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中晚期前列腺癌同期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疗效

巩传凤;刘畅;王岚;于泳江

关键词:前列腺癌, 调强放疗, 内分泌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中晚期前列腺癌同期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调强放疗加内分泌组(调强+内组)33例,采用6MV-X射线调强放疗,CTV 为2.23 Gy/次,1次/d,5次/w,总剂量DT 78 Gy。常规放疗组加内分泌组(常规+内组)32例。采用6MV-X射线照射,2 Gy/次。1次/d,5次/w,总剂量DT 70 Gy。两组均同步给予氟他胺0.25 g,3次/d口服。结果调强+内组:CR 11例(33.33%),PR 20例(60.61%),NC 2例(6.06%),总有效率93.94%;常规+内组:CR 6例(18.75%),PR 17例(53.13%),NC 9例(28.12%),总有效率71.88%。两组比较,调强+内组疗效明显高于常规+内组(P<0.05);常规+内组毒副反应明显高于调强+内组,且两组膀胱急性反应及直肠急性反应差异极显著(P<0.01);调强+内组3年生存率(87.9%)明显高于常规+内组(62.5%)(P<0.05)。常规+内组3年局部复发率(40.6%)明显高于调强+内组(9.1%)(P<0.01)。结论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老年中晚期前列腺癌近期疗效很好,毒副反应轻,能为老年患者耐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吸烟者右心功能变化

    目的:探讨慢性吸烟无症状者的右心室功能变化。方法运用多种超声技术观测34例无症状吸烟男性的右心功能,并与同年龄无吸烟史健康男性右心功能对照,比较两组间右心功能差异。结果吸烟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右房、右室、右室流出道、肺动脉内径均有不同程度增大。舒张末期A峰血流速度增快,E/A比值减小。 Tei指数增高,右心功能较对照组减低。结论慢性吸烟可导致右心结构改变,右心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变化。

    作者:靳奕;左林胜;高文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氯沙坦与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比较

    糖尿病( DM)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在饮食方面不注重健康,并且生活压力大〔1〕。对比与没有DM的人来说,DM患者更容易形成斑块等,在代谢方面与正常者有一定不同,老年DM也更加容易并发高血压〔2〕。本文探讨氯沙坦和盐酸贝那普利对老年DM并发高血压的治疗疗效和并发症。

    作者:黄莉文;刘冬兰;刘春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糖控制对高血糖危象患者外周血MCP-1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糖控制对高血糖危象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对54例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以及非酮症高血糖高渗( NKH)患者的MCP-1进行检测,并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高血糖危象患者MC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后,患者MCP-1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相关分析提示 MCP-1水平与空腹血糖(FPG)、2 h餐后血糖(2 h 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有明显的正相关。结论对高血糖危象患者积极进行血糖控制,能够有效降低MCP-1水平。

    作者:周洪;江峰锦;徐荣;邓飞;颜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在老年脊柱间盘疾病中的应用

    经皮穿刺椎间盘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除广泛开展的髓核切除术和融核术外,等离子刀消融髓核成形术逐步应用于临床,并且是病人非常愿意接受的微创治疗方式。本文对51例老年脊柱间盘疾病的患者进行低温等离子治疗,并进行了短期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刘忠瑞;刘钦毅;张郡;吕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患者心理障碍的效果

    目的:研究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患者心理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脑梗死患者126例,均有吞咽障碍,分为研究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吞咽训练,研究组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自尊及人际行为评定量表、情绪状态量表检测。结果经过平均2个疗程的治疗,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自尊及人际行为评定量表中的个性、价值观、表现/社会接纳程度、恢复能力/稳定性、竞争性、自主性、存在价值评分及总分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情绪状态量表中紧张-焦虑、愤怒-敌对、疲劳-无力、精力充沛-能动性疲劳-无力评分及总分有不同程度降低( 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结合常规药物及吞咽训练治疗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心理障碍。

    作者:曾艳芳;王雪梅;谈晓牧;童燕娜;张伟东;杜会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社区老年人慢性便秘发生现状及对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唐山市社区老年人慢性便秘( CC)的发生现况及其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健康测量量表( SF-36)进行调查,结合罗马Ⅲ诊断标准进行CC的判断,抽取唐山市1581例社区老年人并进行CC患病情况调查以及健康状况评估。结果唐山市社区老年人CC的发生率为30.87%,且SF-36各维度得分均提示CC对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 P<0.01),CC老年人健康状况低于非便秘组和中国常模。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及各级健康服务组织应充分认识老年人CC现状以及对健康状况的影响并探讨关于CC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提高社区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作者:张超;景丽伟;陈长香;李建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胃腺癌中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2和DNA双链断裂修复蛋白51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CHK)1、2和DNA双链断裂修复蛋白(RAD)51的表达,分析三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意义及相关性。方法以97例胃腺癌术后组织为观察组,以切端经病理证实为正常胃黏膜组织8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CHK1、CHK2和RAD51表达,分析其表达的特征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 CHK1、CHK2和 RAD51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 CHK1、CHK2和RAD51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相关,而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CHK1和RAD51、CHK2和RAD51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CHK1、CHK2和RAD51高表达可以有效促进胃腺癌发生和进展,CHK1、CHK2和RAD51具有一定协同作用。

    作者:周文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认知训练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训练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实验组(36例)两组,对照组不予干预,实验组进行12 w的认知训练,于训练前、训练12、24 w末用简易智力量表(MMSE)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价认知功能,并进行训练前后组内和组间的比较。结果①训练前后组内比较:实验组训练后12、24 w末的MMSE总分和 WCST因子显著优于训练前的基线值,对照组12、24 w末的MMSE总分高于基线值,WCST则无明显变化;实验组训练后24 w 末的 MMSE 总分及 WCST 各因子得分优于12 w末;对照组24 w末的MMSE总分高于12 w末,第一分类数低于12 w末。②干预后组间比较:12 w 末两组间的 MMSE 之间有差异,24 w 末的MMSE和WCST两组间均有差异。结论认知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且认知训练的远期效果会更好。

    作者:杭荣华;程万良;吴明飞;凤林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胶质瘤IDH1基因变异与Ki-67、微血管密度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胶质瘤IDH1基因变异对组织中抗原Ki-67及微血管密度( MVD)表达的影响及IDH1基因变异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机制。方法运用SP法分别进行Ki-67、CD34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胶质瘤IDH1变异组及未变异组抗原Ki-67标记指数( LI)及MVD计数。结果变异组Ki-67蛋白表达较未变异组降低(t=2.134,P=0.039),变异组与未变异组 Ki-67 LI分别为(14.44%±8.23%)和(21.19%±11.49%);变异组MVD较未变异组减低(t=2.328,P=0.025),其 MVD分别为31.11±13.47和40.54±12.11;低级别胶质瘤Ki-67及 MVD表达较高级别胶质瘤低(t=9.138,P<0.001;t=-8.369,P<0.001),低级别胶质瘤(WHO Ⅰ级、Ⅱ级)和高级别胶质瘤(WHO Ⅲ级、Ⅳ级)Ki-67表达分别是8.36%±2.84%和25.55%±7.53%,其MVD分别为23.94±8.03和45.54±8.19,两者表达随胶质瘤级别增高而增高。结论胶质瘤IDH1基因变异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有影响,IDH1基因变异影响肿瘤的能量代谢,而能量代谢受阻降低细胞的增殖活性,使大量细胞处于休眠期,导致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分裂缓慢,新生肿瘤血管数量减低,恶变和转移受到抑制,为IDH1基因变异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的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均;杨小朋;郑勇;王继超;魏文渊;洪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褪黑素对年龄相关的小鼠脑组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和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褪黑素(MLT)对不同年龄小鼠脑组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表达的影响,探讨MLT与年龄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B6C3F1小鼠分为4组,5.5个月(年轻组)20只,26个月(老年组)20只,其中年轻组和老年组各10只为各自的对照组(分别为YC组和OC组),10只为MLT处理组(分别为YM组和OM组)。 MLT处理组每天喂养含0.04 mg/kg MLT的基础饲料,对照组动物则仅喂养基础饲料,所有动物2.5个月后取脑组织检测 ERK和 PDI的活性变化。结果发现 ERK与 PDI的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MLT增强ERK的表达(P<0.05),也提高PDI的活性(P<0.05),两者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LT增强脑组织ERK与PDI的活性水平,减缓大脑的老化过程,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凤真;王芳;周丽;黄利华;周军;李闻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CT灌注成像联合血管成像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AICVD )早期诊断和溶栓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CT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发展, CT灌注成像(CTP)联合血管成像(CTA)在判断脑血流、脑代谢方面较具有明显优势,还可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1〕。本文旨在探讨CTPI与CTA在AICVD中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诊治的可疑脑梗死的老年患者54例。其中男26例,女28例,年龄61~72〔平均(66.2±5.9)〕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结合CT、MRI的复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脑梗死( CI )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组。入选条件:①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②均经头颅CT平扫、CTP以及头颈部CTA 检查,检查在发病6 h之内,且排除颅内出血病例。

    作者:王松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周围神经缺血后GDNF表达的变化及与神经元凋亡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缺血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变化以及神经元的凋亡率在周围神经缺血性神经病中的发病机制。方法随机选择Wistar大鼠的一侧作为实验侧,另一侧为对照侧。将大鼠经腹腔麻醉后,从腹部进刀,将实验侧的髂总动脉后进行双重结扎,对照侧不做任何手术,造成大鼠实验侧坐骨神经缺血,于大鼠术后3、5、7、14、21、28 d各取6只,用 TUNEL法测神经元的凋亡,免疫组化的方法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的表达阳性率。结果运动神经元的凋亡率在术后3 d时没有明显的变化,在5 d时凋亡率较对照侧显著升高,且凋亡率在术后14d时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但是在观测的时间内仍然高于对照侧。而感觉神经元在术后3d就发生明显的凋亡,在术后7d时达到高峰,而到观测时间的28 d时降至对照侧水平;运动神经元中GDNF的表达阳性率在术后3 d就明显增高,然后逐渐降低,到14 d时与对照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感觉神经元的变化趋势则与运动神经元相同。结论周围神经缺血可导致相关神经元胞体中的神经元凋亡,且感觉神经元对缺血性损伤的敏感度较运动神经元更高。

    作者:曾静;王本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MMP-9和hs-CRP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关系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患者冠状动脉(CA)病变程度关系。方法选择该院心内科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84例CHD病患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并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浆MMP-9和hs-CRP水平,并将各组MMP-9、hs-CRP水平及冠状动脉狭窄积分( Gensini积分系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AMI组和UAP组的MMP-9、hs-CRP及Gensini积分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 AMI组显著高于UAP组(P<0.05)。各组MMP-9水平和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hs-CRP水平和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MMP-9水平与 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668,0.823,0.726,均P<0.001)。结论 CHD患者MMP-9、hs-CRP水平与ACS发病有密切联系,可作预测CHD病患CA病变程度的指标,且能有效判断及预测急性心血管类事件的发生。

    作者:于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自噬相关基因Beclin 1沉默对人肺癌A549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RNAi技术沉默Beclin 1基因对人肺癌A549细胞顺铂( DDP)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应用真核细胞转染技术将Psi-lencer 3.1-siRNA-Beclin 1重组质粒转入人肺癌 DDP 耐药 A549/DDP 细胞,通过 RT-PCR 和 Western 印迹检测 Beclin-1基因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检测细胞对DDP的耐药性及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空质粒对照组相比,重组质粒组 Beclin 1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凋亡率增加,对DDP的敏感性增加(均P<0.05)。结论 Psilencer 3.1-siRNA-Beclin 1转染人肺癌A549细胞后,可有效抑制Beclin-1基因的表达,增加人肺癌A549细胞对DDP的敏感性,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任爽;秦艳茹;张岩;贾永旭;赵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左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复杂病变1例

    1病例简介患者,女,55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7年,加重1 w入院。患者从2003年开始出现阵发性心悸、胸闷,常与劳累相关,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1 min,向后背部放散,休息5~10 min症状缓解,静息时无发作。未予进一步诊治。近1w上述症状加重而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高达180/110 mmHg,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20年。否认家族性遗传疾病史。体格检查:血压140/95 mmHg,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胸廓无畸形,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未触及震颤,叩诊心浊音界无扩大,心律9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柔和的Ⅱ/6级双期杂音,无传导。无双下肢水肿。心电图:V1导联 T 波正负双向。心脏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硬化, E/A<1。冠脉造影结果:冠脉起源正常,呈右冠优势型,左、右冠脉管壁光滑,无明显狭窄性病变。前降支根部发出一迂曲血管,终引流至肺动脉主干,D1对角支、圆锥支及窦房结支,分别发出一支迂曲血管,引流至肺动脉,诊断为左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 CPF)。见图1,图2。

    作者:陈珊;刘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西砒氯铵与聚维碘酮对小鼠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聚维碘酮与西砒氯铵对小鼠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小鼠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45只小鼠分为西砒氯铵组、聚维碘酮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分别给予西砒氯铵含漱液、聚维碘酮溶液和生理盐水。比较三组小鼠口腔黏膜萎缩、红斑评分、菌落数及镜检阳性率的差异。结果西砒氯铵组小鼠口腔黏膜萎缩和红斑评分由0 d时(2.42±0.80)和(2.78±0.94)降低到12 d的(0.63±0.24)和(0.95±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7 d和12 d 时黏膜萎缩评分低于聚维碘酮组和对照组(P<0.05)。西砒氯铵组小鼠口腔真菌培养菌落数由0 d时(6.53±1.58)cfu/ml降低到12 d的(0.81±0.43)cf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7 d和12 d 时菌落数低于聚维碘酮组和对照组( P<0.05)。西砒氯铵组小鼠口腔真菌镜检阳性率由100%降低到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在7 d和12 d时,西砒氯铵组和聚维碘酮组真菌镜检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与聚维碘酮比较,西砒氯铵含漱液对小鼠口腔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黏膜萎缩、红斑等症状的缓解效果更好,清除真菌的作用更强,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周芳;李子夏;梁斌;左艳萍;郭娜;王丹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HGF/c-Met相关信号通路在大鼠肝脏祖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HGF/c-Met相关信号通路PI3K/AKT和STAT3在大鼠肝脏祖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选择 Wistar大鼠,以 CD90.1为标志物,通过免疫磁珠法分离正常肝脏内的祖细胞。对肝脏祖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实验组培养液中加入 Su11274,通过 Western 印迹观察 PI3K/AKT和STAT3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肝脏祖细胞PI3K、AKT蛋白表达无差异(P=0.65,P=0.73)。实验组p-PI3K蛋白第10、12、14天分别为1.36±0.14、1.28±0.15、1.14±0.14;p-AKT蛋白第10、12、14天分别为0.36±0.11、0.31±0.09、0.22±0.11,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P=0.033,P=0.014)。对照组和实验组肝脏祖细胞STAT3蛋白表达水平相似(P=0.73)。对照组 p-STAT3蛋白第6、8、10、12、14天分别为0.22±0.11、0.18±0.06、0.13±0.05、0.13±0.07、0.13±0.05,实验组 p-STAT3第6、8、10、12、14天分别为0.22±0.08、0.17±0.05、0.15±0.05、0.11±0.07、0.06±0.02,都出现下调,但实验组更为明显(P<0.001)。结论 PI3K/AKT、STAT3传导通路可能是肝脏祖细胞的增殖阶段 HGF/c-Met的相关下游信号。

    作者:臧金锋;袁寅;高军业;钱海鑫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早期康复对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

    随着老龄化加剧,股骨颈骨折发生率逐渐增高〔1〕。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AFHR)是老年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治疗的主要方法,可有效减小患者疼痛,维持髋关节的稳定,对恢复髋关节功能有重要意义〔2〕。但AFHR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及训练对手术的成功与否尤为重要,本组研究对行AFHR手术的股骨颈骨折病例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情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马壮;陈荣莹;白莉莉;曾祥一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保妇康栓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阴道炎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阴道炎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并确诊为老年阴道炎的85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3),两组均于阴道内放置雌激素软膏,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保妇康栓治疗,持续治疗4w;分析两组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的阴道症状(健康状况和炎症症状)和临床症状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同时采用中文版SF-36生活质量量表调查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痊愈率(60.47% vs.35.71%, P<0.05)和总有效率(95.35%vs.78.57%, P<0.05)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阴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炎性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白带增多(P<0.05)、阴道灼热(P<0.01)、瘙痒(P<0.01)及黏膜出血(P<0.05)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干预前的生活质量各因子及总体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除“情感职能”外,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其余因子评分和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保妇康栓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阴道炎的疗效显著,改善阴道和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静;付凡;黄海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CHD)的疗效。方法选择 CHD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治疗组在使用曲美他嗪治疗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83.63%)(P<0.05)。治疗组的血脂指标变化、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治疗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王青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