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文;郑锦阳;沈冰寒;徐萌;郭伟峰;王志刚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通过自制的社区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认知问卷以及简明健康测量量表( SF-36量表),对长春市435名社区老年人的一般资料、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及生存质量现状进行调查。结果长春市社区老年人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在知识、态度、行为方面的得分分别为(23.43±4.296)分、(22.22±4.648)分、(9.47±3.879)分;总体生存质量处于良、中、差者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29.4%、68.7%、1.8%。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体检频度,是否知道血压、是否患有慢性病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有统计学差异(P<0.05)。社区老年人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与生存质量存在正相关(r=0.247,P=0.000)。结论提高老年人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祝燕;梁丽梅;黄卫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比较暗示疗法与认知疗法对老年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PSPD)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患者分别接受暗示心理治疗(暗示组),躯体意念引导式暗示心理治疗(认知组),分别在6个时间点运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患者进行疼痛与焦虑评估。结果住院期间两组的时间交互效应无差异(P>0.05),出院后两组时间交互效应差异显著(P<0.05),出院后暗示组疼痛值趋于稳定低值,而认知组疼痛程度呈上升趋势,出院6个月时暗示组复发率低于认知组(P<0.05)。结论躯体意念引导式暗示疗法对老年 PSPD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更好的长期效应,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维持疗效、预防复发较认知行为心理治疗有一定优势。
作者:常国胜;倪居;张瑞星;苏连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骨痹颗粒对兔骨关节炎( OA)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塞来昔布组及骨痹颗粒2.78,5.56,11.12 g生药/kg三个剂量组;采用兔关节腔注射木瓜蛋白酶法建立 OA 模型,连续给药8 w,检测家兔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IL)-1β、前列腺素(PG)E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含量及关节液中诱导型一氧化碳合酶(iNOS)和一氧化氮(NO)水平,观察兔关节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骨痹颗粒5.56,11.12 g生药/kg可抑制炎症因子 IL-1β及 PGE2的生成,降低 MMP-1及 MMP-3水平,提高TIMP-1水平,抑制关节液中iNOS表达及NO释放,减轻关节软骨病变,降低关节Mankin评分。结论骨痹颗粒对兔OA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炎症介质和炎性因子生成、调节基质合成与分解代谢平衡有关。
作者:周玲玲;刘慧;周聪;耿姗;周学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应用双膦酸盐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照研究中国石油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68例,将骨密度( BMD) T-Score≤-2.5作为双膦酸盐应用指征,在确诊骨转移之前即开始应用双膦酸盐定义为早期应用。按是否早期应用双膦酸盐,将68例患者按照临床分期分为两组,早期应用双膦酸盐患者34例为治疗组;未早期应用者3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骨转移发生率及确诊时间。结果治疗组骨转移发生率47.06%(16/34),对照组82.35%(28/34),二者差异显著(χ2=9.27,P<0.01);治疗组中位骨转移发生时间较对照组延迟87(218 vs 131)d,二者差异显著(P=0.006)。结论早期应用双膦酸盐治疗经老年NSCLC患者,可以减少骨转移发生率,并推迟骨转移发生时间。
作者:杜宝昌;刘军;王帅兵;齐秀恒;邹庆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强迫震荡连续描记呼吸阻力( Astograph)气道激发试验在肺部细菌感染性疾病所致哮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肺部细菌感染性疾病所致哮喘患者240例在Astograph激发试验中的相关实验数据。结果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209例,其中肺部细菌感染性疾病所致哮喘患者中阳性146例(86.4%),呼吸阻力开始上升时乙酰胆碱累积剂量( Dmin)和呼吸阻力开始上升时乙酰胆碱浓度( Cmin)不同;以3<Dmin≤5 unit作为阳性标准时诊断哮喘的敏感性为68.9%,特异性为89.3%。结论 Astograph气道激发试验更有助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其中对于肺部细菌感染性疾病所致哮喘3<Dmin≤5作为阳性标准有较好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作者:王东;田琳娟;吴允萍;周之贺;刘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讨论超声造影( CEUS)对非肝硬化背景肝局灶性病变( FLL)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以第二代超声造影剂SonoVue同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对33例非肝硬化背景的FLL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对其增强模式进行分析诊断,将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病理诊断进行对比。结果恶性病灶共计8例,超声造影确诊7例,未明确诊断1例;良性病灶25例,超声造影明确诊断20例,剩余病灶1例考虑为恶性,未明确定性诊断为4例。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对非肝硬化背景的FLL定性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值得肯定,具有实用价值,应继续广泛应用并深入研究。
作者:刘建;周方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老年 S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参附注射液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综合治疗(抗菌药物、有创机械通气、营养支持等),参附注射液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并评定患者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表( APACHE)Ⅱ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当天血浆B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均逐渐降低,参附注射液组治疗后3、5 d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5 d的心功能指标均逐渐升高,APACHEⅡ评分均逐渐降低,且参附注射液组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SP患者,能有效改善的血浆BNP水平及心功能。
作者:陈秋萍;冯永民;陆冰;谢德;刘广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有研究显示图片记忆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的即刻和延迟回忆成绩有提高〔1〕;彩色人像照片联想描述使患者记住照片中的人名,训练效果明显〔2〕;背诵训练,明显改善记忆功能〔3〕;记忆处方干预可以降低社区老年人的记忆功能障碍〔3〕。Liesker等〔4〕发现,即使是不伴有低氧血症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也可以显示认知能力的显著减损。本研究旨在观察综合干预对提高老年COPD患者记忆功能疗效。
作者:郝习君;王静;陈长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本文探讨有关衰老综合征群〔1~7〕衰老相关疾病群及抗衰老医学〔8~14〕与老年病防治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作者:俞卓伟;马永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对阿尔茨海默( 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15个月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艾灸组,每组10只。采用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聚集态β淀粉样蛋白( Aβ)25~35制备AD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第2天开始进行艾灸治疗,在大鼠“肾俞”、“足三里”、“百会”上方2~3 cm处温和灸。每日治疗1次,每穴艾灸5 min,6 d为1疗程,休息1 d后继续下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HE 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结构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HE 染色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量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减少,神经细胞受损缺失,细胞核固缩。运用艾灸治疗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核固缩现象明显改善,形态较规则,排列较整齐。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Aβ在大鼠脑内能引起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退行性改变,神经元体积缩小,形态不规则,线粒体肿胀,基质清淡、有空泡,数目减少,还可见到线粒体嵴呈畸形样改变,内质网扩张,脂褐素沉积增多。运用艾灸治疗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水肿明显减轻,内质网扩张明显改善,线粒体肿胀明显减轻。结论艾灸治疗可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艾灸对 AD 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退行性改变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王述菊;马骏;孙国杰;沈峰;李熙;万博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计划生育国策实施三十多年来,产生了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然而由于疾病、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等原因,有些独生子女不幸离世,造就了“失独”家庭。据人口学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失独”家庭已超百万并且每年新增7.6万个〔1〕。许多“失独”家庭的父母逐渐步入老年,被称作“失独老人”。失独老人不仅承受着独生子女离世的巨大心理痛苦,而且在日常生活照料、社会融入等方面都存在困难。虽然政府对于失独老人的帮扶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该群体特殊性和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单单依靠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志愿组织是指以志愿精神为动力,无偿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的组织〔2〕,因此志愿组织将起到不可替代的补充作用。本文就目前失独老人出现的常见心理行为着眼点,分析志愿服务对失独老人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促进作用,对目前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并给出建议。
作者:姚抒予;张雯;罗媛慧;张静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近年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1〕,NAFLD与心脏功能的关系亦受到关注〔2~4〕。本研究拟探讨NAFLD对老年人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凌赵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可溶性CD40L(sCD40L)和 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12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2)和实验组(n=62)。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 mg。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5个月后的心功能指标、血脂、血清sCD40L及BN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期末直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期末直径(LVES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且实验组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脂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CD40L、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CD40L与TC水平、BNP水平呈正相关(r=0.481,r=0.537;均P<0.01),与 LVEF呈负相关(r=-0.591,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显著改善CHF患者的血清sCD40L、BNP水平、心功能及血脂水平,疗效显著。推荐采用血清sCD40L水平早期诊断CHF。
作者:陆治平;黄进;李益民;刘剑南;严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TKI )通过在细胞内与三磷酸腺苷竞争结合酪氨酸激酶的胞内区催化部分,抑制磷酸化反应,阻止向下游传达增殖信号,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基础研究及临床实验均显示 EGFR-TKI 可部分透过血脑屏障〔1〕,将其应用于脑转移癌的治疗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EGFR基因突变曾被证实在多步致癌过程中就已形成且可能与转移到脑有关〔2〕,相关研究证实 EGFR 基因突变对于NSCLC脑转移有预测价值, Li 等〔3〕回顾性分析110例晚期NSCLC患者,发现原发肿瘤发生脑转移者较未发生转移者EG-FR突变率高。 Eichler等〔4〕发现EGFR突变型NSCLC患者较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更易发生脑转移。 Berger等〔5〕研究发现经EGFR-TKI治疗的患者脑转移的发生率更高,中位随访27个月后,脑转移发生率仍高达43%。推测原因可能是 TKI对颅外病灶的控制率更高,使脑转移的风险累积。然而,大多数研究则证明 EGFR-TKI 治疗上具有积极疗效,例如 Heon等〔6〕观察了100例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其中接受EGFR-TKI治疗后发生脑转移风险要明显低于未选择该治疗的患者,另一项研究同样证明了接受EGFR-TKI治疗的NSCLC患者脑转移治疗失败率明显低于接受标准化疗者〔7〕。总之,目前对于EGFR突变与脑转移之间的关系尚无明确的定论,还有待于更多的临床研究去证实。
作者:孙文宇;马克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氟马西尼改善老年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28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64):对照组(C组)和氟马西尼组(F组)。麻醉诱导及术中维持均用静脉复合麻醉。 F组在手术结束后静注0.3 mg氟马西尼,C组不用氟马西尼,用等量的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在术前1 d及术后1、6、24 h接受神经心理测试,记录测试结果。结果①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轻度唤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在恢复室滞留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4 h后逐渐恢复,给予氟马西尼后1、6 h患者 MoCA评分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简单计算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与 C 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给予氟马西尼可改善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早期认知功能,减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李艳;刘玉伶;宋莺春;于铁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乐观、社会支持和孤独感之间的相关性及失能在其中的调节效应。方法选取438名老年人,运用乐观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孤独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1.96%的老年人孤独感处在中等及其以上水平,失能老年人的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非失能老年人;老年人乐观、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性负相关,乐观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性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在乐观和孤独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是否失能在老年人的乐观、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关系中起到调节效应。结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在乐观和孤独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是否失能在老年人的乐观、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关系中起到调节效应。
作者:张岩;周炎根;雷婷婷;王芳;杨青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血管紧张素( Ang)Ⅱ诱导的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对 Wistar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行体外原代及传代培养,将培养好的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加入15%小牛血清DEME培养液)、AngⅡ组(15%小牛血清DEME培养液+1×10-6 mol/L AngⅡ),替米沙坦组(TE组,在AngⅡ组基础上加入10μmol/L替米沙坦),氨氯地平组( AM组,AngⅡ组基础上加入1μmol/L氨氯地平)及替米沙坦+氨氯地平组( TE+AM 组),在 AngⅡ组基础上加入10μmol/L 替米沙坦+1μmol/L氨氯地平),每组3份。观察各组细胞不同时期增殖情况及TGF-β1、Ⅰ、Ⅲ型胶原蛋白、p2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心肌成纤维细胞在S期时增殖率较高,而在G0/G1期、G2/M期时增殖率下降(P<0.05),TGF-β1、Ⅰ、Ⅲ型胶原蛋白、p2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AngⅡ组相比,TE组、AM组及TE+AM组心肌成纤维细胞在 S 期时增殖率显著下降,而在 G0/G1期、G2/M 期时增殖率升高(P<0.05), TGF-β1、Ⅰ、Ⅲ型胶原蛋白、p27蛋白表达水平下降( P<0.05),其中 TE+AM 组心肌成纤维细胞在 G0/G1期、G2/M 期增殖较 TE 组、AM 组显著,而TGF-β1、Ⅰ、Ⅲ型胶原蛋白、p27蛋白表达水平低于 TE组、AM组。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能有效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其可能机制与抑制TGF-β1、Ⅰ、Ⅲ型胶原蛋白及p27蛋白过度表达有关。
作者:马香芹;刘芳;卢泽恺;赵汴霞;赵娜;马莉;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 ARE)信号通路对脑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其中假手术组4只,模型组56只。模型组分为A组和B组:A组于手术前24 h腹腔注射特丁基对苯二酚(tBHO)50 mg/kg(5 mg/ml),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术后神经行为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和神经细胞凋亡率。比较A组和B组不同时刻(术后1、3、6、12、24 h,3、7 d)的单核细胞血红素氧合酶( HO)-1、醌氧化还原酶( NQO)1、谷胱甘肽( GSH)和活性氧( ROS)水平。结果各组神经行为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凋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不同时刻的HO-1、NQO1、 GSH和 RO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f2-ARE通路主要通过上调下游抗氧化酶的表达发挥对脑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薛毅辉;陈富勇;吴赞艺;王灯亮;葛洪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生物电阻抗法(BIA)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态评估中的应用。方法收集50例老年 MHD患者为MHD组,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I组(BMI<18.5 kg/m2)14例,Ⅱ组(BMI 18.5~23.9 kg/m2)27例、Ⅲ组(BMI≥24 kg/m2)9例,同期随机选取8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BIA法测定并比较各组的生物电阻抗指标,包括BMI、脂肪质量( FM)、非脂肪量( FFM)以及体脂肪率( Fat%)。结果MHD组男性和女性的BMI、FM、FFM以及Fat%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男性和女性,且两组男性的 FM和 Fat%水平均低于女性,FFM水平均高于女性(P<0.05)。Ⅱ组和Ⅲ组的BMI、FM、FFM以及Fat%水平高于Ⅰ组,并且Ⅲ组高于Ⅱ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BMI与FM、FFM、Fat%呈正相关(r=0.537、0.517、0.492;P<0.05);FM 与 FFM 呈负相关(r=-0.793;P<0.05),与 Fat%呈正相关(r=0.581;P<0.05),FFM 与 Fat%呈负相关(r=-0.722;P<0.05)。结论 BIA法评估老年MHD患者营养状态具有准确、快捷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明明;穆立芹;孙利军;张晓伟;刘小英;李增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成功老龄化( SA)是指与增龄相关的功能状况无改变或改变甚微、尽管他们年事已高但认知功能良好、身心健康的一种状态〔1〕。 Reichstadt等〔2〕质性研究发现,老年人群将SA视为自我接受、满意和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Montross等〔3〕通过对SA主客观评定结果间的比较发现,尽管有些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和部分能力丧失的情况,他们依旧将自己视为SA人群。本研究建立在文化差异基础上,采用质性研究手段,深入了解我国高龄老人对SA的看法。
作者:任立山;骆宏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