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斌;陈川宁;陶忠桦;李洪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125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62例和他汀治疗组63例,均给予CHF常规治疗,他汀治疗组加用氟伐他汀40 mg/d,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6、12个月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8、C反应蛋白(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并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I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TNF-α、IL-18、CRP、NT-proBNP及LVIDd、LVEF水平均改善(P<0.05),治疗后TNF-α水平在他汀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TNF-α、IL-18、CRP、NT-proBNP、LVIDd、LVEF水平均改善(P<0.05),治疗后他汀治疗组TNF-α、IL-18、LVIDd、LVEF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应用氟伐他汀可以降低老年CHF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其机制考虑与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相关.
作者:李雷;王晶晶;黄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P53、抑癌基因(PTEN)、增生性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与膀胱癌恶性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40例膀胱癌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P53、PTEN、PCNA基因的表达.结果 P53、PTEN、PCNA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0%、42.5%、62.5%.与正常膀胱组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53基因阳性率在Ⅰ、Ⅱ、Ⅲ级肿瘤中分别为30.0%、56.3%、71.4%;PTEN基因分别为60.0%、50.0%、21.4%;PCNA基因分别为40.0%、62.5%、78.6%.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上升,PTEN基因阳性表达逐渐下降.P53、PCNA基因阳性表达逐渐上升.结论 P53、PTEN、PCNA基因的SP检测与膀胱癌的恶性度具有评估价值.
作者:李光;金宁;刘明;曲立成;沈腾;李海;张茁;那万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类型慢性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HBV)DNA水平及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该院2011年2月至2012年7月127例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HBsAg水平,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BVDNA的拷贝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类型(慢性重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及慢性乙型肝炎)的HBsAg和HBV DNA水平;两指标不同水平的肝功能情况.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组的HBsAg和HBV DNA水平均高于慢性重乙型肝炎组和乙肝肝硬化组(P<0.05);三组两指标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100 IU/ml(HBsAg)、<4 log10/ml(HBV DNA)的例数少于其余两组(P<0.05),>200 IU/ml (HBsAg)、>5 log10/ml(HBVDNA)的例数多于其余两组(P<0.05);两指标不同HBsAg和HBV DNA水平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存在差异(P<0.05),其中100~200 IU/ml和4~5 log10/ml的上述4个肝功能指标均高于<100 IU/ml和<4 log10/ml(P<0.05),而>200 IU/ml和>5 log10/ml的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慢性乙型肝炎的HBsAg和HBV DNA水平存在差异,且与肝功能相关.
作者:呼巧玲;杨鹏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比较补肾+活血方与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方法 将围绝经期43~ 54岁的功血患者80例,分为补肾+活血方(A)组和米非司酮(B)组,连续治疗3个月后,以其治疗前后自身作为对照,观察其子宫出血情况及内膜厚度、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等.结果 两组患者子宫出血情况改善,血清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B超示子宫内膜较前变薄(P<0.05);A组孕酮(P)升高(P<0.05);B组P降低(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与米非司酮均对围绝经期功血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春香;丁芳;张冬梅;郝蕾;侯小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甲泼尼龙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62例,按照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监测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hupro)、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等指标变化.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32%)显著高于对照组(62.5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 hupro、血浆Alb检测值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Scr检测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24 h hupro、血浆Al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相对较低,且不影响患者的继续治疗.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晓立;董红敏;吴广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虫草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障碍及梗死灶体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96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虫草素预处理组.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TTC染色测定梗死面积,ELISA法检测缺血侧大脑皮层组织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并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缺血侧大脑皮层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性.结果 虫草素能明显改善小鼠的神经行为,缩小梗死面积,抑制促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而增加抗炎症因子IL-10和TGF-β1的表达,并抑制NF-κB的活化.结论 虫革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抵抗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邓昌;欧阳波;陶然;余顺治;金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包头地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该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肺癌患者1 537例,均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诊断、病理类型等特点.结果 1 537例患者中男1 208例,女329例,年龄29 ~81岁,50~ 59岁为发病高峰(35.2%,541例),≤40岁青年人和>80岁老年患者发病率低;肺腺癌占46.8%,肺鳞癌37.9%,小细胞肺癌15.2%,女性患者约2/3为肺腺癌;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吸烟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吸烟者(P<0.01).结论 2001~2010年包头地区肺癌发病处于高增长态势,男性患者所占比例较大,腺癌处于所有病理类型首位,肺鳞癌及小细胞肺癌与吸烟相关.
作者:李凯;李晓凤;贺嘉鹏;王军;张新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肺动脉高压是临床常见病,多种心、肺血管疾病均可引起,其特征是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右心室的后负荷不断增加,从而导致进行性的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钾通道的表达和活性与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关系密切.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主要涉及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构型重建两个方面[1,2],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膜钾通道在这两个环节中均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电压门控性钾通道(Kv)及其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何培保;王洪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明确46~55岁的城市女性健康体质水平是否符合国家的体质测定标准.方法 对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体检的100例46~55岁的女性,进行人体形态、身体机能的相关指标测量,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体重指数(BMI)平均值为(23.10±2.68) kg/m2,腰髋比(WHR)的平均值为(0.85±0.05),脂肪比例(BF%)的平均值为(37.62%±3.33%)和台阶指数的平均值为(31.62±3.74).结论 46~50岁城市女性的身体形态相关指标均超出了国家的体质测定标准,身体机能相关指标均没有达到国家的体质测定标准.
作者:谭世文;张浩;王强;刘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参苓散对脾阴虚痴呆(AD)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8只体重(300±20)g的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空白对照)、阴虚组(脾阴虚)、AD组(脾阴虚+AD)和治疗组(脾阴虚+AD+治疗),每组12只.通过病证结合的方法建立脾阴虚AD大鼠模型,治疗组给予中药参苓散灌胃,每日1 ml/100 9,持续10 d,其他各组每日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SP)方法观察大鼠海马区BDNF和NGF的表达.结果①造模后,阴虚组、AD组、治疗组与空白组对比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或P<0.01);给予参苓散治疗后,治疗组与阴虚组、AD组相比,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1);②与空白组比较,阴虚组、AD组大鼠海马BDNF、NGF表达明显下调(P<0.01);而治疗组大鼠海马BDNF、NGF表达与阴虚组、AD组比较明显上调(P<0.01).结论 参苓散能改善脾阴虚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加其海马区BDNF、NGF表达.
作者:侯永春;严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临床上长期广泛使用抗生素治疗血液病,特别是广谱抗生素的不规范应用导致并发症逐年增加,其中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是其常见并发症及重要致死原因[1].IFI是指真菌侵入人体组织、器官及血液中,促进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从而导致组织严重损伤[2].由于IFI症状的多样性和非特异性,同时长期使用抗真菌药物带来的毒副作用使IFI的早期确诊及治疗困难,而延误治疗时机导致患者死亡[3-5].本研究旨在对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血液病患者初次出现IFI相关并发症及并未获得相关病原学检测结果的患者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张涛;高坤;郑玉荣;付岭;刘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河北省老年人的体质状况.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以河北省2005年和2010年老年人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河北省2005年和2010年老年人体质变化情况及2010年河北省60~69岁人群的体质健康状况.结果 2010年老年男、女体质水平要优于2005年老年男、女.但河北省老年男、女体质综合评价得分均值水平一般,仅处于及格水平.2010年老年男、女体质状况都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身体各器官的表现以退行性变为主,心肺功能逐渐衰退,血压明显升高,肺活量下降,力量减弱,反应时延长等.这种趋势虽不能逆转,但有规律的锻炼及其他干预措施可明显延缓其衰退的速度.城乡间对老年男、女各项身体指标均值比较,身体形态、功能、素质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身体素质的差异性为明显,城市老人在柔韧性、力量、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均优于农村老人.结论 河北省加强对老年人的体质研究,定期对老年人进行体质测定,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对老年人的健康投资,从更本上改善老年人体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生活调节和心理调节,并辅以药物保健,以控制脉搏和血压,加强科学锻炼和膳食搭配,消除多余脂肪,控制体重.各级政府要关注和重视城乡老年人体质差异现状,加大对农村老年人健康投资,改善乡村老年人的饮食结构、居住环境和医疗条件,提高乡村老年人生活质量,逐步消除城乡老年人体质差别.
作者:赵华;李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前列腺汽化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该院行前列腺汽化手术的9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将其分为全身麻醉组与硬膜外麻醉组各46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6、24、72 h的MMSE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麻醉药用量及术后疾病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MMSE评分在术后6、24 h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h硬膜外麻醉组MMSE评分高于全身麻醉组(P<0.05);术后72 h,两组间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硬膜外麻醉组POCD发生率(21.74%)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组(34.78%)(P<0.05);术后6d,硬膜外麻醉组与全身麻醉组比较,POC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药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麻醉组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全身麻醉组(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相比,在不增加麻醉药用量的情况下,对老年患者POCD影响轻,且POCD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是老年患者手术适宜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俊领;杨艳梅;欧玉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胃癌中组织蛋白酶(Cath)-D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的表达特征,关注二者对CD105阳性的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 选择78例胃癌根治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62例切端正常的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Cath-D、C-met和CD105的表达.关注三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中表达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中Cath-D 、C-met表达的阳性率、CD105标记的血管密度(MVD)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Cath-D、C-met阳性率和MVD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相关,而Cath-D、C-met表达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相关.观察组中Cath-D、C-met和MVD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胃癌组织中Cath-D和C-met具有协同作用,对促进CD105阳性的血管生成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春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2型糖尿病(T2DM)是由多个基因及环境因素综合引起的复杂病,可导致失明、肾衰竭、足部坏疽等多种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T2DM的遗传学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迄今为止,已发现许多基因的多态性[如生长停滞特异基因6(Gas6)、补体19(CI%)、胰岛素抗体(INSR)]与T2DM密切相关.
作者:庄天微;乔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肥厚型心肌病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其发病和基因突变有关[1].随着病情的发展,心室肌肥厚程度加重,患者可出现肢体乏力、呼吸困难、头晕等临床症状,甚至可发生心源性猝死[2].肥厚型心肌病伴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显著升高[3].胺碘酮通过延长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减慢心肌细胞产生下一次动作电位的时间,消除折返激动,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4].倍他乐克通过和心肌细胞异位起搏点β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拮抗β1受体激动的作用,可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5].本研究观察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对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旨在探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
作者:庞小云;剡永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近年来,Barrett食管(BE)发病率逐年升高,容易引发食管下段腺癌[1,2].在BE患者中,癌变率高的病理类型为含杯状细胞[3]的特殊肠化型BE,而临床上采用的胃镜检查结合活检诊断BE具有较大的局限性[4],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5].本文拟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FICE染色内镜联合EpCAM检测与FICE染色内镜联合CK7检查,旨在对比两组的诊断效果.
作者:崔振芹;赵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萎缩和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AD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取同期体检的认知功能正常的非AD老年人60例为对照组,测量两组脑CT参数作线性测量以确定脑萎缩的程度,并对AD组患者行临床痴呆量表(CDR)评定,并将以上数值和CDR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AD组患者侧脑室颢角间径、侧裂池宽平均宽度、三脑室宽度、尾状核头间径、侧脑室前角宽度、侧脑室体部平均宽度、侧脑室枕部平均宽度、脑沟平均宽度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脑颞叶、脑皮质及白质萎缩;AD组四叠体池宽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脑干萎缩不明显.CDR和侧脑室颢角间径、侧裂池宽平均宽度、三脑室宽度、尾状核头间径、侧脑室前角宽度、侧脑室体部平均宽度、侧脑室枕部平均宽度、脑沟平均宽度等指标均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性AD脑萎缩和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姚胜旗;陆学胜;许敏;张燕;张允;丁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重症胰腺炎是常见外科急腹症,其发病急,并发症多.老龄人口在我国占有相当比重,其机体重要器官代偿功能差,多伴发其他疾病,因此发生重症胰腺炎后预后更差.目前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临床已无困难,但治疗方法仍存争议.本文探讨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诊断治疗以期望改善其预后.1 资料与方法1.1 入选标准老年人标准参照我国老年人定义即≥60岁,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胰腺学组1996年制定的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标准[1],轻重分型参照APACHEⅡ评分系统分为轻、重型,≥8分者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作者:耿文茂;张倩;吴亚光;苏忠学;秦成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机体内的抗凝系统和凝血系统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当凝血系统被激活占优势时,则出现血栓栓塞性疾病.在机体内发挥重要抗凝作用的3个体系:抗凝血酶、蛋白C(PC)系统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PC和蛋白S(PS)与凝血酶调节蛋白(TM)和活化PC抑制物(APCI)共同组成PC系统,在抗凝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着广泛的多态性,简单的多态形式是发生在基因组中的单个核苷酸的替代,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通过探讨静脉血栓栓塞(VTE)患者PS和PC基因SNP,明确PS和PC基因多态性与VTE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中国人VTE的主要致病基因.
作者:李方超;靳会敏;佟倩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