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东;丁丽娟;王倩;李特;刘全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也可累及小肠的急性黏膜坏死、纤维素渗出性炎症,由于正常肠道菌群失调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1].老年人由于一般情况差、基础病多、免疫力低下,在长期、联合应用抗生素之后较非老年患者更易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本病起病大多急骤,病情轻重不一,轻者仅有轻度腹泻,重者可呈暴发型,病情进展迅速,临床较容易误诊而增加了其死亡率.本文回顾分析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作者:岳伟;张丽;安瑛;寻琳婷;汤敏;范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前列腺汽化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该院行前列腺汽化手术的9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将其分为全身麻醉组与硬膜外麻醉组各46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6、24、72 h的MMSE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麻醉药用量及术后疾病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MMSE评分在术后6、24 h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h硬膜外麻醉组MMSE评分高于全身麻醉组(P<0.05);术后72 h,两组间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硬膜外麻醉组POCD发生率(21.74%)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组(34.78%)(P<0.05);术后6d,硬膜外麻醉组与全身麻醉组比较,POC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药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麻醉组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全身麻醉组(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相比,在不增加麻醉药用量的情况下,对老年患者POCD影响轻,且POCD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是老年患者手术适宜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俊领;杨艳梅;欧玉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吉林省长春市60岁以上离退休干部中代谢综合征(MS)与高血压(HBP)、糖尿病(DM)、脂肪肝的关系.方法 收集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体检中心537名60岁以上离退休干部连续5年的体检数据,分析老年人群中MS与HBP、DM、脂肪肝的关系以及HBP、DM、脂肪肝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结果在60岁以上所研究人群中,MS组中HBP患病率均高于非MS组,且各年中两组HBP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M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且MS组中DM患病率明显高于非MS组,MS组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MS组.结论 MS可增加HBP、DM、脂肪肝的患病率;HBP、DM、脂肪肝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作者:魏金婴;隋丰秋;郭春林;刘璐璐;王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内科门诊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现状.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心内科门诊患者179例,均服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自行设计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使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的现状,将其分为两组,未曾住院治疗的心内科门诊患者96例为对照组,曾住院治疗的心内科门诊患者83例为观察组,采用流行病统计学的方法分析药量不足的原因.结果 179例心内科门诊患者中,73例(40.8%)氯吡格雷的服用剂量不足,70例(39.1%)阿司匹林的服用剂量不足.观察组氯吡格雷(24.1%)与阿司匹林(22.9%)的服用剂量不足所占比例均明显小于对照组(55.2%、53.1%),观察组非心内科医生的指导(3例,3.6%)、心内科医生忽略询问(2例,2.4%)、患者担心不良反应的出现(7例,8.4%)所占比例均明显小于对照组(12例,12.5%;10例,10.4%;18例,18.8%)(均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所占比例(3例,3.6%)小于对照组(5例,5.2%),观察组氯吡格雷(6例,7.2%)与阿司匹林(4例,4.8%)的服用药物为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剂量所占比例均小于对照组(8例,8.3%、6例,6.2%),观察组出血(1例,1.2%)、皮疹(2例,2.4%)均少于对照组(2例,2.4%;3例,3.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心内科门诊患者中,普遍存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服用剂量低的情况.
作者:王丽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老年人体弱多病、各脏器功能衰退、抵抗力低下,因疼痛不愿翻身、不愿进行功能锻炼等可使骨折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1-3].本研究对老年骨折患者实施中医穴位按摩护理,旨在提高老年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60~82[平均(69.42 ±4.54)]岁;病程1~12w,平均(5.41±1.52)w,文化程度:小学21例,中学14例,大专10例;骨折部位:膝关节12例,踝关节15例,肘关节8例,腕关节1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61~81[平均(69.23±5.62)]岁;病程1~12w,平均(5.38±1.95)w;小学20例,中学16例,大专9例;骨折部位:膝关节10例,踝关节16例,肘关节9例,腕关节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文化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薛敏;韦霖;高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平面联合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难治性高血压病人的疗效.方法 对36例病人行多平面联合手术,术前及术后6个月、1年和2年行多道睡眠图监测(PSG)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血压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Sa02 <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和低血氧饱和度(LSaO2)等,并比较手术前后服用降压药物种类的变化.结果 患者夜间的AHI、Sa02 <90%的时间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LSaO2明显提高(P<0.01).术后6个月、1年和2年所有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P<0.01),并且所有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均超过5 mmHg.术后6个月有31例病人、术后1年有33例病人、术后2年有32例病人血压恢复正常;并且平均服用药物种类下降,术前36例病人(3.62±0.62)种,术后6个月时(2.83±0.55)种,1年时(2.78±0.72)种,2年时(2.73±0.57)种,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OSAHS伴难治性高血压病人进行多平面联合手术可有效改善血压,减少降压药物的使用.
作者:马磊;热孜叶;周海荣;江华;迟新栋;刘远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脑皮质会出现慢性缺血缺氧,引起海马回的神经递质紊乱和神经元丢失,从而影响患者认知过程中诸如注意、记忆、学习等大脑相关功能区域和结构部位[1,2],即COPD患者可具有不同程度的认知水平下降[3].记忆障碍常用来作为判断认知障碍的敏感指标,目前关于COPD患者记忆障碍影响因素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生活习惯与COPD患者记忆障碍的相关性.
作者:张丽;雷鹏琼;张敏;陈长香;冯芳;陈桂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老年乳腺癌病人外周血趋化因子以及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 随机抽选45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期抽选45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咐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白介素(IL)-8、趋化因子CCL20、正常T细胞表达以及分泌物因子(RANTES)、细胞趋化蛋白(MCP)-1等趋化因子的水平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同时对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表面CXCR1、CCR6、CCR5、CCR2等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血清IL-8[(4.6±1.7)vs(4.3±1.6) pg/ml]、CCL20[(10.9±5.5)vs(5.3±5.3) μg/L]、RANTES[(28.6±8.2)vs(13.7±7.5)μg/L]、MCP-1[(139.6±16.6) vs(125.7±15.4) pg/ml]等趋化因子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外周血CD3+T细胞表面CXCR1、CCR6、CCR5、CCR2等趋化因子受体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IL-8、CCL20、RANTES、MCP-1等趋化因子浓度可作为理想的乳腺癌转移预测指标,CCL20、RANTES异常升高在乳腺癌的发病及进展中可能发挥着作用,IL-8、MCP-1高表达则可能预示着预后较差.
作者:朱旭;李炯;杨檬;曾冬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复方地黄方对帕金森病(PD)左旋多巴毒副反应大鼠淋巴细胞(PBL)表面多巴胺转运体(DAT)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经典注射6-羟基多巴胺损毁法制作PD大鼠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腹腔注射50mg·kg-1 ·d-1左旋多巴(LD)/苄丝肼2 w,制备LD大鼠模型.采用随机区层分组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LD模型组及复方地黄方组四组,每组12只,分别干预4w、6w,应用RT-PCR法测定大鼠PBL表面DAT的表达.结果 LD模型组大鼠PBL表面DAT的表达较正常及假手术组明显减少(P<0.001),且与病程成负相关;复方地黄方组在不同时间点均明显高于LD模型组(P<0.001).结论 复方地黄方可能通过增加PBL表面DAT表达来发挥减毒抗PD的作用.
作者:罗瑞静;何建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姬松茸多糖(LMPAB)对树突细胞(DCs) Th1型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ICR小鼠骨髓来源的DCs.应用WST检测LMPAB增强DCs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LMPAB对DCs分泌的干扰素(IFN-)γ与白细胞介素(IL)-12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4.84±0.21)比较,LMPAB+卵白蛋白(OVA)组(6.59±0.19)可以增强DCs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P<0.05);与正常组IL-12[(32.31±2.45)pg/ml]、IFN-γ[(657.34± 43.41) pg/ml]比较,LMPAB +OVA组IL-12[(45.89± 1.03)pg/ml、IFN--γ(854.42±35.06)pg/ml]明显升高(P<0.05).结论 LMPAB可以增强DCs Th1型免疫反应,可能具有免疫佐剂的调节作用.
作者:董海影;张春;韩翠翠;杨莹;马立威;牛英才;刘吉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河北省老年人的体质状况.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以河北省2005年和2010年老年人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河北省2005年和2010年老年人体质变化情况及2010年河北省60~69岁人群的体质健康状况.结果 2010年老年男、女体质水平要优于2005年老年男、女.但河北省老年男、女体质综合评价得分均值水平一般,仅处于及格水平.2010年老年男、女体质状况都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身体各器官的表现以退行性变为主,心肺功能逐渐衰退,血压明显升高,肺活量下降,力量减弱,反应时延长等.这种趋势虽不能逆转,但有规律的锻炼及其他干预措施可明显延缓其衰退的速度.城乡间对老年男、女各项身体指标均值比较,身体形态、功能、素质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身体素质的差异性为明显,城市老人在柔韧性、力量、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均优于农村老人.结论 河北省加强对老年人的体质研究,定期对老年人进行体质测定,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对老年人的健康投资,从更本上改善老年人体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生活调节和心理调节,并辅以药物保健,以控制脉搏和血压,加强科学锻炼和膳食搭配,消除多余脂肪,控制体重.各级政府要关注和重视城乡老年人体质差异现状,加大对农村老年人健康投资,改善乡村老年人的饮食结构、居住环境和医疗条件,提高乡村老年人生活质量,逐步消除城乡老年人体质差别.
作者:赵华;李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 (CysC)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将入选的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 T2DM患者血清CysC、hs-CRP、IL-6、TNF-αt、Hcy较健康者明显升高(P<0.01);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血清CysC、hs-CRP、IL-6、TNF-α、Hcy、SOD水平较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血清CysC水平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比较,CysC>1.4 mg/L组的hs-CRP、IL-6、TNF-α、Hcy血清水平高于CysC≤1.4 mg/L组(P<0.01),通过CysC与hs-CRP、IL-6、TNF-α、Hcy的多元线性相关分析,CysC与hs-CRP、IL-6、TNF-α、Hcy均呈显著正相关,CysC与SOD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血清CysC参与氧化应激损伤过程,影响DN的发生发展.
作者:何煜;张琰;廖婷婷;龚俊;罗韦峰;夏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3D-H1磁共振波谱(MRS)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老年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老年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及健康志愿者各43例,均接受MRS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比较各组病变组织3D-H1 MRS特征、(Cho+Cr)/Cit及ADC值的差异.结果 前列腺癌病变区(Cho+Cr)/Cit均值(2.861 ±0.872)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前列腺癌病变区ADC均值(0.892±0.091)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前列腺癌病变区胆碱(Cho)峰值+肌酸(Cr)峰值/枸橼酸盐(Cit)峰值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241,P=0.032),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226,P=0.041).结论 3D-H1 MRS及ADC值可以为老年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黄国鑫;孙黎明;朱进;张景中;杨忠;徐坚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较为常见的痴呆类型,到2040年我国痴呆患病人数将成为世界之首,并与世界发达国家痴呆患病总数相等[1].因此,早期识别VCI至关重要,因其具有可逆性,现阶段治疗不规范,故本文对VCI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VCI的概述及分类1.1 概述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除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明显的脑血管病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皮质下白质缺血、小血管疾病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也可诱发VCI[2,3];另外,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都可引起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并逐渐发生痴呆.由于病情进展较慢,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患者出现症状得到临床的明确诊断时,常常已错过重要的早期干预治疗阶段.而通过深入研究VCI可进一步认识由血管性因素和血管病引起的认知损害或痴呆,为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常春娣;邢影;杨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氟哌啶醇与利培酮改善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观察组给予利培酮,治疗12 w.治疗前后行痴呆病理行为评定表(BEHAVE-AD)、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价,分别评定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及认知功能,并以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BEHAVE-AD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BEHAVE-AD总分及幻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29%(12/35),对照组为51.43%(1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6,P<0.05).结论 相比氟哌啶醇,利培酮改善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疗效显著,在幻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方面优势明显,并能改善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云;牛毓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ARIMA)模型在某老年人群医疗费用预测中的应用,预测医疗费用的逐月趋势.方法①对重庆市某老年群体2005~ 2010年的逐月人均医疗费用分析模拟,建立季节ARIMA模型.②利用2011年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并且与Winters指数平滑法比较,采用平均相对误差评价预测效果;结果 ARIMA(0,1,1)(2,1,0)12模型是该老年群体医疗费用预测的优拟合预测模型,平均相对误差是9.84%.结论 ARIMA(0,1,1)(2,1,0)12模型可用于老年人逐月人均医疗费用的短期预测.
作者:徐飞龙;叶孟良;王润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老年期痴呆患者照顾者照顾感受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BI)和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对153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期痴呆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的总分为(38.25±14.29)分,积极感受总分为(32.18±8.12)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照顾者自觉经济压力、家中分担照顾人数、照顾者自觉健康状况、每日照顾小时数为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目前与患者的情感关系、“放入养老机构照顾”想法的频率、患者性别、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成为照顾者的动机为积极感受的影响因素.结论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家庭照顾与社会正式支持的有效结合,在护理实践中,在关心痴呆患者的同时,也应该关心照顾者,应从消极与积极两个方面全面真实理解照顾者照顾感受,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与指导,以达到减轻照顾者照顾负担、改善其身心健康的目的.
作者:蒋芬;王卫红;王庆妍;唐四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肺动脉高压是临床常见病,多种心、肺血管疾病均可引起,其特征是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右心室的后负荷不断增加,从而导致进行性的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钾通道的表达和活性与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关系密切.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主要涉及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构型重建两个方面[1,2],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膜钾通道在这两个环节中均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电压门控性钾通道(Kv)及其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何培保;王洪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125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62例和他汀治疗组63例,均给予CHF常规治疗,他汀治疗组加用氟伐他汀40 mg/d,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6、12个月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8、C反应蛋白(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并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I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TNF-α、IL-18、CRP、NT-proBNP及LVIDd、LVEF水平均改善(P<0.05),治疗后TNF-α水平在他汀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TNF-α、IL-18、CRP、NT-proBNP、LVIDd、LVEF水平均改善(P<0.05),治疗后他汀治疗组TNF-α、IL-18、LVIDd、LVEF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应用氟伐他汀可以降低老年CHF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其机制考虑与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相关.
作者:李雷;王晶晶;黄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约为24.5%[1].同时糖尿病又可增加严重的老年性疾病风险,比如糖尿病能够增加卒中风险2~5倍[2],而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也可以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险[3].T2DM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认为T2DM可能是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炎症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媒介作用.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0主要来自Th2细胞的分泌,它参与机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同时以不同方式、不同途径在胰岛素敏感组织(脂肪、肌肉、肝脏等)调节着机体糖脂代谢,在T2DM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唐小平;万沁;陈枫;陈丽丽;陈庄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