急迫(1.71±2.43)d明显短于对照组(2.83±2.66)d,精神状况、社交、饮食影响、工作影响等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肠宁腑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永宏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胎儿肾积水的产前超声诊断与产后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胎儿肾积水的产前超声诊断与产后预后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2年7月期间3500例单胎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检查项目为常规生物学测量和系统检查,即测量胎儿双肾脏大小、肾实质厚度、羊水指数、集合系分离前后径宽度,对于产前超声诊断确诊的胎儿肾积水,需在产前进行定期复查,并于产后1周进行复查,同时还需进行2年随访,以利于详细了解胎儿肾积水预后情况。结果产前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诊断出59例(1.69%)胎儿肾积水,其中45例为单侧肾积水,14例为双侧肾积水;经产后详细观察和随访,胎儿肾积水出现不同程度改变。结论产妇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可有效诊断胎儿肾积水,具有诊断率高、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可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菊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病人50例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并总结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给予50例(59眼)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并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监控血糖、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结果50例(59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视力明显得到改善,术后视力≥1.0者21眼,0.8~0.9者18眼,0.5~0.7者15眼,0.1~0.4者5眼。5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为(5.5±1.8)d,术前空腹血糖经控制均<8 mmol/L;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8.0%。结论加强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普及糖尿病和白内障的相关知识,合理控制血糖,积极防治并发症,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就诊体验,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春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及焦虑量表与难以分类原发性头痛关系

    目的:探析脑电图(EEG)、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焦虑量表(HAMA)与难以分类原发性头痛的关系。方法入选该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难以分类的原发性头痛患者141例,发作时进行EEG、TC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检查,分析脑电图异常、血流速度异常及HAMA的关系。结果脑血流速度异常率为68.1%(96/141),脑电活动异常率为32.6%(46/141),可能焦虑和焦虑患者发生率为62.4%(88/141);无论TCD检查脑血流速度情况如何,EEG正常和异常患者HAMA量表评分无差异(P>0.05);无论EEG检查脑电情况如何,TCD正常和异常患者HAMA量表评分无差异(P>0.05)。结论难以分类原发性头痛患者中62.4%存在焦虑障碍的精神、心理疾患,故治疗时不应忽视精神和心理疾病的治疗。

    作者:曲海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对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整体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探讨了应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案进行病房管理的应用效果;通过对临床管理的自身业务能力、工作模式、护士的分级管理以及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措施落实在临床管理的人性化方面的要求。结论表明,人性化的管理在临床医学管理中能够有效提升工作的效果。

    作者:李艳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