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杰;张磊;张为民;马世云;苏航;马成海;吴金红
目的:评价高压氧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老年 DPN 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高压氧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1次/d,连续14 d;对照组48例,使用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1次/d,连续14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14 d测定症状总评分( TSS)和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 MNSI)评分。结果治疗7 d后,高压氧组的症状、TSS和MNS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好转( P<0.01),改善较对照组明显( P<0.01);治疗14 d后,高压氧组的症状、TSS和 MNSI评分较治疗7 d时好转( P<0.01),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对老年DPN有效而且安全。
作者:陆磊;陈泽响;赵玉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老年人晕厥年发病率约6%。血管迷走性晕厥( VVS)是晕厥原因中常见的类型,约占41%~66%〔1〕。直立倾斜试验( HUTT)操作简单、安全,是目前诊断VVS的“准金标准”〔2〕。本文对老年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行HUTT检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高军;翁伟进;师干伟;薛社亮;杨丽萍;彭飞;李丽;李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通过探讨高尿酸( UA)血症及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方法选择年龄>40岁的高UA血症患者80例(男55例,女25例),其中单纯高UA血症患者50例为UA-1组,高UA血症合并高血压病患者30例为UA-2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无高血压、血UA正常)30例为正常对照组(CON组),其中男21例,女9例。观察各组间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情况;采用尿酸酶-过氧化酶法测定血UA;应用HP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CIMT。结果与CON组相比UA 1组及UA-2组患者的CIMT增厚(P<0.05,P<0.01);UA-2组CIMT明显高于UA-1组(P<0.01);偏相关分析表明,在校正了年龄、性别、SBP、DBP后,高 UA血症患者 UA水平与 CI-MT呈正相关;在逐步回归分析中,或以UA为因变量,BMI、CIMT进入方程,或以CIMT为因变量,年龄、SBP、UA进入方程,均表明 UA与 CIMT 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结论当高UA血症伴高血压存在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可进一步加重。
作者:李慧;申黎艳;万胜平;丁钧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 AKI)模型大鼠的肾保护机制。方法将无特定病原体( SPF)级雄性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N)、造模组( IN)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 IG),各16只,IG组在夹闭肾蒂前10 min颈静脉注射200 mg/ml的还原型谷胱甘肽,IN组给予同剂量的生理盐水,SN组仅进行假手术。术后6 h和12 h分别检测三组血肌酐( SCR)和血尿素氮( BUN)、血清白细胞介素(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术后6 h和12 h分批处死大鼠后取肾脏组织,检测三组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术后6 h IN组与IG组SCR和BUN水平均显著高于SN组(均P<0.05),术后12 h IG组SCR和BUN水平均显著低于IN组(均P<0.05)。术后6 h IN组与IG组IL-6水平均显著高于SN组,术后12 h IG组IL-6水平显著低于IN组(均P<0.05);术后6 h和12 h IN组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SN组(P>0.05),IG组TNF-α水平与SN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 h和12 h SN组与IG组SOD活力均显著高于IN组(P<0.05),而SN组与IG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 h和12 h IN组MDA活力均显著高于SN组与IG组,而SN组与 IG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缺血再灌注AKI大鼠疗效确切,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和改善炎症状态,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侯静;蔺艳;欧三桃;曹灵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鞘内注射对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效果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包于 L3、L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针内针法行鞘内注射,D 组注射右美托咪定12μg,C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然后头向硬膜外腔置管3.5 ml,平卧后先注入2%利多卡因3 ml,5 min后无全脊麻症状后再注入0.75%罗哌卡因12 ml,记录麻醉前(T0)、注入罗哌卡因后5 min(T1)、10 min(T2)、20 min(T3)、30 min(T4)、60 min(T5)的平均血压(MBP)、心率(HR)、血氧脉搏饱和度( SpO2)、脑电双频指数( BIS);观察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高阻滞平面、达到高阻滞平面所需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1 d(D0)、术后1 d(D1)、3 d(D2)、7 d(D3)对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与C组相比,D组硬膜外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缩短,感觉及运动持续时间延长;D组达到高阻滞平面高且所需时间短(P<0.05)。与 T0及C 组相比,D组HR、BIS在 T1~T5各时间点均降低(P<0.05)。与D0时及D组比较,C组在D1,D2时MMSE评分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鞘内注射能缩短硬膜外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感觉及运动持续时间,并能改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
作者:姜景卫;鲁华荣;毛桂琴;何利方;毛晨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积极采用中医药防治晚期胃癌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1〕。本文根据晚期胃癌的病理特点、发生机制以及中医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并结合临床防治该病症的经验,提出了“正气亏虚,痰凝毒聚”的病机假说,确立了益气通络止痛、软坚散结消瘕之治则,筛选出黄芪、土鳖虫、徐长卿三味中药,组成扶正消瘕方,防治晚期胃癌,具有改善症状、调节免疫、延长生存期,与放化疗同用还有减毒增效的作用。本文观察扶正消瘕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
作者:马敏;刘德山;梁尔顺;李晓东;成伟;隗希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晚期肺大细胞癌( LCLC)采取培美曲塞二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LCLC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给予培美曲塞二线治疗,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22.6%、54.8%、22.6%,对照组为19.4%、50.0%、19.4%,两组临床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 P>0.05);但在Ⅰ~Ⅱ级贫血、脱发,Ⅲ~Ⅳ级粒细胞减少、Ⅰ~Ⅱ级周围神经毒性、Ⅲ~Ⅳ级白细胞减少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晚期LCLC二线采取培美曲塞治疗疗效显著,且具有安全优势。
作者:蔡友鹏;许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解剖止点中点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 ACL)术后神经肌肉本体促进( PNF)技术对本体感觉训练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陈旧性ACL断裂病例33例,所有病例进行胫骨、股骨独立隧道解剖止点中点单束重建,应用PNF技术进行术后本体感觉训练。应用 Lach-man、轴移实验及KT-1000对膝关节稳定性进行评估,应用 IKDC、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平均随访16.6个月(13~24个月)。所有病例无感染发生,均为Ⅰ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重建术后1年与术前结果对比,Lachman 试验、轴移试验、KT-1000检查、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胫骨、股骨独立隧道解剖止点中点单束 ACL重建术后利用PNF技术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近期疗效良好。
作者:李龙杰;张磊;张为民;马世云;苏航;马成海;吴金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重症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 IL)-18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76例重症脑梗死患者按照 IL-18水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继发院内感染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脑梗死再发率和30 d死亡率的差异。根据30 d后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继发院内感染、IL-18水平、APACHE-Ⅱ评分和脑梗死再发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APACHE-Ⅱ评分、继发院内感染率、脑梗死再发率和30 d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死亡组年龄、IL-18水平、脑梗死再发率、继发院内感染率及 APACHE-Ⅱ评分均高于生存组。 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 IL-18水平升高是重症脑梗死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在重症脑梗死患者中检测IL-18水平对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颜玮茹;廖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室震颤( NF)与急性期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TIMP)-1表达水平。方法1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VF患者纳入实验组;同期10例急性心肌梗死未合并VF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MMP-9与TIMP-1及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实验组第1天MMP-9基因表达比对照组高1.73倍(1.03~2.96),第3天MMP-9基因表达比对照组高1.54倍(1.09~2.92),第5天MMP-9基因表达比对照组高1.61倍(1.07~3.09)(均P<0.05);实验组TIMP-1水平显著高于同时相点对照组TIMP-1水平( P均<0.05)。同时相点,实验组血清MMP-9与TIMP-1均呈明显正相关(均 P<0.05)。急性心肌梗死合并 VF与hs-CRP ( OR:1.742,95%CI:1.896~3.467)、收缩压(OR:2.835,95%CI:1.896~3.467)、空腹血糖(OR:1.801,95%CI:1.436~2.347)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VF与血清MMP-9、TIMP-1水平升高存在关联性,即高水平的MMP-9和TIMP-1预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VF的可能性更高。
作者:毛洪涛;黄亮;曹春水;占钻;李修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n=30),S组为七氟烷吸入麻醉组,P组为异丙酚全静脉麻醉组,SP组为七氟烷与异丙酚静吸复合组,另随机选择30例同期住院非手术患者为对照组,于术前24 h及术后1、12、24、48、72 h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 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并在各个时间点分别测定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手术结束时记录患者恢复呼吸、苏醒及拔管的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组、P组、SP组术后1、12、24 h MMSE评分降低(P<0.05),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升高(P<0.05);三组手术患者术后1、12、24 h MMSE评分与术前24 h相比降低(P<0.05),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升高(P<0.05);三组间认知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后48、72 h MMSE评分与术前24 h相比无差异(P>0.05);三组手术患者恢复呼吸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12 h三组患者较术前24 h S100β蛋白水平升高( P<0.05),术后12、24、72 h与术后1 h相比,三组患者S100β水平均下降(P<0.05),但S组S100β水平高于SP组和P组(P<0.05),而SP组高于P组(P<0.05),并且S组术后48 h恢复术前水平比SP组、P组术后24 h恢复术前水平所用时间长( P<0.05)。结论三种全麻方式均能引起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消化道肿瘤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S100β水平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且七氟烷比异丙酚对认知功能影响更大、作用时间更长。
作者:王磊;李林东;崔雅楠;周玉娟;张芸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腺癌中CD44v6和细胞核因子( NF)-κB 的表达特征,探讨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相关性。方法经病理医师确诊的69例胃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16例作为对照组1,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16例作为对照组2,未见明显异常的胃黏膜组织16例作为对照组3,均留取术后或钳检后的组织,经石蜡包埋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44v6和NF-κB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CD44v6和NF-κB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2和3。观察组中CD44v6和NF-κB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脉管累犯相关,NF-κB的表达与浸润深度相关。二者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 CD44v6和 NF-κB 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胃腺癌中CD44v6和NF-κB表达升高,其可能有利于肿瘤的播散,二者高表达可能预示着不良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刘爱华;王罡;陆航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糖尿病伴抑郁、焦虑患者进行抗抑郁、焦虑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1〕。文拉法辛是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 NE)再摄取抑制剂,为抗焦虑、抑郁药物。本研究旨在观察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糖尿病伴抑郁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斐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对老年慢性肾脏病(CKD)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价老年 CKD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对126例老年CKD住院患者应用 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测定身高、体重、上臂肌围( AMC)、小腿围( CC)等人体测量学指标和血红蛋白(Hb)、肌酐(Cr)、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26例老年CKD患者中, NRS-2002评分≥3分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29例(23.0%),CKD V期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53.3%(8/29),与CKD Ⅱ期(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NRS-2002评分与肾小球滤过率(GFR)、Hb、BUN、Cr、TP、ALB、PA 明显相关(P<0.05),与体质指数(BMI)、AMC、CC 相关性差( P>0.05)。结论 NRS-2002评分可以作为老年CKD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筛查指标,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营养评估方法。
作者:孔建华;张洁;滑莹莹;崔云婧;樊晓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老年患者开展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对其日常活动能力、呼吸困难程度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老年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研究组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则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日常活动能力水平、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用力肺活量( 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VC及FEV1%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前6 min步行试验(6MWT)和呼吸困难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6MWT值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困难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口干1例,心悸2例,排尿困难1例,声音嘶哑1例,发生率为12.5%(5/40),对照组出现心悸2例,胃肠道反应3例,发生率为13.2%(5/3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应用于稳定期中重度COPD老年患者,相较于布地奈德吸入剂,能有效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成效。
作者:阚晓美;许红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经自体T细胞过继在治疗后T细胞受体( TCR)的变化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结合细胞治疗的患者,免疫细胞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检测TCR表达的变化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中的12例在 CD4+TCR基因家族中产生克隆化改变,而这种改变发生在CD8+TCR基因家族有16例。结论外周血TCR克隆化分析可能成为自体T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
作者:冯燕;吕晓鹏;黄京子;冯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灸药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骨质疏松脾肾阳虚证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艾灸配合中药口服,对照组仅予中药口服。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骨密度T值为-0.19±0.86,对照组为-0.52±1.08,与治疗前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骨密度T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症候积分为18.94±5.46,对照组为23.47±7.08,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仍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3%,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 P<0.05)。结论艾灸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脾肾阳虚证疗效显著,较单纯中药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苏敏;朱丹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促进糖尿病( DM)皮肤损伤愈合的分子机制,明确SDF1、CXCR4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制备DM皮肤损伤大鼠模型,分为2组,其中照射组( RDM组)给予75 mGy的X射线照射,6 min·次-1· d-1,照射5 d,间隔2 d,总共照射15 d。另一组为DM大鼠非照射组( DM)组;同时以正常大鼠皮肤损伤自然愈合为对照组( NDM组)。分别在创面愈合的7、14、21 d,通过创面愈合面积、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记方法观察低剂量辐射对DM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的影响,确定辐照对皮肤创面组织表达SDF1/CXCR4的调节作用。结果 DM大鼠创面存在难以愈合及愈合延迟的现象。 RDM组大鼠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未照射组(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M组创面边缘的SDF1和CXCR4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大鼠(P<0.01),RDM组SDF1和CXCR4蛋白与DM组相比增加(P<0.01);采用蛋白印记方法分析创面愈合过程SDF1/CXCR4的动态表达,结果显示RDM组7 d SDF1表达与DM组相比增加2.8倍。关联分析发现,SDF1表达强度与创面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结论低剂量辐射参与创面修复整个过程,通过诱导DM皮肤创面局部组织分泌大量的SDF1,招募外周血中EPCs,促进局部新生血管生成,加速创面愈合。
作者:张海峰;程艳丽;王洪莎;雷嫚嫚;魏祺;郭蔚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通过研究老年男性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雄激素水平与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 HRV)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老年男性100例,年龄60~96〔平均(79.16±6.98)〕岁,包括81例CHF患者(其中心功能Ⅰ级组19例,心功能Ⅱ级组23例、心功能Ⅲ级组20例、心功能Ⅳ级组19例)及19例对照者,以上各组均进行睾酮(T)水平测定,同时行心脏超声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 HRV时域指标,观察各组T水平及HRV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 CHF 组 T 水平均下降( P<0.05);随着心功能恶化,血清 T 水平依次降低,各组差异显著( P<0.05),且各CHF组血清T水平与LVEF显著正相关(r=0.833,P=0.000)。与对照组对比,各CHF组HRV各时域指标水平均下降(P<0.05);随着心功能恶化,HRV时域指标越降低( P<0.05),且 CHF 组 HRV 各时域指标均与其 LVEF 呈正相关。 CHF 组 T 与 HRV 各时域指标呈正相关( P<0.05)。结论随着CHF的加重,T水平、HRV各时域指标均降低,且CHF患者T水平与HRV各时域指标呈正相关,T有可能通过影响HRV从而参与CHF进程。
作者:王煜;胡阳;翟燕芳;邓洁;刘军平;李轶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问题。方法构建人口和精算模型来预测分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务状况及财政支持能力。结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支出总额占财政收入比重不算太高;2050年前缴费支出、弥补统筹收不抵支支出先后成为影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的首要因素,另一方面弥补个人账户缺口支出增长速度很快。收入替代率呈现出“老人”、“中人”、“新人”逐级递减。结论从整体上而言,财政能够承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的压力;需要职业年金的补充才能保证“中人”、“新人”待遇水平不下降。
作者:李俊;安立波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