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β25~35合并鹅膏蕈氨酸诱导老年痴呆大鼠模型

张培华;程琳

关键词:Aβ25~35, 鹅膏蕈氨酸, 老年痴呆
摘要:目的:建立Aβ25~35合并鹅膏蕈氨酸诱导老年痴呆( AD)中大鼠模型。方法120只大鼠平均分为观察组,实施Aβ25~35合并鹅膏蕈氨酸诱导AD,不实施Aβ25~35合并鹅膏蕈氨酸诱导AD为对照组,针对两组大鼠的记忆水平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定位航行试验中,潜伏期4 d及后2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学习记忆能力中象限百分比、20%、40%区域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空间探索学习记忆中象限百分比、20%、40%区域、穿过原平台的次数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Aβ25~35合并鹅膏蕈氨酸诱导 AD模型,与传统的模拟AD模型可以更好地AD的发病特征,可以将其作为AD治疗中的新模型。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支气管镜穿刺针吸活检在鉴别诊断纵隔气管周围淋巴结病变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穿刺针吸活检技术(TBNA)在鉴别诊断纵隔气管周围淋巴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8例胸部 CT或增强检查显示肺部肿块或纵隔气管周围淋巴结出现病变为研究对象,均行TBNA和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 EBUS-TBNA),以病理诊断结果或临床诊断为标准,比较TBNA、EBUS-TBNA的诊断价值。结果68例患者中,病理及临床诊断恶性肿瘤50例,良性患者18例。 TBNA诊断阳性51例(75%),其中恶性肿瘤38例,良性病变13例。 EBUS-TBNA诊断阳性57例(83.82%),其中恶性肿瘤41例,良性病变16例;5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TBNA诊断阳性39例(78%),EBUS-TBNA诊断阳性45例(90%)。 EBUS-TBNA诊断纵隔淋巴结病变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TBNA;EBUS-TBNA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 TBNA。结论 TBNA能够明确肿瘤手术分期,在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和定位的方法下,配合经纤维EBUS-TBNA,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碧翠;余新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饮食因素关系极为密切,不健康饮食是2型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健康维护通常都必须长期在社区和家里执行,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尤其是饮食管理水平对病情控制的作用就非常重要〔2〕。本研究旨在了解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张丽芹;张丽华;陈霞;范建明;陈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血清淀粉样蛋白酶A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 Meta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酶A( SAA)浓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关系。方法采用RevMan5.0软件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进行了随机效应模型 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Meta 分析显示:稳定期 COPD(SCOPD)组 SAA 高于健康对照组〔SMD=0.94,95%CI(0.36,1.26)〕;急性加重期COPD(AECOPD)组SAA高于SCOPD组〔SMD=5.40,95%CI(3.41,7.40)〕。结论 SAA可作为用于 COPD疾病进展及药物干预治疗后疗效评估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刘冬;蒋雪龙;许西琳;黄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围术期老年股骨头骨折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围术期老年股骨头骨折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3例老年股骨头骨折患者(观察组)和同时期收治的35例非老年股骨头骨折患者(对照组),两组均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术前、术日、术后第3、7天时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内科疾病合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 D-二聚体(DD)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小板(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日纤维蛋白原(FIB)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显著上升(P<0.05);术后第7天时观察组 DD和 FIB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日两组FUB和DD水平显著上升,ATⅢ水平显著下降,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延长(P<0.05);术后第3天两组PT和TT较术前和术日显著延长(P<0.05),此时对照组FIB和DD水平较术日显著降低,且 ATⅢ和 PLT水平显著上升( P<0.05);术后第7天时除观察组FIB未恢复至正常水平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恢复。结论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血液呈现高凝状态,且凝血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显著延长,提示对围术期老年股骨头骨折患者手术后应谨慎使用抗凝药物,同时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临床情况补充适量的凝血因子,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俊;赵银必;张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糖尿病伴抑郁效果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糖尿病伴抑郁、焦虑患者进行抗抑郁、焦虑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1〕。文拉法辛是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 NE)再摄取抑制剂,为抗焦虑、抑郁药物。本研究旨在观察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糖尿病伴抑郁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斐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肺鳞癌中磷脂酶Cε和核因子-κB p65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鳞癌术后组织中磷脂酶Cε1(PLCE1)、核因子(NF)-κB p65的表达,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63例行肺鳞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作为研究组,无肿瘤的支气管断端2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 PLCE1和NF-κB p65的表达。结果研究组PLCE1和NF-κB p65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 PLCE1和NF-κB p65的表达均与分化程度、肿瘤大径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标记的增殖指数密切相关。研究组NF-κB p65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性,而 PLCE1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PLCE1和NF-κB p65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肺鳞癌术后组织中PLCE1和NF-κB p65高表达,二者对肿瘤的形成和进展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PLCE1和NF-κB p65之间无明显协同作用。

    作者:吕红琼;谢玲;倪明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低T3综合征与血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低T3综合征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67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85例和糖尿病合并低T3综合征组82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8-iso-PGF2α、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各组间年龄、体重指数(BMI)、TC、FT4、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低T3综合征组8-iso-PGF2α、HBA1c、TG、HDL-C、LDL-C均高于健康对照组,FT3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进一步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iso-PGF2α是影响2型糖尿病发生低T3综合征的重要因素( B=-0.023、-0.005;P=0.028、0.000)。结论氧化应激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T3综合征有关。

    作者:孟祥凤;刘海霞;王学慧;李庆美;张奕;刘长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核因子 E2相关因子2( Nrf2)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检索2014年7月以前收录在Pubmed、Cochrane 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的英文和中文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国内外8篇文献进行后续研究分析。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Nrf2在肺癌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量高于其在无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量〔OR=0.50,95% CI(0.26,0.95),P=0.04〕;同时TNMⅠ+Ⅱ组患者的Nrf2表达量与Ⅲ+Ⅳ组患者的Nrf2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OR=0.45,95% CI(0.25,0.80),P=0.006〕;此外还发现Nrf2表达与肺癌患者性别、吸烟史、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Nrf2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TNM分期相关,可作为判断肺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贾小婷;彭聪;贺智敏;郑国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英国Hospital to Home项目及其对中国养老照护服务的启示

    Hospital to Home(H2H)项目〔1~3〕是近年来提出的一项多机构合作政策,该项目旨在通过对老年出院患者居住环境进行针对性评估、合理修整及给予信息支持等措施,使其符合老年出院患者的康复和照护需求,确保患者出院后居住环境安全,从而避免出院延迟,保证出院后康复和减少再入院,终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

    作者:周萍;陈三妹;陈小萍;徐凤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在脂肪变性人肝癌HepG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AMPK)α磷酸化在HepG2细胞脂变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HepG2细胞予油酸和棕榈酸组成的0.3 mmol/L游离脂肪酸( FFA)诱导24 h后,建立脂肪变性HepG2细胞模型,并设置对照组比较。诱导成功后,采用油红 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蓄积状态;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细胞上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和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采用生物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运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 AMPKα和磷酸化 AMPKα(pAMPKα)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内橘红色脂滴大量形成,且细胞内 TG 和 MDA 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 含量水平明显下降(P<0.01),pAMPKα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FFA诱导的脂肪变性HepG2细胞模型可以出现脂质代谢紊乱和氧化应激状态,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pAMPKα蛋白的激活减少有关。

    作者:孔怡琳;张玉佩;杨钦河;邓远军;陈妍凝;梁曙;梁菊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他汀类药物在老年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作用机制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在老年重症监护室( ICU)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老年 ICU脓毒症患者治疗和随访资料,并按照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服用组(56例)和未服用组(42例)。对比 ICU滞留时间、机械通气天数、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CRRT)时间,并统计治疗前、治疗7 d后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 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变化,并统计治疗28 d内存活率。结果服用组ICU滞留时间、机械通气天数、CRRT时间均明显少于未服用组(P<0.05);治疗前两组CRP、IL-6、TNF-α、SOD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7 d后两组SOD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其他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7 d后服用组CRP、IL-6、TNF-α、SOD与未服用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服用组28 d存活率为85.71%,远高于未服用组(66.67%,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在老年ICU脓毒症患者中应用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提高28 d存活率,与减轻炎症反应、提升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有关。

    作者:陈后旺;贾冬冬;姚志军;王润娣;吴华初;张媛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藜蒿黄酮对SMMC7721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与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藜蒿黄酮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抑制作用,并观察其与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的关系。方法实验分组:阴性对照组、槲皮素组、藜蒿黄酮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各组 HIF-1α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藜蒿黄酮能明显抑制 SMMC7721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IC50为345μg/ml;RT-PCR结果显示藜蒿黄酮组HIF-α表达明显下调。结论藜蒿黄酮能抑制SMMC7721细胞的生长、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HIF-1α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王丽丽;谢荣辉;邬亚华;张义平;曹俊;殷嫦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本刊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血必净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老年严重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血管内皮细胞促炎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低分子肝素( LMWH)对老年严重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血管内皮细胞促炎因子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严重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LMWH 组( A 组)和常规治疗组( B 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A 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 静脉滴注,2次/d,连续使用7 d,同时给予LMWH 0.3~0.6 ml皮下注射,1次/d,连续使用7 d。 B组则在相同的时间给予同等量的0.9% NaCl作为对照。在治疗前和治疗后7 d抽取两组静脉血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D二聚体(DD)、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一氧化氮(NO)浓度水平。结果治疗后 A 组各凝血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B 组FIB、DD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A组APTT、FIB、DD凝血指标均较B组治疗后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A组 ICAM-1和 NO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B组VCAM-1和ICAM-1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治疗后 A 组 VCAM-1、ICAM-1和 NO均较 B组有所下降(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LMWH能够明显改善老年严重脓毒血症患者的凝血功能,稳定血管内皮细胞,减轻严重炎性反应。

    作者:巢娟芬;陆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早期与延迟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

    目的:探讨早期与延迟支气管镜代胸腔镜(代胸腔镜)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 SP)的疗效及费用。方法69例 SP患者按照行代胸腔镜治疗时间分为早期组(n=35)与延迟组(n=34),分别于发病第3天与第8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费用。结果(1)早期组术后相关指标水平及住院费用均小于延迟组(P<0.05);(2)延迟组手术前后肺功能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早期组术后肺功能大于术前及延迟组术后(P<0.05);(3)两组患者术后动脉血气指标PaO2、SaO2、pH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 PaCO2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PaO2、PaCO2、SaO2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早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显著低于延迟组(26.47%)(P<0.05)。结论早期代胸腔镜治疗老年SP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王林梅;冯青青;刘剑波;邵润霞;齐景宪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目的:研究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失眠患者2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70例。 A组给予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B组给予抗失眠药物治疗,C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比较各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浆中5-羟色胺(5-HT)及去甲肾上腺素( NE)水平。结果 A组、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1%和92.86%,显著高于C组的15.71%( P<0.05),A组、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A组、B组治疗后5-HT水平显著升高,NE水平显著降低(P<0.05);A组、B 组治疗后5-HT 水平显著高于C组,NE水平显著低于C组( P<0.05)。结论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眠与抗失眠药物效果相当,能升高5-HT 水平,降低 NE水平。

    作者:杨雪捷;于海波;黄杏贤;罗晓舟;黄昭志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疏肝化痰祛瘀方联用紫杉醇对乳腺癌大鼠乳房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观察疏肝化痰祛瘀方联用紫杉醇对乳腺癌大鼠乳房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形成满意肿瘤结节的乳腺癌大鼠随机分为乳腺癌组、紫杉醇组、小剂量疏肝化痰祛瘀方联用紫杉醇组(小剂量联合组)和大剂量疏肝化痰祛瘀方联用紫杉醇组(大剂量联合组),将同期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给予紫杉醇组尾静脉注射紫杉醇(剂量25μg/g),小剂量联合组在紫杉醇组基础上给予10 ml/kg疏肝化痰祛瘀方汤剂灌胃,大剂量联合组在紫杉醇组基础上给予(20 ml/kg)疏肝化痰祛瘀方汤剂灌胃,对照组尾静脉及灌胃给予0.9%氯化钠溶液,所有组别连续给药4 w。检测体重、微循环灌注量、血液黏稠度和乳房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组的体重与微循环灌注量明显降低(P<0.05),血液黏稠度、VEGF和bFGF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乳腺癌组比较,紫杉醇组、小剂量和大剂量联合组的体重与微循环灌注量显著增高( P<0.05),血液黏稠度、VEGF和bFGF水平明显降低( P<0.05),与紫杉醇组比较,大剂量联合组的体重与微循环灌注量显著增高(P<0.05),血液黏稠度、VEGF和bFGF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疏肝化痰祛瘀方联用紫杉醇对乳腺癌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与改善乳房微循环、血流黏稠度和乳腺组织的VEGF和bFGF表达有关。

    作者:王玉祥;杨洁;杨超;王少青;张辛;宋玉芝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呼吸困难程度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目的:探讨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老年患者开展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对其日常活动能力、呼吸困难程度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老年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研究组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则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日常活动能力水平、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用力肺活量( 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VC及FEV1%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前6 min步行试验(6MWT)和呼吸困难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6MWT值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困难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口干1例,心悸2例,排尿困难1例,声音嘶哑1例,发生率为12.5%(5/40),对照组出现心悸2例,胃肠道反应3例,发生率为13.2%(5/3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应用于稳定期中重度COPD老年患者,相较于布地奈德吸入剂,能有效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成效。

    作者:阚晓美;许红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表皮生长因子对牙周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对人牙周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人牙周成纤维细胞,MTT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作用后牙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结果各浓度表皮生长因子均可以促进牙周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6 h 20 ng/ml 组、72 h 10和20 ng/ml组有统计学差异( P<0.05);ELISA检测发现细胞培养上清中cyclinD1的表达增加,20 ng/ml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表皮生长因子通过上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而促进牙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作者:万英明;张玉影;张璐妮;邵玉;宁明杰;唐英;姜畅;齐玲;于洪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透明质酸-齐墩果酸靶向给药系统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目的:制备透明质酸(HA)-齐墩果酸(OA)靶向给药系统,探讨其对 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 cav-1、PI3K和 AKT mRNA 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乳化超声法制备HA-OA靶向给药系统,将其作用于HL-60细胞,CCK-8检测HL-6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采用RT-PCR方法检测cav-1、PI3K、AKT mRNA表达。结果经核磁、红外检测,成功构建HA-OA靶向给药系统。将HA-OA靶向给药系统作用于HL-60细胞,HA-OA靶向给药系统对HL-60细胞有抑制作用。 RT-PCR检测发现,HA-OA靶向给药系统组增加cav-1 mRNA的表达量;降低PI3K和AKT mRNA的表达量。结论 HA-OA靶向给药系统作用于HL-60细胞表面CD44,靶向给药进入HL-60细胞,可以通过cav-1/PI3K/AKT途径诱导HL-60细胞凋亡。

    作者:侯正平;徐辉;宋琳琳;侯玥;刘安康;吕东鹤;张丽;于莲;张鹏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