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钱文军;沈冬

关键词:康莱特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T淋巴细胞亚群
摘要:化疗是目前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主要手段〔1〕,但是毒副反应较大〔2〕,有研究报道〔3〕,康莱特注射液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佳效果。本研究拟分析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美操对老年人身体成分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美操对老年人身体成分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的12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老年人进行常规的自由锻炼。观察组进行由张海丽编制的大众健美操锻炼。两组老年人每天下午6点锻炼1 h,坚持锻炼6个月。分析比较两组实验前后身体成分、平衡能力以及身体功能。结果实验前两组身体成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观察组的身体成分(体重、去脂体重、身体的质量指数、身体的脂肪比率、腹部的脂肪比率、骨骼肌以及蛋白质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实验前的平衡能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验后的平衡能力显著高于实验前以及对照组(均P<0.05);两组实验前的身体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肺活量、肺活量/体重以及肺活量/体表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老年人通过健美操进行锻炼,对身体成分和平衡能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效果明显,值得在老年群体中推广。

    作者:江艳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组织蛋白酶B、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 C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28例良性肺病变中 CB 和 MMP-2的表达情况,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CB 和MMP-2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CB和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肺病变(P<0.05)。非小细胞肺癌中MMP-2蛋白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肺癌组织中CB、MMP-2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CB和 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上调,联合检测CB和MMP-2对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薛兴阳;孟江;周明;赵光日;傅文凡;杨嵘皓;赵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化疗是目前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主要手段〔1〕,但是毒副反应较大〔2〕,有研究报道〔3〕,康莱特注射液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佳效果。本研究拟分析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钱文军;沈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热疗联合组织因子靶向治疗对人大肠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热疗联合组织因子( TF)靶向治疗对人大肠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SW620细胞株,分为对照组、TF敲低组、热疗组和联合处理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blot方法检测 CDC25 A、Cyclin E 的蛋白含量。结果热疗组、TF敲低组、联合处理组的MTT值、G0/G1期比例、S期比例以及CDC25A、Cyclin E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联合处理组的 MTT值、G0/G1期比例、S期比例以及CDC25A、Cyclin E低于热疗组、TF敲低组;热疗组、TF敲低组、联合处理组的G2/M期比例高于对照组,且联合处理组的G2/M期比例高于热疗组、TF敲低组。结论热疗联合组织因子靶向治疗有助于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使细胞周期停滞于 G2期,是处理人大肠癌的理想方法。

    作者:余昆;蔡昕怡;杨之斌;刘萍;程先硕;李云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白内障的筛查和康复治疗”在防盲治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建德市白内障患者防盲治盲手术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建立县、乡、村三级眼病防治网络,统计建德市2011~2013年“白内障的筛查和康复治疗”技术研究项目推广过程中所涉及医疗机构的原始数据,建立老年人群眼部健康档案,对建德市的老年白内障患者的进行了筛查和防盲手术治疗。结果2010~2013年完成的老年白内障手术例数分别为524例(558只眼)、556例(592只眼)、684例(689只眼)、836例(875只眼)。2010~2013年的白内障患者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患者(P<0.05)。建德市户籍人口为51.02万,2011年建德市白内障手术后脱残率和脱盲率较2010年无显著性差异(χ2=0.41、0.56,P>0.05),2012年和2013年的白内障手术后脱残率和脱盲率较2010年显著升高(χ2=7.67、4.22、5.61、4.02,P<0.05)。结论白内障仍然是高龄者的致盲眼病,在老年患者中因白内障引起盲目仍是建德市白内障患者的防盲工作中存在的严重问题,“白内障的筛查和康复治疗”技术的推广能大幅提高白内障手术率,从而提高术后的脱残率和脱盲率,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进一步深入推广。

    作者:刘河根;周爱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乙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老年绝经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

    子宫内膜异位症虽多见于育龄期妇女,但近年来老年绝经期妇女中罹患本症者渐多,已达到1.7%左右〔1〕。目前,临床对其治疗多以手术为主,但多给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而单纯硬化治疗虽创伤较小,但复发率较高〔2〕,故而,探索本病的有效治疗措施是现今妇科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我科在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在硬化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效果甚佳。

    作者:温树彬;周英杰;刘影;赵聪颖;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和胱抑素C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T2DM)老年患者血清中脂蛋白a〔Lp(a)〕与胱抑素C(Cys C)的表达水平及其与 T2DM 微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45例,T2DM非老年对照组60例,T2DM无肾病组68例,T2DM肾病组82例。检测4组研究对象的Lp(a)和Cys C水平,评估老年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糖尿病肾病(DN)、视网膜病变及神经性病变。其中,DN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及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结果老年 T2DM无肾病组和肾病组的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老年T2DM组Lp(a)(含无肾病组和肾病组)高于T2DM非老年组(P<0.05)。 Lp(a)水平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神经性病变患者血清中未高于无上述并发症的患者(P>0.05);在SDM、EDN及CDN组中,Lp(a)水平随着UAER的升高而增加(P<0.05)。 Cys C水平在视网膜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中较无并发症患者高(P<0.05);在 EDN和 CDN组中,Cys C 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 Lp(a)和Cys C可反映DN对机体损害的严重程度及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程度;血清Lp(a)水平与DN的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Cys C是监测和诊断视网膜病变及神经性病变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作者:林红军;吴风;王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改良超滤联合血液回收对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改良超滤联合血液回收对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82例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手术和改良超滤联合血液回收的方法手术。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心功能、出血量、库血用量、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水平、活化全血凝固时间、高敏 C反应蛋白( hsCRP)、同型半胱氨酸( Hcy)、糖类抗原( CA)125、B型钠尿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47,P<0.05);术后24 h出血量、库血用量、血细胞比容、术后24 h尿量及呼吸机辅助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t=2.36、2.29、2.18、2.21、2.19,P<0.05);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hsCRP、LVEF、D-二聚体、PLT均有显著性改变( t=2.27、2.13、2.09、2.45、2.58、2.64、2.19、2.06,均 P<0.05);治疗后研究组 hsCRP、D-二聚体、术后6 h出血量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t=2.34、2.25、2.11,P<0.05)。结论改良超滤联合血液回收在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可减少早期出血量及异体输血量,可以改善术后老年患者的早期预后及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周朝元;韩培立;张杰;牛珊珊;付庆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表观遗传修饰炎症相关基因在高血糖“代谢记忆”中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表观遗传修饰炎症相关基因在高血糖“代谢记忆”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 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和代谢记忆组,对比3组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活性水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白细胞介素(IL)-6 mRNA表达水平、活性氧(ROS)水平、内源性NO合酶(eNOS)基因表达和eNOS(Ser-1177)磷酸化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NO含量显著高于高糖组和代谢记忆组,而MCP-1、ICAM-1和IL-6 mRNA表达则显著低于高糖组和代谢记忆组(P<0.01);代谢记忆组 NO含量显著高于高糖组,而 MCP-1、ICAM-1和IL-6 mRNA表达则显著低于高糖组(P<0.01)。正常对照组的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DHE)和活性氧簇细胞渗透性指示剂(CM-H2DCFDA)荧光强度显著低于高糖组和代谢记忆组(P<0.01);代谢记忆组DHE和CM-H2DCFDA荧光强度显著低于高糖组(P<0.01)。正常对照组 e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高糖组和代谢记忆组,而Ser-1177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高糖组和代谢记忆组( P<0.01);代谢记忆组e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高糖组,而Ser-1177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高糖组(P<0.01)。结论早期高血糖可持续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功能,进而令其功能紊乱,即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仍然存在着持久的eNOS高表达,产生高血糖代谢记忆。

    作者:徐瑾;廖云飞;衷诚群;杨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白三烯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

    白三烯( LT)作为体内重要的炎性介质,已发现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近年来动物和人体实验结果表明LT在动脉粥样硬化( AS)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增强炎性细胞黏附血管壁细胞,增加血管通透性,降解细胞外基质(ECM)、加剧血管炎性反应等多方面作用〔1〕。

    作者:蔡辉;刘春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除了可以引起肝脏本身病变外,还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疾病,其中HBV感染导致的肾脏损害较为常见。自Combes等〔1〕在上世纪70年代首先发现HBV感染与膜性肾病的关系以来,这两种疾病的关系引起国内外诸多学者的重视。1989年在我国召开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座谈会上,正式将该病命名为HBV相关性肾炎( HBV-GN),简称乙肝肾炎。近年来,随着对HBV-GN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对本病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国山;王芳;安爽;周鸿捷;张泽天;郭晓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治疗进展

    视网膜静脉阻塞( RVO)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动脉供血不足,静脉管壁受损以及异常的血流动力学所致。 RVO是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第二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1〕,BRVO,常见的类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RVO)其患病率0.6~1.1%,其次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CRVO),其患病率0.1%~0.4%〔2〕。黄斑水肿( ME)可出现在RVD的各个时期,是导致中心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正;李银花;丁亚丽;杨健;杨海燕;付金玲;隋桂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难治型心绞痛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 EECP)对难治型心绞痛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采集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在该院接受标准EECP治疗的连续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压测量资料,根据基线血压分组,配对t比较单次 EECP前后,基线与后一次 EECP后血压平均变化的差异;采用多元回归评估血压变化与EECP的相关性。结果单次EECP后,收缩压平均下降(1.3±14.5)mmHg(P<0.001),相关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平均每次EECP前后收缩压变化与EECP治疗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443,P<0.05);对于完成至少30个标准 EECP治疗的患者,平均收缩压为80~148(112.5±10.5)mmHg,平均下降(4.3±12.5)mmHg(P<0.01),对相关因素进行线性回归显示,患者收缩压变化与 EECP治疗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543,P<0.05)。收缩压及心率变化不明显。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完成至少30个标准 EECP治疗的心绞痛患者,能明显减低患者的收缩压尤其是血压较高的患者,但舒张压和心率改善不明显。 EECP对心绞痛的患者血压的持续影响值得进一步探索。

    作者:段小嬿;张树锋;陈英;关浩增;庞柳英;王宁;韦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海口市食管癌高危人群肿瘤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目的:了解海口市食管癌高危人群肿瘤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在该院就诊的1572例食管癌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对肿瘤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影响知晓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癌症的常见种类、主要致癌因素、预防措施及警示症状等问题的知晓率较高,但有效预防措施至少可减少1/3的癌症(1.78%)、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根治1/3的癌症(3.18%)、食管癌有早期症状(2.29%)的知晓率比较低;癌症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3.80%,且不同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经济收入、职业、家族史、健康宣教情况的高危人群,其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率均不相同(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0岁)、文化程度(专科及以上)、收入(>10000/年)、接受健康宣教等因素是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的有利因素(均P<0.05)。结论食管癌高危人群对肿瘤防治知识的掌握不平衡,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健康宣教等因素影响人群对肿瘤防治知识的认知度,应积极开展公众健康教育以提高人群肿瘤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作者:林小婷;陈茹梅;符之武;李丰德;谢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乳果糖预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后诱发肝性脑病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乳果糖制剂用于预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后诱发肝性脑病发生的疗效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iley、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外文数据库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数据库中有关乳果糖预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后诱发肝性脑病发生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0软件对入选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5项随机对照试验符合入选标准,包括318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乳果糖制剂可以明显降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病人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RR=0.20,95%CI:0.10~0.40,P<0.00001),有效降低血氨水平(WMD=-9.10,95%CI:-11.48~-6.73,P<0.00001),缩短数字连接试验所需的反应时间(WMD=-14.48,95%CI:-20.08~-9.60,P<0.00001)。结论乳果糖制剂可改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部分指标,对预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有一定疗效。

    作者:丁泠文;陈明锴;郝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髌骨内侧入路结合空心钉加张力带固定治疗老年性髌骨粉碎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髌骨内侧入路结合空心钉加张力带治疗老年性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比纵向正中切口入路手术方式,采用髌骨内侧入路,显露髌骨骨折,直视下复位髌骨关节面,并保护髌骨背侧的软组织。对术后患者进行定期观察随访,评估骨折愈合、并发症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确老年性髌骨粉碎性骨折的内侧入路临床治愈效果。结果髌骨内侧入路与正中入路治疗老年性髌骨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对比,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康复时间相对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优势(P<0.05);此外在膝关节功能评分方面前者也优势显著(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髌骨内侧入路结合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理想,需要进一步临床验证。

    作者:刘长城;邢文钊;张亚兴;潘振华;冯文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相关性腹胀研究进展

    机械通气( MV)相关性腹胀主要表现为腹部膨隆、皮肤绷紧、按之较硬,当积气压迫膈肌和胸腔时,可出现气急和呼吸困难,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 MV的普遍应用与之相关的腹胀也逐渐增多,腹胀可导致或加重限制性通气障碍,严重影响通气疗效及疾病预后。针对不同基础疾病患者,新的通气方式不断被应用,如直立位MV〔2〕,但其能否避免MV相关性并发症的出现,开展MV相关性腹胀的临床研究,仍然是当前研究的焦点。

    作者:张骅;张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外科治疗在老年早期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不同的治疗方式在早期小细胞肺癌(SCLC)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于该院初诊并治疗的74例老年早期SCLC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统计治疗后总有效率( CR+PR)及生存率对所选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疗效评价按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l.1)进行。手术组总有效率(CR+PR)为96.8%,非手术组为93.0%。手术组与非手术组1、2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3年生存率手术组优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内分析:Ⅰ期~Ⅱa期生存率无差异,Ⅱb 期生存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早期SCLC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中,手术治疗联合化疗或联合化疗+放疗的治疗手段能明显延长SCLC患者生存时间。肿瘤TN分期对早期SCLC的预后均有明显影响。

    作者:赵晖;曲明江;贾春祎;王启文;张立新;张晓凯;王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Er:YAG激光根管预备联合Prontosan凝胶根管封药对根管粪肠球菌的杀灭效果

    根管治疗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国际上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1〕。然而,临床上很多患者完善根管充填后出现再感染,其主要原因与残留在根管内的细菌相关,主要是粪肠球菌〔2〕。Er:YAG激光是一种新近出现的牙体治疗激光,在根管感染控制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3〕。本课题使用Er:YAG激光照射根管壁后,使用Prontosan凝胶作为根管消毒剂,与传统根管预备方法及目前临床常用根管消毒药物,如甲醛甲酚合剂( FC)、樟脑酚( CP)及氢氧化钙制剂(氢氧化钙丙二醇糊剂)行常规对照,以期对Er:YAG激光和Prontosan凝胶的抗粪肠球菌性能作出初步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耿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浆脑钠肽和血清肌钙蛋白Ⅰ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分析血浆脑钠肽( BNP)和肌钙蛋白Ⅰ( cTNI)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慢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心功能分为Ⅰ级组(33例)、Ⅱ级组(30例)、Ⅲ级组(29例)和Ⅳ级组(28例),选取同期无心脏疾病老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对四组研究对象血样标本中的BNP、cTNI、肌酸磷酸激酶( 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MB)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四组研究对象血样中的CK和CK-MB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级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浆BNP和血清cTNI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Ⅳ级组患者的血浆BNP和血清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Ⅲ级组(P<0.05),Ⅲ级组患者的血浆BNP和血清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Ⅱ级组(P<0.05),Ⅱ级组患者的血浆BNP和血清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Ⅰ级组或对照组(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血浆BNP水平(rs=0.718)和血清cTNI水平(rs=0.624)均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关系(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血浆BNP水平(OR=4.325)和血清cTNI水平(OR=3.158)均与CHF的发病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浆BNP和血清cTNI水平的上升是与CHF发病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这两个指标的检测可用于对CHF的发病进行辅助诊断并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评价,其敏感性高于CK和CK-MB等传统指标。

    作者:刘颖丽;张舒石;张舒岩;杨立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