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璐映
目的 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生活质量的感受.方法 选取山西省某医院的13名COPD住院病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现象学分析法整理、分析资料.结果 将老年COPD病人生活质量的感受归纳为生理舒适感下降、负性情绪多样、社会功能减弱、健康需求增加4个主题概念.结论 护理人员应重视对病人生理、心理、社会方面健康相关信息的评估,关注其健康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梅;高欢玲;刘爱梅;周雪;申华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研究〔1〕表明,体育运动调节骨骼肌能量稳态,促进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缓解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紊乱和激活胰岛素相关信号通路,进而有效地改善2型糖尿病( T2DM)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 去乙酰化酶( SIRT) 1 是SIRT 的第三家族Sirtuins家族成员之一,在运动训练引起的线粒体能量代谢适应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2〕发现,T2DM患者骨骼肌中SIRT1活性与胰岛素敏感性及线粒体功能呈高度正相关. 大量研究致力于阐明运动训练对不同人群骨骼肌SIRT1表达和活性影响,这对于探讨T2DM预防和康复的运动疗法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方晖;余绍宜;陈玉婧;陈列旭;姜玄林;刘延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低频脉冲经络治疗仪对老年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DPN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辛酸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低频脉冲经络治疗仪刺激穴位(胃腧、脾腧、肾腧、足三里、三阴交)治疗,30 min/次,疗程1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其症状、体征、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多伦多评分(TCSS)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 PG及HbA1c水平均有所降低,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胫神经及腓总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均升高,观察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和58.82%,两组TCSS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频脉冲经络治疗仪对老年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吴丹静;王玉香;李玉婷;龚守良;张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文化参与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居民文化参与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横断面入户调查.结果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文化参与率为35.5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文化参与率较男性低;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文化参与率较其他人群高;自然村有文化活动场所的人群,其文化参与率是自然村没有文化活动场所人群的3倍.结论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文化参与率较低,性别、文化程度和自然村文化活动场所是主要影响因素;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文化活动场所建设.
作者:贾君麟;黄照权;石武祥;刘建英;高东;麦浩;郭振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131 I标记槲皮素对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辐射增敏作用.方法 利用细胞生长抑制实验观察131 I-槲皮素对裸鼠种植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应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γ-H2AX变化.结果 三种药物对DRO增殖的抑制强弱顺序为131 I-QU>QU>131 I且抑制作用与药物剂量及作用时间均呈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注射药物后治疗组肿瘤体积被明显抑制,从第3天开始,治疗组与对照组肿瘤体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28天的抑瘤率约为66.51%.免疫荧光显微镜测试显示槲皮素会影响γ-H2AX集落形成.结论 体外和体内的研究表明131I标记槲皮素能增强131 I的内放疗敏感性,细胞用槲皮素预处理后显著增加了γ-H2AX的持续时间.
作者:闯振蕾;王玉君;余红波;曲昌发;崔亚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作为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人口老龄化不仅意味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多,同时也意味着整体人口结构的衰老,这势必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基本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首当其冲〔1〕. 本文以江苏为例,从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影响.
作者:王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癫痫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脑电图的关系.方法 61例癫痫患者(癫痫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阻)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三组血清IL-1β及TNF-α水平,并分析其与脑电图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癫痫组、脑梗阻患者发作后1 h的血清IL-1β、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癫痫组高于脑梗阻(P<0.05);癫痫组、脑梗阻发作后24 h的血清IL-1β、TNF-α水平低于发作后1 h(P<0.05).发作后1、24 h脑电图检查异常癫痫患者的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高于脑电图检查正常的癫痫患者,且随着脑电图检查异常的逐渐严重,血清IL-1β、TNF-α水平越高(P<0.05).经Pearson秩相关分析,脑电图检查结果与血清IL-1β、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672、0.738,P<0.05),癫痫发作1、24 h后,血清IL-1β与TNF-α均呈正相关(r=0.785、0.816,P<0.05).结论 血清IL-1β及TNF-α在癫痫患者体内呈高表达,并且与脑电图检查结果异常呈正相关,IL-1β及TNF-α可作为脑电图检查的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郑艳;陈岚;余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生存素(Survivin)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Caspase)3的表达,关注二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异及与Ki67标记的增殖指数的关系.方法 8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16例乳腺增生术后切除的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Survivin、Caspase3和Ki67的表达.结果 Survivin、Caspase3和Ki67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显著.观察组中Survivin、Caspase3和Ki67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径、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Survivin和Caspase3的阳性率与脉管累犯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Survivin和Ki67增殖指数呈正相关性,Caspase3和Ki67增殖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Survivin和Caspase3异常表达参与病变的形成和进展,二者可以调节Ki67标记的肿瘤细胞增殖.
作者:郭通;葛斌;高睿心;刘军;陈文静;闫卫刚;王婧欣;史蓬亮;王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攀升,且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1〕. 人们对动脉硬化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入,动脉硬化的检测技术实现了由有创到无创的跨越〔2〕. 作为无创动脉硬化检测的主要内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踝臂指数(ABI)不仅对动脉硬化人群的血管评估意义重大,且对无症状的亚临床动脉硬化患者的危险分层评估亦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红梅;金慧实;梁家彩;张驰;姜宏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在常规血糖控制基础上给予甲钴胺单用和与α-硫辛酸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系统评分(TCSS)、总体症状评分(TSS)、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丙二醛(MDA)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TCSS评分和T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加快,且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降低,且治疗后SOD水平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DA和hs-CRP水平均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神经传导功能,调节氧化应激水平,降低炎症反应程度,有助于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牟健;陈艳;周芳;周晶;李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选取绝经期早期OSAS受试者87例、绝经期晚期OSAS受试者86例.测量受试者颈围、腹围;应用Epworth嗜睡量表评价受试者嗜睡程度;多导睡眠监测法检测受试者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低通气占AHI的比例,夜间低血氧饱和度(SpO2),长呼吸暂停时间;晨起检测受试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进一步在两组受试者中进行颈围、腹围以及收缩压,舒张压与AHI的相关分析.结果 与绝经期早期组相比,绝经期晚期组表现出嗜睡程度更高以及更高的AHI;低通气所占AHI比例在绝经早期组意义明显高于绝经晚期组(P<0.001),夜间低SpO2在绝经晚期组较绝经早期组表现为更低(P<0.05),长呼吸暂停时间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围和收缩压绝经晚期组高于绝经早期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腹围与AHI呈正相关(r=0.914,P<0.001);AHI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822,P<0.001).结论 绝经期女性OSAS严重程度随绝经期延长逐渐加重;肥胖是绝经期女性OS-AS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减体重或为预防和治疗绝经期女性OSAS的重要措施;绝经期女性OSAS严重度增高可提高高血压的风险.
作者:匡冬梅;袁海波;张征骄;李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在重度失血、严重感染、酸中毒、缺氧等致病因素导致重症休克的过程中,微血管对血管活性物质,如去甲肾上腺素( NE)或P物质( SP)的反应性降低,引起休克晚期血液循环动力低下,出现顽固性低血压、重要脏器低灌注,严重影响着休克的治疗和预后,是重症休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 因此,以纠正血管反应性为靶点,成为防治重症休克的主要措施之一.血管低反应性的发生与细动脉平滑肌细胞( ASMCs )收缩功能低下与结构损伤密切相关. 能量代谢障碍、三磷酸腺苷( ATP)生成减少等因素引起的离子泵活性下降、细胞内外离子交换障碍,是引起ASMCs膜超极化的重要机制之一;但是单纯给氧并未有效恢复血管反应性,提示ATP生成减少不仅是缺氧的问题,更主要的可能是ATP的生成过程发生了障碍,也就是与ATP生成密切相关的线粒体出现了结构损伤与功能障碍〔3〕.众所周知,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 mPTP)是维持线粒体功能与结构完整性的多蛋白复合物〔4〕;多种致病因素引起mPTP开放,导致溶质和水非选择性进入线粒体内膜,破坏线粒体膜电位,使氧化磷酸化解耦联,ATP生成障碍,引起线粒体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即线粒体功能不全〔3~5〕. 鉴于线粒体功能不全在能量代谢障碍及其在ASMCs膜超极化中的作用,学者们开始关注线粒体功能不全在重症休克血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 本文综述线粒体功能不全在重症失血性休克、脓毒性休克导致的血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
作者:王淮淮;赵自刚;牛春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16S核糖体RNA(16SrRNA)基因检测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烧伤脓毒血症耐药性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老年糖尿病烧伤患者可疑脓毒血症患者41例外周静脉血标本共45份,将每份标本分别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液培养以及16SrRNA基因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细菌病原体检测的阳性率,以PCR及血培养阴性、阳性患者血常规、TNF-α、IL-6、CRP、FPG、餐后2 h血糖(2 h PG)、HbA1c的相关性.结果 采用PCR和血培养检测阳性率和操作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SrRNA基因检测及血培养方法阳性及阴性标本患者白细胞计数(WBC)、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阳性患者明显高于阴性患者,16SrRNA基因检测及血培养方法阳性及阴性标本患者FPG、2 h P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bA1c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低于革兰阴性菌,但是行血培养阴性患者中有部分患者PCR检测阳性.结论 老年糖尿病烧伤患者应早期行血常规、TNF-α、IL-6、CRP检测、监测FPG、2 h PG变化,一旦有潜在脓毒症风险,行16SrRNA基因PCR检测,判断细菌特征,早期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16SrRNA基因PCR检测应用于老年糖尿病烧伤脓毒症患者细菌感染特异性、快速性、敏感性均较高,操作时间短,不受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影响.
作者:刘向荣;李明华;朴春丽;米佳;刘扬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c-fos表达的变化及生长激素释放肽(GHRP)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老年大鼠9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通过电镜、免疫组化观察心衰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RT-PCR法检查各组大鼠心肌细胞中c-fos mR-NA表达水平.结果 电子显微镜发现治疗组大鼠心肌较模型组明显改善,但略差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RT-PCR检测结果发现模型组大鼠心肌中c-fos mRNA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大鼠心肌c-fos mRNA光密度值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但略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HRP可降低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c-fos含量而保护和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
作者:尹兴忠;赵冬梅;田国忠;王长山;赵春红;李丽;欧叶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与健康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 对46例病患的肠道菌群进行细菌培养,与20例正常健康者肠道菌群进行对比.结果 IBS组和对照组均未找到已知的特异致病菌.IBS组肠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菌落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肠球菌的菌落数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真菌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IBS与肠道菌群失调有相关性,来该院治疗的IBS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
作者:黄金龙;刘思敏;罗贤宇;梁文豪;邢德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广州地区中老年居民脂肪肝患病率的趋势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09~2013年广州地区居民的健康体检数据,采用单因素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组(23.96%)比青壮年组(17.91%)脂肪肝患病率显著高.老年居民中,女性组脂肪肝患病率高于男性组,60~69岁组脂肪肝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高血压组脂肪肝患病率高于正常血压组,谷丙转氨酶升高组脂肪肝患病率高于谷丙转氨酶正常组(P<0.05).年龄、血压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是老年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结论 广州地区老年居民脂肪肝患病率高,影响脂肪肝患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作者:王培;李奇观;陈晓彤;甘小玲;韦丽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同期或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高龄双侧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 TKA手术治疗的KOA高龄患者122例,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同次麻醉情况下进行同期双侧TKA治疗组(同期双侧组)55例,相同住院周期内进行分次双侧TKA治疗组(分次双侧组)27例,不同住院周期条件进行的分期双侧TKA治疗组(分期双侧组)40例.对比各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对各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进行评定,记录各组并发症.结果 分次双侧组及分期双侧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分别明显大于同期双侧组,但输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同期双侧组(均P<0.05).各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关节功能评分对比(P>0.05).分次双侧组及分期双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同期双侧组(P<0.05).结论分期或分次TKA治疗高龄双膝KOA患者的疗效与同期TKA基本类似,但同期TKA术式通常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王昕;胡龙;王雄;张超;王文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40例为研究组,根据衰竭类型将患者分为收缩组(n=66)和舒张组(n=74),另选取同期非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应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评价心功能,检测所有入选者心电图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研究组QRS波时限显著长于对照组,收缩组QRS显著长于舒张组,研究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YHA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收缩组显著优于舒张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QRS波时限与NT-proBNP水平和NYHA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QRS波时限较长,血浆NT-proBNP水平较高,且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也存在差异,QRS波时限及血浆NT-proBNP水平能反映患者心功能.
作者:郭璐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膀胱癌是国内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第一位. 膀胱癌具有易转移、易复发等特点,早期膀胱癌又无明显症状,因此许多患者诊断出时常已发生转移,导致预后不佳. 鉴于现有膀胱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存在不足,亟需新的诊断标志和有效治疗策略. 当前研究表明,在膀胱中存在异常表达的特定miRNA,且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作为膀胱癌治疗的新靶点. 本文就miR-NA和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王杰燚;陈红微;田小柯;张霞;张敏;黄海山;许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中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与脂质代谢及体脂分布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60~85岁老年男性122例,分为MS组72例、非MS组50例.按照MS组分数目分为5组:1组(0组分)、2组(1组分)、3组(2组分)、4组(3组分)、5组(≥4组分).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FABP4水平,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人体体脂百分比及腰臀脂肪比评估体脂分布情况及肥胖程度,分析FABP4与各脂质代谢指标及体脂分布的相关性.结果 MS组FABP4水平较非MS组显著升高〔(31.44±15.08)ng/ml vs(24.56±5.60)ng/ml,P<0.01〕,随代谢组分增加,FABP4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FABP4与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腰臀脂肪比、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98、0.493、0.720、0.333、0.553、0.267、0.467和0.470,均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FPG、腰臀脂肪比、体脂百分比、舒张压是影响血清FABP4的独立危险因素(b=0.596、0.240、0.325、-0.155、-0.148,均P<0.05).结论 血清中FABP4高水平可增加老年男性MS风险,并参与脂质代谢紊乱及体脂的异常分布特别是腹型肥胖的形成.
作者:赵翠平;卢爱娇;周海俊;叶新华;胡苏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