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LIPA喉罩在老年患者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黎荣福;张永谦;乔昕;于洋

关键词:喉罩, 支气管纤维镜, 麻醉
摘要:目的:研究无痛纤支镜检查( FB)麻醉中应用SLIPA喉罩进行气道管理的可行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行无痛 FB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内镜面罩组(Ⅰ组)患者应用内镜面罩通气;SLIPA喉罩组(Ⅱ组)患者插入SLIPA喉罩,分别经面罩、喉罩行FB。记录入室后、FB 前、纤支镜插入后2 min、活检或冲洗时、活检后2 min和出室前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镜检条件与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麻醉满意度。结果Ⅰ组、Ⅱ组分别有18例、3例患者SpO2低于90%(P<0.01);5例、1例SpO2低于85%(P>0.05)。Ⅰ组15例、Ⅱ组20例可一次插入支气管镜(P>0.05),手术与麻醉时间两组类似,麻醉满意率Ⅱ组(95%)高于Ⅰ组(50%)(P<0.01)。结论老年患者无痛FB麻醉应用SLIPA喉罩进行气道管理,可减少术中缺氧发生率,提高麻醉满意率,且不增加麻醉时间。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依那西普、甲氨蝶呤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炎的超声评价

    膝关节类风湿性滑膜炎是一种以膝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滑膜绒毛充血、水肿及增厚,滑膜内小血管扩张,滑膜炎性细胞浸润产生大量关节腔积液〔1,2〕。超声作为诊断早期滑膜炎的一种方法能够准确判断关节内是否出现液体。高频超声在检查软组织时具有很高的分辨力,特别是在检测含有液体的软组织细微结构时效果更佳〔3〕。但是目前多普勒超声评价药物治疗类风湿滑膜增生的疗效应用较少,而且评价药物对类风湿滑膜增生的疗效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4〕。本研究拟通过超声观察结果评价甲氨蝶呤、依那西普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王蓓;翟虹;赵献萍;姚兰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对老年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化疗对老年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化疗的67例首发恶性肿瘤老年患者分为实验组31例,经PICC导管进行化疗;对照组36例,经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化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和化疗4个周期后,测量并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和局部皮肤、血管等状况。结果两组化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臂围增粗、皮色改变、自觉不适症状、疼痛和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穿刺点感染和皮温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化疗对老年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没有影响,能够降低老年患者的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艳群;马丽丽;高竹林;王文丽;赵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炎症及内皮功能障碍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 DN)患者的炎症、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蛋白尿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55例,分为DN组(25例)和对照组(30例),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 C肽、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血脂,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同时利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FM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NMD)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CIMT)。结果 DN组TNF-α、IL-6、hs-CRP、24 h尿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DN组eGFR、FMD低于对照组(P<0.05);DM患者TNF-α与24 h尿蛋白呈显著的正相关(r=0.421,P<0.05)。结论炎症可能是DN的发病因素之一,但未发现前炎症因子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敏感指标的相关性,可能是由于存在肾小球内皮功能障碍,而不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作者:韦凌云;杨丕坚;李舒敏;吕以培;黄中莹;黄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唐山市工人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改善情况,并对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7.5%(P<0.01)。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且持续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O水平为(61.52±11.34)μmol/L,高于对照组(53.27±13.24)μmol/L(P<0.01)。治疗后,观察组ET-1水平为(46.79±10.27)ng/L低于对照组ET-1水平(53.67±12.4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变异型心绞痛疗效可靠,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

    作者:刘志宁;尤莉;赵庆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胸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进展

    胸椎管狭窄症( TSS)是一种以下肢及躯干麻木、行走困难、括约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目前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2〕,其主要由黄韧带骨化( OLF)和后纵韧带骨化( OPLL)引起,OPLL多见于上胸椎而OLF多发于下胸椎〔3〕,这表明可能与机械应力有关〔1〕。目前手术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4〕, Sanghvi等〔5〕研究指示术前症状持续时间短的患者早期手术术后具有良好的预后,所以早期诊断以后应尽早手术治疗。

    作者:王博;吕振山;李乔;刘理迪;牛丰;赵松;闫明;刘威;张绍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左西替利嗪及尿素乳膏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

    目的:探讨左西替利嗪及尿素乳膏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西替利嗪和尿素乳膏,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润燥止痒胶囊,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瘙痒程度、发生频率、持续时间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瘙痒程度、发生频率、持续时间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左西替利嗪及尿素乳膏联合润燥止痒胶囊联用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张云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Runx3和C-myc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Runx3和C-my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63例结直肠癌病人的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距癌缘>5 cm)中Runx3蛋白和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了解Runx3、C-myc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主要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unx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C-my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二者的表达呈负相关(r=-0.398,P=0.001),且其各自的表达在不同Dukes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状态及病理分化类型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越晚、病理分化越低,Runx3表达下调、C-myc表达上调越明显。结论①Runx3在大多数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②C-myc在大多数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可能与细胞增殖和分化有关。③Runx3基因表达下调,可能影响 C-myc 基因表达增强,从而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郑玮;邹兆伟;钟林;黄宗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对类风湿关节炎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价值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对类风湿关节炎( RA)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12例RA患者,入院时检测患者的血脂水平,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 HMGB)1水平。以数字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患者42例(联合组),甲氨蝶呤治疗患者35例(单纯组)与未使用慢作用抗风湿药( DMARDs)治疗患者35例(对照组),治疗后复检以上项目。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晨僵、血沉( ESR)、C-反应蛋白( CRP)、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均明显改善,其有效率高达92.86%,明显高于单纯组和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HMGB1水平均显著优于单纯组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占总发生率的14.29%,显著低于单纯组(37.14%)与对照组(48.57%),且在 RA 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TG、TC、LDL-C水平比较中,其血脂水平高低依次为:联合组<单纯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通过降低血脂、HMGB1水平达到预防RA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改善血脂水平的作用。

    作者:袁霞;柴克霞;陈媛清;尹启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阿司匹林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1.0、5.0、10.0 mmol/L)处理细胞48 h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采用水溶性四氯唑(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Hochest 33258染色、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结果阿司匹林能够抑制Hela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处理浓度在1 mmol/L时,细胞生长变慢;处理浓度达到5 mmol/L时,大量细胞凋亡;阿司匹林浓度高于5 mmol/L 时,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阿司匹林在体外实验条件下可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作者:王蓓;邢邯英;李建立;褚兆苹;贾利刚;秦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星状伸展平衡测试测量老年女性动态平衡能力的效果

    目的:探讨星状下肢伸展试验(SEBT)测评老年人动态平衡能力的应用性。方法对32名老年女性(63.6±4.0岁)进行以下测试:①闭眼单脚站;②静态姿势图;③30 s椅子坐起次数;④视-跳反应时;⑤计时起立行走;⑥上肢功能前伸;⑦星状伸展平衡测试,分析 SEBT与各测试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SEBT的标准化综合值与计时起立行走时间中低度相关(右r=-0.449,左 r=-0.387),与30 s椅子坐起次数中低度相关(右r=0.441,左r=0.400),与全身反应时中度相关(右r=-0.502,左r=-0.638);与闭眼单足站时间和人体重心动摇轨迹长度、包络面积不相关。结论SEBT 用于测评中老年女性动态平衡能力显示出了有效性,与闭眼单足站、静态平衡仪和功能前伸测试具有不同意义,可用于老年人动态平衡能力的定量测评。

    作者:段子才;庄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吲达帕胺片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协同效果

    原发性高血压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结构与功能的慢性损伤,终导致功能衰竭〔1〕。采用两种以上降压药联合治疗高血压,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能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杨劲松;郭春花;杨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金属硫蛋白3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鼠海马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金属硫蛋白(MT)3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鼠(SAMP8)海马结构 CA1区神经元组织学变化的影响。方法给小鼠不同浓度MT3及盐水腹腔注射28 d,处死小鼠后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制备标本海马结构神经元的变化。结果快速老化小鼠对照小鼠(SAMR1)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较整齐、均匀,胞膜完整,染色质分布均匀,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仁清楚,细胞器清晰可见。 SAMP8组海马 CA1区可见锥体细胞稀疏、排列紊乱,大部分神经元肿胀、空化,出现凋亡细胞,很多胞核固缩深染,胶质细胞增多,有较多脂褐素沉积。低、中、高浓度MT3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较空白对照组结构较清晰,排列较整齐均匀。神经元核基质呈轻度空化改变,胞质内都可见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脂褐素,胶质细胞减少。高浓度MT3组的超微结构接近于SAMR1组,但仍处于老化状态。结论 SAMP8海马有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改变。 MT3对 SAMP8海马锥体细胞有保护的作用。

    作者:马飞煜;林婉;黄林欢;林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五味子粗多糖与顺铂抑制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目的:研究五味子粗多糖( FSP)单独或与顺铂联合抑制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培养脑胶质瘤( SHG-44)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法检测FSP单独及联合顺铂抑制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脑胶质瘤SHG-44细胞在FSP浓度200、400、800μg/ml时,均可以抑制细胞的增殖( P<0.05或P<0.01),且有浓度依赖性。 FSP与顺铂联合作用时可以明显地抑制细胞的生长( P<0.01)。结论 FSP可以抑制胶质瘤SHG-44细胞的增殖,联合顺铂时可发挥协同作用。

    作者:温娜;唐泽波;金宏;田晶;王玮瑶;齐玲;于洪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生脉保元汤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模型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生脉保元汤对扩张型心肌病( DCM)大鼠模型心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4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分别给予多柔比星腹腔注射8 w建立DCM模型,治疗组给予生脉保元汤(40 g/kg),2次/d、0.2 ml/次灌胃,对照组按同法灌以同体积的蒸馏水,治疗4 w后观察、比较两组大鼠超声心动图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舒张末期容积( LVE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DD)、左室内径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体重(BW)、心率(H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脑钠肽(BNP)和死亡率、心肌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LVEF、BW、HR、LVES、LVED、DD、SD、FS、AngⅡ、BNP及死亡率、组织病理学表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保元汤可明显改善DCM大鼠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有关。

    作者:张焕鑫;张宏考;高宇勤;肖俊会;黄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癫痫患者脑电图检查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患者脑电图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神经内科近五年收治的老年癫痫患者5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抽取癫痫发作后1、24 h内血液,测定外周血中CD4、CD8数量及血清TNF-α、IL-2含量,同时做常规脑电图检查,分析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TNF-α、IL-2表达水平与脑电图的关系。结果患者癫痫发作后1、24 h外周血清中 CD4、CD8数量、CD4/CD8比值均较对照组降低( P<0.05),血清 TNF-α和 IL-2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患者血清TNF-α和IL-2表达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21,P<0.05);癫痫发作后1 h脑电图检测异常率高于发作后24 h(P<0.05);癫痫发作1、24 h脑电图异常患者血清TNF-α和IL-2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脑电图正常患者的表达水平,而CD4、CD8数量及CD4/CD8均较脑电图正常者降低(P<0.05)。结论老年癫痫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NF-α、IL-2及免疫细胞 CD4、CD8是影响癫痫病情的重要介质;脑电图改变与 TNF-α、IL-2及CD4、CD8水平相关,离癫痫发作期时限越近,相关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异常水平越高,同期脑电图异常率越高。

    作者:朱秀丽;舒晓丹;丁晶;郭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低钙血症与病理因素相关性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产生低钙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老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165例,均于术前1~5 d和术后1~2 d进行血清钙检测,血清钙<2.25 mmol/L为低钙血症。结果≥65岁年龄组术后出现低钙血症明显高于<65岁年龄组( P<0.05);切除甲状腺病理组织中含有甲状旁腺的患者发生低钙血症明显高于病理组织中未发现甲状旁腺的患者(P<0.05);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发生低钙血症明显高于淋巴结未清扫患者(P<0.05);甲状腺全切术后发生低钙血症明显高于腺叶加峡部切除术者(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组织中含有甲状旁腺、手术切除甲状腺组织越大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术后低钙血症。结论老年甲状腺患者术后容易出现血钙降低现象,低钙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术式及是否误切除甲状旁腺组织关系密切,因此手术前应选择对于甲状腺损害小的术式,尽量避免手术过程中损伤甲状旁腺组织。

    作者:陈玲;蔡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浸润性乳腺癌中14-3-3σ基因的甲基化及其转录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及相应癌旁乳腺组织中14-3-3σ基因的mRNA的表达及其启动子CpG岛的异常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及甲基化聚合酶链反应( MSP)技术检测73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乳腺组织中14-3-3σ基因的mRNA表达及其启动子CpG岛的异常甲基化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浸润性乳腺癌组14-3-3σ基因的甲基化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组(P<0.05);14-3-3σ的甲基化与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及ER受体等分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其他临床特征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4-3-3σ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的mRNA表达量与乳腺癌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0例14-3-3σ基因启动子CpG岛发生异常甲基化的浸润性乳腺癌组,均未检测到14-3-3σ的mRNA表达,进一步研究甲基化与基因表达相关性发现,二者呈负相关性( r=-0.676,P=0.000)。结论14-3-3σ基因异常甲基化可能影响其mRNA的表达水平;14-3-3σ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与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对其进行检测有可能为浸润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齐凤杰;刘廷;姚萍;赵树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时机

    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病人总数的60%~70%〔1〕,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梗死。其发病的高峰年龄为50~70岁,并且随年龄的增加,发病风险不断上升。基底节区(包括丘脑区)脑梗死占到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65%~75%〔2〕,往往导致患者单侧肢体活动障碍,目前的治疗理论认为患者在经过急性期的处理后,后期的康复治疗对于患者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3〕。

    作者:马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恶性胸腔积液和恶性心包积液

    肺癌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在肺癌的发展过程中,部分患者伴有并发的恶性胸腔及心包积液。其中老年患者又是一个特殊群体,年龄大、体质相对较差,基础病较多,器官功能储备差。因此对于老年患者的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本文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TKIs)治疗老年恶性胸腔、心包积液,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王成祥;杨志广;邵国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