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闹;杨威;周建良;龚艺;董啸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 CP)患者精浆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无菌收集前列腺按摩液及按摩前后尿液并进行常规镜检及细菌学培养。确诊50例正常对照者和128例CP患者,Ⅱ型前列腺炎31例,Ⅲ型前列腺炎97例,其中ⅢA型前列腺炎45例,ⅢB型前列腺炎52例。禁欲4 d以上,手淫法采集精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精浆中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 IL-10和IL-6的含量。结果Ⅱ组、ⅢA 组患者IL-1β、TNF-α、IL-10水平显著高于ⅢB组和对照组,Ⅱ组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1β与TNF-α之间存在正相关(r=0.582,P<0.01), IL-1β、TNF-α水平与EPS中白细胞计数之间不存在相关性,IL-1β与 IL-10呈正相关(r=0.382,P<0.05),IL-10水平和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CPSI疼痛症状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602,P<0.01)。结论 TNF-α、IL-1β作为炎症促发因子,其表达水平与前列腺按摩液( EPS)中白细胞计数之间不存在相关性,IL-10与CP患者的疼痛症状评分呈正相关,提示检测患者IL-10的浓度可能成为一个判断CP疗效的指标,针对IL-10的细胞因子阻断治疗也许能改善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症状。
作者:桂士良;王茉琳;罗振国;郭玉刚;曹会峰;迟宝进;王伟群;张鹏霞;吴长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ARVC)与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 IRVOT-VT)的临床、心电学特点并比较导管射频消融( RFCA)效果。方法根据2009年欧洲心律失常学会第5次年会国际专家工作组ARVC 诊断标准选择确诊的ARVC患者73例;选择符合IRV-OT-VT标准的住院病人75例,分析临床表现、心电学特征,随访射频消融的远期疗效。结果两组病例中首次诊断年龄、室速发作与运动/情绪相关性、家族史无显著差别,性别比例、晕厥史、超声心动图表现却明显不同(P<0.05);两组病例之间的静息窦性心率和室速发作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病例间在窦性心律时的epsilon波、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V1~V3 T波倒置的发生率,V1~V3 QRS波平均宽度,肢体导联低电压和室性心动过速时的额面电轴、V1导联QRS波宽度却有显著差异(P<0.05);IRVOT-VT组RFCA中远期成功率明显优于ARVC组(P<0.05)。结论ARVC与IRVOT-VT间性别比例、晕厥史、超声心动图表现,心电图的多个指标存在显著差异;RFCA在IRVOT-VT组中远期效果明显优于ARVC组。
作者:王洪涛;廖序东;尹桂华;张学欣;姜华;梁铁彪;陈东豪;常学锋;蔡丽娥;卢延生;魏大军;浦介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髌下脂肪垫劳损又称髌下脂肪垫损伤、脂肪垫肥厚及脂肪垫炎。一般认为损伤或劳损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也可由关节内其他疾病继发引起,多发生于运动员及膝关节运动较多者,是膝痛症中多见的病种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前痛及膝关节功能受限,易被误诊,缠绵难愈。本文分别运用小针刀松解结合臭氧和针灸推拿治疗本病效果满意。
作者:周世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氧疗联合三乙醇胺(比亚芬)预防和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56例需要根治性放射治疗的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比亚芬联合氧疗,B组单纯应用比亚芬;C组为单纯氧疗。结果三组患者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00%,且A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明显低于B、C组(P<0.05)。同时,A组Ⅱ°以上急性放射性皮损持续天数明显较 B、C 组缩短( P<0.05)。结论氧疗联合比亚芬在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中有更好的治疗、保护作用。
作者:李中文;汤明;邹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干扰素( IFN)-γ、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 TIM)-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96例脑出血患者均为发病6 h内来诊,按发病距采血时间分为≤6 h组、>6 h且≤24 h组、>24 h且≤72 h组和>72 h组。另选24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检测各组 IFN-γ的水平及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TIM-3 mRNA的表达。结果各实验组IFN-γ的表达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24 h且≤72 h组IFN-γ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各实验组TIM-3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4 h且≤72 h组TIM-3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发病6 h内,IFN-γ、TIM-3的表达增加,IFN-γ和TIM-3参与脑出血后的病理过程。
作者:毕胜;刘群;范佳;李冬;王李鸣;赵岩岩;关雪莲;侯丽淳;田嘉莹;王增冕;李晓涛;李培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欧立停联合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1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欧立停联合针灸)31例,对照组(单纯口服欧立停10 mg)30例,疗程共2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头痛发作的次数、天数、视觉模拟评分( VAS)值的改善,评价治疗后总体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疗程结束后头痛发作的次数、天数、VAS值等方面均有改善,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欧立停联合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高,可以作为偏头痛患者发作期的优先治疗方案。
作者:曹丽翠;王磊;贾红云;黄银兰;代阳倩;姚辉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D-二聚体(D-D)、血细胞比容(HC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肺动脉压力、动脉血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科2014年2~8月收治的124例 AECOPD 患者,以多普勒心脏超声估计肺动脉收缩压力(PASP),根据是否存在PAH分为PAH组(52例)、无PAH组(72例),分别测定每位患者的血浆D-D、HCT、动脉血气,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D-D、HCT、血气分析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PAH组患者D-D、HCT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430,0.499,均P<0.01);PO2与D-D、HCT、PASP水平呈负相关(r=-0.299,-0.376;-0.440,P<0.01或P<0.05),PCO2与HCT、PASP水平呈正相关(r=0.58,0.352,P<0.05或P<0.01)。结论D-D、HCT水平可反映和估测AECOPD患者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及其程度,对于早期诊断、治疗AE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及判断 AECOPD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小花;苏洁;徐建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治疗高龄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和白细胞介素( IL)-6影响。方法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高龄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同时联合应用噻托溴铵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TNF-α和 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大呼吸峰值(PEF)以及第1秒肺呼吸量百分比(FEV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A、IgM以及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噻托溴铵治疗高龄重度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肺功能,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雷永红;郑丽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围绕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黏度等)开展社区人群综合防治是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1,2〕。早在古代即有艾灸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大量记载。孙思邈在枟备急千金方枠指出:“心懊憹微痛,烦逆,灸心俞百壮。”、“心痛如锥刀刺气结,灸隔俞七壮”、“心痛暴绞急绝欲死,灸神府百壮,在鸠尾正心有忌”等〔3〕。艾灸对于血液流变学异常、高脂血症、高血压及血糖异常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而且能同时调整机体多种异常状况,也即达到了“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整体调整”的效果,且无副作用。本文就艾灸干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熊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用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对患者高分辨 CT半定量评分、肺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单纯口服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接受泼尼松治疗的同时应用缬沙坦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不同疾病分级患者的HRCT肺气肿视觉评分、肺间质纤维化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1);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2.93±0.42)L、大呼气峰流速值(PEF)(4.67±0.62)L/s、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2.67±0.52)L都高于对照组〔FVC(2.26±0.38)L、PEF(3.79±0.43)L/s、FEV1(2.05±0.40)L〕(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72.72±8.55)mmHg〕高于对照组〔(58.15±6.79)mmHg〕PaCO2〔(46.37±4.21)mmHg〕低于对照组〔(55.58±5.18)mmHg〕(P<0.01);6MWT〔(402.8±67.4)m〕高于对照组〔(368.1±59.8)m〕(P<0.05)。结论缬沙坦联用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能够降低高分辨率CT半定量评分,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
作者:吴键锋;刘云;张晨光;李淑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精氨酸( Arg)增强的肠外营养( PN)对晚期大肠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肠黏膜免疫屏障的影响。方法选择晚期大肠癌化疗患者100例,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PN+Arg组及PN组各50例。 PN组给予肠外营养液治疗,PN+Arg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増用Arg,对比治疗前后两组免疫功能以及两组肠黏膜免疫屏障情况。结果 PN组治疗后 CD3+、CD4+、CD4+/CD8+、IgG及 IgM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CD8+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N+Arg组治疗后CD3+、CD4+、IgG及IgM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 PN+Arg组治疗后的CD3+、CD4+、IgG及IgM水平显著高于PN组,CD8+显著低于PN组(均P<0.05)。 PN+Arg组CD3+、CD4+及CD4+/CD8+单位面积的细胞数及平均灰度均显著大于 PN组,CD8+显著小于PN组(均P<0.05)。结论 Arg增强型PN可较好地改善晚期大肠癌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保护肠黏膜的免疫屏障,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竟长;倪秉强;蒋志雄;陈日新;张志红;卫青青;李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研究表明糖尿病( DM)病因和发病机制与遗传、环境、病毒感染、肥胖、种族、营养物质代谢和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1,2〕。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是近年来抗氧化研究领域的热点,以Keap1-Nrf2-ARE信号通路介导多种抗氧化基因和Ⅱ相解毒酶的转录,被认为是抗氧化机制中重要的通路。激活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减少活性氧( ROS)的产生,改善氧化应激( OS)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IR),以纠正DM高糖因素导致的组织细胞生化功能紊乱,发挥其抗OS、抗慢性炎症反应的细胞保护功能,在 DM 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Keap1-Nrf2-ARE信号通路与DM OS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宋媛;李虹;闫海震;赵仓焕;欧仕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 OH) D3〕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13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为病例组,同期选取10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清D3(25-(OH)D3)、氨基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记录入院24 h内的心脏超声指标;记录3个月随访时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心衰复发入院、心源性死亡或者恶性心律失常)。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清〔D3(25-(OH)D3〕明显降低(P<0.05);血清25-(OH) D3严重缺乏组〔25-(OH)D3<10μg/L〕的血浆 NT-proBNP及hs-CRP水平、含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Ⅲ~Ⅳ级患者的比例及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25-(OH) D3缺乏组(>10且≤20μg/L)、不足(>20且≤30μg/L)及充足组(>30μg/L)(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则低于余3组(P<0.05);NYHAⅢ~Ⅳ组及心血管事件组血清25-(OH) D3、NT-proBNP及hs-CRP水平高于NYHAⅠ~Ⅱ组及非事件组(P<0.05),而LVEF则低于另两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 D3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P<0.05);而与NT-proBNP及hs-CRP水平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清25-( OH) D3水平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结论血清25-( OH) D3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中明显升高,随心功能恶化而增高,并且与近期预后密切相关,检测血清25-( OH) D3水平对于评估老年心衰病情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玉娟;景增秀;康桂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 WBC)计数水平与老年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心血管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STEMI急诊老年PCI老年患者,以入院即刻外周血 WBC计数(×109/L)分为<10组、10~12组、12~14组、14~16组、≥16组,分析各组30 d的心血管终点事件。结果外周血WBC≥12×109/L的所有患者中,随外周血WBC计数升高急诊PCI术中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率增加,30 d联合终点事件及死亡率与外周血WBC计数呈正相关。外周血WBC≥10×109/L的所有患者中,随外周血WBC计数升高,各组间死亡率呈增加,外周血WBC水平与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及 N 端脑钠肽测定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负相关。结论入院时外周血WBC计数是老年STEMI患者急诊PCI近期心血管事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大一;王智昊;潘震华;李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 T2DM)患者的脂肪细胞因子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代谢综合征( MS)的关系。方法老年 T2DM 患者110例根据有无合并MS分成两组:T2DM无MS组(观察组)62例和T2DM合并MS组(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血脂水平、空腹血糖( FPG)、胰岛素水平以及脂肪因子的表达差异。结果观察组体重指数(BMI)(t=7.717,P<0.01)、收缩压(SBP)(t=4.116,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甘油三酯(TG)(t=5.048,P<0.01)和总胆固醇(TC)(t=6.208,P<0.0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 FPG(t=4.449,P<0.01)、空腹胰岛素(FINS)(t=2.047,P=0.043)、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3.831,P<0.01)、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t=2.601,P<0.0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脂联素(ADP)(t=4.449,P<0.01)、白细胞介素(IL)-6(t=2.047,P=0.04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 T2DM 患者血液 ADP、IL-6的水平与MS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包艳春;关秀军;刘云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早期宫颈恶性肿瘤、宫颈良性肿瘤和健康人群P16自身抗体表达情况。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 P16表位多肽片段作为包被抗原,采用改良EliSA方法检测141例宫颈癌患者、133例宫颈良性肿瘤患者和148例健康志愿者血浆中P16自身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恶性肿瘤组P16自身抗体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4.016,P<0.001)和良性肿瘤组(t=3.879,P<0.001)。Ⅰ期宫颈癌组和Ⅱ期宫颈癌组 P1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t=7.800,P<0.001;t=5.198,P<0.001)及良性肿瘤组(t=4.466,P<0.001;t=2.288,P<0.001),且Ⅰ期宫颈癌组与Ⅱ期宫颈癌组P16自身抗体表达水平存在差异(t=2.012,P<0.05)。宫颈癌组特异度为90%时,敏感度15.6%,曲线下面积为0.652。Ⅰ期宫颈癌组抗P16的IgG自身抗体特异度为90%时,敏感度达到了20.3%,曲线下面积为0.719。结论 P16作为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其自身抗体可以反映出宫颈病变的连续发展变化,可能是早期诊断宫颈病变的一种潜在血清学标志物。
作者:于士龙;陈健;金刚;孙宝胜;李彦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15例老年肿瘤疼痛患者的一般情况、疼痛评估、依从性评估、影响依从性原因进行收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疼痛评分2~10分,平均(5.92±2.31)分。其中56例(48.69%)服药依从性好,59例(51.31%)依从性差。不同年龄、个人月收入水平、医疗缴费情况、疼痛程度的老年肿瘤疼痛患者的口服止痛药治疗依从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年龄60~74岁、低收入者、部分报销或自费、疼痛程度轻的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结论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的依从性差,年龄、个人月收入水平、医疗缴费情况、疼痛程度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应给予适当的干预。
作者:夏姣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加强老年人腹部手术全麻期间呼吸管理对围术期低氧血症防治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主要采取了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等一些针对性措施〔1〕,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老年人长时间手术围术期低氧血症发生率仍然较高。传统术前应用阿托品目的之一是减少腺体分泌,保持气道通畅,但单次使用阿托品作用时间有限,长时间手术难以持续发挥作用。本研究观察定时使用阿托品预防腹部手术老年人全身麻酸苏醒期低氧血症的效果。
作者:陆之辉;刘立新;李秀华;蔡翠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过程中血肿清除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基底节出血患者60例,手术时间为出血后6~12 h,设定血肿清除>90%为完全清除,根据血肿清除情况分为四组,首次血肿完全清除为脑出血1组,24~48 h 完全清除为脑出血2组,48~72 h完全清除为脑出血3组,72 h后完全清除为脑出血4组。手术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术后观察再出血率、脑水肿体积,病后3个月随访,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神经功能转归及残障水平。结果脑出血1组再出血率为23.08%(3/13),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2、3、4组间再出血率无明显差别(P>0.05);脑出血4组第1天脑水肿体积与其他3组无明显差异(P>0.05);第2、3、4天脑水肿体积与其他三组有明显差异( P<0.05),1、2、3组间脑水肿体积无明显差别( P>0.05);脑出血4组 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其他3组( P<0.05),1、2、3组间Barthel指数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血肿清除时间影响预后,并且与再出血密切相关。
作者:冯肖亚;郇英;孙良伟;陈兴旺;赵修敏;吕涌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