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雨
目的:探讨Exendin-4在高脂状态下是否具有抗脂毒性及其相关机制是否涉及胰-十二指肠同源盒( PDX )-1。方法不同浓度的Exendin-4培育βTc6细胞不同时间,再应用1 mmol/L游离脂肪酸( FFA)干预24 h,检测细胞内PDX-1表达及增殖能力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①Exendin-4干预6 h,各组细胞PDX-1表达、细胞增殖能力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均未见明显改善;②当 Exendin-4干预延长至12~24 h,随着干预浓度增高,细胞内PDX-1逐渐升高,细胞增殖能力和胰岛素分泌功能明显好转。结论高脂状态下适宜浓度的 Exendin-4干预一定时限可上调β细胞内PDX-1的表达,并改善细胞增殖功能及胰岛素分泌能力。
作者:黄林晶;侯毅翰;杨立勇;严孙杰;沈喜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截断型载脂蛋白(Apo)E对神经元中tau蛋白和神经细丝磷酸化的影响。方法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 pEGFP-T-ApoE4,培养小鼠成神经瘤细胞系,并将pEGFP、pEGFP-ApoE4和pEGFP-T-ApoE4质粒转染 N2a细胞,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转染细胞内磷酸化tau蛋白和神经细丝含量。结果不同质粒转染组N2a细胞中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明显不同,pEGFP-T-ApoE4组>pEGFP-ApoE4组>pEGFP-C3组(P<0.05);不同质粒转染组N2a细胞中磷酸化神经细丝表达不同,pEGFP-T-ApoE4组>pEGFP-ApoE4组>pEGFP-C3组(P<0.05)。结论截断型ApoE能够促进N2a细胞tau蛋白和神经细丝磷酸化,推测其可能是增加阿尔茨海默病( AD)患病风险及促进病程进展的原因之一。
作者:董翔;常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膀胱癌患者不同尿流改道术式治疗的效果。方法84例老年膀胱癌患者均接受全膀胱癌切除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尿流改道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原位新膀胱术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回肠膀胱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②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并发症率为11.36%,明显低于对照组27.50%(P<0.05)。结论与原位新膀胱术比较,回肠膀胱术的操作更简单,且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更易被患者接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术式,值得推广。
作者:温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血脂、血尿酸( UA)及总胆红素( TBIL)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48例冠心病( CHD)患者(病例组)及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阴性的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病例组按照受累动脉血管数分为单支病变组(48例)、双支病变组(50例)和多支病变组(50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的血脂、UA及TBIL水平,以Gensini评分法确定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并分析其与血清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HD累及血管支数与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与TBIL水平呈负相关(P<0.05);Gensini评分与UA、TG和LDL-C水平呈正相关,与TBIL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高TG、高LDL-C、高UA水平及低TBIL水平可促进CHD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付晓杰;王璐;叶成;张景刚;王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泉州地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收集130例泉州地区 NSCLC组织或胸腔积液,用ADx-ARMS技术检测NSCLC患者石蜡组织标本EGFR DNA突变19、20及21的突变,同时分析其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30例NSCLC中共检出37例EGFR基因突变,EGFR突变阳性率为28.46%(37/130),女性 EGFR 基因突变率(26/54)48.15%,显著高于男性(12/78)15.4%(P<0.05);EGFR突变外显子19和21突变占总突变的100.0%;腺癌突变发生率为89.19%(33/37)。结果泉州地区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以外显子19和21突变为主。结论临床上对未进行EGFR检测的晚期NSCLC腺癌女性患者,可考虑先予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诊断性治疗。
作者:陈伟文;郑锦阳;沈冰寒;徐萌;郭伟峰;王志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行手助腹腔镜及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应用手助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41例(腹腔镜组),常规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39例(开腹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保肛手术,且无术中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者。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5),而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助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以达到与传统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相同的疗效,相比传统开腹及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助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老年患者。
作者:曹正涛;王西墨;张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改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样本调查方法,自制高血压健康行为改变信息采集表,进行社区及医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行为改变率为86.5%;有行为改变者认为精神紧张可能是影响血压的因素;有行为改变者主动控制情绪的比例、控制体重、进行体育锻炼、对自己或家人的健康重视的比例均高于无行为改变者;有行为改变者在得知自己血压过高后仍吸烟的比例低于无行为改变者。结论加强对无健康行为改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高血压的认识,采取积极的态度重视自己的健康。
作者:周罗晶;欧爱华;陶立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头颈部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六位〔1〕,其中鳞状细胞癌占90%~95%,早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HNSCC )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0%~60%,但对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患者而言,姑息性化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6~9个月,对化疗耐受的进展期患者生存时间则降至3~6个月〔2〕。随着免疫学的发展,肿瘤免疫治疗有望成为与手术、放化疗和基因治疗并重的抗肿瘤治疗方案。近年来多种靶向性药物已被批准用于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但是免疫治疗在HNSCC的研究中还是相对缓慢的〔3〕。西妥昔单抗是先被FDA批准用于临床治疗HNSCC的药物〔4〕,目前还有其他抗体治疗、肿瘤疫苗、细胞因子及过继免疫细胞治疗等也在HNSCC中逐步展开了Ⅰ~Ⅲ期临床试验,并获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本文针对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方案在HNSCC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于丹;齐欣萌;刘岩;金春顺;赵雪;连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轴突导向因子(Sema)4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7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HIF-1α和Sema4D表达,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HIF-1α和Sema4D表达对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中HIF-1αmRNA和Sema4D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HIF-1αmRNA和Sema4D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与TNM分期、T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与Sema4D 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607,P<0.05)。 HIF-1α高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3.3个月,HIF-1α低表达组为48.7个月;Sema4D高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0.7个月,Sema4D低表达组为49.5个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HIF-1α和Sema4D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相互协作加速胃癌浸润和转移过程,可作为判定患者预后的指标。
作者:张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 WBC)不升高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方法总结分析763例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WBC不升高与WBC升高CAP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心脑血管病、重度COPD与胃肠疾病是WBC不升高CAP的独立危险因素。 WBC不升高组与WBC升高组发病季节均以夏季较高(P>0.05);两组均以男性发病率较高(P<0.05);发病年龄两组均以成年段为高(P>0.05);WBC不升高组前3个月使用抗菌药物比率明显低于WBC升高组(P<0.001)。 WBC不升高组发热、呼吸急促、呼吸≥30次/min、心率≥120次/min与肺部湿性啰音均较WBC升高组显著低(P<0.01),并发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征与胸腔积液较WBC升高组低(P<0.05)。 WBC不升高组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血小板计数升高较 WBC 升高组显著低( P<0.05)。 WBC 不升高组病原学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 WBC 升高组( P<0.05), WBC不升高组培养G-菌菌株比率较WBC升高组高(P<0.05),培养真菌菌株比率较WBC升高组低(P<0.05)。贵州地区WBC不升高CAP常见致病菌:卡他莫拉菌、草绿色链球菌及产气肠杆菌等七种G-细菌,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WBC 不升高组使用机械通气低于 WBC 升高组(P<0.01)。结论 WBC不升高CAP有独立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征,头孢类抗菌药物可作为贵州地区WBC不升高CAP患者的经验性治疗。
作者:周忠;陈佳;谢小馨;雷毅娜;关键;沈剑;龙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对大鼠 A10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VSMC,并分为空白对照组及CSE组,其中CSE组给予5%CSE处理24 h,应用Transwell方法检测两组VSMC的迁移能力;应用RT-PCR 和 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两组骨桥蛋白(OPN)表达水平。结果 CSE组VSMC迁移能力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强;同时CSE组OPN 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CSE能够促进大鼠VSMC的迁移,其机制可能与上调OPN表达有关。
作者:屈宝泽;游陆;刘奇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 BNP)水平对老年心源性脑卒中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心源性脑卒中患者80例,按照 BNP水平是否超过200 ng/L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统计其发生大动脉粥样硬化、再发脑栓塞及小动脉闭塞等并发症的比例以及两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慢阻肺发生率,比较两组脑梗死面积及1年生存率。结果 BNP≥200 ng/L组发生大动脉粥样硬化、再发脑栓塞及小动脉闭塞等并发症的比例显著高于BNP<200 ng/L组(P<0.05),并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慢阻肺等疾病的比例均高于 BNP<200 ng/L组(P<0.05),脑梗死面积显著大于BNP<200 ng/L组(P<0.05),1年生存率低于BNP<200 ng/L组(P<0.05)。结论监测血清 BNP能有效预测心源性脑卒中患者脑损伤程度,指导脑损伤治疗,预测脑卒中患者预后。
作者:巩晓娜;任玉宝;李钦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定量计算吸烟导致中老年人癌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疾病负担来评估中国2007年吸烟导致的累积健康危害。方法采用间接法,依据当地流行病学证据和国家生命登记数据计算癌症和COPD归因于吸烟的伤残调整寿命年( DALYs)。结果中国2007年因吸烟导致的中老年癌症和 COPD 死亡数为203922~234415人,并造成242万~279万年寿命损失,其中中老年男性死亡占28.6%,女性占3.8%,城市和农村无差异。2007年中国中老年人中归因于吸烟的癌症和COPD死亡率为21.2%。结论吸烟导致的癌症和COPD负担在中国非常严峻,影响到人群期望寿命,其造成严重的累积危害预示吸烟导致的健康问题在中国非常突出,控烟措施势在必行。
作者:徐刚;鄢艳兰;黄久玲;刘世炜;陈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肺动脉高压是左心疾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而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又是肺动脉高压中常见的类型〔1〕。绝大多数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是由左心收缩功能障碍、舒张功能障碍和(或)左心瓣膜病所致。并发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较差,其病死率是无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患者的2倍〔2〕。本文对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石建平;赵梦华;陈海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冠心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1,2〕。他汀类药物除调节血脂作用外,还可减轻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应,保护内膜功能〔3,4〕,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辛伐他汀为选择性竞争性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 HMG-CoA)抑制剂,是他汀类药物中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作用强的药物。但在临床应用中,选择何种剂量治疗效果佳,不良反应更少目前尚无统一意见。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作者:梁李恒;唐雪梅;谢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通过自制的社区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认知问卷以及简明健康测量量表( SF-36量表),对长春市435名社区老年人的一般资料、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及生存质量现状进行调查。结果长春市社区老年人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在知识、态度、行为方面的得分分别为(23.43±4.296)分、(22.22±4.648)分、(9.47±3.879)分;总体生存质量处于良、中、差者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29.4%、68.7%、1.8%。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体检频度,是否知道血压、是否患有慢性病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有统计学差异(P<0.05)。社区老年人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与生存质量存在正相关(r=0.247,P=0.000)。结论提高老年人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祝燕;梁丽梅;黄卫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慢性间歇性缺氧(CIH)对大鼠认知功能、脑室旁白质胶质细胞的形态结构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B 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大鼠进行CIH预实验,每只大鼠缺氧前后均查血气分析,以判断是否达到低氧血症及低氧的程度。造模成功后,将剩余大鼠随机分为3组,CIH组20只、空白对照组( UC组)15只、空气模拟对照组( AC组)15只。 CIH组每日间歇缺氧8 h,连续8 w。 AC组与CIH组共用控制系统,不同的是所有吹入气体均为空气。 UC组正常饲养,未加干扰。所有大鼠在实验结束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检测其学习和记忆能力,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脑室旁胶质细胞GFAP和S100B表达水平变化,用光镜观察大鼠白质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Morris水迷宫学习成绩:定位航行实验:第5天训练结束时,CIH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同期的UC组和AC组(P值分别为0.009,0.004),UC组与AC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803)。空间搜索实验:CIH组的穿越平台次数较UC和AC组显著减少(P分别为0.031,0.010);CIH组明显比UC组及AC组穿越平台次数少(P值分别为0.007,0.004)。而UC组与AC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IH大鼠脑室旁白质区 GFAP、S100B较UC、AC组表达升高(P<0.05)。 CIH 大鼠脑室旁白质区 GFAP、S100B 和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呈负相关(r=-0.121,-0.015,P=0.028,0.015)。结论 CIH导致的认识功能损害可能与脑室旁白质病变有关。
作者:许盈盈;黄银辉;陈雅芳;林有榆;蔡若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海马体积及磁共振波谱变化对2型糖尿病(T2DM)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T2DM患者60例及正常对照组65例,选择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作为认知功能的测评工具,筛选受试对象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并且根据研究对象海马体积的变化以及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1H-MRS)分析生化指标,进一步确定其对早期诊断T2DM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结果除MoCA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MMSE、ADL、VFT、SDS、SDT、TMT均无统计学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 组双侧海马体积明显缩小(P<0.05)。 T2DM 组双侧 NAA/Cr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双侧MI/Cr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双侧 Cho/Cr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海马体积结合1H-MRS的变化对早期诊断T2DM认知功能障碍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蕾;李清楚;康志强;唐建东;刘红梅;张新明;慎源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社会养老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而养老机构作为社会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旨在了解唐山市养老机构的设施及服务现状。
作者:张小曼;李焕;王素冬;纪桂英;邢凤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评价关节镜下钩刀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通过年龄筛选60岁以上腕管综合征老年患者15例,气管内全麻下联合应用体感诱发电位( SSEP)及运动诱发电位( MEP)对上肢正中神经进行实时诱发电位监测。应用开口套管保护正中神经,于2.7 mm小关节镜监视下,应用关节镜钩刀联合射频消低温汽化切断腕横韧带、狭窄屈肌支持带和鱼际肌腱膜,进行腕管彻底减压。对比术前、术后术后2d、1w、2w、6个月及1年月对指力、症状的严重程度评分、上肢残疾问卷评分,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结果15例患者术中监测稳定,腕管中置入关节镜、钩刀和射频等操作过程对神经监护影响微弱。1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所有患者对指力、症状的严重程度评分、上肢残疾问卷均较术前明显改善。2例患者腕部Tinel征阳性,其中1例患者同时 Phalen征阳性。结论关节镜监视开口套管保护下应用钩刀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腕管综合征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
作者:杨睿;陈仲;赵敏;宋斌;欧阳毅;谭伟权;李卫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