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癌中基因突变类型的研究进展

王丹丹;孙辉

关键词:甲状腺癌, 基因突变
摘要:甲状腺癌是常见的恶性内分泌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中老年妇女中显著升高〔1〕。甲状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和放射核素治疗,此外还有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法等〔2〕。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根据组织学突变不同包括滤泡型甲状腺癌( FTC)和乳突型甲状腺癌( PTC)〔3〕。低分化型甲状腺癌不仅预后较差,而且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侵袭性显著升高。这些突变基因类型包括 BRAF 和 RAS 点突变、RET/PTC 和 PAX8/PPARγ重排等,本文就这些基因突变类型作一简要综述。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山东省城市社区养老中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

    目的:探讨山东省城市社区养老中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利用自编问卷对山东省内14个地市的1200名社区养老居民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卫生服务在社区居民中已有一定的认可度与利用率,不同经济状况、不同身体状况的社区养老居民对是否选择就诊社区卫生机构存在着显著差异。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应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加服务内容、实施优惠的就医价格、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及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以此提高其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

    作者:董毅;胡善菊;郭继志;高润国;沈郁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注射亚甲蓝定位老年甲状腺微结节的应用效果

    随着超声、CT等影像学技术的进步,直径<1 cm的甲状腺微结节检出率越来越高〔1〕。对于有手术指征的微结节,手术中如何精确定位是切除病灶的关键。老年性甲状腺患者中再次手术比例相对较高〔2〕,初次手术操作可导致手术野内组织纤维化、粘连,影响病灶的探查,同时缺乏精确定位指导下的过度解剖可进一步增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老年患者甲状腺手术前采用超声引导下病灶内部注射亚甲蓝定位甲状腺微结节的应用效果。

    作者:徐韶华;邹汉青;柳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病新发与城市老年人虚弱关系

    虚弱程度是一项新的评估老年人躯体、功能、心理、营养和社会维度的综合指标〔1,2〕。老年人虚弱被认为是我国未来10年社会老龄化面临的大挑战之一〔3〕。虚弱不仅与年龄、衰老有关,也与疾病状态密切相关,虚弱水平可有效预测老年人口健康、死亡风险及社会服务需求等〔1,4〕。本研究探讨城市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新发与虚弱程度的关系。

    作者:左群;陈首英;刘辉;王德超;蔡耘;纪爱兵;刘芳;李翠;石玥;朱越;张玉森;李胜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综合治疗

    目的:分析综合治疗对于高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疗效及生存情况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9年5月在该院住院的96例高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特点、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单纯手术治疗(36例)、手术加放疗组(22例)、综合治疗组(38例);观察对比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复发情况。结果96例患者随访至2014年5月,随访率为89.6%,16例(16.7%)患者死亡失访。按寿命表法计算三组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OS)及无瘤生存率(DFS),结果发现3年 OS为93.8%,3年 DFS 为93.8%;5年 OS 为88.5%,5年 DFS 为73.6%。21例(21.9%)出现癌症复发,手术加放疗组和综合治疗组的复发率均高于单纯手术组(χ2=5.047,P<0.05)。手术加放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患者的5年OS及DFS均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但手术加放疗组与综合治疗组两组间的5年OS及DFS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手术治疗相比,手术加放疗或综合疗法可显著高龄子宫内膜癌可显著提高患者的5年OS及5年DFS,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玲英;夏雅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尼卡地平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控制性降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尼卡地平对老年患者在骨科手术全身麻醉中控制性降压的作用。方法168例需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根据降压用药不同分为两组各84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观察组联合应用尼卡地平和右美托咪定控制性降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术野清晰度,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系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手术视野清晰度评分为(2.05±0.21)级,显著低于对照组(2.53±0.26)级(P<0.05),级别越低清晰程度越高,观察组术视野清晰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补液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排尿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稳定,并且对照组各时间段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含量均显著多于观察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尼卡地平和右美托咪定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稳定性,并且能够提高手术视野清晰度,减少手术时间,控制性降压效果理想。

    作者:王文军;鲁晓梅;王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人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老年人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给予观察组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出血量和淋巴结清除术、并发症和复发情况、1年和3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46.67%(28/60)高,术后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淋巴结清除数明显比对照组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1、3年生存率均明显比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老年人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安全可行。

    作者:谢勤丽;王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老年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高龄老人增长速度迅速,人口老化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不平衡,空巢家庭数量增长迅猛,成为中国人口老化的明显特征。在老龄人口迅速增加、未富先老的背景下,老年人在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获得的社会支持情况如何?在目前的社会支持网络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是怎样的?本文将从社会支持的角度出发利用全国大型社会调查数据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丁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褪黑素对高血压模型大鼠基底前脑和海马细胞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褪黑素干预高血压模型大鼠过程中基底前脑三个胆碱能核团神经元、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学习记忆之间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与Morris水迷宫系统,观察外源性褪黑素干预后,基底前脑内侧隔核( MS)、斜角带核垂直支( vDB)与水平支( hDB)的胆碱乙酰转移酶( ChAT)阳性细胞、海马CA1区的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阳性细胞变化及学习记忆变化的趋势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肾性高血压大鼠的hDB的ChAT阳性细胞数明显下降,海马CA1区的GFAP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 P<0.05);应用褪黑素后可将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逆转到接近正常的水平(P<0.05),但MS或hDB的ChAT阳性细胞数始终均无显著变化(P>0.05);各组大鼠的ChAT阳性细胞形态或GFAP阳性细胞形态亦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中,褪黑素具有保护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免遭损害的作用,并对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产生抑制效应,褪黑素在早期防治因高血压而诱发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或老年性痴呆可能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磨洁琳;郭灵;曾庆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无多重耐药危险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无多重耐药危险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临床用药和治疗的指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住院确诊的老年HAP患者426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早发 HAP组和晚发 HAP组,采集痰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426例老年HAP患者中病原菌共检出481株;HAP常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早发HAP常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而晚发HAP常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早发和晚发HAP患者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HAP中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及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比例增高;另外338株革兰阴性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哌拉西林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早发HAP与晚发HAP耐药率差异显著(均P<0.05),其余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11株革兰阳性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老年无多重耐药危险HAP患者,早发和晚发HAP病原菌构成差别不大,尽管晚发HAP耐药率相对较高,但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故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是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及降低二重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莲凤;叶瑞梅;刘旗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的照护感受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查家庭照护者的照护感受及影响因素。方法对305位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护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照护者的消极感受比较明显。年龄、投入时间、积极体验、照护自评、失能老人需要的照护多、经济压力大是影响消极感受的主要因素。结论建议制定家庭支持政策,加强社区老年照护设施建设,提高机构照护的质量。

    作者:赵怀娟;罗单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抗衰老:并不这么容易--衰老和抗衰老的几个基本知识点的刍议

    衰老和抗衰老问题一直是“引人入胜的谜团”〔1〕,是当今生命科学前沿研究的热点。其中争议很多〔2〕。分歧甚至源自衰老和抗衰老的概念或定义的不统一和对基本知识认识的不一致,甚至逻辑混乱。如今“抗衰老”似乎很容易:真的是这样吗?

    作者:张雨林;胡国义;金承烈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补骨脂注射液外涂后照射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48例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脱失症,易诊难治〔1〕,临床表现为皮损处色素完全脱失,呈乳白色斑片。白斑边缘境界清楚,大小、形态不一,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以指背、前臂、面、颈、生殖器及其周围较为常见。既往补骨脂注射液及紫外线照射的方法疗效确切,近年来,临床试验表明,新型钙磷镁调节剂他克莫司软膏对白癜风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2〕。本研究观察补骨脂注射液外涂后照射窄谱中波紫外线( NB-UVB )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

    作者:滕瑞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自我放松训练对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的效果

    目的:探讨自我放松训练对老年人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选取长沙市某社区睡眠质量下降老年人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一般促进睡眠的健康宣教,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和冥想放松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末、6个月末使用PSQI、爱泼沃斯嗜睡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韦氏记忆量表中国修订版的背数、图片学习、联想记忆、理解记忆4个分量表进行测量。结果除爱泼沃斯嗜睡量表得分的干预主效应和背数的时间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外,其他的得分在时间主效应、干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我放松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

    作者:康佳迅;王平;孙景贤;曾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甲状腺癌中基因突变类型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恶性内分泌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中老年妇女中显著升高〔1〕。甲状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和放射核素治疗,此外还有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法等〔2〕。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根据组织学突变不同包括滤泡型甲状腺癌( FTC)和乳突型甲状腺癌( PTC)〔3〕。低分化型甲状腺癌不仅预后较差,而且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侵袭性显著升高。这些突变基因类型包括 BRAF 和 RAS 点突变、RET/PTC 和 PAX8/PPARγ重排等,本文就这些基因突变类型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王丹丹;孙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防治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的疗效

    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出现的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可单药或联合其他化疗药物用于胃肠道及其他部位肿瘤的化学治疗,具有疗效高、骨髓抑制轻微、胃肠道反应小、无明显肾、耳毒性等优点。随着奥沙利铂在肿瘤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周围神经毒性也成为了临床治疗中的突出矛盾,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已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之一。而老年癌症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且多伴有其他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肺气肿、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疾病。本文观察老年癌症患者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GM1)改善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的疗效。

    作者:王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索拉菲尼联合紫杉醇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cyclinD1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索拉菲尼(SOR)单药、紫杉醇(PTX)单药以及两药联合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周期素依赖性蛋白cyclinD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协同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SOR和不同浓度的PTX,分别组成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另设不加药的对照组,作用于HepG2细胞。 MTT法检测SOR、PTX单药及联用后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率;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cyclinD1表达。结果 SOR、PTX单药与联用均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且呈明显时间-剂量依赖效应,两药联用有协同效应,可使 HepG2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细胞数减少,联合组与对应的单药组间差异显著(P<0.05);药物作用48 h后,给药组 cyclinD1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药联用cyclinD1表达更显著,与单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 SOR 和 PTX 联用可协同下调 HepG2细胞中 cyclinD1表达,增强了抑制HepG2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效应。

    作者:孙炜;宋祥和;卞勇华;俞敏;李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6例为病例组,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23例,常规血液透析组23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白细胞介素( 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体重指数( BMI)、血浆总蛋白( TP)、白蛋白( ALB)水平。结果治疗前,高量血透组、常规血透组患者的hs-CRP、IL-6、TNF-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高量血透组患者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而常规血透组较治疗前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高量血透组、常规血透组患者的BMI、TP、AL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高量血透组患者的BMI、TP、AL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常规血透组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明显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陈伟;崔天蕾;谢林伸;李昕怡;吴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老年胃大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吸入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胃大部分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于该院接受胃大部份切除手术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给予吸入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脑电双频指数( BIS)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术后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各项麻醉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其中,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定力恢复时间和随意运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插管、切皮、腹腔内操作、缝皮以及停药时的脑电双频指数(BIS)、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与同组麻醉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切皮时、腹腔内操作时、缝皮时以及停药时的心率(HR)水平变化不明显,稳定性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9.57%)显著低于对照组(47.83%)( P<0.05)。结论吸入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胃大部分切除手术中麻醉效果显著,麻醉维持稳定,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樊长川;朱颖;苟涛;龙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良性对称性脂肪增多症1例

    1病历摘要患者男,67岁,主因活动后胸闷、气短20余天,加重伴咳嗽、咳痰3 d入院,患者于入院20余天前步行100 m后出现胸闷、气短,伴出汗,无明显胸痛及肩背部放散,停下休息20 min后症状可缓解,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心电图提示“频繁室性早搏”,予以静点盐酸胺碘酮(可达龙)(具体剂量不详)病情无明显好转。3d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少许黄白痰,无明显发热,为进一步治疗而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2年,高血压205/100 mmHg,间断服用复方利血平片,血压波动在140/80 mmHg左右,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病史1年,曾于当地医院输血治疗,血红蛋白在80 g/L左右。饮酒史20年,约500 g/d,戒酒1年。

    作者:张鹏宇;杨桂凤;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血糖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根据新冠心病干预指南( ATPⅢ)已将糖尿病规划为冠心病高危诱因,是否并存糖尿病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死率呈正相关,且与预后总体情况相关〔1〕。本文分析高血糖对急诊介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术后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文兵;方快发;张亦辉;林佩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