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步行负荷实验量表在腰椎管狭窄治疗中的应用

许勇;米明珊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 负荷实验, 间歇性跛行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步行负荷实验量表在指导腰椎管狭窄治疗方式选择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该院就诊并得到随访的腰椎管狭窄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影像学资料及步行负荷实验结果,采用自制步行负荷实验量表进行评分,评分≥8分者采用保守治疗(15例),<8分者采用手术治疗(32例),比较治疗前、治疗4 w 后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4 w 后,两组 JOA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手术治疗组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4 w 后,有效率均较高,手术治疗组有效率(100%),高于保守治疗组(86.7%,P<0.05)。结论采用自制步行负荷实验量表后,对临床腰椎管狭窄的治疗方式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性痴呆与脑脊液生长抑素及事件相关电位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脑脊液中生长抑素(SS)含量及事件相关电位 P300潜伏期(P300PL)的变化和意义,并探讨脑脊液(CSF)中 SS 含量与痴呆的发病部位及痴呆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 VD 患者50例为 VD 组,同期选择无认知障碍的脑梗死患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P300PL 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 CSF 中 SS 含量。结果①VD 组患者 CSF 中 SS 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300PL 显著延长(P<0.05);②VD 组患者 CSF 中 SS 含量与 MMSE 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 =0.514,P<0.01),与 P300PL 呈负相关(r =-0.892,P<0.01);③发生于额叶皮层、海马、颞叶皮层、丘脑、纹状体等部位的脑梗死患者脑脊液 SS 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①VD 患者CSF 中 SS 含量明显降低,其降低程度与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相一致,脑内 SS 含量降低可能是脑梗死患者出现痴呆的原因之一。②CSF 中 SS 含量降低与 VD 患者脑梗死的发病部位有一定相关性。③VD 患者 P300PL 显著延长可作为评定 VD 客观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张华;左军杰;刘顺达;许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综合医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认知情况

    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个体内外因素的影响,如经济、语言、理解能力,还有认知力、记忆力减退及患者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缺乏了解等,容易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处于相对无权的状态,即能力与资源相对缺乏的一种状态〔1〕。本研究旨在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误区。

    作者:赵惠芬;林巧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状腺结节(NG)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T2DM 患者603例按照有无 NG 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及按照如上指标分亚组,分析 NG 患病情况,并进行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T2DM 患者 NG 的患病率为74.8%,女性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升高、肥胖指数的增大、FPG 及胰岛素抵抗(IR)升高,T2DM 患者NG 的患病率增加。且性别、年龄、BMI 为糖尿病患者患 NG 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T2DM 与 NG 有着密切的联系,应增强对于 T2DM 患者甲状腺功能的筛查。

    作者:赵洪影;吴恩杰;杨艳;王瑞瑞;张秀珍;齐亚灵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前后慢性病贫血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水平测定及意义

    目的:测定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前后慢性病贫血(AC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 sTRAIL)水平,明确其与患者 hepcidin 水平是否相关,探讨血清 sTRAIL 与 ACD 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37例 ACD 患者按照病因分为慢性炎症组19例及肿瘤组18例,测定其血清 sTRAIL 水平、hepcidin 水平,后予 EPO 治疗〔(3~6)万 U /w〕,血红蛋白升至120 g /L 停止治疗,治疗有效后再次测定患者血清sTRAIL 水平、hepcidin 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并行血清 sTRAIL 与 hepcidin 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炎症组及肿瘤组治疗前后血清 sTRAIL 差异显著。 ACD 患者治疗前后 hepcidin 比较差异显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 sTRAIL 与 hepcidin 相关性分析为正相关;两组治疗前血清 sTRAIL、hepci-din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 sTRAIL 可能与 ACD 发病机制相关。

    作者:韩曦瑶;刘立根;李纲;孙丽华;詹其林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海南省社会办“医养融合”服务体系的思考

    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一直都是困扰政府、社会、家庭的焦点问题。海南省利用其低纬度亚热带温湿气候、优质的空气质量、零工业污染等优势资源,形成了“候鸟”养老模式,并逐步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在面临巨大养老和医疗服务需求的背景下,如何在建立互联网+旅游养老经济圈是各级政府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黄志萍;吕晖;王峥;张翔;龚勋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针对性心理干预对行运动康复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负性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衰行运动康复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衰患者108例。按照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药物与运动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指标、心功能指标以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护理后的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护理后的6 min 步行距离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大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衰行运动康复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心功能状态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左玉姣;刘厂辉;王春兰;唐振旺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与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NGAL)与 N-末端 B 型脑钠肽前体( 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 CHF 患者120例为实验组,同期随机选取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及入院体检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分析实验组不同心功能分级(NYHA)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NT-proBNP 和 NGAL 水平差异。结果实验组 BMI、收缩压、NT-proBNP 和 NGAL 高于对照组,而 LVEF 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 LVEF、NT-proBNP 和 NGAL 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VEF 水平随着 NYHA 级别升高而降低,而血浆 NT-proBNP、NGAL 水平依次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浆 NT-proBNP、NGAL水平与 LVEF 负相关(P<0.05),NT-proBNP 与 NGAL 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 NT-proBNP、NGAL 水平与 CHF 患者密切相关,可以反映患者心功能水平,血清 NT-proBNP 与 NGAL 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为临床上诊断 CHF 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焦红见;张永海;陶玲;赵亚杰;宋兴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及血压变异性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4h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及血压变异性(BPV)的特点。方法纳入44例诊断为 RA 合并 EH 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2例仅诊断为 EH 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再随机抽取27例健康体检人群为正常组。入组者均进行24h无创动态血压检查。24h血压水平指标包括24h平均收缩压(SBP)、24h平均舒张压(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BPV 参数包括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BP-SD),24h舒张压标准差( DBP-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和舒张压标准差(dDBP-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BP-SD)和舒张压标准差( nDBP-SD)。根据 dSBP 和 dDBP 的差值与 dSBP 的比值判定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间血压昼夜节律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 nSBP、nDBP、nSBP-SD 和 nDBP-SD 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正常组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nSBP-SD 差异显著( P<0.05)。对照组与正常组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nSBP-SD 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存在昼夜节律异常者占95%(42/44),其中反杓型及浅杓型发生率分别为55%(24/44)、41%(18/44);对照组中昼夜节律异常占57%(24/42),均为浅杓型;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RA 合并 EH 的老年患者夜间 SBP 及 DBP 的 BPV 较 EH 患者明显增大,同时该组患者的昼夜血压节律更易出现异常,提示自身调节功能损害更大。

    作者:王文菁;彭欣;梁知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吸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炎症反应及和肽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吸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炎症反应及和肽素水平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 COPD 急性期患者200例,依据是否吸烟分为 COPD 组和 COPD 吸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同龄人为对照组。于纳入研究次日清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和痰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液中的白介素(IL)-17、和肽素水平和痰液中的 IL-32,并检测患者的肺功能。结果 COPD 吸烟患者与 COPD 不吸烟患者的肺功能分布差异显著,COPD 吸烟组患者中度和重度比例更高(P =0.008);COPD 患者除非吸烟者痰中 IL-32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外,IL-17、IL-32、和肽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COPD 吸烟组与 COPD 组比较,炎症因子、和肽素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血清 IL-17、和肽素水平、痰 IL-32和吸烟是导致 COPD 的危险因素。结论吸烟是影响 COPD患者炎症反应水平、和肽素水平的重要因素,引起肺局部和全身的炎症反应,进一步损伤 COPD 患者肺功能。

    作者:阎萍;张纳新;曾金洁;王宁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左心室重量指数和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老年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老年探讨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和血浆 N 末端脑钠肽前体( NT-BNP)对老年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 HFNEF)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70岁以上 HFNEF 患者、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和健康者各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分为 HF-NEF 组、HFREF 组和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 LVMI 和血浆 NT-BNP 水平,分析 LVMI 和血浆 NT-BNP 对老年 HFNEF 的诊断价值,老年 HFNEF 患者 LV-MI 和血浆 NT-BNP 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老年 HFNEF 患者 LVMI 和血浆 NT-BNP 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 HFNEF 组患者的 LVMI 和血浆 NT-BNP高于对照组,低于 HFREF 组(均 P<0.05)。 LVMI 诊断老年男性 HFNEF 患者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0.909,以147 g /m2为界限诊断 HFNEF 的敏感度为0.21,特异度为0.95;LVMI 诊断老年女性 HFNEF 患者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0.879,以122 g /m2为界限诊断 HFNEF 的敏感度为0.51,特异度为0.98。血浆 NT-BNP 诊断老年 HFNEF 患者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0.971,以125 pg /ml 为界限诊断 HFNEF 的灵敏度为0.92,特异度为0.79。血浆 NT-BNP 和 LVMI 的相关性为 r =0.498,P =0.000。心功能Ⅱ级患者的 LVMI 和血浆 NT-BNP 低于心功能Ⅲ级和心功能Ⅳ级者(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的 LVMI 和血浆 NT-BNP 低于心功能Ⅳ级(P<0.05)。结论老年 HFNEF 患者 LVMI 和血浆 NT-BNP 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和心功能的严重程度相关,LVMI 诊断老年 HFNEF 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但敏感度不高,血浆 NT-BNP 诊断老年 HFNEF 灵敏度较高,NT-BNP 和血浆 NT-BNP 联合检测对老年 HFNEF 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勇;程劲松;陈立斌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山东省胸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的30例恶性胸膜间皮瘤及同期住院的30例肺腺癌胸膜转移及30例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胸腔镜下表现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症状同结核性胸膜炎及肺腺癌胸膜转移组患者相比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中环状胸膜增厚,病侧肺容积小,纵隔固定在恶性胸膜间皮瘤中相对常见。实验室检查中恶性胸膜间皮瘤无特异性检查指标,肺腺癌胸膜转移患者血及胸水癌胚抗原(CEA)明显升高,胸水找肿瘤细胞阳性率高;结核性胸膜炎胸水腺苷酸脱氨酶是相对特异性指标。胸腔镜下表现中恶性胸膜间皮瘤主要表现为弥漫胸膜增厚及大小不等的结节,有的呈大的肿块样改变,质地相对较硬。肺腺癌胸膜转移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膜增厚及孤立或多发小结节,部分可融合呈桑葚或菜花状,易于取病理。结核性胸膜炎以充血、水肿,黏连和分隔,包裹为主要表现,可见有粟粒状小结节分布。胸腔镜多点取材并行免疫组化各组病例均明确诊断。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于误诊为肺腺癌胸膜转移及结核性胸膜炎,内科胸腔镜检查可准确诊断恶性胸膜间皮瘤等胸膜疾病,减少误诊。

    作者:吴小燕;于学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小分子抑制剂 VLT 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研究小分子抑制剂 VLT 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检测乳腺癌细胞在不同时间段(12、48、72 h)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癌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小分子抑制剂 VLT 对乳腺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在48 h 作用为明显;VLT 2000μg /ml 组与正常对照组及 VLT 1000μg /ml 组比较显著差异(P<0.05);G0/G1期细胞显著升高,S 期细胞数减少;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VLT 2000μg /ml 组分别与空白对照及 VLT 1000μg /ml 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分子抑制剂 VLT 可能通过细胞周期的改变,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发挥抗肿瘤生长作用。

    作者:关瑜;周翔宇;陈垚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液体食物胃中排空情况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D)餐后不适综合征(PDS)老年患者液体食物在胃中的排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 FDPDS 老年患者,同时选取5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液体食物在胃中不同部位的排空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食物的排空情况,分析影响液体食物排空的因素。结果 FD 组患者液体食物近端、远端和全胃半排空时间均较对照组长(P<0.05);FD 组近端、远端和全胃排空情况均较对照组差(P<0.05);年龄较大、FD、病程≥3年及未规范用药的患者液体食物全胃排空正常者较少(P<0.05);是否存在 FD 和病程长短进入 Logistic 回归方程,说明以上二者是影响食物排空的因素。结论 FD PDS 老年患者液体食物胃排空情况较差,且受疾病情况和病程的影响。

    作者:安玉秀;马荣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康体训练联合白藜芦醇干预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疗效

    目的:研究康体训练联合白藜芦醇干预对血管性痴呆(VD)的治疗作用。方法50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D 模型组、白藜芦醇组、康体训练组、康体训练联合白藜芦醇组。通过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 VD 模型,各组大鼠按照分组原则进行处理。8 w 后对大鼠进行认知功能检测,同时对大鼠大脑神经元进行光镜、电镜检测以及钙离子检测。结果通过大鼠跳台试验、避暗试验和水迷宫试验可观察到康体训练联合白藜芦醇组跳台、避暗潜伏期明显延长,通过水迷宫平台次数增加明显(P<0.05)。康体训练联合白藜芦醇组大鼠大脑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钙离子荧光明显减弱。结论康体训练联合白藜芦醇干预对 VD 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的药物治疗。

    作者:牛文亚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帕金森病运动干预方法

    帕金森病(PD)在临床上以行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与步态异常等为主要特征。由于 PD 的病情呈现出进行性加重,使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目前,临床干预的手段主要是以左旋多巴为主的药物治疗,此外还有手术、刺激电疗、针灸、细胞移植及物理康复等。但是,药物治疗存在着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的问题,其他治疗又存在技术不成熟和费用昂贵等问题。研究表明,早期就有规律地进行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的人群,发生 PD 概率要低,而发病的年龄要高,并呈现出差异性〔1〕。确诊为 PD 后,对患者实施运动锻炼可以使其运动功能得以改善〔2〕,因此可以将运动可以作为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干预手段应用于 PD 患者,以达到预防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黄豪;何玉秀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右心功能及其与肺动脉收缩压( PAS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 PH 患者,根据 PASP 分为轻、中、重三组,轻度组(PASP 36~49 mmHg)12例,中度组(50~70 mmHg)13例,重度组(>70 mmHg)15例,对照组20例,利用 STI 技术获取右室整体纵向收缩期的峰值应变(GL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GL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 GLSRe)和舒张晚期的峰值应变率(GLSRa),同时通过经胸二维常规超声心动图获取右室舒张末横径(RVED)、右室射血分数(RVEF)、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 TAPSE)、PASP 等数据,结合常规超声数据及 STI 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APSE、PASP、GLS、GLSRs、GLSRe、GLSRa 等指标在 PH 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GLS 随肺动脉压力增加呈逐渐减低趋势,在 PH 三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GLSRs、GLSRe、GLSRa 等指标在 PH 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 STI 技术能够准确评估 PH 患者右心功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有效性提供支持。

    作者:谭羽莹;闫欣;徐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基于肾主骨生髓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与绝经后骨质疏松肾虚证的关系

    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是骨量减少导致骨微结构改变骨折发生率增加的一种绝经后女性常见的骨代谢疾病。《黄帝内经》提出“肾主骨髓”的理论,从生理上详细描述了女子骨的强弱与肾气盛衰的关系,从病理上提出了肾虚骨痿的理论。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骨向分化的潜能,与女子骨的强弱关系密切。补肾中药能通过特发性促性腺激素低下(IHH)信号通路刺激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生长,从而改善女性 PMOP,提示PMOP 肾虚证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功能改变有关〔1〕。

    作者:李冠慧;黄明芳;李西海;梁文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冠心消斑汤对静息心绞痛治疗效果及 CRP、sICAM-1、sVCAM-1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冠心消斑汤对静息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及对 C 反应蛋白( CRP)、细胞间黏附分子( sICAM)-1、血管黏附分子( s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接受治疗的110例静息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55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其中西药组给予他汀类药物口服,中药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冠心消斑汤口服。4 w 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CRP、sICAM-1、sVCAM-1水平和心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 CRP、sICAM-1、sVCAM-1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中药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每搏输出量(SV)、氨基末端 B 型脑钠肽(NT-proBNP)和肌钙蛋白( CTnI)等心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 SV、左心室相角程(LVP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NT-proBNP 和 CTnI 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中药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冠心消斑汤对静息心绞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血清 CRP、sICAM-1、sVCAM-1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耿彬;苗华为;何红涛;封亚丽;李艳青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体育锻炼

    研究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否健康、科学,对这一群体生命质量(QOL)的保持和提升,更好地践行“体育即民生”尤为重要。老年人在社会融合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阻碍,而 QOL的高低与老年人口问题有着紧密的关系。老年个体能否合理利用自身拥有的各种社会资源,达到自我内在及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使晚年生活过的更有尊严和体面尤为重要。本研究对目前我国老龄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积极的干预对策。

    作者:费加明;刘志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上海市老年人握力与身体形态的关系

    目的:分析上海市60~69岁老年人握力与身体形态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国民体质监测测试方法对受试者的握力和身体形态指标进行测量,根据体脂率公式、腰臀比(WHR)公式计算相关派生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上海市老年人握力和体重指数( BMI)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握力与腰围也呈正比(P<0.05);而上海市老年人不同 WHR 者握力之间无差异( P>0.05);对体脂率和握力的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不同体脂率者的握力之间存在差异(P<0.05),男性却无差异(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上海市老年女性握力的下降值略高于男性;在一定范围内,男女的握力与其自身体重、腰围呈正比;女性体脂率正常与否和握力有一定的联系。

    作者:张腾飞;张春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