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美托咪定辅助舒芬太尼用于结肠癌术后静脉镇痛对SIRS评分影响

邢宝成;李晓华;赵辉;张国兴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自控静脉镇痛, 结肠癌手术
摘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评分〔1〕是一个基于临床实用的术后镇痛评价与调控指标,有效的术后镇痛能降低 SIRS评分,降低围术期风险。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也是一种特异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深度与剂量相关,术后自控静脉镇痛( PCIA)作用确切,起效快、血流动力学稳定。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α受体激动药,具有镇静催眠、镇痛、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2,3〕。本研究探讨结肠癌术后右美托咪定辅助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的效果。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认知功能对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认知功能是衡量老年人生存质量( QOL)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分析认知功能与老年人QOL的相关性。

    作者:刘俊杰;原志芳;李淑杏;郑南;陈长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关节镜下有限与广泛清理术治疗不同分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有限与广泛清理术治疗不同分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OA)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按 K-L分期方法分级的Ⅰ~Ⅲ级KOA患者120例,每级40例,分别采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及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两种治疗方案。对比不同分期患者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结果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广泛清理组均高于有限清理组(P<0.05)。各组患者术后随访的Lysholm功能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提高( P<0.05);术后1个月,有限清理组Ⅰ级和Ⅱ级患者 Lysholm 功能评分优于广泛清理组( P<0.05),Ⅲ级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治疗方案术后6、12个月时各组患者Lysholm功能评分及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案治疗KOA患者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关节镜下有限清理对Ⅰ级和Ⅱ级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对Ⅲ级患者效果相似。但两种治疗方案对各组患者长期效果无差别。

    作者:张江礼;窦珊珊;王华军;李锋;聂喜增;梁斌;王立伟;赵立威;王红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尼莫地平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n=40),尼莫地平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尼莫地平治疗(n=40),疗程均4 w;同期体检健康的老年人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蛋白含量的变化;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 NIHSS)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尼莫地平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IL-1β、TNF-α的蛋白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IL-1β、TNF-α的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 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常规治疗组和尼莫地平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 P<0.01),且尼莫地平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尼莫地平组的 IL-1β、TNF-α的蛋白含量略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的IL-1β、TNF-α的蛋白含量升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尼莫地平能通过下调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中IL-1β、TNF-α的蛋白含量,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脑组织。

    作者:段淑霞;李冬梅;王戬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王不留行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目的:评价中药王不留行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去卵巢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60只雌性大鼠,分假手术组、模型组(去除卵巢),雌二醇(E2)组(去除卵巢+尼尔雌醇)、药物组(去卵巢+王不留行)。术后3个月,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量大鼠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取大鼠血、尿检测骨代谢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BMD和BMC有显著提高。药物组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 ALP)明显升高,同时尿钙/肌酐、尿磷/肌酐、尿羟脯氨酸/肌酐、尿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肌酐均降低。结论王不留行可以有效地阻止去势骨质疏松大鼠的骨量丢失,具有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的作用,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黄庭惠;伍杨;郑永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核磁共振波谱成像在老年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利用核磁共振波谱(1H-MRS)成像对老年前列腺癌(PC)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之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老年患者中经病理证实的PC患者30例,BPH患者20例,通过1 H-MRS对图像进行分析,得到枸橼酸盐( Cit)、肌酸( Cr)、胆碱复合物( Cho)峰值,并计算(Cho+Cr)/Cit、Cho/Cit比值。结果 PC与BPH相应区域比较 Cit峰值、(Cho+Cr)/Cit、Cho/Cit比值明显降低,Cho明显升高(P<0.05)。结论1 H-MRS成像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对PC与BPH进行鉴别,并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

    作者:马永金;邓宏林;赵绘萍;陈晓云;蒋高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广义痴呆的源流及病机探微

    目前,大多学者研究的痴呆为狭义痴呆。而中医所谓广义痴呆是以呆傻愚笨为主要临床表现,又称呆病。中医所描述的痴呆,包括现代医学的先天性痴呆和后天性痴呆。先天性痴呆包括先天性大脑发育不全等。后天性痴呆包括大脑有器质性损伤的真性痴呆和由于强烈精神创伤所致的假性痴呆。真性痴呆可包括老年性痴呆、麻痹性痴呆、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脑炎后遗症、外伤性痴呆等;假性痴呆包括反应性精神病及癔病等。一般痴呆患者的意识清晰,但其思维活动却变得很不完善,记忆力和计算力降低,理解能力减退,对周围的事物不能正确地进行分析和综合,主次不分,标本不辨,对复杂的现象常不能分析、判断,以致不能正常的工作、学习和劳动〔1〕。

    作者:陈谦峰;曾楚华;黄琼;胡玉萍;袁德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癫痫患者脑电图检查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患者脑电图检查与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检测45例老年癫痫患者发作后1、24 h的脑电图及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同期选择45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分析老年癫痫患者脑电图检测与血清 TNF-α、IL-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癫痫组发作1、24 h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及脑电图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电图异常癫痫患者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脑电图正常癫痫患者(P<0.05),且随着脑电图检测结果加重,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呈明显加重趋势,两者呈正相关性关系(r=0.652,r=0.596,均P<0.05)。结论 TNF-α、IL-2是影响老年癫痫患者病情的重要介质因子,且脑电图改变与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李欣;曹祥;汪麟;王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体重指数及脉压与糖尿病患病情况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 MS)患者血脂、体重指数( BMI)以及脉压与其糖尿病( DM)患病情况的关系。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老年MS患者220例按是否合并DM分为DM组(n=125)和 DM组(n=95)。分析两组空腹血糖(FPG)、血脂、BMI、脉压差等,并对老年MS患者并发DM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DM组平均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年龄、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均高于DM组,而DM组的脉压低于DM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MS患者并发 DM的危险因素包括TC、TG、年龄、BMI、脉压、高血压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MS 患者并发 DM的危险因素包括 TC、TG、BMI、脉压、高血压等。结论老年 MS患者血脂、BMI以及脉压均为其合并DM的危险因素,血脂、BMI以及脉压可用于老年MS患者并发DM的预测。

    作者:肖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空巢老人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空巢老人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427名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和养老意愿,并对影响养老选择的因素中多个变量进行分析。结果83.7%的空巢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在居家养老中36.3%希望现在或未来与子女同住养老。影响空巢老人的养老意愿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家庭结构和居住状态、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及对子女的尽孝评价。结论应积极挖掘子女在养老方面的潜力,同时不断完善居家社会养老服务,满足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

    作者:牛荣华;张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神经元和(或)其髓鞘的丧失所致〔1,2〕,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出现功能障碍。其可分为急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前者主要包括脑缺血(CI)、脑损伤(BI)、癫痫;后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亨廷顿病(HD)、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不同类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SCA)、Pick病等〔3,4〕。这类疾病的脑病理改变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由细胞凋亡引起的大量神经元丢失;另一种则是神经系统没有明显细胞胞体数量减少,但神经细胞出现结构和功能的进行性、退行性变性。随着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越来越多的因素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和发展有关。

    作者:薛小燕;郭小华;李敏;罗焕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肾上腺偶发瘤临床诊治策略

    目的:探讨肾上腺偶发瘤的临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肾上腺偶发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病例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66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经后腹腔镜97例,其中中转改开放手术5例;经腹腹腔镜69例,无中转开放。切除的肿瘤直径平均(5.3±2.9)cm(1.5~8.7 cm)。术后病理诊断为良性肾上腺偶发瘤160例(96.4%),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114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3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1例,亚临床库兴综合征12例,嗜铬细胞瘤14例,肾上腺囊肿6例。恶性肿瘤6例(3.6%),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癌4例。结论 CT或MRI结合内分泌功能检测对鉴别肾上腺偶发瘤良恶性以及评估其功能状态具有较高价值。直径<4 cm的良性或无功能性肿瘤可随访观察。功能性肿瘤、直径≥4 cm可疑恶性肿瘤和随访过程中肿瘤增大者应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傅全胜;苏泽轩;卓育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侵袭性垂体腺瘤磁共振成像与谷胱甘肽转移酶P1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侵袭性垂体腺瘤( PA)的磁共振成像( MRI)与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 P1的相关性。方法接受磁共振成像( MRI)诊断及手术治疗的PA患者106例,分析手术结果及垂体腺瘤的GSTP1表达情况,PA鞍底扩展与GSTP1表达情况,PA 鞍旁扩展与 GSTP1表达情况及颈内动脉的包绕程度和侵袭性联系。结果侵袭性PA 的GSTP1表达显著高于非侵袭性PA(P<0.05)。 Spearman法分析 PA向下扩展程度和侵袭性呈正相关(r=0.764,P=0.000)。累及鞍底的PA GSTP1表达水平较未累及鞍底者更高。肿瘤和颈内动脉连线关系对 PA侵袭性判定有统计学意义(χ2=121.54,P=0.000)。侵袭性与非侵袭性PA颈内动脉包绕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89,P=0.000)。累及海绵窦的 GSTP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累及海绵窦者(χ2=5.382,P=0.000)。结论侵袭性PA MRI与GSTP1之间具有较好的正相关联系,临床诊断可结合二者的征象及表达情况进行综合判定,终获得佳效果。

    作者:刘明;许峥嵘;刘熙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指数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及血清NO和LPO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指数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以及血清一氧化氮(NO)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660例,其中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采用脑CT与颅内压在入院第2天和第5天监测患者的脑水肿指数,同时期监测患者血清中NO和LOP水平。结果脑水肿指数越高,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越高,出血量越大,持续时间约长(P<0.05);入院第2天,各脑水肿指数患者血清中NO和LPO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5天,脑水肿指数越高,患者血清中NO和LPO水平也越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指数越高,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越高,且血清中NO和LOP水平也越高。

    作者:冉启山;余云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自拟柴芍益胃汤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目的:探讨自拟柴芍益胃汤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自拟柴芍益胃汤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消化系统疾病生存质量评分( GLQI)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的GLQI评分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联合予以自拟柴芍益胃汤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寿惠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正常中国人双侧大脑中动脉分叉角度测量及其与年龄、性别、侧别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 MCA) M1分叉角度的正常值范围及其与年龄、性别、侧别的相关性。方法以195例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 MRA)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双侧MCA分叉角度测量,结果采用百分比法和Correlations 相关性分析统计95%可信区间以及夹角和性别、年龄及侧别的相关性。结果男性左侧MCA夹角:58.52°~128.40°;男性右侧 MCA 夹角:60.20°~132.20°;女性左侧 MCA夹角:51.63°~127.50°;女性右侧MCA夹角:65.38°~155.38°;Correlations相关性分析结果:双侧MCA夹角(左侧MCA夹角56.90°~128.00°;右侧MCA夹角62.00°~144.00°)(r=0.321,P=0.000)有统计学意义。秩和检验双侧MCA夹角有差异(Z=-2.641,P=0.008)。 Correlations 相关性分析结果:MCA 夹角与年龄正相关(P<0.01);与性别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MCA夹角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性别无相关性。左侧MCA夹角大于右侧MCA夹角。

    作者:周存河;崔彩霞;崔慧先;刘怀军;刘增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辽西地区2003~2012年上颌窦癌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探讨辽西地区2003~2012年上颌窦癌发病状况及其趋势。方法收集整理2003~2012年辽西五市各医院上颌窦病例及肿瘤登记资料中的上颌窦癌发病资料,统计分析上颌窦癌发病数、发病粗率、世界标化发病率、发病率的时间趋势。结果2002~2011年辽西地区上颌窦癌男、女及合计世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0.50/10万、0.46/10万,0.53/10万,辽西地区无论是合计发病率还是男女发病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鼻窦冠状位CT及鼻窦内镜应用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确减少了上颌窦癌的发病,应继续重视早期诊断,有必要加强上颌窦癌防治。

    作者:宫亮;李里;谷京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优尺度回归分析在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中的应用

    恶性肿瘤是人类第二死亡原因,消化道肿瘤发病位居各系统之首,对老年人群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相对较重且呈现逐年加重趋势〔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未来医疗资源将有50%的比例用于老年人〔2〕。本研究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合理控制费用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辉;孙仙;徐生刚;白亚娜;胡晓斌;赵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该院103例垂体腺瘤患者,均采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统计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3%(92/103),随访3~24个月,无复发病例,术后并发症以尿崩症、术区出血、脑脊液鼻漏并发症为主,无死亡病例。经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肿瘤大小、鞍旁侵袭、基础内分泌及手术切除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β=0.92,1.02,1.03,1.21,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肿瘤大小、鞍旁侵袭、基础内分泌及手术切除情况密切相关,术前应全面认识影响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术中及时处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顺武;张学军;代垠;犹春跃;王玉玉;李毅;王培;谢明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紊乱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紊乱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按照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48例,死亡组52例,收集两组患者脓毒症发病原因、器官功能不全数、转归及住院时间和ICU入住时间等临床资料,并抽取入院当日外周静脉血进行凝血功能指标监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AT)-Ⅲ、血小板计数(PLT),并对比两组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结果存活组患者 PT较死亡组低、AT-Ⅲ、PLT 水平较死亡组高(P<0.05),两组AP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APACHEⅡ评分共分三组,其中低分组28例,中分组44例,高分组28例;高分组的PT较低分组和中分组高,AT-Ⅲ和PLT水平较低分组和中分组低(P<0.05),而三组AP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行PT、AT-Ⅲ及PLT 监测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陈英华;田国红;兰亚明;粟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糖代谢状况冠心病患者HbA1 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目的:研究不同糖代谢状况冠心病(CHD)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CHD患者263例,根据糖代谢情况分为正常组(n=119)、异常组(n=93)和糖尿病(DM)组(n=51),比较三组的一般资料,分析HbA1c水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三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HbA1c和甘油三酯(TG)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 Spearman分析可知,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狭窄与其病变支数具有正相关关系( r=0.982,0.826;P=0.018,0.026);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性别、高血压、HbA1c、FPG、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HbA1c水平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是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韩宏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