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必净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老年严重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血管内皮细胞促炎因子的影响

巢娟芬;陆洁

关键词:脓毒血症, 血必净, 低分子肝素, 炎症, 凝血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低分子肝素( LMWH)对老年严重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血管内皮细胞促炎因子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严重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LMWH 组( A 组)和常规治疗组( B 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A 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 静脉滴注,2次/d,连续使用7 d,同时给予LMWH 0.3~0.6 ml皮下注射,1次/d,连续使用7 d。 B组则在相同的时间给予同等量的0.9% NaCl作为对照。在治疗前和治疗后7 d抽取两组静脉血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D二聚体(DD)、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一氧化氮(NO)浓度水平。结果治疗后 A 组各凝血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B 组FIB、DD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A组APTT、FIB、DD凝血指标均较B组治疗后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A组 ICAM-1和 NO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B组VCAM-1和ICAM-1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治疗后 A 组 VCAM-1、ICAM-1和 NO均较 B组有所下降(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LMWH能够明显改善老年严重脓毒血症患者的凝血功能,稳定血管内皮细胞,减轻严重炎性反应。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紫杉醇联合地西他滨对老年胃癌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72-4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地西他滨对老年胃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72-4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老年胃癌患者13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紫杉醇联合地西他滨化疗,对照组给予紫杉醇化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评分、肾功能、肝功能以及血清 CEA、CA12-5、CA72-4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卡氏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治疗后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EA、CA12-5及CA72-4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肾功、肝功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地西他滨可有效降低老年胃癌患者血清CEA、CA12-5及CA72-4的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会损伤肝脏及肾脏功能。

    作者:袁明;王琼;吴丹;顾菊凤;陈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颅内动脉钙化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影像学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钙化与腔隙性脑梗死( LI)患者影像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LI并行头部CT血管造影( CTA)的110例患者,依据钙化评分分为无钙化组、轻度钙化组和重度钙化组,分析颅内动脉钙化发生和分布情况以及钙化评分与 LI数量的关系。结果110例LI患者中,无钙化患者19例(17.27%)、轻度钙化64例(58.18%)、重度钙化27例(24.55%)。钙化发生部位:颈内动脉颅内段71例(64.55%)、椎动脉29例(26.36%)、基底动脉5例(4.55%)、大脑中动脉3例(2.73%)、大脑前动脉1例(0.91%)和大脑后动脉1例(0.91%)。三组LI患者糖尿病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重度钙化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轻度钙化组和无钙化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脑梗死、冠心病、房颤在不同程度钙化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行MRI检查的57例LI患者中,LI少量组患者22例,LI多量组患者35例。 LI多量组钙化评分值高于少量组( P<0.05)。结论 LI患者颅内动脉发生率较高,糖尿病是颅内动脉钙化发病的影响因素,钙化程度与LI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陈娟;刘玥;赵丹丹;田第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灸药并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灸药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骨质疏松脾肾阳虚证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艾灸配合中药口服,对照组仅予中药口服。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骨密度T值为-0.19±0.86,对照组为-0.52±1.08,与治疗前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骨密度T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症候积分为18.94±5.46,对照组为23.47±7.08,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仍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3%,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 P<0.05)。结论艾灸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脾肾阳虚证疗效显著,较单纯中药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苏敏;朱丹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经手术治疗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颅脑CT复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术后未出血组和再出血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同时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影响术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经手术治疗后再出血41例,再出血率为18.81%。再出血率在性别、年龄、患高血压年限、是否有糖尿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术前原发出血部位、术前是否脑疝、是否彻底清除血肿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血肿量、凝血功能、发病距手术时间、手术方式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过高(收缩压>200 mmHg;舒张压>120 mmHg)、发病后超早期手术(<6 h)、凝血功能障碍为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舒张压和收缩压过高、发病后超早期手术、凝血功能障碍是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符黄德;黄海能;黄华东;罗起胜;罗琨祥;李传玉;邓元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异丙托溴铵和乙酰半胱氨酸对稳定期COPD患者气道重塑的影响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和口服乙酰半胱氨酸( NA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78例COPD疾病且处于稳定期(肺功能Ⅱ级和Ⅲ级)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异丙托溴铵组、NAC组和联合用药组。2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总观察时间为12 w,12 w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肺功能及气道重塑相关蛋白转化生长因子( 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含量的变化。结果用药后三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与用药前相比明显下降( P<0.05),与 NAC组、异丙托溴铵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联合用药组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治疗后各组诱导痰中 TGF-β和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联合用药组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联合异丙托溴铵可以抑制稳定期 COPD患者的气道重塑,改善肺功能。

    作者:路恩丽;于振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核因子 E2相关因子2( Nrf2)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检索2014年7月以前收录在Pubmed、Cochrane 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的英文和中文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国内外8篇文献进行后续研究分析。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Nrf2在肺癌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量高于其在无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量〔OR=0.50,95% CI(0.26,0.95),P=0.04〕;同时TNMⅠ+Ⅱ组患者的Nrf2表达量与Ⅲ+Ⅳ组患者的Nrf2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OR=0.45,95% CI(0.25,0.80),P=0.006〕;此外还发现Nrf2表达与肺癌患者性别、吸烟史、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Nrf2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TNM分期相关,可作为判断肺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贾小婷;彭聪;贺智敏;郑国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诱导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诱导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狼疮性肾炎老年患者4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莫司组和酰胺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即空腹口服1.5 mg· kg-1· d-1泼尼松。莫司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0.1 mg· kg-1· d-1他克莫司空腹口服,酰胺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2 mg· kg-1· d-1环磷酰胺间断性空腹口服冲击治疗,采用狼疮疾病活动指数( SLEDAI)评估病情。随访12个月,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和治疗前、治疗后6、9、12个月的 SLEDAI得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莫司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酰胺组,前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明显低于后者( P<0.05);莫司组患者治疗后6、9、12个月的SLEDAI得分明显低于酰胺组( P<0.05);莫司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酰胺组( P<0.05)。结论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诱导治疗对比,前者可有效改善狼疮性肾炎患者尿蛋白水平,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狼疮疾病活动度,且具有更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勇;刘德慧;吴荣艳;任称发;许仁聪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创新性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社会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服务形式〔1〕。作为当前中国社会的主流养老方式,国家规划将有90%的老年人在家养老,安度晚年。通过十余年的建设,一些地区已经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同时,在建设中涌现了许多创新性的做法。对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创新性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大限度地利用和整合养老资源,切实提高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

    作者:马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规律

    目的:探讨冠脉搭桥术( CABG)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27例 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 BMI)、左室射血分数( LVEF)值、吸烟情况、术前肺功能、手术方式、搭桥数目、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输血量,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ABG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相关。记录患者术后1 h(T1)、术后第1天(T2)、术后第2天(T3)、术后第3天(T4)四个时间点的血气分析值,计算氧合指数,分析患者低氧血症发生规律。结果吸烟和 BMI 是 CABG 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相关,相对危险度 OR 分别为2.676和0.848。CABG后患者氧合指数下降,术后第2天低。结论吸烟和肥胖是CABG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CABG后第2天氧合指数低。

    作者:杨红伟;高文根;夏云龙;朱晓敏;赵莹;潘虹;张殿宝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室震颤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室震颤( NF)与急性期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TIMP)-1表达水平。方法1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VF患者纳入实验组;同期10例急性心肌梗死未合并VF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MMP-9与TIMP-1及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实验组第1天MMP-9基因表达比对照组高1.73倍(1.03~2.96),第3天MMP-9基因表达比对照组高1.54倍(1.09~2.92),第5天MMP-9基因表达比对照组高1.61倍(1.07~3.09)(均P<0.05);实验组TIMP-1水平显著高于同时相点对照组TIMP-1水平( P均<0.05)。同时相点,实验组血清MMP-9与TIMP-1均呈明显正相关(均 P<0.05)。急性心肌梗死合并 VF与hs-CRP ( OR:1.742,95%CI:1.896~3.467)、收缩压(OR:2.835,95%CI:1.896~3.467)、空腹血糖(OR:1.801,95%CI:1.436~2.347)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VF与血清MMP-9、TIMP-1水平升高存在关联性,即高水平的MMP-9和TIMP-1预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VF的可能性更高。

    作者:毛洪涛;黄亮;曹春水;占钻;李修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影响老年脑梗死患者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预后的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脑梗死患者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静脉溶栓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在4.5 h内经过rtPA静脉溶栓的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例临床资料。根据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 mRS)评分作为疗效指标,比较预后良好( mRS<4分)与预后不良( mRS≥4分)患者之间的差异,对可能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预后的若干指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二分类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8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良好50例,预后不良38例,单因素分析得到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等4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分析得到年龄(OR=0.861,95%CI 0.755~0.981,P=0.024)、溶栓时间窗(OR=0.991,95%CI 0.983~0.999,P=0.026)为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与溶栓时间窗、年龄有关。患者年龄过大,或者溶栓时间窗过长,需要临床医生更加谨慎地对待和评估。

    作者:何萍;石国锋;毛旭强;张剑平;王辉;倪健强;董万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90例,应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进行诊断并分为单纯脑卒中组和脑卒中抑郁组,然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价抑郁情况分为轻、中、重度抑郁组,应用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S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治疗前、治疗1、2、3 w后各组患者HAMD和SSS评分,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HAMD 与S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90例脑卒中患者中抑郁78例,其中轻度抑郁19例,中度抑郁33例,重度抑郁26例;治疗1、2、3 w后轻、中、重度抑郁组HAMD 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 P<0.05);治疗1、2、3 w 后单纯脑卒中组、轻度抑郁组患者 SSS 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中、重度抑郁组患者显著降低( 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中度抑郁和重度抑郁患者HAMD评分与SSS评分呈正相关(r=0.834,0.875;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抑郁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对中、重度抑郁患者。

    作者:吕品;胡茂荣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JWA rs7038功能性变异与鳞状细胞食管癌发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环境应答基因JWA基因多态性对食管鳞癌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JWA 基因rs7038功能性变异对食管鳞癌易感性的影响。结果三种不同遗传模型下JWA基因SNP位rs7038与食管鳞癌发生均无关联。未发现rs7038与吸烟饮酒间未存在交互作用。结论虽然未发现JWA基因rs7038功能性遗传变异与食管鳞癌的相关性,但是不排除该单核苷酸多肽性( SNP)位点可能与其他SNP位点或环境因素联合作用共同影响肿瘤发生的可能。

    作者:施东辉;刘国锋;黄利荣;王林毛;宋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对腹腔镜手术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n=30),S组为七氟烷吸入麻醉组,P组为异丙酚全静脉麻醉组,SP组为七氟烷与异丙酚静吸复合组,另随机选择30例同期住院非手术患者为对照组,于术前24 h及术后1、12、24、48、72 h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 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并在各个时间点分别测定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手术结束时记录患者恢复呼吸、苏醒及拔管的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组、P组、SP组术后1、12、24 h MMSE评分降低(P<0.05),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升高(P<0.05);三组手术患者术后1、12、24 h MMSE评分与术前24 h相比降低(P<0.05),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升高(P<0.05);三组间认知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后48、72 h MMSE评分与术前24 h相比无差异(P>0.05);三组手术患者恢复呼吸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12 h三组患者较术前24 h S100β蛋白水平升高( P<0.05),术后12、24、72 h与术后1 h相比,三组患者S100β水平均下降(P<0.05),但S组S100β水平高于SP组和P组(P<0.05),而SP组高于P组(P<0.05),并且S组术后48 h恢复术前水平比SP组、P组术后24 h恢复术前水平所用时间长( P<0.05)。结论三种全麻方式均能引起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消化道肿瘤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S100β水平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且七氟烷比异丙酚对认知功能影响更大、作用时间更长。

    作者:王磊;李林东;崔雅楠;周玉娟;张芸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背椅训练对轻型脑卒中患者运动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背椅训练( CSE项目)对轻型脑卒中患者运动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9例轻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实施CSE项目,对照组进行常规肢体牵拉训练。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运动效能、CSE大耐受时间及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24 w,干预组患者运动效能总分及部分条目、Barthel指数总分及日常功能级别分布、CSE大耐受时间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 P<0.05);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CSE项目可提高轻型脑卒中患者运动信念,进而提高运动依从性,改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徐岚;苏翠红;倪健强;招少枫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在脂肪变性人肝癌HepG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AMPK)α磷酸化在HepG2细胞脂变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HepG2细胞予油酸和棕榈酸组成的0.3 mmol/L游离脂肪酸( FFA)诱导24 h后,建立脂肪变性HepG2细胞模型,并设置对照组比较。诱导成功后,采用油红 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蓄积状态;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细胞上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和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采用生物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运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 AMPKα和磷酸化 AMPKα(pAMPKα)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内橘红色脂滴大量形成,且细胞内 TG 和 MDA 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 含量水平明显下降(P<0.01),pAMPKα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FFA诱导的脂肪变性HepG2细胞模型可以出现脂质代谢紊乱和氧化应激状态,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pAMPKα蛋白的激活减少有关。

    作者:孔怡琳;张玉佩;杨钦河;邓远军;陈妍凝;梁曙;梁菊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2011~2050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务状况

    目的:研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问题。方法构建人口和精算模型来预测分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务状况及财政支持能力。结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支出总额占财政收入比重不算太高;2050年前缴费支出、弥补统筹收不抵支支出先后成为影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的首要因素,另一方面弥补个人账户缺口支出增长速度很快。收入替代率呈现出“老人”、“中人”、“新人”逐级递减。结论从整体上而言,财政能够承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的压力;需要职业年金的补充才能保证“中人”、“新人”待遇水平不下降。

    作者:李俊;安立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康复运动结合针灸治疗对老年肥胖患者肥胖指标、心血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结合针灸治疗对老年肥胖患者肥胖指标、心血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肥胖症患者52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64例和对照组265例,观察组采用康复运动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运动治疗,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肥胖指标、心血管功能和生活质量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20%)显著高于对照组(70.19%)(P<0.05)。治疗后两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腹围及股围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径(LVDEd)、左室收缩未径(LVSEd)、左房内径(LAd)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康复运动结合针灸治疗可提高老年肥胖病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肥胖指标,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广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肺大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晚期肺大细胞癌( LCLC)采取培美曲塞二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LCLC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给予培美曲塞二线治疗,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22.6%、54.8%、22.6%,对照组为19.4%、50.0%、19.4%,两组临床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 P>0.05);但在Ⅰ~Ⅱ级贫血、脱发,Ⅲ~Ⅳ级粒细胞减少、Ⅰ~Ⅱ级周围神经毒性、Ⅲ~Ⅳ级白细胞减少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晚期LCLC二线采取培美曲塞治疗疗效显著,且具有安全优势。

    作者:蔡友鹏;许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PNF技术在解剖止点中点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解剖止点中点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 ACL)术后神经肌肉本体促进( PNF)技术对本体感觉训练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陈旧性ACL断裂病例33例,所有病例进行胫骨、股骨独立隧道解剖止点中点单束重建,应用PNF技术进行术后本体感觉训练。应用 Lach-man、轴移实验及KT-1000对膝关节稳定性进行评估,应用 IKDC、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平均随访16.6个月(13~24个月)。所有病例无感染发生,均为Ⅰ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重建术后1年与术前结果对比,Lachman 试验、轴移试验、KT-1000检查、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胫骨、股骨独立隧道解剖止点中点单束 ACL重建术后利用PNF技术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近期疗效良好。

    作者:李龙杰;张磊;张为民;马世云;苏航;马成海;吴金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