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张承菊

关键词:护理干预, 肝肿瘤, 介入疗法,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166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对其进行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评估.结果 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减轻肝癌介入患者的心理、生理负担,提高了介入患者的生存质量.
临床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患者保暖腿套的设计及应用

    进行手术的患者,手术前禁食、禁饮,导致机体热量低;手术前的应急、紧张和焦虑等心理;手术时或多或少的出血以及大量的补液都会带走患者的体内热量,特别是在手术时下肢裸露皮肤接触金属制的手术床,也存在电灼伤等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2013年3月我科设计制作了一种保暖方便脱戴的腿套,通过687例患者的使用,效果好,患者和医护人员非常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人员专科培训对感染重症负压病房患者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感染重症负压病房护理人员专科培训的综合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9月在感染重症负压病房住院的患者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专科培训前后4个月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配合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进行比较.结果 专科培训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院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配合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 对感染重症负压病房护理人员进行专科培训,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院内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林栋龄;何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局部加压冷疗对控制踝关节镜术后关节肿胀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局部加压冷疗对控制踝关节镜术后关节肿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科采用踝关节镜手术治疗后的患者78例,根据治疗和临床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踝关节镜术后每8h使用加压冷疗系统治疗1次,30min.并观察两组手术后16h、24h、32h、40h、48h患肢的肿胀和疼痛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疼痛评分及肿胀程度评分在术后16h及24h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2h、40h、48h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踝关节镜术后关节肿胀处采取持续冷敷,能缓解患者踝关节疼痛,减轻肿胀,使其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早期康复,可降低患者对镇静止痛剂的依赖性.

    作者:车慧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注射用多烯磷脂酰胆碱与多索茶碱存在配伍禁忌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商品名称:易善复),主要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可提供高能量易吸收利用的磷脂,进入肝细胞代谢,并以完整的分子形式与肝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相结合,通过直接影响细胞膜结构使受损肝细胞的功能和酶的活性恢复正常,并能调节肝脏的能量平衡及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急、慢性肝病.

    作者:张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13年4月~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健康教育.实验组对患者和家属同时进行饮食健康教育.2个月后分别对两组饮食依从性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饮食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家属参与患者饮食健康教育可帮助其提高糖尿病饮食治疗依从性,从而显著增加糖尿病教育的效果,利于控制糖尿病相关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邵宇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声音干预护理对NICU早产儿的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声音干预护理对NICU早产儿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入我院NICU的早产儿22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声音干预护理(设置声音干预的暖箱、调低仪器的报警声、病房内播放轻音乐等).比较两组早产儿的肺动脉压力(PASP)、心脏指数(CI)、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体重的改变,首次排胎便时间、首次排黄便时间和出生1周后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变化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早产儿干预后PASP和PaCO2均比干预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早产儿干预后CI和PaO2均比干预前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有显著性差异(P<0.05).出生1周和2周体重观察组逐渐增加,而对照组于1周时增加,2周时有所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首次排胎便时间、首次排黄便时间和出生1周后血清总胆红素含量比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NICU早产儿实施声音干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可应用于临床护理.

    作者:徐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预防性口唇涂抹金霉素眼膏减轻小儿口腔内手术后口唇肿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使用全麻开口器前局部应用金霉素眼膏对术后小儿口唇肿胀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7月~11月手术需用全麻开口器的患儿5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9例和干预组27例.常规组按手术步骤应用全麻开口器.干预组在使用全麻开口器前局部应用金霉素眼膏.观察两组术后口唇肿胀、发白、硬结、干燥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后患儿口唇肿胀程度较常规组显著减轻(P<0.05),无发白、硬结、干燥及皲裂情况.结论 预防性应用金霉素眼膏可以减轻小儿口腔内手术后口唇肿胀.

    作者:童琍琍;夏小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两种微量泵在生长抑素静脉泵入治疗效果中的比较

    目的 观察两种微量泵在持续泵入生长抑素中的差异.方法 将200例需使用生长抑素泵入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使用便携式输注泵(非电驱动).对照组采用电脑微量注射泵(电驱动).比较两组使用不同微量泵的时间波动范围、病人舒适度、微量泵通畅度.结果 两组舒适度和输液通畅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微量泵完成生长抑制素泵入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两种微量泵在持续给药中具有相似的有效性,在病人舒适度、静脉通畅度对比中,一次性使用便携式输注泵(非电驱动)能更好地完成生长抑素持续静脉给药.

    作者:董莹;张先翠;左利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更换体位顺序在新生儿光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更换体位顺序在新生儿蓝光治疗黄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平卧、侧卧、俯卧的常规体位顺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俯卧、侧卧、平卧的新体位顺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光疗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哭闹、拒乳等抗拒反应较少,且临床疗效较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新生儿黄疸治疗中采用俯卧、侧卧、平卧的体位进行治疗,能够减少光疗的抗拒反应,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郭雪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艾姜温腹散贴敷结合毫米波照射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影响

    目的 观察艾姜温腹散贴敷结合毫米波照射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9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各30例.Ⅰ组采用常规治疗+毫米波照射治疗.Ⅱ组采用常规治疗+艾姜温腹散贴敷治疗.Ⅲ组采用常规治疗+毫米波照射治疗结合艾姜温腹散贴敷治疗.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Ⅲ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和Ⅱ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组症状评分、排便异常评分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Ⅱ组症状评分、排便异常评分明显低于Ⅰ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组疗效指数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Ⅱ组疗效指数明显高于Ⅰ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艾姜温腹散结合毫米波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引起的不适效果良好,明显好于单纯使用艾姜温腹散或者毫米波照射治疗,且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可加快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杨茜湄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病房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及对策

    目的 分析老年病房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相关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云南省不同级别医院老年科护理管理者和高年资护士23人.本次研究通过对老年病房的护理管理者和高年资护士进行访谈,从中寻找老年病房护士职业倦怠产生的可能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改善这一状况.访谈内容包括护理风险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部分,统计调查结果,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与老年病房护理管理者以及高年资护士进行访谈发现,每年因职业倦怠而离职或换岗的老年病房护士约有4~5人,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职业倦怠主要原因:病人健康因素、用药因素、病人社会因素、病人心理因素,工作环境、专业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同时,针对相关因素提出针对性处理方法,从而改善老年病房护士职业倦怠状况.结论 积极分析老年病房护士职业倦怠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对策对于提高护理积极性与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娟;石英;刘翠芬;刘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冰刺激联合针刺治疗老年性中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冰刺激联合针刺治疗老年性中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86例老年性中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冰刺激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冰刺激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愈29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治愈20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4.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冰刺激联合针刺治疗老年性中风吞咽障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

    作者:周秀梅;区郁岚;陈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材质尿管在神经外科日常护理应用中的比较

    目的 探讨选择合适材质尿管在神经外科日常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 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科收治的颅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硅胶尿管行导尿术.对照组采用乳胶尿管行导尿术.比较两组尿路感染阳性率、舒适度及溢尿率.结果 实验组尿路感染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尿路感染致病菌的种类相似,主要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两组舒适度及溢尿率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硅胶导尿管与乳胶管相比,具有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减轻对尿路刺激的优点,适用于神经外科患者,尤其是颅内动脉瘤患者.

    作者:任正华;李芳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品管工具在提高骨科患者功能锻炼方法掌握率中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品管工具在提高骨科患者功能锻炼方法掌握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开展品管圈活动,调查患者功能锻炼方法掌握的现状,运用鱼骨图、柏拉图、因果图、冰山图等QCC管理工具找出真因即治本问题,并制定相应有效对策,根据PDCA步骤组织实施.结果 骨科患者对功能锻炼方法的掌握率由49.0%上升至81.82%;实施标准化流程1月后上升至89.25%、6月后继续上升至89.60%,改善幅度达82.86%.结论 品管工具应用在提高骨科患者功能锻炼方法掌握率方面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甘玉云;王永荣;江尚燕;林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气管切开患者脱机采用文丘里联合伺服型加热湿化器湿化给氧的效果

    目的 探讨文丘里联合伺服型加热湿化器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脱机期间气道湿化给氧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2012年5月~2014年5月住院气管切开患者70例,根据设定的入选条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湿化给氧方法,使用氧气湿化瓶连接气切面罩结合气切口微量注射泵泵入0.45%生理盐水.干预组采用文丘里联合伺服型加热湿化器湿化给氧.观察比较两组气切口吸入氧气温度、气道内痰液粘稠度、气管内痰痂形成、血气分析中PaO2平均值、PaCO2平均值.结果 两组气切口吸入氧气温度、气道内痰液粘稠度及气管内痰痴形成、动脉血气PaO2及PaCO2平均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气管切开患者脱机期间采用文丘里与伺服型加热湿化器联合应用湿化给氧,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氧合效果及吸氧舒适度.

    作者:芮祖琴;高学兰;陈尚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中毒患者洗胃护理研究进展

    急性中毒患者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而抢救急性中毒患者的一项重要措施之一则是洗胃.洗胃是临床上有效、能清除有害毒物,并大限度减少毒物吸收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但洗胃操作技术运用得当与否将影响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近年来诸多学者对洗胃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改进,现将洗胃时机、洗胃温度与溶液、置管方法及洗胃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刘金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提高ICU护士抬高床头依从性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提高ICU护士抬高床头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RCA找出影响床头抬高的根本原因,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比较应用RCA前后的实施效果.结果 应用RCA前后护士抬高床头依从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使用RCA能找到影响护士抬高床头依从性的根本原因,促使ICU专科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左雪梅;汪海芹;高明珠;黄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个案追踪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个案追踪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科室追踪管理小组按照PDCA工作程序,通过个案追踪法参与患者手术全程护理工作.比较实施追踪法前后(2012年1月~12月与2013年1月~12月)的护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医护患满意度.结果 实施个案追踪法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指标发生情况、工作效率、医护患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个案追踪法既能使科室管理者从患者的角度看护理服务过程,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和安全隐患;又使护士学会换位思考,关注患者就医的每个细节,两者均将患者的护理成效和健康结局作为护理工作目标,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郭伟航;谭晓艳;谭玉玲;许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干预对行高压氧治疗的新生儿家属焦虑状态的研究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行高压氧治疗新生儿家属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行高压氧治疗新生儿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支持性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第7天进行焦虑状态调查.结果 对照组新生儿家属在治疗前后SAI评分高于国内常模,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在治疗后7天SAI评分接近国内常模(P>0.05).干预组治疗后S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行高压氧治疗的新生儿家属治疗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对家属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家属的焦虑程度,确保新生儿在佳状态下进行治疗.

    作者:梁晓丽;滕艳;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自制冰袋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冷敷用于经桡动脉介入术后上肢血肿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自制冰袋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冷敷对经桡动脉介入术后上肢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发生上肢血肿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组采用自制冰袋冷敷,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冰袋4h更换1次,均持续24h.观察两组术后4h、12h、24h患肢疼痛和肿胀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4h、12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上肢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自制冰袋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冷敷,对缓解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上肢血肿引起的局部肿胀和疼痛,明显优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护理效果.

    作者:匡霞;倪芳;王蜜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护理杂志

临床护理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