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化引起的睡眠片段化及其干预方法

刘肖依;高军;雷旭;王鹏云;喻婧

关键词:睡眠, 老化, 睡眠片段化, 神经机制, 行为改变
摘要:睡眠片段化(SF)是指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觉醒的现象,且每次觉醒持续时间较短〔1,2〕.SF是睡眠障碍的标志之一,往往标志着睡眠质量的下降.研究表明,连续睡眠不仅对心血管健康、免疫功能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还在学习和记忆巩固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3,4〕.而与之相对,SF作为睡眠维持性失眠的标志,不仅会对认知功能造成负面影响,还可使大脑的可塑性发生永久性改变〔1,3〕.本文对老年人SF产生机制、生理基础及影响机制三方面进行综述.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JWH-015预防给药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神经源性炎症和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麻素2型受体(CB2R)激动剂JWH-015预防给药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空间认知功能及对海马脑区神经源性炎症和神经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20只6月龄健康APP/PS1转基因AD模型小鼠和20只同窝野生型(WT)小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WT+VEH)、AD模型组(APP/PS1+VEH)、JWH-015处理组(APP/PS1+JWH-015)和JWH-015单药组(WT+JWH-015),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8 w JWH-0150.5 mg·kg-1·d-1或等量溶剂.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通过刚果红染色检测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的沉积数量;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脑区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型钙结合受体分子(Iba)1的免疫荧光变强度及神经源性炎症变化;通过高尔基染色观察海马齿状回(DG)颗粒细胞树突棘突密度检测神经可塑性变化.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AD模型组小鼠Morris水迷宫第5天潜伏期显著延长,第6天穿台次数显著减少(P<0.05);同时,海马脑区内出现刚果红染色呈阳性的斑块,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和Iba1免疫荧光强度显著增加,DG区颗粒细胞树突棘突密度显著降低(P<0.05).与AD模型组相比,JWH-015处理组小鼠第5天潜伏期显著降低(P<0.05),而第6天穿台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海马脑区Iba1免疫荧光强度显著下降(P<0.05),但海马脑区内Aβ斑块沉积数量、GFAP免疫荧光强度及DG区颗粒细胞棘突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模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损伤可能与海马脑区内Aβ斑块沉积导致的慢性神经源性炎症加重及神经可塑性下降有关;CB2R激动剂预防给药明显改善AD模型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但对脑内Aβ斑块沉积数量和神经可塑性的下降无影响.

    作者:李超;史敬璞;史媛媛;贾慧群;李锦;王勃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大气成分及炎性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大气成分及炎性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COPD急性加重患者750例作为患病组,患者入院后进行肺功能检查,分析COPD急性加重患者每日入院人数与入院当天、入院前1、3、6 d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吸入颗粒PM10〕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同期收集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20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外周静脉血中白细胞介素(IL)-6、IL-8、IL-12、C反应蛋白(CRP)、IL-2、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多种炎性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COPD急性加重患者每日入院人数与PM10、SO2、NO2等各大气污染物指标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P<0.05),即PM10、SO2、NO2指标浓度越高,每日入院人数越多.患病组外周静脉血中IL-6、IL-8、IL-12、CRP、IL-2、IL-1β及TNF-α水平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气污染是COPD急性加重的重要诱因,相关炎性因子指标对于临床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诊断和鉴别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杨继雷;姚秀叶;袁晓飞;谷伟;王存美;黄攀登;董立平;刘晓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失牙修复前全唾液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8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牙周炎(CP)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失牙修复前全唾液白细胞介素(IL)-6、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CP伴T2DM组48例,单纯CP组20例,收集受检者非刺激全唾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全唾液IL-6、MMP-8的含量.结果 CP伴T2DM组IL-6、MMP-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伴T2DM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8%者IL-6、MMP-8水平均显著高于HbA1c<8%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与IL-6、MMP-8含量存在正相关(均P<0.05).结论 老年CP伴T2DM患者全唾液IL-6、MMP-8含量较高,且其与血糖控制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苏哲君;王鹏;霍峰;马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桡骨远端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肢骨折中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6〔1〕.中老年患者中,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2〕.本文就近年来桡骨远端骨折不同治疗方法进展予以综述.1 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分型爱尔兰的外科医生Colles在1814年首先报道了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即 Colles 骨折.随后在1847年,英格兰医生 Simth 报道了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即Simth骨折.Barton骨折的命名取自于Barton医生,于1938年首先报道了伴有腕关节半脱位的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并将其分为背侧和掌侧两类.相继出现的以人名命名的骨折还有Chauffeur 骨折、Rutherford 骨折等〔3〕.1967年,Frykman等〔4〕根据桡骨远端骨折中桡腕关节及桡尺关节的受累情况及是否存在尺骨茎突骨折,将桡骨远端骨折分为8型.Müller等〔5〕和根据骨与关节损伤的严重程度,提出了 AO/ASIF 分类系统.这个系统将桡骨远端骨折分为关节外骨折(A)、简单或部分关节内骨折(B)、复杂关节内骨折(C)3大类,每一类分别根据有无粉碎、嵌插,掌、背侧,关节内或干骺端是否粉碎又分为3个亚型.而后Fernández〔6〕对该分类系统做了适当的修改补充,区分骨折类型的稳定与否,将并发症纳入分类,同时将小儿骨折进行了同等分型,使得这个系统更加实用.更有研究组根据年龄不同,为和成年人的骨折分型区别开来,提出了新的分型〔7〕.由于骨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AO/ASIF系统凭其全面的分型方法成为了临床上公认的常用、实用的方法之一.

    作者:黄政基;姚霁航;张晓猛;祁宝昌;王兵;李英超;郝宝辉;孙大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TLR-MyD88通路在COPD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莱菔硫烷的抗感染效果

    目的 探讨TLR-MyD88通路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莱菔硫烷的抗感染效果.方法 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64例为COPD组,另选同年龄段肺功能正常的体检者60名为非COPD组,分离两组外周血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形成巨噬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染色进行鉴定.COPD组巨噬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组(终浓度为1 mg/L的脂多糖干预)、莱菔硫烷组(终浓度为30 μmol/L的莱菔硫烷干预)、联合干预组.非COPD组巨噬细胞不作任何干预.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巨噬细胞中TLR4、MyD88 mRNA和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含量.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呈现巨噬细胞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D14表达量明显高于巨噬细胞(P<0.01).基础状态下COPD患者巨噬细胞中TLR4、MyD8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COPD组(P<0.05);COPD组巨噬细胞经脂多糖刺激后,TLR4、MyD8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莱菔硫烷组、联合干预组均明显低于脂多糖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莱菔硫烷组与非COP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 TNF-α、IL-6浓度均明显高于非 COPD组(P<0.05);脂多糖组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莱菔硫烷组、联合干预组均明显低于脂多糖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莱菔硫烷组与非COP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的巨噬细胞TLR-MyD88信号通路活化,下游炎性因子分泌量增加,提示该信号通路参与COPD炎症过程;莱菔硫烷可抑制TLR-MyD88信号通路,对COPD患者有抗感染作用.

    作者:王婧;王敏;范玉敏;王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的Meta分析

    目的 采用 Meta分析评价1990~2016年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AD)患病率状况.方法 检索PubMed数据库,收集并筛选所有1990~2016年老年人群AD的横断面调查,进行异质性检验I2=98.6%,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并对纳入文献进行发表偏倚的评估.结果 共筛选出文献44篇,总调查人数172444人,患者6093例;经Meta分析,老年人群AD患病率为4.9%(95% CI:4.3% ~5.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者患病率越高,男性和女性AD患病率分别为3.0%(95% CI:2.5% ~3.4%)和6.1%(95% CI:5.3% ~6.9%),在每个年龄层中女性的患病率也明显高于男性(P<0.05).结论 老年人群AD的患病率约4.9%,年龄越大者患病率越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作者:张宏博;徐勇;陈彬;钱登娟;杭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CD47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经超越肿瘤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的原因.CD47是一种广泛表达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的整合素相关蛋白,在介导心血管疾病中的某些炎症反应过程和冠状血管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CD47信号转导途径及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机制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纬凌;杨俊;杨简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右美托咪啶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功能及肺组织Toll样受体4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啶(Dex)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大鼠肾功能及肺组织Toll样受体(TLR)4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80只体重为250~300 g的清洁级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I/R组(缺血再灌注组)、预处理组(给予Dex预处理)及后处理组(给予Dex后处理),每组20只.对比各组大鼠肾功能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水平及肺组织TLR4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大鼠肺组织TLR4蛋白表达水平与肾功能及IL-6和IL-1β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I/R组、预处理组及后处理组的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预处理组及后处理组Scr和BUN水平均明显低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R组、预处理组及后处理组的IL-6和IL-1β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预处理组及后处理组IL-6和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R组、预处理组及后处理组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预处理组及后处理组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大鼠肺组织TLR4蛋白表达水平与Scr、BUN、IL-6及IL-1β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Dex对RIRI大鼠的肾功能和炎症水平有明显改善作用,并降低肺组织TLR4蛋白的表达,且肺组织TLR4蛋白的表达与肾功能及炎症指标紧密相关,临床可考虑将其作为新型监测靶点.

    作者:赵亮;黄丽娟;宋丽莉;赵展琦;王鑫凯;王忠群;丛威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整合针灸方案对中老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评价整合针灸方案治疗中老年抑郁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老年抑郁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2组,针灸组和西药组各30例.针灸组予整合针灸方案治疗,每周2次,共治疗8 w;西药组予盐酸帕罗西汀,20 mg/d,连续服用8 w.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HAMD-17评分均下降(P<0.05),针灸组SF-36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力、社会职能等维度评分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合针灸方案可有效提高中老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凌宇;郭小川;符文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老化引起的睡眠片段化及其干预方法

    睡眠片段化(SF)是指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觉醒的现象,且每次觉醒持续时间较短〔1,2〕.SF是睡眠障碍的标志之一,往往标志着睡眠质量的下降.研究表明,连续睡眠不仅对心血管健康、免疫功能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还在学习和记忆巩固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3,4〕.而与之相对,SF作为睡眠维持性失眠的标志,不仅会对认知功能造成负面影响,还可使大脑的可塑性发生永久性改变〔1,3〕.本文对老年人SF产生机制、生理基础及影响机制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刘肖依;高军;雷旭;王鹏云;喻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CormⅡ对脓毒症血小板α颗粒释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Ⅱ对脓毒症时血小板α颗粒(PLT-α)释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集健康供血者空腹外周静脉血并分离血小板,通过脂多糖体外诱导建立脓毒症血小板异常活化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组、无活性CormⅡ组、10 μmol/L和30 μmol/L CormⅡ组,另再设PKCδ抑制剂(LY317615)组(10 μmol/L脂多糖+100 nmol/L LY317615)、CormⅡ+LY317615组(10 μmol/L脂多糖+30 μmol/L CormⅡ+ 100 nmol/L LY31761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bb、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PLT-α分布;Western印迹法检测血小板关键信号分子PKCδ、MUNC18a的表达.结果 脂多糖诱导后PLT-α释放的PDGF-bb、MMP-2及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活性CormⅡ组PLT-α内容物释放及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水平与脂多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rmⅡ诱导后,PLT-α释放的PDGF-bb、MMP-2明显减少,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脂多糖诱导后中央区的PLT-α逐渐向血小板磷脂膜区转移,与磷脂膜融合后释放到血小板外;无活性CormⅡ组与脂多糖组PLT-α分布情况相似;CormⅡ诱导后血小板α颗向血小板膜汇聚明显减少.脂多糖诱导后血小板p-PKCδ、p-MUNC18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317615组、CormⅡ组、CormⅡ+LY317615组板p-PKCδ、p-MUNC18a的相对表达量与脂多糖组和无活性CormⅡ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rmⅡ可通过释放的CO活化PKCδ/MUNC18a信号通路,抑制脓毒症时PLT-α的异常释放,减弱脓毒症损伤.

    作者:黄立;方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清IGF-1、BNP、HbA1c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GF-1、BNP、HbA1c水平的影响变化.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依帕司他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清IGF-1、BNP、HbA1c水平及血清 MDA、SOD、TAC 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疗效(93.8%)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F-1、BNP、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OD、TA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可显著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提高其临床疗效,从而降低血清IGF-1、BNP、HbA1c水平.

    作者:陆锦昆;潘海林;苏宏业;黎英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焦虑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血清中神经肽Y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 关注焦虑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特征,同时检测血清中神经肽(NP)Y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焦虑症患者56例为观察组,经体验证实为健康的成人35例为对照组,均留取血清标本.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生活质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NPY的表达.结果 两组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8个维度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NPY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PY表达与病程有关;总体健康、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5个维度与NPY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焦虑症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血清中NPY表达下降,二者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作者:曹林;沈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及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中老年女性SUI患者200例作为SUI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50例作为POP组,选取无POP的良性子宫病变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临床病历资料,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并对比ER、TGF-β1、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在三组盆底组织中的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女性SUI盆底组织ER、TGF-β1、Col-lagen Ⅰ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年龄、产次、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UI组、POP组TGF-β1、ER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SUI组和POP组之间的TGF-β1、ER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I组、POP组的Colla-gen Ⅰ灰度值低于对照组(P<0.05),而SUI组和POP组之间的Collagen Ⅰ灰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ER与CollagenⅠ表达呈正相关(r=0.267,P=0.028).结论 TGF-β1、ER、CollagenⅠ的表达与SUI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刘兆春;刘晓婉;赵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甲壳质酶蛋白40和sE-选择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甲壳质酶蛋白(YKL)-40和可溶性E(sE)-选择素的影响.方法 78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观察治疗效果,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YKL-40和sE-选择素的含量.结果 两组治疗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的评分、血清 YKL-40和 sE-选择素表达均显著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同时能改善血清中YKL-40和sE-选择素的含量,对优化内环境有一定作用.

    作者:吕荣华;侯明;李肃;关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血清对氧磷酶(PON)1活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老年人112例,分为CAS组及非CAS(NCAS)组,比较两组年龄、体质指数(BMI)、血压、血清PON1活性等指标.结果 CAS组BMI、收缩压(SBP)、尿酸(UA)显著高于NCAS组(P<0.05,P<0.01);CAS组血清PON1活性显著低于NCAS组(P<0.01);CAS患者血清PON1活性与年龄、SBP呈负相关(r=-0.300,P<0.05;r=-0.354,P<0.01).结论 老年CAS患者血清PON1活性降低可能与年龄老化及SBP增高相关.

    作者:严为宏;张亮;陆寒英;陈启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CXCR1、CXCR2及IL-8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1、CXCR2及白细胞介素(IL)-8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78例CAP患者CAP组,5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XCR1、CXCR2及IL-8水平.CAP患者进行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并分析PSI评分与CXCR1、CXCR2及IL-8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AP组血CXCR1、CX-CR2、IL-8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校正年龄及性别后,CAP患者PSI评分与上述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XCR1、CXCR2及IL-8在老年CAP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中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陈晓斐;徐志豪;董大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栓塞及夹闭治疗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安全性及有效性的Meta分析

    目的 对比栓塞及夹闭治疗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栓塞及夹闭治疗老年aSAH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并由2名评价者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个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栓塞治疗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RR=0.31,95% CI:-0.14~0.68,P=0.004)较夹闭治疗明显降低,而在良好预后、术后死亡率及复发率方面与夹闭治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栓塞及夹闭均是治疗老年aSAH的有效方式,两者疗效对比未见明显差异;但行栓塞治疗能更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如肺炎等的发生.

    作者:陈平;苗壮;韩海玲;董文征;赵兴利;王占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该院诊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及硝酸酯类药物口服,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通心络胶囊口服,两组均治疗2w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及心电图变化,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对治疗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组内比较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观察组少于(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组内比较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CK、CK-MB、LDH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治疗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70.00%(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76.00%(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有助于临床症状的快速改善,促进心肌酶水平下降及异常心电图的恢复.

    作者:惠慧;张明;彭志国;廖梅;及孟;吴光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广西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SWOT分析

    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养老问题已从传统家庭养老演变为多形式养老社会问题.本文通过 SWOT 分析方法对广西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分析,对失能老人、空巢老人、老年慢性病人护理、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进行分析,进而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清晰认识研究对象范围以及属性,并寻找广西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理论基础,明确其功能及定位.

    作者:杨永;张瑛;杨连招;莫新少;胡艳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