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0例乡镇医院阑尾炎手术临床分析

王永伟;曹玉龙

关键词:阑尾炎, 治疗效果, 腹腔镜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乡镇医院阑尾炎手术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达到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该院近一年来接受过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小组和治疗小组.每小组20例.对对照小组患者给予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对治疗小组的患者给予腹腔镜治疗方法,后对比分析两者所达到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抽取的40例阑尾炎患者在经过两种不同方式治疗之后,均达到了治愈目的,但是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其手术的时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方法对比之下,腹腔镜治疗阑尾炎其具有创伤面积小,且并发症较少的特点,而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阑尾的残端等方面.相比较之下,腹腔镜治疗更占优势,值得在乡镇医院阑尾炎手术中大力的推广.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探讨

    本文就我院不同专业医学影像学本科教学中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教学的大纲、内容、模式、方法、考核方法及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探讨,使不同专业学生在医学影像学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和创新意识上得到全面培养.

    作者:童娟;王黎洲;焦俊;沈桂权;王波;吴晓萍;周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浅析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状、对策及展望

    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关系到社会各个层面和众多人群的工作,它跟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我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对当前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状问题进行了探讨,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后,文章认为,伴随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力度的强化,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所面对的窘境将会一一迎刃而解.伴随促进农村卫生工作开展的相关制度的拟定,农村疾病控制人员的薪资待遇也会在近段时间内给予妥善的解决,农村疾病预防的控制工作将有一个美好而灿烂的前景.

    作者:李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4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调查研究该院2009-2012年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各种恶性肿瘤的构成比例.对象: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47例.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医院收治确诊的4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41~60岁的患者所占比例为48.94%,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高发年龄段;所有患者中口腔部位发病患者多,共23例,所占比例为48.95%;患者中上皮源性肿瘤43例,所占比例为91.50%;间叶源性肿瘤2例,所占比例为4.25%;淋巴造血系统肿瘤2例,所占比例为4.25%.在上皮源肿瘤中发病率高的为鳞状细胞癌,共有35例,所占比例为74.46%.结论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病年龄较大,口腔部位发病者多,鳞状细胞癌和上皮源性肿瘤分别作为不同病理类型和组织来源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

    作者:赵全刚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留置双J管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急性肾盂肾炎25例分析

    目的 探讨内支架引流管在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盂肾炎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肾盂肾炎患者,患者取截石位,局部麻醉后,会阴部常规消毒铺洞巾,将斑马导丝放入F5~F6双J管,经尿道置入膀胱镜,将双J管逆行放入患侧输尿管内,留置长度满意后,退出膀胱镜.结果 25例孕妇经过放置内支架引流管后肾盂积水程度得到有效改善,感染得到控制.结论 内支架引流管可以用于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盂肾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冠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不同吸痰方式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系统顺应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对比开放式吸痰(OS)和密闭式吸痰(CS)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系统顺应性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开放组和密闭组各30例,对开放组运用开放式吸痰,对密闭组运用密闭式吸痰,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吸痰前和吸痰后2 min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Cst)、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等指标.结果 密闭组吸痰前和吸痰后2 min患者的Cst、Ppeak、Pplat值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吸痰前和吸痰后2min患者的Cst、Ppeak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plat水平明显升高,和吸痰前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放式吸痰和密闭式吸痰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系统顺应性均无显著性影响,开放式吸痰会使患者气道平台压力升高.密闭式吸痰能够保持良好的气道压力,可作为呼吸衰竭患者吸痰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东华;周启深;严艳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指的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且伴随有肺功能降低的呼吸道疾病,也是目前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面,临床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辅助锻炼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治疗上更着重于患者症状的改善.笔者就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发骥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切开引流挂线术与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切开引流挂线术与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的观察组和单纯切开引流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治疗效果及负面情绪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HAMA评分、HAMD评分、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负面情绪.

    作者:王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搞好心血管内科护理活动,才能为更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可靠的生命保障,才能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一个值得信赖的环境和口碑,才能为医学上心血管病治疗方面的进步提供稳定的平台.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以供参考.方法 以2010年5月-2012年4月在该院收治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给予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医疗费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A组相比较,B组手术时间较长,医疗费用较高,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解剖钢板和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手术效果,其中解剖钢板内固定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医疗费用低廉,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邓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对比探讨

    目的 研究对卵巢囊肿进行治疗时,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所能够获得的临床疗效,从而找出更为高效的治疗手段.方法 将腰硬外麻醉作为手术麻醉法,开腹组41例患者的治疗手段为开腹手术;腹腔镜组:于脐轮下缘作一手术切口,随后将腹腔镜(直径为12 mm)置入到该切口当中;于右下腹以及左下腹对应的麦氏点处,作手术切口,随后将套管针(直径为6 mm)置入到以上两个切口当中.结果 在手术之后,两组患者的排气、下床以及住院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结论 运用腹腔镜对囊肿患者进行治疗,则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并能够加快康复.

    作者:赵小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患者满意度调查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明确在医院管理中还存在着不足和欠缺的地方,以此作为改善的参考标准,从而能将医院管理工作提升一个层次,促进医院长远发展.方法 在2012年6月对来该院就诊的患者进行医院管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在调查后对欠缺的地方进行改进,并在改进后重新调查患者满意度,对比两次调查结果.结果 医院管理工作改进之前患者满意度调查仅74.6分,在改进之后患者满意度调查为95.3分,差距较大.结论 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可以帮助医院改善管理工作中的欠缺和不足,为医院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刘龑;岳宇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并分析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近年来共收治小儿疝气息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接收小切口治疗方式,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25例患儿手术平均用时为9.1 min,其手术过程中的平均出血量为2.9 mL,1例患儿在手术之后出现并发症情况;对照组25例患儿运用传统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手术平均用时为15.8 min,手术过程中的平均出血量为5.4 mL,4例患儿在手术之后出现并发症情况.结论 在对小儿疝气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运用小切口的治疗方式,其治疗手术持续时间较短,手术之后的并发症出现几率相对较低,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杨俊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妇科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将13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独的西药治疗,而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比较两者的近期效果.结果 通过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疗效是显著,可以对伤口消炎,可以止痛而且没有副作用,患者也比较容易接受,可作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来治疗慢性盆腔炎并应用于临床,比单纯地使用西药的治疗效果好.

    作者:李艳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关于下肢溃疡护理的探究

    本文通过对下肢溃疡的172例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强化对患者的饮食调护与心理护理,促进患者患肢末梢血液的循环,使用0.1%浓度的雷夫努尔纱布加中成药对患肢进行外敷或者对患肢进行浸泡的方法,对下肢溃疡患者的健康指导以及护理方法进行探究.使得下肢溃疡的172例患者张共有136例患者病愈出院,有36例患者好转.由此可以证明防止下肢溃疡的关键是健康指导、控制血糖以及细心的患部护理.

    作者:何倩婷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40例乡镇医院阑尾炎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乡镇医院阑尾炎手术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达到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该院近一年来接受过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小组和治疗小组.每小组20例.对对照小组患者给予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对治疗小组的患者给予腹腔镜治疗方法,后对比分析两者所达到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抽取的40例阑尾炎患者在经过两种不同方式治疗之后,均达到了治愈目的,但是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其手术的时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方法对比之下,腹腔镜治疗阑尾炎其具有创伤面积小,且并发症较少的特点,而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阑尾的残端等方面.相比较之下,腹腔镜治疗更占优势,值得在乡镇医院阑尾炎手术中大力的推广.

    作者:王永伟;曹玉龙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我院烧伤油改进后临床应用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我院自制的烧伤油改进药物配伍及基质后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该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80例烧烫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患者分别应用原烧伤油和改进后烧伤油,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率、入院后第1天更换外层敷料率,分析改进后烧伤油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使用原烧伤油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8.4 d,使用改进后烧伤油为10.8 d;使用原烧伤油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为80%,使用改进后烧伤油为21.5%;使用原烧伤油患者入院后第一天更换外层敷料率为50%,使用改进后烧伤油为1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后烧伤油显著减少了患者住院天数,同时改进后烧伤油还显著降低了患者抗生素使用率和入院后第一天更换外层敷料率.

    作者:罗成;熊惠江;何天勇;邓刚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玉女煎与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阴虚燥热咳嗽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玉女煎与百合固金汤合剂加减治疗阴虚燥热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3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阴虚燥热咳嗽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患者,治疗组60例患者,治疗组采用玉女煎与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止咳化痰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玉女煎具有清胃滋肾、泻火增液功能,百合固金汤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化痰功能,两方合用酌情加减,对治疗阴虚燥热咳嗽效果明显,得到患者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蔚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口服药物临床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探析

    临床药物治疗常用的一种方式是给予患者口服药,口服药物一般在肠道粘膜被吸收,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病患处,起到它的治疗作用.但是,药物被肠道粘膜吸收的过程相当复杂,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医药界可以用生物药剂学性质这个词来总结.概括来说,主要是药物的膜通透性和首过效应受到胃肠道和肝脏等器官内转运蛋白的影响作用,影响到药物的吸收,使药物在临床使用时常常难以吸收,药物的利用程度较低,从而造成药物起效慢、药效产生作用小持续时间短现象,严重造成了药物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无法达到临床预期目的,给患者健康带来阻碍.本文,我们将根据口服药物经胃肠道吸收的过程及相应的影响因素,对口服药物的口服药物的相关药剂学性质来展开探讨与分析,以至于更好的为生物制药时的药物结构设计、口服药物的研制与开发、临床用药的合理安排等提供相关信息.

    作者:卫银凤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探讨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方法在骨科临床方面的应用是当前国内外生物因定发展理念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采用新型固定系统对骨折进行稳定性治疗.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方法的使用原理是在用圆锥锁定螺纹孔与动力加压孔进行配合,接骨板的应用可以采用单一性质的AO加压板,通过使用螺丝固定的方式丢骨折部位进行人工固定,同时也可以挺过使用骨科支架与螺丝钉相结合的方法对骨折部位进行加压稳定,对矫正粉碎性骨折具有很好的疗效.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方法对关节骨、外骨等部位在发生粉碎性骨折的情况下能够直接进行锁定加压,这种方法在LCP临床应用过程中非常广泛,尤其对于当前骨科治疗中难以攻克的伴随性邻近关节骨质疏松患者的粉碎性骨折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方法具有临床力学理论的应用,但需要在手术过程中遵循LCP操作原理进行,避免手术中风险的发生.

    作者:杨映雄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药品不良事件的成因与责任研究

    目的 探讨药品不良事件的原因与责任.方法 本文通过分析药品不良事件的形成原因以及如何界定各部门及人群应承担的责任,详细论述药品不良事件的成因及责任之间的关系.结果 药品不良事件的成因主要有五种,分别是:药品标准缺陷、药品质量问题、药品的不良反应、用药失误及药物滥用.其涉及的主要部门及人群有药品监管者、药品研究者和生产者、药品流通商、药师、医生和护士、患者和消费者.结论 要积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用药安全.

    作者:刘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