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脂联素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周莉;唐雷;邢潇;刘翠平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心房颤动, 炎症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白细胞介素( 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脂联素(APN)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大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小剂量组各60例。大剂量组患者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d,1次/d;小剂量组患者加服阿托伐他汀钙10 mg/d,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房利尿钠肽( ANP)、左心房前后径( LAD)、hs-CRP、IL-6、TNF-α及APN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栓塞事件发生率和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 hs-CRP、IL-6、TNF-α及APN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清APN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 P<0.05),同时大剂量组各指标变化明显优于小剂量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AD和 AN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同时大剂量组降低明显大于小剂量组(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患者栓塞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小剂量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 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老年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LAD内径及 ANP水平,改善预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上推广。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糖类抗原125和人附睾蛋白4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人血清糖类抗原( CA)125和人附睾蛋白( HE)4联合检测对诊断卵巢癌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82例(卵巢癌组)和卵巢良性肿瘤患者85例(卵巢良性病度组)。用电化学发光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A125和HE4浓度差别,结果以中位数表示,分析两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卵巢癌诊断的价值。结果卵巢癌组血清 CA125和 HE4浓度水平呈高表达,且明显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P<0.05);卵巢癌组的CA125、HE4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P<0.05),在卵巢癌组中,CA125的阳性检出率高于HE4。从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方面比较,患者血清CA125+HE4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优于CA125和HE4中任何一项的单项检测,但特异性有所降低。结论血清 CA125和HE4的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提高卵巢癌的阳性检出率,是一种有效的组合检测方法。

    作者:高磊;刘晓霞;王泳心;岳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左房容积指数与血清N末端脑钠肽原水平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左房容积指数(LAVI)与血清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EH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舒张功能情况将其分为 A 组(左室舒张早、晚期大流速E峰及A峰比值E/A>1,且舒张早、晚期大运动速度Em及Am比值Em/Am>1),B组(E/A<1,且Em/Am<1),C组(E/A>1,且Em/Am<1),D组(E/A>2,且Em/Am<1);另选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80例作为E组。对比各组受试者的基线数据、各组 LAVI及 NT-proBNP等指标与其左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分析LAVI与NT-proBNP等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E/A值在各组间存在差异,其中 B、C、D 组呈逐渐上升趋势,且两两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三组均异于E组(P<0.05);Em/Am值在各组间存在差异,其中B、C、D组呈逐渐上升趋势,三组的水平均显著低于A、E组(均P<0.05);LAVI值在各组间存在差异,其中A、B、C、D组呈逐渐上升趋势,且两两比较差异明显(P<0.05),B、C、D组水平显著高于E组(均P<0.05);NT-proBNP在各组间存在差异,其中A、B、C、D组呈逐渐上升趋势,C、D组水平显著高于 E组(均 P<0.05),D组水平显著高于A、B、C组(均P<0.05)。 EH患者 LAVI与 NT-proBNP呈正相关(r=0.784,P=0.001),且两者均与 E/A 及 Em/Am 呈正相关(r=0.546、0.572,P=0.033、0.021)。结论 LAVI及NT-proBNP可较好地评价EH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情况,且二者之间联系紧密,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宗立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与肝脏酶学指标、血脂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 APN)水平的变化特点及与肝脏酶学指标、血脂、尿酸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58名健康体检者,根据B超结果分为NAFLD组289例与健康照组(非NAFLD组,269例),详细测量并记录两组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腹围(WC)、腰高比(WHt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测定肝脏酶学指标、空腹血糖(FPG)、血脂、尿酸(UA),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APN等指标。采用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 NAFLD 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NAFLD 患者 BMI、WHtR、SBP、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草转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FPG、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PN 与 BMI、TC、TG、UA、LDL-C、SBP、DBP、AST、ALT、腹围呈负相关,而与HDL-C呈正相关。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T(OR=1.058,95%CI 1.008~1.109)与BMI(OR=14.177,95%CI 1.132~1.528)是NAFLD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血APN水平(OR=0.981,95%CI 0.975~0.987)是NAFLD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血清APN水平降低在NAFLD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可能在NAFLD发病过程中起保护作用。

    作者:买拉木古丽;蔡雯;王淑霞;姚华;王志强;李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与缺血性心脏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心脏病( IHD)早已被证实有多重炎性反应的有效参与,而核因子( NF)-κB信号通路又是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肿瘤发生的核心。因此认识NF-κB与IHD的关系,对预防、诊断和治疗IHD至关重要,而NF-κB在其中的调控作用又十分复杂,随着对NF-κB的深入研究,如何利用调控其信号通路从而达到降低IHD危害的目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成为防治IHD的重要靶点。

    作者:李辉;康品方;宣玲;张恒;王洪巨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管内皮功能对类风湿关节炎影响的研究进展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 RA )患病率为0.32%~0.36%,流行病学资料显示,R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80%发病于35~50岁,女性患者约3倍于男性,如未适当治疗,病情逐渐发展,是造成人类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1〕。 RA患者往往伴有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而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是可以逆转的。本文就RA与血管内皮功能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许贵华;朱豫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近10年老年人心理健康SCL-90调查结果的元分析及常模确定

    目的:分析近10年来中国老年人症状自评量表( SCL)-90的调查结果,了解中国老年人群体心理健康的真实状况。方法在电子期刊相关数据库中对2004~2013年运用SCL-90对老年人心理健康进行评估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共收集到315篇文章,100个有效样本,24630名被试。以SCL-90成人常模为比较标准,用SPSS11.5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元分析。结果中国老年人 SCL-90各因子得分的平均效果量为-0.64~0.15。与成人常模相比,合并后的被试得分在恐怖因子上无统计学差异( P>0.05),其余因子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1)。结论以往的研究结果用于解释老年人心理症状的适合性有待商榷。大样本老年人SCL-90的合成分数可作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参考常模。

    作者:方必基;龚茜;刘彩霞;方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牛蒡子萃取物对血瘀证动物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牛蒡子萃取物对血瘀证动物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组、牛蒡子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每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7 d,末次给药30 min后,各组动物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间隔6 h后同上述方法再注射一次,两次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之间将动物置于2℃冰水浴中游泳5 min ,制备血瘀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不造模。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聚集率(PA)。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高、中剂量组的全血黏度有所降低(P<0.05);阳性组,高、中、低剂量组的PT、APTT升高,FIB含量有所降低(P<0.05);阳性组PA有显著性降低(P<0.01),高剂量与中剂量组有差异(P<0.05),与低剂量组无差异。结论牛蒡子萃取物具有降低血瘀证大鼠全血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牛蒡子萃取物能够改善凝血功能,降低血小板聚集。

    作者:朱凯;杨永刚;李辉;李军鸽;李娜;律广富;刘柳;杨擎;王宝森;于智莘;邱智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肾衰康口服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肾脏衰竭状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肾衰康口服液对阿霉素所致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的影响。方法通过单侧肾脏摘除合并两次注射阿霉素建立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观察肾衰康口服液对大鼠体重、尿量、尿液中总蛋白( TP)、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乳酸脱氢酶( LDH)、碱性磷酸酶( ALP),肾脏指数的影响。结果肾衰康口服液降低了慢性肾衰竭大鼠尿液中TP、LDH、肾脏指数;升高大鼠体重、尿量及Ccr。结论肾衰康口服液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模型大鼠的肾脏衰竭状态。

    作者:石丽霞;刘晓敏;张振家;张殿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限制性输血对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限制性输血对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抽选该院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98例实施胃肠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 n=49例,实施开放性输血)和观察组( n=49例,予以限制性输血),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T0)、输血后15 min(T1)、输血后30 min(T2)、术毕前60 min(T3)和术毕时(T4)各时点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和挠动脉-颈内静脉球部乳酸差(VADL);分析术前术后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的变化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输血总量、输血率、输血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与T0相比,两组在输血后 T1~T4各时点的sjvO2水平明显升高,而Da-jvO2、CERO2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输血后T1~T4各时点的 sjv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Da-jvO2、CERO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时点VADL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3、7 d MMSE 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中实施限制性输血,能有效控制不必要输血,维持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平衡,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改善术后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雅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表皮生长因子与老年宫颈癌患者肿瘤深肌层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表皮生长因子( EGF)与老年宫颈癌患者肿瘤深肌层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2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老年宫颈癌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血清中MMPs及EGF与肿瘤深肌层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MMPs、EGF及其受体(EGFR)表达与老年宫颈癌患者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分期密切相关,且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MMP2、MMP3、MMP9和MMP13表达明显升高( P<0.05);MMPs 和 EGF 及 EGFR 与深肌层浸润和盆腔转移密切相关,且发生基层浸润的患者MMPs表达明显高于基层浸润阴性患者(P<0.05)。结论 MMPs、EGF及EGFR与老年宫颈癌患者肿瘤深肌层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代小燕;王罡;谢茂华;洪慧莉;邢辉;兰艳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硫辛酸对大鼠多发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硫辛酸( LA)对大鼠多发性脑梗死( MCI)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LA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8只。给药3 d后观察对大鼠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评分。给药4 d后观察硫辛酸对大鼠 MCI体重的变化、脑病理形态、脑组织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N)、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给药4 d时体重变化明显。术后3 d时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评分有显著改变。脑组织病理切片显示神经细胞排列不整齐,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LA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脑组织中CaN、LDH、NO含量下降,SOD活性增高( P<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有差异( P<0.05)。结论 LA可通过保护脑组织抗氧化酶的活性,减轻自由基对脑组织损伤,对MCI有保护作用。

    作者:杜斌;杨志勇;范红斌;庞庆丰;邱丽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药三七抗衰老作用研究进展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血瘀是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活血化瘀是祛病延年的关键〔1〕。现代生物学提出多种造成衰老的因素,如自由基的破坏作用、线粒体功能紊乱、基因组不稳定、端粒缩短等。三七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血小板凝集、延长凝血时间、降血脂等活性,目前多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三七还具有清除自由基、抗炎、抗氧化、抗细胞凋亡、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可从多角度,多途径发挥抗衰老作用。本文针对不同衰老机制与学说对中药三七抗衰老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殷捷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和SP-D浓度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 SP-D)浓度与患者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呼吸内科住院及门诊受试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COPD 的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组(n=25),B组为COPD 稳定期患者组(n=25),C组为非 COPD对照组(n=25)。收集患者及对照组临床资料和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CC16、SP-D 水平。检测受试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EV1和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 DLCO%)。结果 A组患者血清CC16和SP-D浓度高,其次是B组,C组浓度低。而且,三组COPD患者肺功能的变化与血清中CC16和SP-D浓度密切相关,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与患者肺功能均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呈正相关关系;SP-D浓度与患者肺功能均呈现出高度的反向性,呈负相关关系( 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中CC16和SP-D浓度升高,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与患者肺功能呈正相关关系;SP-D浓度与患者肺功能呈负相关。

    作者:王秋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青海省海晏县低氧环境对老年人尿微量蛋白水平及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老年人尿微量蛋白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在青海省海晏县(海拔3000 m以上)调查228例老年人的健康状态,根据尿微量蛋白的水平,分为正常组和微量蛋白尿组,进行两组间临床和生化指标的比较。结果①正常组和微量蛋白尿组相比,微量蛋白尿组在空腹血糖(FPG,P=0.005)、餐后2 h 血糖(2 h PG,P=0.003)、尿素氮(BUN,P=0.021)、血肌酐(SCr,P=0.015)、尿酸(UA,P=0.027)、心率(HR,P=0.001)水平等方面明显增高;②伴有微量蛋白尿的老年人具有较高的慢性病构成比,其中高血压占51.3%、糖代谢异常占34.7%、高尿酸血症占16.0%、肾功能异常占25.3%,和正常组相比,糖代谢异常的患病比例显著增高( P=0.045);③Lo-gistic回归分析:HR增快、2 h PG和SCr升高是微量蛋白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原地区老年人尿微量蛋白增高与缺氧、人体多种代谢异常和器官损害有关。

    作者:许慧宁;代青湘;王红心;仝海英;高继东;松林公藏;奥宫清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二十二碳六烯酸治疗糖尿病白内障病变的MEK通路机制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治疗糖尿病(DM)白内障病变的 MEK通路机制。方法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合并高糖高脂饮食复制DM大鼠白内障病理模型,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DHA 组大鼠尾静脉注射 DHA。分析大鼠晶状体状态及胰岛素抵抗系数(HOMA-IR)的变化,检测大鼠晶状体组织MEK信号通路Ras、Raf、MEK及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 DM白内障大鼠组晶状体浑浊,HOMA-IR升高(P<0.01),Ras、Raf、MEK及ERK1/2明显升高(P<0.01),细胞凋亡分子Caspase3及Caspase9水平也明显上升(P<0.01),而DHA组大鼠上述指标的异常得到明显改善( P<0.01)。结论 DHA能够有效缓解DM白内障大鼠症状,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EK信号转导通路激活相关。

    作者:阳辉;张新芳;冉瑞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胃腺癌中PYGOPUS2、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14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PYGOPUS2、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和MMP-14的表达特点,关注三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及相关性。方法以95例胃腺癌作为观察组,以7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二组中PYGOPUS2、MMP-2和MMP-14的表达,探讨三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表达的差别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PYGOPUS2、MMP-2和 MMP-14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PYGOPUS2、MMP-2和MMP-14表达的阳性率均与肿瘤体积、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PYGOPUS2和MMP-2、PYGOPUS2和MMP-14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PYGOPUS2、MMP-2和MMP-14的表达均与预后相关。结论胃腺癌组织中PYGOPUS2、MMP-2和MMP-14高表达,对肿瘤的进展有促进作用,术后联合检测PYGOPUS2、MMP-2和 MMP-14的表达对判断胃腺癌的预后有一定关系。

    作者:刘爱东;马征;熊艳杰;刘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辛伐他汀体外对人U251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体外对人U251胶质瘤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方法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行辛伐他汀干预,培养24、48、72、96 h,采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干预后人U251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干预后细胞凋亡的情况及RT-PCR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干预48 h后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辛伐他汀体外可明显降低人U251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及诱导其凋亡,浓度到达1.0μmol/L时抑制作用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此外,辛伐他汀对人U251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抑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人U251胶质瘤细胞凋亡随药物浓度增加而显著,Caspase-3的表达亦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辛伐他汀在体外可一定程度上抑制人U251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及诱导其凋亡,Caspase-3参与细胞的凋亡过程。

    作者:王灯亮;余良宏;林章雅;林元相;郑树法;康德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7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适能特征与增龄变化

    目的:探讨中国高龄老年人健康体适能( PF)特征及增龄变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筛选352名高龄老年人,按年龄分组进行健康PF测试。结果女性体质指数( BMI)高于男性,男性柔韧、肌力、心肺、平衡能力高于女性( P<0.05);不同年龄组高龄老年人BMI值差异不显著,柔韧、肌力、心肺、平衡能力随年龄增长出现下降趋势,除70~74岁与75~79岁组外,其余各组差异显著( P<0.01)。结论高龄老年人健康PF水平较低,并随年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80岁是高龄老人PF急剧下降的拐点。

    作者:王红雨;张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针灸百会、涌泉穴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应用针灸百会、涌泉穴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66例老年性痴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3例,以接受西药治疗者为药物治疗组,以联合接受西药及针灸百会、涌泉穴治疗者为联合治疗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及中医辨证量表(SDSVD)评分改善情况,并对比两组治疗副作用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HDS、MMSE、ADL、NFDS 及 SDSVD 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而治疗3个月后联合治疗组 HDS、MMSE、ADL、NFDS及SDSVD评分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同时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百会、涌泉穴可显著提高老年性痴呆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魏艳霞;张保朝;周静;苟成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与急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该院神经内科的80例急性脑卒中伴低 T3且经综合治疗后病情有好转的患者,其中出血性脑卒中43例(出血量≥30 ml 20例,<30 ml 2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7例(梗死面积≥20 cm218例,<20 cm219例),80例患者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中重度组脑卒中患者36例,轻度组脑卒中患者44例;监测自入院第1、21天治疗前后T3水平,同期进行NIHSS评分(第21天较第1天NIHSS 评分有下降)。设门诊健康对照组50例。结果出血量≥30 ml的患者T3水平为(0.334±0.192)ng/ml,<30 ml患者T3水平为(0.423±0.187)ng/ml,差异显著(P<0.05)。梗死面积≥20 cm2的患者T3水平为(0.391±0.189)ng/ml,<20 cm2患者T3水平为(0.513±0.178)ng/ml,差异显著(P<0.05)。急性脑卒中患者T3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且中重度组低于轻度组,治疗前低于治疗后( 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明显相关性,动态监测T3有助于急性脑卒中的预后评估。

    作者:徐明然;祝滨;胡颖;陈蕾;沙霞;王璐;卫清琪;姜欣;钟琪;孙晓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