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军;沈冬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 )是一种细胞外基质分泌蛋白,生理状态下,在心、脑、肝、肾等组织器官中呈基础量表达,病理状态下,如在某些增生性或纤维性疾病中,CTGF过度表达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 CTGF调节细胞功能多样化,参与体内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如胚胎发育、雌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纤维化疾病等。 CTGF是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s)信号通路的靶基因,可作用于BMPs信号通路〔1〕,而BMP-9是已知BMPs中成骨活性强的成员之一〔2〕。本文重点就CTGF与BMP-9在骨代谢疾病中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刘彩云;郭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虽多见于育龄期妇女,但近年来老年绝经期妇女中罹患本症者渐多,已达到1.7%左右〔1〕。目前,临床对其治疗多以手术为主,但多给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而单纯硬化治疗虽创伤较小,但复发率较高〔2〕,故而,探索本病的有效治疗措施是现今妇科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我科在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在硬化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效果甚佳。
作者:温树彬;周英杰;刘影;赵聪颖;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与动力髋螺钉( 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根据固定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 PFAN 组应用 PFAN内固定,DHS组应用DHS内固定,术后随访患者1年,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FA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显著小于DHS组(P<0.05);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 PFAN组Harris髋关节评分略高于DHS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A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DHS组(P<0.05)。结论 PFNA相比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栾和旭;杨帆;王剑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2年5月至2010年5月该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且行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者350例,术后随访患者6年,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结果随访350例中有46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其发生率为13.1%,发生的时间为伤后8~72个月,平均(18.3±0.3)个月。根据年龄、骨折移位情况和骨折的复位情况分组,两组间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92,12.782,11.023;P=0.018,0.016,0.027);根据伤侧、性别、损伤机制、手术前时间间隔分组,两组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5.498,6.529,5.436,6.821;P=0.069,0.076,0.079,0.057)。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骨折移位情况、骨折复位的质量是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因素(OR=2.069,3.435;P=0.023,0.019)。结论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较好方法,骨折移位状况以及骨折复位的质量是股骨头坏死发生的相关性因素。
作者:马慧勇;曹江龙;李旭晨;韩纯杰;秦秀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人群凝血因子 V ( FV ) Leiden 突变的发生率。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PCR-RFLP)对167例老年冠心病人群(其中28例蒙古族,29例回族和110例汉族)和69例汉族健康人群进行 FVLeiden 基因突变研究分析。结果该老年冠心病人群和健康人群个体均未检出FVLeiden基因突变类型,包括纯合子和杂合子。结论老年冠心病人群中,蒙古族、回族、汉族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群均未见到FVLeiden基因突变,提示FVLeiden突变可能不是冠心病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张静;翟丽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分析软骨细胞在体外不同阶段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取4周龄健康新西兰兔膝关节软骨,以机械分离和酶消化相结合的方法获取膝关节软骨细胞,经体外培养、传代。观察不同培养阶段细胞形态和生长,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并绘制生长曲线,甲苯胺蓝和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软骨细胞。结果兔软骨细胞经两步消化,可获取高纯度的软骨细胞,细胞活性率可达95%以上,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荧光呈阳性结果。原代细胞和第一代细胞呈多角形,传代4~5代后,细胞形态逐渐由多角形变为梭形,基质分泌氨基多糖和胶原染色变浅。结论成功建立了简单易行的软骨细胞分离、培养方法,通过传代可以获取大量实验细胞,但仅限于5代以内软骨细胞适用于组织工程研究。
作者:赵海洋;马子君;路屹;陈传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优化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 CTPA)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对老年人检查成功率及对比剂肾病患病率的影响。方法搜集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在该院诊治的老年肺栓塞患者120例,男75例,女45例,年龄63~82岁,平均(72.5±12)岁,按照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LVEF≥50%,观察组LVEF<50%,对照组对比剂用量80 ml,注射速率5.0 ml/s;观察组对比剂用量60 ml,注射速率4.0 ml/s,均行64排螺旋CTPA检查,检查结果进行图像质量的主观和客观分析,比较二者图像质量。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检查方法的成功率100%。两组图像的主观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图像质量都达到了较高的标准。两组图像的客观分析结果表明各选定部位的 CT值无明显差异,可以达到诊断要求。结论通过优化64排螺旋CT老年人的个体化注射方案,可以提高CTPA的检查成功率,较低的对比剂用量可以降低对比剂肾病的患病率。
作者:王余广;王明达;张天宇;丛厚义;郑萧阳;李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经生活干预治疗6个月以上、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100例给予那格列奈60~90 mg治疗,100例采用瑞格列奈0.5~1.0 mg,两组均治疗12 w,治疗前后分别观察Homa-β、IRG、AUCi/AUCg等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测量空腹血糖( 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量身高和体重,用稳态模式法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 h PG、HbA1c等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那格列奈组患者治疗后FPG、2 h PG、HbA1c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瑞格列奈组患者治疗后FPG、2 h PG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 h PG、HbA1c等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HDL-C、LDL-C 等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那格列奈组患者治疗后TC、LDL-C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 P<0.05);瑞格列奈组患者治疗后 TC、TG、HDL-C、LDL-C 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HDL-C、LDL-C等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胰岛素抵抗(IR)、FINS、体重指数(BMI)等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那格列奈组患者治疗后IR、BMI与治疗前比较有差异(P<0.05);瑞格列奈组患者治疗后 IR、FINS、BMI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那格列奈组患者治疗后IR水平与瑞格列奈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那格列奈组患者治疗后FINS、BMI与瑞格列奈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oma-β、IRG、AUCi/AUCg等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Homa-β、IRG、AUCi/AUCg等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 h PG、HbA1c等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均能有效改善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IR。
作者:李春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慢性非流利性失语的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恢复期失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Ι组和治疗Ⅱ组,每组各30例。三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言语训练,治疗Ⅰ、Ⅱ组在言语训练前接受1个疗程的低频rTMS,刺激强度分别为健侧肢体运动诱发电位阈值的80%和100%,余参数相同。结果与对照组及治疗前相比,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90 d治疗Ⅰ、Ⅱ组患者 AB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结束时相比,治疗结束90 d 治疗Ⅰ、Ⅱ组患者 ABC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间比较仍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强度低频rTMS刺激结束90 d后,治疗Ⅰ、Ⅱ组的命名准确率均有明显提高。结论低频rTMS可改善脑梗死后非流利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并且治疗效果可持续到治疗后3个月;不同强度的低频 rTMS可能对语言功能恢复的效果大致相同。
作者:王艳;阿依夏木古丽?沙德尔;任云萍;徐月阳;穆耶赛尔?麦麦提尼亚孜;熊道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化疗是目前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主要手段〔1〕,但是毒副反应较大〔2〕,有研究报道〔3〕,康莱特注射液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佳效果。本研究拟分析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钱文军;沈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结直肠癌诊断相关基因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为寻找结直肠癌诊断相关关键基因提供参考。方法以 Embase、Pubmed为文献检索数据库(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纳入的255篇文献分别对其出版年、国家、期刊、研究机构、作者及所研究基因进行计量学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结直肠癌诊断相关基因文章在2006年高;发文量多的国家、期刊、机构分别为 China、Anticancer Res、Zhejiang University, Dimberg,Yang,Zhang 3个人发文量多;其中KRAS是为热点的基因(58篇);255篇文献共涉及193个结直肠癌诊断相关基因,其蛋白主要涉及细胞生理过程调节、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周期调控、细胞程序调节等。 Cytoscape分析Hub基因共有15个,bottleneck基因有12个。结论结直肠癌诊断相关基因成为研究热点,TP53、CTNNB1、CDH1、AKT1、EGFR、MYC、CCND1、ESR1等基因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作者:郑燕芳;李纪强;姜茂竹;曾融;麦仲伦;张积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TSH)浓度与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41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良性肿瘤患者302例,DTC 患者139例,TSH浓度<0.28 mIU/L者17例,0.28~1.45 mIU/L者113例,1.46~2.28 mIU/L 者125例,2.29~4.19 mIU/L者137例,≥4.2 mIU/L者49例,分析TSH与DTC间的相关性。结果良性肿瘤组患者年龄及肿瘤直径、TSH浓度与 DTC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浓度<0.28 mIU/L时DTC发病率低,≥4.2 mIU/L时高,随着 TSH 浓度升高 DTC发病率随之升高(P<0.05);TSH浓度在TNM分期Ⅲ~Ⅳ期患者中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肿瘤直径<2 cm、2~3.9 cm、≥4 cm时 TSH浓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滤泡状癌、乳头状癌TSH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TSH在参考值范围内对,其浓度升高与DTC发病率呈正相关(P<0.05),DTC患者肿瘤直径、临床分期与TSH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随着血清TSH浓度升高,TDC患病风险增高,TSH浓度与患者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关系密切。
作者:翁端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果糖制剂用于预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后诱发肝性脑病发生的疗效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iley、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外文数据库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数据库中有关乳果糖预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后诱发肝性脑病发生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0软件对入选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5项随机对照试验符合入选标准,包括318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乳果糖制剂可以明显降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病人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RR=0.20,95%CI:0.10~0.40,P<0.00001),有效降低血氨水平(WMD=-9.10,95%CI:-11.48~-6.73,P<0.00001),缩短数字连接试验所需的反应时间(WMD=-14.48,95%CI:-20.08~-9.60,P<0.00001)。结论乳果糖制剂可改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部分指标,对预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有一定疗效。
作者:丁泠文;陈明锴;郝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改良超滤联合血液回收对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82例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手术和改良超滤联合血液回收的方法手术。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心功能、出血量、库血用量、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水平、活化全血凝固时间、高敏 C反应蛋白( hsCRP)、同型半胱氨酸( Hcy)、糖类抗原( CA)125、B型钠尿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47,P<0.05);术后24 h出血量、库血用量、血细胞比容、术后24 h尿量及呼吸机辅助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t=2.36、2.29、2.18、2.21、2.19,P<0.05);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hsCRP、LVEF、D-二聚体、PLT均有显著性改变( t=2.27、2.13、2.09、2.45、2.58、2.64、2.19、2.06,均 P<0.05);治疗后研究组 hsCRP、D-二聚体、术后6 h出血量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t=2.34、2.25、2.11,P<0.05)。结论改良超滤联合血液回收在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可减少早期出血量及异体输血量,可以改善术后老年患者的早期预后及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周朝元;韩培立;张杰;牛珊珊;付庆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医温阳健脾法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86例T2DM胰岛素抵抗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温阳健脾法+二甲双胍,43例)和对照组(二甲双胍,43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及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 h PG、HbA1c和FIN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 FPG、2 h PG 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均 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90.69%(39/43)〕明显高于对照组〔67.44%(29/43)〕(P<0.05)。结论中医温阳健脾法联合西药治疗 T2DM胰岛素抵抗患者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宁;梁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服用雷米普利对患者血压水平及异常血压昼夜节律(非杓型)的作用,探讨患者佳服药方式。方法选择非杓型高血压患者144例,随机分为晨起服药组和睡前服药组,晨起服药组7∶00,睡前服药组晚8∶00早给予雷米普利5 mg/d口服,分别于6个月、12个月复查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两组血压变化、恢复杓型血压节律情况及晨峰血压。结果两组用药后24 h平均收缩压( SBP)及舒张压( DBP)均低于用药前(P<0.05),但睡前服药组较晨起服药组晨峰血压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不同时间服用雷米普利均能达到降压效果,但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夜间服药有利于恢复杓型血压节律,控制血压晨峰现象。
作者:吴文怡;张京慧;周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认知障碍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与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 Aβ1~42海马注射构建认知障碍大鼠模型,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糖血脂水平,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结果①实验组大鼠 FPG为(7.83±0.31)mmol/L、TG为(2.30±0.14)mmol/L、TC为(4.55±0.15)mmol/L、LDL为(2.39±0.08) mmol/L,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为71.37%±3.15%,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8.66%±3.20%、15.36%±4.2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海马认知障碍可引起血糖血脂水平升高,其机制可能与海马神经元凋亡有关。
作者:杜森;夏春波;叶琳;莫文法;钟毓娟;莫刚;王海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对中老年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中老年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单纯护肝组和恩替卡韦组各50例;均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 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球蛋白(G)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肝纤维化: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原学:HBV DNA和HBeAg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 TBil、ALT、AST、HA、CⅣ、PCⅢ、LN、HBV DNA和HBeAg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恩替卡韦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纯护肝组(P<0.01)。恩替卡韦组HBV DNA阴转率(42.6%)明显高于单纯护肝组(21.1%,P<0.01)。恩替卡韦组HBeAg血清转换率(29.7%)明显高于单纯护肝组(10.4%,P<0.01)。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中老年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疗效明确,是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理想药物,它具有快速清除病毒,安全性高的特点。
作者:郭海英;杨明德;马洪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 C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28例良性肺病变中 CB 和 MMP-2的表达情况,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CB 和MMP-2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CB和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肺病变(P<0.05)。非小细胞肺癌中MMP-2蛋白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肺癌组织中CB、MMP-2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CB和 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上调,联合检测CB和MMP-2对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薛兴阳;孟江;周明;赵光日;傅文凡;杨嵘皓;赵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卵巢恶性肿瘤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宫颈癌,宫体癌,居第三位〔1〕。卵巢癌的治疗主要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化疗已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临床中很多肿瘤的初次化疗一般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然而终仍难免复发,其中卵巢癌也是如此〔2〕。随着化疗的进行,卵巢癌细胞逐渐产生耐药( MDR)。卵巢癌术后治疗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卵巢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了MDR。卵巢癌耐药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有〔3〕:①细胞内化疗药物外排的机制;②细胞内化疗药物代谢解毒增加的机制;③DNA损伤修复能力增加的机制;④信号传导通路障碍的机制;⑤细胞凋亡异常的机制;⑥其他机制。本文针对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杨晶珍;刘海清;张剑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