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丽;祝明秋
目的 探讨初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2013年~2015年在本院分娩的1280例初产妇临床资料,分析近三年本院初产妇选择剖宫产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并制定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1280例初产妇中580例(45.31%)选择剖宫产,2013年、2014年、2015年初产妇剖宫产率分别为31.17%、42.35%、59.57%,呈逐年递增趋势.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初产妇剖宫产的因素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MI)、产妇文化程度、丈夫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医疗保险方式、孕期合并症、产前接受自然分娩教育及既往病史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BMI>24kg/m2、产妇初中或以下文化程度、丈夫初中或以下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5万、孕期合并症是初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危险因素,而产前接受自然分娩教育是初产妇选择剖宫产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影响剖宫产的因素与产妇身体状况、产妇及其丈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有关,临床应结合初产妇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作者:江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3+3舒适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环境、生理、心理舒适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社会舒适、康复训练舒适及灵性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舒适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3+3舒适护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其舒适度感受,促成其高度的治疗依从性行为,推动康复进程.
作者:黄焕容;黄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方法对意识障碍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以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住院的意识障碍伴大便失禁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实验组52例.对照组采用肛门插入带囊气管导管接引流袋的方法引流大便.实验组采用肛周喷涂液体敷料、人工肛袋接粗管径一次性连接管引流、生理盐水持续冲洗人工肛袋等综合护理方法.观察两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每天预防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可以降低意识障碍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
作者:王正英;黄竹英;徐巧林;龚利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Hcy水平、高Hcy血症的患病率、饮食知识掌握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Hcy水平,降低高Hcy血症患病率,提高患者饮食知识掌握率,更好的控制血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静音;苏美如;胡细江;覃艾新;骆安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阶段联合吸奶法运用于母婴分离产妇中对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母婴分离产妇10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分阶段联合吸奶法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产后抑郁程度.结果 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每日泌乳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轻度抑郁、重度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联合吸奶法运用于母婴分离产妇中可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缓解产后抑郁.
作者:丁宏梅;刘茜茜;魏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6月100例老年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BP、P、R、SPO2.观察组在常规监测的基础上加测PETCO2.比较两组麻醉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苏醒时间和PACU驻留时间.结果 观察组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苏醒时间、PACU驻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麻后老年患者恢复期监测PETCO2,可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苏醒快,能缩短在PACU驻留时间,对全麻后老年患者恢复期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玲;李忠翠;夏晓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基于症因分析的优势叠加护理在急性心梗患者便秘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基于症因分析的优势叠加护理实施前(2016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57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预防.实施后(2016年7月~12月)收治的同类患者59例为试验组,接受基于症因分析的优势叠加护理模式干预.并对干预后两组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首次排便时间、粪便性状评分、不良排便率、便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基于症因分析的优势叠加护理对急性心梗患者进行便秘预防干预,可获得良好的便秘预防效果.
作者:黄靖雯;凌慧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康复体操联合消胀贴穴位贴敷对子宫脱垂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本院行子宫脱垂术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体操联合消胀贴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症状缓解、胃肠功能恢复及康复情况.结果 联合组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术后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大阴道内压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康复体操联合消胀贴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子宫脱垂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及康复.
作者:李梅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评估在改善术后活动性疼痛管理质量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数字评定法(NRS)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观察组采用中文版功能活动评分法(FAS)和NRS评分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比较两组术后24h静息时和功能性活动时NRS评分,记录两组FAS分级情况、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静息时NRS评分、活动时NRS评分低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观察组术后FAS疼痛分级以及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S结合NRS进行疼痛护理评估,可以有效减轻手术患者术后活动性疼痛感,缩短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降低疼痛程度,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乔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死亡教育对新入院护士职业观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新入院的护士60名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死亡教育,采用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AP-R)及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作为评价工具,于死亡教育前后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结果 死亡教育后提供照顾、行动主义、责任自由及安全、信任评分均显著高于死亡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教育后自然接受、逃离接受及趋近接受评分显著高于死亡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教育后死亡逃避及死亡恐惧评分低于死亡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死亡教育可引导新入院护士客观地认识死亡,建立良好的死亡适应心理,树立积极的职业价值观.
作者:万香莲;周慧玲;周莉莉;黄晴晴;赵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新型体位垫在意识障碍患者预防踝膝关节废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新人院符合条件的70例中重度意识障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预防踝膝关节废用.观察组采取新型体位垫预防踝膝关节废用的方法.比较两组出院时踝关节活动度、自然状态下足底平面与腓骨纵轴线的夹角度、45m步行耗时、45m步行平均步长.结果 观察组出院时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状态下足底平面与腓骨纵轴夹角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5m步行耗时短于对照组,45m步行平均步长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体位垫能有效保持踝关节活动度,预防足下垂,提高患者步行能力,有效预防踝膝关节废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柏基香;苏雪晴;吴珠静;王燕;俞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美国学者Kalisch BJ[1] 2006年首次提出护理缺失的定义:应该落实的护理措施,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全部未落实或延迟执行.护理缺失的现象在临床较为普遍,存在护理缺失行为的护士比例占34.8%[2].由于护理的复杂性,医护人员面临着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更多护理任务的挑战[3].
作者:董雪;闫力;叶树刚;张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身心层面的代入式体验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以及精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科收治的202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身心层面的代入式体验干预.比较两组肺功能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FEV1、FEV1%、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RV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CL-90评分除人际关系敏感外,躯体化、强迫、敌对、精神病性、抑郁、焦虑、恐惧、偏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身心层面的代入式体验干预有利于COPD患者肺功能水平的改善,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彭晓芸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人工肛袋对大便失禁的ICU重症患者皮肤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 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46例大便失禁的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人工肛袋使用,并对患者皮肤进行护理.观察皮肤损伤的防治效果.结果 46例患者在接受人工肛袋的使用与护理后,人工肛袋留置时间在1~7d,其中3例出现肛周侧漏,3例出现肛周皮肤微红.12例在使用人工肛袋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压疮,但使用人工肛袋与护理后,其压疮均愈合良好.结论 给予大便失禁的ICU重症患者人工肛袋使用,能有效的对患者肛周皮肤进行保护,减少患者肛周皮肤的受损情况,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钱结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专项疼痛管理对结肠癌患者术后疼痛感及胃肠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结肠癌手术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专项疼痛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指标恢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拔出胃管时间及恢复普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专项疼痛管理能够有效减轻结肠癌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春晓;陈红;张淼;鲍忠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呼吸机湿化罐两种不同加水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使用呼吸机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52例.试验组使用一次性输液泵连接呼吸机湿化罐持续滴注灭菌注射用水的方法.对照组使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呼吸机湿化罐间断滴注灭菌注射用水的方法.比较两组呼吸机湿化罐加水过满、缺水、加水时间及气道分泌物的情况.结果 两组呼吸机湿化罐加水过满(超过2/3)、湿化罐缺水(空烧)、加水时间、气道分泌物性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一次性输液泵连接呼吸机湿化罐持续滴注灭菌注射用水的方法气道湿化效果好.
作者:陈小燕;杨玉燕;吴文霞;曾紫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218例肿瘤化疗PICC患者为调查对象,观察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对上肢静脉血栓发生原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218例肿瘤化疗PICC患者中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3.8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静脉血栓形成史、使用抗凝药物、化疗补液时间<3d、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置管前D-二聚体值(D-D)>0.5 mg/L、传统穿刺、穿刺静脉为贵要静脉、近期手术外伤史、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静脉血栓形成史、D-D>0.5 mg/L、传统穿刺、穿刺静脉为贵要静脉、慢性肾功能不全是肿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而使用抗凝药物、化疗补液时间< 3d则是保护因素.结论 对于老年、静脉血栓形成史、D-D水平升高、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肿瘤化疗PICC患者置管期间应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左传丽;祝明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积极护理元素标配管理法在膀胱造瘘患者并发症和感染防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应用前(2015年1月~12月)和应用后(2016年1月~12月)于我院接受膀胱造瘘术的患者各45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前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应用后采用积极护理元素标配管理法.对两组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后膀胱造瘘术并发症发生率、尿路及造瘘口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应用前,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将积极护理元素标配管理法应用于膀胱造瘘患者并发症和感染防范护理中,对于降低并发症和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均极为有效.
作者:孟利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个体化饮食营养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热能耗损(PEW)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73例患者,全部患者均通过体质量指数(BMI)、血清蛋白检测及饮食情况分析,对其PEW情况进行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实施对应的个体化饮食营养干预.观察干预后PEW情况及单项异常发生的情况.结果 干预后PEW发生率及BMI、血清蛋白、饮食情况异常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5),干预结束时与干预2个月后各单项指标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时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期间实施个体化饮食营养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明显减少患者PEW的发生,使患者的治疗预后效果提高.
作者:高群;刘杨;王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白血病化疗患者应用制霉菌素液配合碳酸氢钠液漱口预防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9月我科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口泰含漱液漱口.观察组应用制霉菌素液与碳酸氢钠液交替漱口.观察两组口腔真菌感染发生情况、口腔PH值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化疗后3d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7、10d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后3d口腔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7、10d 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漱口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血病化疗患者应用制霉菌素液配合碳酸氢钠液漱口,可显著改善口腔环境,预防口腔真菌感染,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祎;张秋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