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许国斌;朱金强;张近波;鄢来超;方强

关键词:替加环素, 头孢哌酮/舒巴坦, 鲍曼不动杆菌, 重症肺炎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替加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患者应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米诺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细菌清除效果及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 APACHE)Ⅱ评分,检测治疗前后降钙素原( PCT)、C反应蛋白( CRP)浓度,记录患者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ICU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效果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PCT、CRP和APACHEⅡ评分分别为(0.70±0.41)g/L、(83.56±7.38)mg/L和(11.31±2.73)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16±0.38)g/L、(104.27±6.91)mg/L和(14.94±2.65)分,P<0.05〕。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和住ICU时间分别为(3.14±0.29)d、(5.37±0.68)d和(6.30±0.39)d,均低于对照组〔(4.58±0.31)d、(7.62±0.59)d和(8.83±0.42)d,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老年重症肺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细菌清除率,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有利于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控制。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艾灸预处理对急性力竭运动大鼠心肌损伤及蛋白激酶C的影响

    目的:探讨艾灸预处理对急性力竭运动导致的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蛋白激酶C(PKC)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 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艾灸组(M组)、力竭组(E组)、艾灸力竭组(ME组)和艾灸力竭+PKC抑制剂组(ME+CHE组)5组。在一次性游泳急性力竭模型的基础上,用艾灸预处理进行干预,并注射PKC抑制剂白屈菜红碱(CHE),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运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心肌PKC蛋白水平及其活化情况。结果①E 组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改变明显,ME 组心肌超微结构损伤较 E 组轻,而ME+CHE组心肌超微结构损伤程度与E组相似。②与C组比较,M组和ME组PKC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E 组和 ME+CHE 组 p-PKC 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与E组比较,ME组PKC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ME+CHE组水平无明显变化;与 ME组比较,ME+CHE 组PKC水平有明显上升(P<0.05)。③与C组p-PKC水平比较,M组无明显变化,E组、ME组和ME+CHE组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与E组比较,ME组p-PKC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与ME组比较,ME+CHE组P-PKC水平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急性力竭运动所致的心肌损伤与PKC的过度表达和活化有关,艾灸预处理对急性力竭所致的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阻止PKC的过度表达和活化可能是其起效的机制之一。

    作者:熊英;顾一煌;吴云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水平预测老年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的价值

    目的:探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对预测老年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同步治疗敏感性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食管鳞癌患者根据肿瘤的不同分期给予个体化的同步放化疗治疗。疗程过后获取患者癌组织的病理标本,并通过免疫组化法将患者分为 EGFR阳性组41例和阴性组19例,比较两组同步放化疗的完全缓解率。结果 EGFR阳性组完全缓解率为28例(68.29%),EGFR阴性组完全缓解率为3例(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同步放化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EGFR的表达程度与治疗结果明显相关,EGFR可作为判断癌细胞对放疗及化疗敏感性的一项特异性指标。

    作者:姚忠彬;何明远;赵红福;赵志鹏;程光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皮椎间孔镜下行TESSY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估经皮椎间孔镜下经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PLID)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老年PLI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2例和对照组118例,对照组在显微内镜下行后路腰椎间盘切除( MED)治疗,观察组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TESSYS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主诉疼痛分级法( VR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 VAS)和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VRS评分和VAS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优良率(86.89%)与对照组(83.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行TESSYS技术治疗老年PLID患者创伤小,并可改善术后疼痛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时愔;王开化;田全良;汪涛;王启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长沙市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长沙市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MCI筛选。结果调查对象MCI患病率为17.6%,排除混杂后,高龄、经济不独立、较低文化程度是MCI的危险因素(P<0.05),OR值分别为1.105、2.211、2.034,合居、离退休前从事脑力劳动是MCI的保护因素(P<0.05),OR值分别为0.554、0.670。结论长沙市社区老年人MCI患病率较高,应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有益的社区活动、进行适度的体育运动和锻炼、多读书看报、关注其精神需要、普及MCI防治知识,以减缓认知障碍的发生。

    作者:王爱民;黄灿;周颖;覃艳杰;屈昂;刘学秋;谭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免疫球蛋白E在肺结核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与免疫球蛋白( Ig) E在肺结核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该市传染病院接受治疗的358例肺结核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该院同期376例健康体检者,对比分析两组的血清TNF-α和IgE水平。结果观察组TNF-α和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026,0.968,P<0.05),两者含量与痰结核分枝杆菌数量呈正相关(r=0.892,P<0.05),继发性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的TNF-α和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原发性肺结核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t=1.065,1.952,P<0.05);TNF-α和 IgE也呈正相关(r=0.892,P<0.05);治疗后,不同类型耐药者TNF-α和IgE 水平均有所下降,但其中耐多药结核者较治疗前下降不显著(t=0.648,P>0.05),其余患者治疗前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t=8.497,6.258,5.346,P<0.05)。结论 TNF-α和 IgE 水平在肺结核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定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建娇;张莉;王萍;王桂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城镇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城镇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MAQ服药依从性问卷对160例城镇高血压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城镇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有待提高,其中文化程度、有无并发症、病程、药物不良反应为影响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因素。结论城镇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是多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待于通过制定个体化方案、进行健康教育来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会君;孙鹤;杨璇;滕孝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GRP94及GRP78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细胞应激因子GRP94及GRP78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接受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的64例NSCLC患者,应用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的术后情况和生存期;使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病理切片标本中GRP78和GRP94的表达水平。结果 GRP94与GRP78蛋白在 NSCLC肿瘤细胞中明显高表达状态;GRP94、GRP78蛋白的表达与 NSCLC病理类型有关,与分化程度、肿瘤T分期、肿瘤N分期、WHO临床分期具有不同程度的联系,也与肿瘤的大小、浸润、转移有关;与性别和年龄无关。 GRP94及GRP78蛋白的高表达与NSCLC患者生存期及生存率呈明显负相关,其蛋白表达水平越高,患者的生存期越短,生存率越低。结论 GRP78和GRP94是NSCLC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因子,可作为肿瘤分期和预测预后的一项指标。

    作者:钟鸣;于杜娟;靳荣辉;谭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调控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联素表达异常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趋低龄化, NAFLD 患者发生临床或亚临床型动脉粥样硬化( AS)概率显著增高,且出现明显的颈AS( CAS)较非NAFLD患者提前约5~10年。 NAFLD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可能独立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已成为当前AS发病的主要原因。尽早防治NAFLD对于延缓NAFLD患者体内的AS进程和远期预后十分重要〔1,2〕。现阶段,关于NAFLD促进AS发生的机制可能涉及脂联素( APN)及其受体( AdipoR)表达异常等方面。

    作者:庞树朝;张军平;陈美玲;吕仕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认知障碍的预防作用

    目前临床对于老年严重前列腺增生患者首先推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治疗。虽然手术创伤小、无需全麻,但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心、肺、脑等脏器功能障碍和手术应激等多因素导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D )发生率增加〔1〕。右美托咪定为高选择性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交感神经阻滞、镇静等功效。大量研究证实,右美托咪定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重要保护作用,并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2〕。本研究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TURP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王宏宇;陈晓宇;王大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硫氢化钠对糖尿病视神经病变大鼠氧化应激及血浆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对糖尿病(DM)大鼠视神经病变(DON)的防治作用及其对氧化应激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的影响。方法在50只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对照组,另40只建立DON模型,对32只造模成功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DM模型组和NaHS处理组,各16只。 NaHS处理组通过玻璃体腔注射NaHS生理盐水溶液(剂量为100μmol/kg体重),对照组和DM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d ,共8 w。对三组大鼠的视神经髓鞘切片行劳克坚牢蓝染色,观察三组切片中视神经髓鞘结构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比较髓鞘所占比率的差异,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中的H2S水平,分别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浆中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酶联免疫法( 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CNTF水平。结果8 w 后三组大鼠血浆中 H2 S水平比较差异显著,且 NaHS 处理组高于DM模型组和对照组(P<0.05);显微镜下可见DM模型组与NaHS处理组大鼠的视神经髓鞘结构出现明显溃变,NaHS处理组溃变程度较DM模型组明显减轻,两组髓鞘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NaHS处理组高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DM模型组和NaHS处理组大鼠的ROS和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NaHS处理组水平低于DM模型组(P<0.05);DM模型组和NaHS处理组大鼠的SOD水平及CNT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NaHS 处理组水平高于DM模型组(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NaHS可作为外源性H2S供体,提高体内的H2S水平,而H2S可以防治DON,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损伤,提高血浆中CNTF水平有关。

    作者:冉瑞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尼可地尔对择期行PCI术冠心病患者心肌和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择期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心内科行择期PCI术的冠心病患者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前24~72 h给予5~10 mg/次,3次/d的尼可地尔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 h、24 h和48 h的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超敏肌钙蛋白T( hs-TnT)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表达水平,检测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的CD4凋亡和CD4+Foxp3+的水平,同时对PCI术后24 h患者hs-CRP、hs-TnT和vWF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 PCI术后的hs-CRP和 hs-TnT水平明显高于术前( P<0.05),且治疗组的hs-CRP和hs-TnT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P<0.01),PCI术后24 h的 vWF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且尼可地尔能够减显著降低vWF水平( P<0.05);PCI术后24 h hs-TnT与hs-CRP呈正相关;对照组的 CD4+Foxp3+比例明显低于治疗组,而 CD4凋亡比例明显高于治疗组( P<0.05)。结论择期行PCI术患者术前短期口服尼可地尔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具有抑炎作用的CD4+Foxp3+,从而减少PCI术引起的心肌损伤。

    作者:莫凡睿;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内科住院患者2型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

    目的:初步探讨老年内科住院患者2型糖尿病(T2DM)和慢性肾脏病(CKD)的相关性。方法对2013年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的152例70岁以上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肾功能等指标。采用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①老年患者中 CKD患病率高(35.53%),T2DM中更高(42.53%)。②DM组高血压患病率、甘油三酯(TG)、血尿素、肌酐、尿酸均高于非DM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 MDRD公式计算的 GFR低于非DM组(P<0.01)。③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年龄和HbA1c为eGFR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住院患者中 T2DM的 CKD患病率更高(42.53% vs 35.53%),T2DM中存在的代谢紊乱可能是CKD的加重因素,GFR下降的危险因素除老龄化和血糖控制不佳外,高尿酸血症也是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宋静;陈锐;胡燕萍;刘勇;卢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抗菌药物用量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该院2011~2014年抗菌药物用量与铜绿假单胞菌( PA)耐药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计算13种抗菌药物平均每日每1000张床位所消耗的用药频度( DDDs)及同期院内感染(入院>48 h获得) PA的耐药率,并对抗菌药物用量与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美罗培南的用量与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正相关(r=0.823,P<0.000);左氧氟沙星的用量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呈正相关(r=0.726,P<0.001、r=0.725,P<0.002);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的的用量与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呈正相关(r=0.824,P<0.000;r=0.562,P<0.024)。结论抗菌药物用量与PA耐药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PA的耐药率。

    作者:林志航;庄权权;明德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抗凝方法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和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方法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和疗效的影响。方法120例脓毒症患者均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CVVH)治疗,其中有活动性出血者60例行无肝素治疗(无肝素组),有出血倾向者60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肝素组)。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 d检测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血小板( PLT)、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纤维蛋白原(Fg),并于治疗后3 d采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Ⅲ评估健康状况,依据APACHEⅢ预测死亡率并统计28 d存活率。结果两组治疗后BUN、Sc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PLT、PT、APTT、TT、INR和Fg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PACHEⅢ评分、死亡率和28 d存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够改善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不同抗凝方法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疗效影响不明显。

    作者:代庆春;李娜;回志;苗晓云;沈洪丽;张晓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根据国际检索机构给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发来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统计整理,《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又被5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列为来源期刊。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与治疗

    全世界2型糖尿病( T2MD)发生率越来越高,严格的血糖控制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但对大血管病变的影响甚微。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T2 DM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影响因素。动脉粥样硬化( AS)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1,2〕。据报道,T2MD首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是非T2DM患者的2~4倍〔2〕,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生率亦可升高2~4倍〔3,4〕。但许多患者在AS的初始阶段没有明显症状。因此,探讨T2 DM合并AS患者的形成机制及其发生、发展而致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可进一步地对T2DM合并AS患者进行有效的病情诊断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石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沙利度胺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MMP-9、COX-2、IL-6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疗效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环氧合酶(COX)-2、白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和沙利度胺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应用2,4,6-三硝基苯磺酸与乙醇溶液混合液复制UC模型,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柳氮磺胺吡啶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混悬液灌胃;沙利度胺组给予沙利度胺片混悬液灌胃,于第3、7、10、14天观察结肠炎症活动指数评分( DAI)以及免疫组化结果。结果药物干预不同时间点,四组大鼠DAI评分、MMP-9、COX-2和IL-6水平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和沙利度胺组 DAI评分、MMP-9、COX-2和IL-6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模型组DAI评分、MMP-9、COX-2和 IL-6水平较柳氮磺胺吡啶和沙利度胺组高,柳氮磺胺吡啶组 MMP-9、COX-2和IL-6水平较沙利度胺组高( P<0.05)。结论沙利度胺治疗UC大鼠能够显著降低其DAI水平和MMP-9、COX-2、IL-6的表达,且其治疗效果优于柳氮磺胺吡啶,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黄鹤;伦伟健;梁晓燕;刘浏;贾柳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住院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患病状况调查及预后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该院2007年3月至2015年3月住院治疗的480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患病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1分≤GOS≤3分)和预后良好(4分≤GOS≤5分)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颅脑清创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480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粉碎性骨折占主要〔310例(64.58%)〕,其次为单纯性骨折170例(35.42%),且55例(11.46%)患者出现脑脊髓漏;84.17%患者合并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等其他损伤;除脑部损伤外,170例(35.42%)患者存在脑部以外部位损伤,以腹部和胸部伤为主,入院时220例(45.83%)存在颅内感染、电解质紊乱、急性肾衰竭等疾患;85.00%的患者在引流管保留条件下对创面行Ⅰ期封闭,9.79%患者因头皮大面积缺失转行Ⅰ期 VSD+Ⅱ期转移皮瓣移植手术;入院时445例(92.71%)存在意识障碍,其中昏迷45例(10.11%);预后不良组的空腹血糖(FPG)水平、手术时间、心律失常、低血压、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颅内感染、电解质紊乱、应激性溃疡、急性肾衰竭发生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而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 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FPG、入院GCS评分、心律失常、低血压、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颅内感染、电解质紊乱、急性肾衰竭为开放性颅脑损伤预后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开放性颅脑损伤病情较重,常易伴发其他系统疾患,且高FPG、昏迷、心律失常、低血压、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颅内感染、电解质紊乱、急性肾衰竭均可影响患者预后,治疗期间需加以关注并进行干预,提高治疗预后效果。

    作者:包改辉;许健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与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凝血功能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 T2DM患者78例,根据患者疾病进展情况将其分为伴有血管病变患者45例为观察组,血糖控制较好、无血管病变患者33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血糖(Glu)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析各凝血指标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发生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Glu、HbA1c、F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PTT、P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与Glu和HbA1c水平均不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 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HbA1c(OR=1.23,P<0.05)、Fg(OR=1.45,P<0.05)是T2DM患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高水平APTT(OR=0.87,P<0.05)是 T2DM 患者血管病变的保护因素。结论 T2DM发生血管病变患者出现凝血功能紊乱,其引起患者血管病变发生的重要因素,高水平 HbA1c、Fg及低水平APTT是T2 DM患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品力;陈燕玲;王春城;宋军;赵占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替加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患者应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米诺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细菌清除效果及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 APACHE)Ⅱ评分,检测治疗前后降钙素原( PCT)、C反应蛋白( CRP)浓度,记录患者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ICU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效果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PCT、CRP和APACHEⅡ评分分别为(0.70±0.41)g/L、(83.56±7.38)mg/L和(11.31±2.73)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16±0.38)g/L、(104.27±6.91)mg/L和(14.94±2.65)分,P<0.05〕。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和住ICU时间分别为(3.14±0.29)d、(5.37±0.68)d和(6.30±0.39)d,均低于对照组〔(4.58±0.31)d、(7.62±0.59)d和(8.83±0.42)d,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老年重症肺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细菌清除率,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有利于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控制。

    作者:许国斌;朱金强;张近波;鄢来超;方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